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經是一身之藩籬,主一身之陽氣。
膀胱經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
剌激膀胱經
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膀胱經主要是在身體的背後,循行路線最長,穴位最多,
我們就來認識幾個膀胱經常用穴位,用來判斷解決身體上的一些小問題。
定位:正坐或仰臥,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類屬:屬足太陽膀胱
作用
穴名由來: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給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睛明為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陰蹺,陽蹺五脈之交會穴,本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血,膀胱經之穴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由於睛明「交際廣泛」, 所以能一穴多用,主治眼睛疾患。
按摩睛明的方法
1.用食指指尖點按睛明,按時吸氣,松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2.輕輕閉眼,雙手握空拳,拇指翹立,用拇指尖點在腧穴上,稍用力,以腧穴有酸脹感為度,持續1分鐘,放鬆10秒後再重複點按,反覆3-5次。
定位:該穴位於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類屬:屬足太陽膀胱經
作用
攢竹穴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穴,經常按摩該穴能使膀胱經的經絡暢通,從而起到疏理肝氣,和胃降逆,祛風解表,開竅醒神,安神鎮靜之功,氣通則血行,通過按摩後,頭面部氣血暢通,人也變得輕鬆。這個穴位不但是治療打嗝的主要穴位,還可以治療眼疾,對急性腰扭傷也有幫助。
按摩攢竹的方法
正坐,輕閉雙眼,兩手肘支撐在桌面上,兩手手指交叉,指尖向上,兩個大拇指的指腹向上,由下往上向眉稜骨按壓,輕按有痛,酸,脹的感覺,每次左右兩穴各按揉1-3分鐘,也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按壓。
(註:一般人取穴是由面部直接按壓在眉稜骨上,正確的應該是由下往上按。)
定位:風門穴位於脊柱區,第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取坐位,由頸背交界處椎骨的最高點(第7頸椎)向下數2個突起,即為第2胸椎棘突,其下左右旁開1.5寸即是。
類屬:屬足太陽膀胱經
作用
風門為足太陽膀胱經背部腧穴,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交會穴,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 風疾,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因此本穴有祛風解表,疏散風熱之功的作用。
按摩風門穴的方法
按摩風門穴先深呼吸,在氣止時食指強力按壓風門穴位,緩緩吐氣。經6秒鐘後,在慢慢的放手。反覆重做10次到30次。
按摩肺俞穴的方法
小兒推拿肺俞有揉肺俞,推肺俞(分推肩胛骨)之分。
以兩手或一手之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著力,同時在兩側肺俞穴上揉動50-100次,稱揉肺俞。
以兩手拇指指腹著力,同時從兩側肩胛骨內上緣自上而下推動100-300次,稱推肺俞或稱分推肩胛骨。
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指腹著力,擦肺俞部或至局部發熱,稱擦肺俞。
註: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