古代沒有指甲油,那閨中婦女如何染指甲?背後有何文化寓意?

2020-12-11 輕葉說

縱觀古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傳承了幾千年的俗語,已經變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南國有尤物,容華若桃李」,這種不可方物的美令世人羨豔不已。女人愛美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天性,正是因為這種愛美之心,才讓眾多風流才子前僕後繼。

但由於古代社會部分資源比較匱乏,能為愛美女性提供的裝飾也比較有限。生在王公貴族家庭或者嫁入豪門的女性,可以身穿綾羅綢緞並佩戴金銀首飾。但是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女孩子,由於只能穿粗布麻衣,也沒有比較像樣的首飾,所以只能讓自己的青春黯淡無光。

事實上在愛美之心的驅使之下,很多普通人家的女孩子,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具魅力,也會想方設法的修飾自己的美貌。雖然她們穿不起高級布料的衣服,而且也沒有過多的金錢去購買首飾,但由於經常接觸大自然,一種以花草為基礎的自然美開始盛行。

按照現代人的思想觀念,自然、綠色才是生活本質。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都會購買天然有機食品。甚至對養生特別痴迷的人,一日三餐都以綠色植物為主食。筆者認為從這一點來看,古代女性的自然美才是天然去雕飾。

古代女性多姿多彩的愛美方式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美女。這兩句詩文,不僅描繪出了古代少女嬌豔欲滴的美貌,而且也寫出了年輕就是資本的道理。一位十三歲多一點的少女,就像那二月初的豆蔻梢頭一樣迷人。

事實上從女人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與美麗、純潔、高雅為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自然令人仰慕,但是小家碧玉的清純也很迷人。雖然她們在物質生活上比較匱乏,但是愛美之心卻從未停歇。

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視劇或歷史資料中,都能了解到古代女性的愛美方式。對於生活在鄉野之間的農村少女來說,她們雖然無法擁有珠光寶氣的美,但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花,卻是一種既廉價又自然的美。

在路邊摘一朵野花插在頭髮上,不僅可以讓自己看起來俏皮可愛,而且還能夠聞到一陣陣天然的芳香。雖然野花並不能讓她們看起來更高貴,但是卻可以彰顯出「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韻。她們雖然沒有遍身羅綺,但依然可以散發出獨具魅力的美感。

一、古代女性鍾情於「蔻丹」

「蔻丹」,簡而言之,就是古代女性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指甲油。但由於古代並沒有專業的指甲油,所以只能使用一種,名為千層紅的花瓣染指,而千層紅的雅名就是「蔻丹」。由於古代女性經常使用「蔻丹」染紅指甲,所以人們又將其稱為指甲草。

筆者認為,從這一點可以得知,雖然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並沒有比較昂貴的護膚品,但是她們為了彰顯自己的美麗,也會從自然界中發現天然化妝品。「蔻丹」就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指甲油,使用「蔻丹」染指甲的習俗,其實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非常明顯。

1.唐代女性的「染指」風潮

「染指」其實就是使用新鮮的花瓣,通過一定的方法將指甲染上顏色。晚唐時期著名詩人李賀,曾創造過一首名為《宮娃歌》的古詩。在這首詩他寫道:「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這首詩中的「花房夜搗紅守宮」, 實際上描繪的就是唐代女子,在夜晚的時候於花房內,自製「染指」的過程。一個「紅」字仿佛在告訴世人,這些女人製作的「蔻丹」,一般都以千層紅或鳳仙花花瓣為主,搗碎之後塗抹在指甲上,就可以讓指甲看起來更加紅豔。

代詩人張祜也曾在《聽箏》一詩中,描繪了唐朝女子染指甲的情趣。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斜過翠雲中。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雲寒一夜風」。

這首詩中所說的「玉筍紅」,就是唐代女子的「染指」神器。

2.宋代女子偏愛「候蔻」

鳳仙花、千層紅,都是古代女子染指甲時必備的原料。據《燕京歲時記》記載:

「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

筆者認為,這段記載描述的事情,其實就是一位古代女子,將鳳仙花搗碎染指甲的過程。由於宋朝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所以染指甲的風俗也曾成為一種風尚。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普通家庭中的女子,對「蔻丹」都特別青睞。

「蔻丹」不僅指代染指甲,同時也指染過指甲的纖纖玉手。事實上古代女子染指甲的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將新鮮的花瓣摘下放在容器中,然後用搗杵碾壓成花泥。最後一個步驟其實非常關鍵,那就是在花泥中放入明礬。

這主要是因為明礬,可以有效解析出花瓣中的顏色,這樣不僅有利於指甲染色,而且還可以使染過色的指甲保留時間延長。古代女子將這種花泥,均勻的塗抹在自己的指甲上,然後用紗布包裹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把指甲染成紅色。

筆者認為,「蔻丹」作為古代女子自創的一種美甲方法,不僅完全符合自然美的要求,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古代女性的愛美文化。之所以將愛美稱作一種文化形式,主要是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女性,會拒絕讓自己變成一位美女。

3.元代女子以「鳳子花」染指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元代是一個特別混亂的朝代。因為在元朝建立之後大力摧殘漢族文化,很多極具文化特徵的習俗,幾乎都被元朝統治者給廢棄。而且元朝時期的女性受壓迫的程度更嚴重,在這種前提下女性之美,幾乎被男權主義蒙蔽。

但事實上愛美之心又怎麼可能消失呢?雖然元朝時期文化破壞非常大,但是被壓迫的「南人」依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或發展了漢族習俗。而源於唐宋時期的「蔻丹」,在元朝女性群體中也得到了廣泛歡迎。

元代文學家陸琇卿,就曾在《醉花陰》一詞中,描繪了元代女子染指甲的風俗。

「曲闌鳳子花開後,搗入金盆瘦。銀甲暫教除,染上春纖,一夜深紅透。絳點輕襦籠翠袖,數顆相思豆。曉起試新妝,畫到眉彎,紅雨春心逗」。

筆者認為這首詞不僅描繪出了,鳳仙花開時的芬芳盛景,同時也寫出了元代女子,利用鳳仙花染指甲的趣味。她們在鳳仙花盛開的時節,蜂擁採摘鳳仙花瓣並放入金盆中,然後將鳳仙花搗碎取花汁,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染指甲。

《詩經》中曾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實際上用來形容染過指甲的雙手,不僅特別恰當而且也比較符合「蔻丹」的神態。雖然古代女性並沒有名貴的護膚品,但是他們為了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發明了「蔻丹」也足以見其智慧。

古代女性染指甲的文化寓意

一、女性染指,皆因才子青睞

「染指」在古代社會中的本意,其實就是女性用花瓣染指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風尚,筆者認為主要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由於唐宋兩朝文化發展相當繁榮,所以關於才子佳人的故事也不絕於耳。

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都喜歡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佳人。而古代女性為了迎合這種審美觀,也就不遺餘力的修飾自己的美麗。南宋詩人陸遊的《釵頭鳳·紅酥手》中,就曾寫道:「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詩詞中的「紅酥手」其實就是指,宋代女性染紅指甲的習俗。元代元末明初詩人楊廉夫,也曾在詩中寫道:「十尖盡換紅鴉嘴,……數點桃花汛水流」,這其實就是描寫古代女子,在使用蔻丹染指之後的美麗指甲。

二、文化薰染下的染指習俗

古代女性之所以會不遺餘力的,在愛美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主要是因為文人墨客的欣賞與讚賞。正所謂「女為知己者容」, 只有懂得欣賞女性美的人,才會有願意為他們打扮的女子。誰都想「一握柔蔥,香染料榴巾」,但由於受到先天遺傳限制,只能先天不足後天補充。

1.「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唐代詩人張祜在《觱篥》一詩中,寫道:「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詩名《觱篥》又可以寫作篳篥、悲慄,是一種隋唐時期宮廷中的樂器。唐代女子在教坊中吹奏「觱篥」,她們的纖紅玉指上染著「豆蔻」,這種場景會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吹奏「觱篥」的女子指甲塗紅色染料,在不斷吹奏樂器的時候上下紛飛,女子的指甲與樂器相映成趣,別有一番美妙的風情。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性,由於在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的約束下,每個人的指甲都特別長。

當纖細的手指與染色的指甲融為一體之時,就會給人一種難得的美感。而這種美感在文人的詩詞作品中,往往都會經過大肆渲染之後,成為彰顯女性美的一種手段。筆者認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染指甲的女性一定擁有獨特的魅力。

2.迷人的「指甲花」

在古代社會中除了「蔻丹」之外,還有一種可以為指甲染色的「指甲花」。簡而言之「指甲花」除了單純的染色之外,還會散發出十分濃鬱的花香,《仙遊縣誌》中曾載:

「七裡香,樹婆娑,略似紫薇,蕊如碎珠,紅色,花開如蜜色,清香襲人,置發間,久而益馥,其葉搗可染甲鮮紅」 。

筆者認為如果從這段記載中去分析,可以認為「指甲花」不僅可以染指甲,而且還可以藏於衣袖之中,而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薰香。當然也可以將「指甲花」簪於髮際,不僅可以起到裝飾美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將其作為一種天然的香水。

結 語

古代社會雖然沒有指甲油,也沒有比較專業的化妝品。但是這並不代表古代女性,有沒有可以裝飾美的護膚品。胭脂、水粉、蔻丹等,都是其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化妝品。尤其是「蔻丹」,更是一種人見人愛的指甲美容品。

【參考文獻】

《古代女子注意化妝》

《古代婦女染指甲瑣談》

《古代閨中婦女的染指甲》

《指尖上的風情——古代女子美甲瑣談》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文化習俗?原來染指甲在唐宋兩代就十分流行
    原來唐宋兩代就已經十分流行「習俗」簡言之就是古代先民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言:「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由於居住地域、飲食習慣、文化形式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習俗」在形成過程中也會有很大差異。
  • 「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古代女子染指甲的方法最健康
    她們又是如何去裝扮指甲的,不同的朝代關於美甲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好多人都覺得美甲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是近現代才有的一種化妝品。如果你們都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們錯了。其實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裝飾指甲的習慣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來裝飾指甲的?
  • 別再攔著女朋友染指甲了,這可能真的是我國祖傳技能
    記得小的時候喜歡染指甲,但是家長並不允許自己買指甲油,就只好偷偷用水彩筆塗指甲,結果多半是弄得滿手顏料,洗也洗不乾淨,十分滑稽。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定律從古到今也沒有改變。那麼古代沒有指甲油,女孩子們是怎麼染指甲的呢?古人對指甲的態度可是十分嚴謹的。
  • 古代為什麼在床尾放一條長凳,並起名叫做「春凳」,是何寓意?
    我國是一個擁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化歷史的傳統古國,儘管在歷史上有很多文化流傳至今已經被淘汰掉了,但是每每提起的時候也總是能夠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比如說古代女子是需要裹小腳的,因為古人認為女性的腳太大有失美感,實際上是一種身體行為和言行上的不尊重,畢竟女性裹小巧是非常特別疼痛的。
  • 農村一種金黃色的花,可以染指甲,也是一種珍貴藥材,看見記得摘
    農村一種金黃色的花,可以染指甲,也是一種珍貴藥材,看見記得摘女性都是愛美的,在以前的農村,可沒有各種化妝品保養品,但是也不能組織愛美的她們,農村有很多的植物,這些植物可是有不少的用處,有的植物開出美麗的花朵,這些花朵就可以裝扮她們的臉龐,把花朵折進頭髮中,看起來也是非常美的呢,現在的人都用指甲油來裝扮自己的指甲
  • 必看,染指甲的危害你知道嗎
    很多漂亮的女生都喜歡染指甲,染指甲的危害有多大你們知道嗎,下面就讓小編給你們講解一下夏天快到了,很多MM都會在手上、腳上塗滿指甲油
  • 在古代,富家女子的纖纖玉手,原來是用這種方法這樣保養的
    在古代,女子也很是愛護自己的雙手,尤其是指甲,雖然在當時沒有「指甲油」,但是她們同樣也能將手指甲染上各種顏色。不過染指甲這項活動,僅限於富貴人家或者皇宮貴族,這也體現了一定的身份象徵。她們究竟是如何保養和美化自己的雙手的呢?下面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吧!
  • 指甲有多珍貴?古代剪指甲不僅要看黃曆,還要用小袋子裝起來
    記得小的時候喜歡染指甲,但是家長並不允許自己買指甲油,就只好偷偷用水彩筆塗指甲,結果多半是弄得滿手顏料,洗也洗不乾淨,十分滑稽。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定律從古到今也沒有改變。那麼古代沒有指甲油,女孩子們是怎麼染指甲的呢?
  • 鳳仙花被人叫指甲花,因為它能染指甲?其實它真正作用在這裡
    花朵嬌豔常備比喻為美麗的女子,在農村有一種野花仿佛是為了女性而生長,它就是鳳仙花。這種花光是聽名字就能然人聯想到古代女子,而它的外形也的確妖嬈,顏色多種多樣,有白色、粉色、紫色,而最多的就是大紅色了。每當夏秋季節來臨,它總會綻放在鄉村的路邊或者房前屋後,看起來格外美麗。
  • 這種能夠「染指甲和染頭髮」的花,只在夏天盛開,農村女孩最喜歡
    相信不少朋友平時都有養花的習慣,那你們養花的目的是什麼呢?好玩?或者是為了欣賞花盛開後的美麗?這些目的都不實用,如果我告訴你,我養花的目的是為了染指甲和染頭髮,你會不會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種能夠「染指甲和染頭髮」的花,只在夏天盛開,農村女孩最喜歡,說不定你老家就有哦!
  • 光塗指甲油還不夠時髦,你還要知道為什麼要塗?
    在塗美美的指甲油時,有沒有那麼一刻冒出指甲油是怎麼來的想法?沒有這種想法的很正常,但是有這種想法的,才是真正從心底裡到腳趾頭都時髦發光的時尚達人。《時裝L'OFFICIEL》2015.6月刊劉亦菲大片其實在人類文明發展時期,人類力量比較微弱,會嘗試從肉體上寄託慰藉和祈禱。人們會將手指、手臂畫上各種圖案,求神靈賜福,祛除邪惡,這是人類宗教、祭祀的一種形式。
  • 蒙曼《中國古代婦女史》全集
    那麼,中國古代婦女到底生活在怎樣的社會規範之下?在現實生活中,她們又是如何突破與塑造著規範?本課程在概說之外,從規範開始講起,分為:婦女的身體、婦女的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等六個專題探討中國古代婦女的生存狀態,最後以中國古代婦女的規範與現實作結。
  • 夏天到了,農村的你想到兒時用指甲花染指甲了嗎?
    小時候,物質比較匱乏,沒有現在那麼多的指甲油,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別人用指甲花染指甲,就嚷嚷著給自己也染指甲,不但染了手指甲,還要染腳指甲,來滿足自己臭美的心。農村牆根被叫做指甲草的花兒,真的能夠染指甲嗎?怎麼染?容易養殖嗎?那就隨「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一起看看。第一,指甲花是農村人染指甲最得意得花草。
  • 中國古代習俗中的「虎」文化!虎肚兜、虎頭帽、虎頭鞋有何寓意?
    肖虎文化豐富多彩,已經滲入到了人們休閒和娛樂以及生活習俗的各個方面。中國漢代時已有除夕畫虎於門的風俗,後來畫虎闢邪鎮宅的民俗在民間成為傳統。虎的形象在經歷了漫長時光,經過豐富的文化填充之後,由繁化簡地符號化了:驅邪與祈福,這就是虎形象的民俗含蘊。
  • 指甲油很美,怎樣塗指甲油和保養指甲?指甲油的三大危害你知道?
    指甲油的起源 用指甲油美甲的文化起源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時期,最早出現在人們的宗教、祭祀活動中,人們在手指、手臂畫上各種圖案,求神靈賜福,驅除邪惡。我國最早的指甲油 在中國大約唐代以前,中國婦女就已經出現染指甲的風尚。
  • 古代女子的指甲為誰而留?非為了自己,為的是親情,為的也是愛情
    於是,古代女子們很愛惜自己的雙手,蓄甲與染甲漸漸成為閨中女子的一種家常便飯。那麼,古代女性做美甲的方式都有哪些?拋開當時的審美不談,古代女性還會為了誰而蓄甲和染甲呢?事實上,古代女性留指甲,不僅為了自己,還為了親情與愛情。
  • 龍的傳人,翡翠龍牌的寓意對自身有何提升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代表中國的圖騰,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象徵著祥瑞,吉祥富貴因為傳說它出現的地方就風調雨順,又因為它在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裡身份都比較高貴,翡翠龍牌便是翡翠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結合與傳承,並且深受人們的喜愛,佩戴翡翠龍牌,象徵著事業亨通,平布青雲。
  • 傳統文化:古代繡品上的蟲魚圖案,其背後所代表的寓意
    古代的繡品有著特殊的含義,一件精緻的作品往往傾注繡者太多的情感,如女子送給戀人的香囊,媳婦送給婆婆的鞋子,母親替兒子做的肚兜等等,都是美好情感的傳遞,同時像荷包、香囊、肚兜等小物件也是非常私密之物,只有親密之人才會替他做,只有親密之人才會互相贈送。今天我們介紹下每個繡品上的圖案及背後蘊含的寓意。
  • 中國古代美甲史漫談
    中國古代美甲,除了染甲外,還有蓄甲和戴指甲套。所以,古人究竟是如何通過蓄甲、護甲和染甲來美甲的呢?而隨著指甲套的逐漸發展,其意義不僅在於護甲,精緻的樣式造型使得其有了美甲的功用,成為手上重要的裝飾物之一。三、染指甲:鳳仙花來顯妙用,人人皆愛除了蓄甲和護甲外,其實提到美甲,我們更多的是想到染指甲。早在古代,人們早就開始給指甲染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