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女孩子一個個都妝容美麗,風情萬種,她們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手上都塗著鮮豔的、亮晶晶的美甲,好看極了。
現在的指甲油雖然塗起來很好看,色彩也更加豔麗了,不過那些指甲油畢竟是工廠開發的,所以指甲油裡放了很多的化學品,對人的身體和指甲的傷害都是特別大的,不過即使是這樣子,做指甲還是風靡所有年齡段的女孩子。
而我們每次看古裝電視劇中,那些嬪妃們手上也都塗著紅紅的指甲油,所以我一直想知道這究竟是電視劇為了效果杜撰的,還是古代人真的和我們一樣做指甲呢?她們又是如何去裝扮指甲的,不同的朝代關於美甲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好多人都覺得美甲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是近現代才有的一種化妝品。如果你們都這樣認為的話,那你們錯了。其實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裝飾指甲的習慣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來裝飾指甲的?
古代女子要想讓手指看起來纖長,做美甲好看,首先要留起長長的指甲,並且,在古代留長指甲還是一種尊重父母的表現。
《孝經》中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人是很珍惜在乎自己的身體的,他們連頭髮都不敢剪,更何況是指甲了,所以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蓄甲」 。不過你不要覺得古代所有人都會留長指甲哦,這其實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原因是,假如你是一個農婦,你每天要照顧孩子和老人,要洗衣做飯幹農活,如果你把指甲留得很長,那你怎麼幹活呢?
但相反的,對於那些千金小姐和貴婦人來說,她們不需要幹活,等著丫鬟伺候就行了,所以為了美就會留起長長的指甲。因此在古代,你只要看看那個人的指甲長不長,就能知道他的身份地位是怎麼樣的。
不過說起留指甲,那也不是一直不剪的,不然就算有人伺候,那也不方便啊,所以古代人偶爾還是會修剪一下自己的指甲,不過他們剪指甲可不像我們現在這麼隨便,拿指甲剪一剪就行了。
如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養性篇》中記載,「凡寅日剪指甲,午日剪足甲及燒白髮,吉」,
從這段話中我們就看出,古人對於什麼時間剪指甲是有規矩的,如果錯過了那個時間,那就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還有我們剪完指甲一般都扔到垃圾桶裡,可是古人認為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他們把剪下來的指甲都埋在土裡面,代表落葉歸根。
說完了留指甲,我們再聊別的,畢竟古人也不是光留指甲就行了,光禿禿的也不怎麼好看啊。所以他們就發明了一種「指套」,特別是我們看那些清裝電視劇,是不是發現裡面出現的人物除了宮女都帶著長長的指套,她們那些指頭一個個非常華麗,鑲金嵌珠,簡直是為愛美的女人量身定做的。
不過還是老問題,古代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帶指套的,畢竟大家還要幹活,帶指套多麻煩,所以只有那些貴族才會戴這種虛有其表的東西了。
對於那些愛美的古代人來說,留指甲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染色,畢竟留著長指甲,帶著漂亮的指套,再塗上鮮豔的顏色,是不是更好看呢?所以古代人就想到了在指甲上染顏色。
到了唐朝之後,染指甲更是在女性之中廣為流傳。後來人們偶然發現了一種花,用它擠下的汁來染指甲,不僅鮮豔好看,而且方便,那就是鳳仙花。
在當時還流傳著一句非常有名的諺語,那就是「鳳仙花開,染甲風盛」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用鳳仙花來染指甲有多受女人的歡迎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鳳仙花的顏色有很多種,所以染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不過我們看那些古裝電視劇,一般身份特別尊貴的像皇后太后什麼的,她們都染紅色的指甲,畢竟大紅色才是貴色。
上面介紹了古代人怎麼製作美甲,看到這裡大家都認為,美甲是從唐朝之後才產生的新物品,其實不然。在很多年前,就出現了關於裝飾美甲的情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朝歷代的美甲發展史吧!
在以前男人也有留長指甲的情況,因為這代表著身份的象徵。聽了這個,是不是和我一樣驚掉下巴了呢?所以說「臭美」從來不是女人的專利,特別是我們看那些古畫中往往是優雅的男性,才喜歡留長指甲,追求美感。
《韓非子》一書中記載了最早時期男人留長指甲的情況:
「戰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全都蓄著長甲」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美是不分男女的。還有在商周時期,就有女子將橡膠、蛋白、明膠和蜂蠟混成光漆,再摻入金屬粉末做成指甲油塗在手上,除此之外商周時期,階級意識特別嚴重 只有貴族才有權利塗指甲油。
而且更奇葩的是,他們還把指甲油分成了「VIP」和超級「VIP」,像那種代表高貴的紅色和黑色,只有皇族才可以用,像一些小貴族,就只能用一些淺色,更不要說平民了,想都不要想。所以說愛美雖然不分男女,但人家分身份啊。
眾所周知,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盛的王朝,唐朝人甚至還發明了用鳳仙花的汁來染指甲,可見只要關於「美」這個話題,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唐朝有一個大美人叫楊貴妃,據說她生下來指甲就是紅色的。
王三聘在《古今事務考》中記載:「唐楊貴妃生而手足爪甲紅,謂白鶴精也。宮中效之,此其始也。」
你們想想,像楊貴妃這種經過官方認證的大美人都有紅指甲,這簡直就是老天的暗示呀,所以大家當然紛紛效仿她了。只要有一個人開始染指甲,「染甲」當然開始風靡唐朝,看來在古代就有名人效應啊。
關鍵是她們不僅愛美,而且還非常講究,於是她們給鳳仙花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寇丹」。
不過說起美甲,哪個朝代也比不過清朝啊,他們不僅學習古人染指甲戴指套,最重要的是他們還創新了一下,她們將指套的樣式和紋樣,做得更加華美了。大家每次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是不是都特別羨慕那些嬪妃們手上亮晶晶的指甲套啊!
不過說起帶指套,慈禧太后簡直就是清朝指套的知名代言人。
在《清宮二年記》中就記載了慈禧對於「指套」的在乎,「右手罩以金護指,長約三寸。左手兩指,罩以玉護指,長短與右手同。」
可以看出清朝關於「指套」的流行之風是多麼嚴重的。
古代人做美甲與現代的本質是不同的,他們除了愛美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從這些小小的染指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更可以看出不同的朝代,關於審美觀念的不同。 所以我們可以從美甲的發展史,看到歷史的潮流變遷,雖然我們的歷史一直在流逝,生活環境也一直在變,但是我們對於美的嚮往卻是一樣的。
所以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愛美這個都是不分年代的。
參考文獻:
《中國風俗通史》
《清代服飾藝術》
《清宮二年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