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古代女子染指甲的方法最健康

2020-09-03 點墨文史

前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女孩子一個個都妝容美麗,風情萬種,她們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手上都塗著鮮豔的、亮晶晶的美甲,好看極了。

現在的指甲油雖然塗起來很好看,色彩也更加豔麗了,不過那些指甲油畢竟是工廠開發的,所以指甲油裡放了很多的化學品,對人的身體和指甲的傷害都是特別大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子,做指甲還是風靡所有年齡段的女孩子。

而我們每次看古裝電視劇中,那些嬪妃們手上也都塗著紅紅的指甲油,所以我一直想知道這究竟是電視劇為了效果杜撰的,還是古代人真的和我們一樣做指甲呢?她們又是如何去裝扮指甲的,不同的朝代關於美甲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古代人怎麼把指甲做的美美的?

好多人都覺得美甲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是近現代才有的一種化妝品。如果你們都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們錯了。其實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裝飾指甲的習慣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來裝飾指甲的?

  • 蓄甲帶指套

古代女子要想讓手指看起來纖長,做美甲好看,首先要留起長長的指甲,並且,在古代留長指甲還是一種尊重父母的表現。

《孝經》中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人是很珍惜在乎自己的身體的,他們連頭髮都不敢剪,更何況是指甲了,所以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蓄甲」 。不過你不要覺得古代所有人都會留長指甲哦,這其實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原因是,假如你是一個農婦,你每天要照顧孩子和老人,要洗衣做飯幹農活,如果你把指甲留得很長,那你怎麼幹活呢?

但相反的,對於那些千金小姐和貴婦人來說,她們不需要幹活,等著丫鬟伺候就行了,所以為了美就會留起長長的指甲。因此在古代,你只要看看那個人的指甲長不長,就能知道他的身份地位是怎麼樣的。

不過說起留指甲,那也不是一直不剪的,不然就算有人伺候,那也不方便啊,所以古代人偶爾還是會修剪一下自己的指甲,不過他們剪指甲可不像我們現在這麼隨便,拿指甲剪一剪就行了。

如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養性篇》中記載,「凡寅日剪指甲,午日剪足甲及燒白髮,吉」,

從這段話中我們就看出,古人對於什麼時間剪指甲是有規矩的,如果錯過了那個時間,那就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還有我們剪完指甲一般都扔到垃圾桶裡,可是古人認為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他們把剪下來的指甲都埋在土裡面,代表落葉歸根。

說完了留指甲,我們再聊別的,畢竟古人也不是光留指甲就行了,光禿禿的也不怎麼好看啊。所以他們就發明了一種「指套」,特別是我們看那些清裝電視劇,是不是發現裡面出現的人物除了宮女都帶著長長的指套,她們那些指頭一個個非常華麗,鑲金嵌珠,簡直是為愛美的女人量身定做的。

不過還是老問題,古代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帶指套的,畢竟大家還要幹活,帶指套多麻煩,所以只有那些貴族才會戴這種虛有其表的東西了。

  • 鳳仙花染指甲

對於那些愛美的古代人來說,留指甲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染色,畢竟留著長指甲,帶著漂亮的指套,再塗上鮮豔的顏色,是不是更好看呢?所以古代人就想到了在指甲上染顏色。

到了唐朝之後,染指甲更是在女性之中廣為流傳。後來人們偶然發現了一種花,用它擠下的汁來染指甲,不僅鮮豔好看,而且方便,那就是鳳仙花。

在當時還流傳著一句非常有名的諺語,那就是「鳳仙花開,染甲風盛」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用鳳仙花來染指甲有多受女人的歡迎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鳳仙花的顏色有很多種,所以染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不過我們看那些古裝電視劇,一般身份特別尊貴的像皇后太后什麼的,她們都染紅色的指甲,畢竟大紅色才是貴色。

不同的朝代指甲有什麼變化?

上面介紹了古代人怎麼製作美甲,看到這裡大家都認為,美甲是從唐朝之後才產生的新物品,其實不然。在很多年前,就出現了關於裝飾美甲的情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朝歷代的美甲發展史吧!

  • 商周時期:男人也蓄甲

在以前男人也有留長指甲的情況,因為這代表著身份的象徵。聽了這個,是不是和我一樣驚掉下巴了呢?所以說「臭美」從來不是女人的專利,特別是我們看那些古畫中往往是優雅的男性,才喜歡留長指甲,追求美感。

《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最早時期男人留長指甲的情況:

「戰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全都蓄著長甲」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美是不分男女的。還有在商周時期,就有女子將橡膠、蛋白、明膠和蜂蠟混成光漆,再摻入金屬粉末做成指甲油塗在手上,除此之外商周時期,階級意識特別嚴重 只有貴族才有權利塗指甲油。

而且更奇葩的是,他們還把指甲油分成了「VIP」和超級「VIP」,像那種代表高貴的紅色和黑色,只有皇族才可以用,像一些小貴族,就只能用一些淺色,更不要說平民了,想都不要想。所以說愛美雖然不分男女,但人家分身份啊。

  • 唐朝時期:染甲盛行

眾所周知,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盛的王朝,唐朝人甚至還發明了用鳳仙花的汁來染指甲,可見只要關於「」這個話題,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唐朝有一個大美人叫楊貴妃,據說她生下來指甲就是紅色的。

王三聘在《古今事務考》中記載:「唐楊貴妃生而手足爪甲紅,謂白鶴精也。宮中效之,此其始也。」

你們想想,像楊貴妃這種經過官方認證的大美人都有紅指甲,這簡直就是老天的暗示呀,所以大家當然紛紛效仿她了。只要有一個人開始染指甲,「染甲」當然開始風靡唐朝,看來在古代就有名人效應啊。

關鍵是她們不僅愛美,而且還非常講究,於是她們給鳳仙花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寇丹」。

  • 清朝時期:指套盛行

不過說起美甲,哪個朝代也比不過清朝啊,他們不僅學習古人染指甲戴指套,最重要的是他們還創新了一下,她們將指套的樣式和紋樣,做得更加華美了。大家每次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是不是都特別羨慕那些嬪妃們手上亮晶晶的指甲套啊!

不過說起帶指套,慈禧太后簡直就是清朝指套的知名代言人。

在《清宮二年記》中就記載了慈禧對於「指套」的在乎,「右手罩以金護指,長約三寸。左手兩指,罩以玉護指,長短與右手同。」

可以看出清朝關於「指套」的流行之風是多麼嚴重的。

總結

古代人做美甲與現代的本質是不同的,他們除了愛美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從這些小小的染指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更可以看出不同的朝代,關於審美觀念的不同。 所以我們可以從美甲的發展史,看到歷史的潮流變遷,雖然我們的歷史一直在流逝,生活環境也一直在變,但是我們對於美的嚮往卻是一樣的。

所以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愛美這個都是不分年代的。


參考文獻:

《中國風俗通史》

《清代服飾藝術》

《清宮二年計》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六月夏,你可曾憶起「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中記載:「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這大概就是我們對於鳳仙花的最基本的認知,染甲蔻丹並以之為美。好在,鳳仙花除了蹭鳳凰的熱度之外,最令人慾罷不能的還是它成為「女為悅己者容」的秘密武器——蔻丹製造者。同樣還是在瞿佑的《鳳仙花》中,有一句詩云:「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更宜。」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鳳仙花—指甲草染指甲
    炎熱夏天 白色的、紅色的鳳仙花開了。鳳仙花以其獨特的花形猶如展翅欲飛的鳳凰,非常美麗。鳳仙花,古稱金鳳花,因單瓣花朵"宛如飛鳳,頭翅尾足俱全",翩翩然"欲羽化而登仙"得名;又因其能染指甲而被稱為指甲草、指甲花。
  • 古代沒有指甲油,那閨中婦女如何染指甲?背後有何文化寓意?
    在這首詩他寫道:「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這首詩中的「花房夜搗紅守宮」, 實際上描繪的就是唐代女子,在夜晚的時候於花房內,自製「染指」的過程。一個「紅」字仿佛在告訴世人,這些女人製作的「蔻丹」,一般都以千層紅或鳳仙花花瓣為主,搗碎之後塗抹在指甲上,就可以讓指甲看起來更加紅豔。
  •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文化習俗?原來染指甲在唐宋兩代就十分流行
    作為一種時下最受歡迎的指甲美容美容形式,其實早在大約1400年前就已經流行於唐宋時代。被譽為「詩鬼」的晚唐詩人李賀曾創作過一首《宮娃歌》,這首詩歌描寫的就是唐代女子用鳳仙花「美甲」的經歷。他在這首詩中寫道:「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李賀不經意間看見鄰家女子對燭染指於是信筆成詩。
  • 欲染纖纖指——鳳仙花
    金盤和露搗仙葩,解使纖纖玉有暇。一點愁疑鸚鵡喙,十分春上牡丹芽。嬌彈粉淚拋紅豆,戲掐花枝縷絳霞。——《鳳仙花》元楊維楨成片栽植的鳳仙花對於鳳仙花的記憶大多源於街頭巷尾的多有人家盆栽或者群植於花壇可以染指甲,作為兒時的一大娛樂活動,當時鳳仙花可謂風靡一時,每到夏秋兩季放學後多是孩童相聚在一起吸著一串紅的花蜜或者用鳳仙花進行染甲
  • 奧莉彩色指甲好搶眼 醫生:幼兒塗指甲油危害大
    不過,醫生提醒,指甲油有損健康,勿給孩子塗抹。
  • 鳳仙花及染色
    況所染之紅,又不能盡在指甲,勢必連肌帶肉而丹之。迨肌肉褪清之後,指甲又不能全紅。漸長漸退,而成欲謝之花矣。始作俑者,其俗物乎?」若李漁生在當代,看到現代女子不僅手指甲,連腳趾甲都染色,各種顏色,還做花,不知會發出怎樣的感慨。 鳳仙花是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和中國南部。在花卉當中,鳳仙花不以色香引人,主要以姿容形態取勝。
  • 鳳仙花|染指甲,鮮紅透骨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中式君語+民國樊增祥先生《浣溪沙》詩云:「商略眉圖螺子綠,裹緘指甲鳳仙紅意思說的是這姑娘打算用螺子綠用來畫眉圖的紋樣,用鳳仙花來染指甲。也就有了一捻蔻丹紅的意趣。甌香館鳳仙花紅蓼宜秋,鳳仙宜夏。天稍微熱一些鳳仙就會開了。以前鳳仙叫「金鳳花」,張宛邱詩呼為菊婢,唐人何扶送閬州妓人歸老時還說:「金鳳花開雲鬢秋」。到宋時,為避光宗皇后李鳳娘諱,就改為「好兒女花」。
  • 十指纖纖玉筍紅:跟著古人染個美甲?中國古代美甲史漫談
    長指甲是古代女子看重的寄情信物。唐代女子晁採的《子夜歌十八首》中有「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當攜手行」。晁採與鄰家的書生文茂相愛,便剪下自己的指甲送給文茂。在《紅樓夢》的第七十七回中,賈寶玉私下去看晴雯。晴雯也擦著淚水把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咬下,交給了寶玉留作紀念。
  • 春天的花園裡,多種些鳳仙花吧,拿它染甲,染髮,做胭脂很亮眼
    必須要說的是,鳳仙花有微毒,泡酒最好不要飲用,就算用來治療風溼,也只是泡入黃酒裡面每日飲一兩口的微量。種過鳳仙花的土壤就不能種蔬菜了,據說土壤被它汙染過,有致癌物質。可以更換土壤,或者改種其他花草中合一下,再種蔬菜。總是有人說用白色鳳仙花染指甲,可以治療黑指甲的毛病,可我未曾試過,也不知效果怎樣。
  • 指甲有多珍貴?古代剪指甲不僅要看黃曆,還要用小袋子裝起來
    但是要說古代流傳最廣的還是鳳仙花染指甲吧。鳳仙花又叫「蔻丹」,因為鳳仙花碾碎以後有一定的腐蝕性,所以比其他的花更適合用來染指甲。負責祭祀的人會利用鳳仙花在指甲上塗上顏色。唐宋時期,染指甲的習慣更進一步發展。《事物考》中說:「楊貴妃生而手足爪甲紅,謂白鶴精也,宮中效之。」
  • 別再攔著女朋友染指甲了,這可能真的是我國祖傳技能
    記得小的時候喜歡染指甲,但是家長並不允許自己買指甲油,就只好偷偷用水彩筆塗指甲,結果多半是弄得滿手顏料,洗也洗不乾淨,十分滑稽。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定律從古到今也沒有改變。那麼古代沒有指甲油,女孩子們是怎麼染指甲的呢?古人對指甲的態度可是十分嚴謹的。
  • 古人美甲,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露來玉指纖纖軟,行處金蓮步步嬌。一雙十指玉纖纖,不是風流物不拈。從詩中可知,古人染指甲主要是用鳳仙花。清人趙學敏在《鳳仙譜》云:「其紅花者,婦女每採以染指甲,故俗稱指甲花。」圖 | 古人工筆鳳仙花鳳仙花染指甲,不知發源於何時,但最晚在宋代時就已經盛行了。
  • 鳳仙花被人叫指甲花,因為它能染指甲?其實它真正作用在這裡
    花朵嬌豔常備比喻為美麗的女子,在農村有一種野花仿佛是為了女性而生長,它就是鳳仙花。這種花光是聽名字就能然人聯想到古代女子,而它的外形也的確妖嬈,顏色多種多樣,有白色、粉色、紫色,而最多的就是大紅色了。每當夏秋季節來臨,它總會綻放在鄉村的路邊或者房前屋後,看起來格外美麗。
  • 古代化妝品種草 | 後宮版「SK-II」,娘娘們的最愛,你值得擁有!
    從「六宮粉黛無顏色」到《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我們知道「黛」字一定是一個跟女子美麗容顏有關的詞。戰國時,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質料,女人們都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隨後出現了「黛」,一種青黑色礦物。描畫前務必先將黛放正在石硯上磨成粉狀,然後加水調和。古人最早畫眉的材料是「黛」,也稱「石黛」。
  • 指甲草,鳳仙花,色染手指似紅芽
    大紅的鳳仙花02為何又叫指甲草?鳳仙花是可以薰染指甲,讓指甲變紅的。家人都叫指甲草,而不會叫它鳳仙花的。小時候鄰家的小妹就會用鳳仙花染指甲,猩紅的色素不僅沉積在肉色的指甲上,連帶指甲跟的手指都染得發紅,半個月才能逐漸褪去,露出手指原來的顏色;指甲因為生長,新生的月牙就顯出白色,而老舊的指甲還是紅色,於是,白白的月牙就和紅紅的手指頭形成鮮明對比,無比難看了。我也是因為好奇,非要母親用指甲草給我染一下指甲。
  • 天然的指甲草-鳳仙花
    小的時候,對各種東西都非常好奇,譬如今天所說的指甲草(學名鳳仙花)。那時候大人們經常說這種草可以用來染出漂亮的指甲來,所以,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在這種植物開花的時候採幾株來染指甲,到了最後,每個人的指甲都被染上了鮮豔的橙紅色,玩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