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幾個膀胱經穴位,讓你受益匪淺

2021-02-12 護眼志願者楊鈺


膀胱經是一身之藩籬,主一身之陽氣。

膀胱經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

剌激膀胱經

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膀胱經主要是在身體的背後,循行路線最長,穴位最多,

我們就來認識幾個膀胱經常用穴位,用來判斷解決身體上的一些小問題。

定位:正坐或仰臥,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類屬:屬足太陽膀胱

作用

穴名由來: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給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睛明為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陰蹺,陽蹺五脈之交會穴,本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血,膀胱經之穴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由於睛明「交際廣泛」, 所以能一穴多用,主治眼睛疾患。

按摩睛明的方法

1.用食指指尖點按睛明,按時吸氣,松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2.輕輕閉眼,雙手握空拳,拇指翹立,用拇指尖點在腧穴上,稍用力,以腧穴有酸脹感為度,持續1分鐘,放鬆10秒後再重複點按,反覆3-5次。

定位:該穴位於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類屬:屬足太陽膀胱經

作用

攢竹穴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穴,經常按摩該穴能使膀胱經的經絡暢通,從而起到疏理肝氣,和胃降逆,祛風解表,開竅醒神,安神鎮靜之功,氣通則血行,通過按摩後,頭面部氣血暢通,人也變得輕鬆。這個穴位不但是治療打嗝的主要穴位,還可以治療眼疾,對急性腰扭傷也有幫助。

按摩攢竹的方法

正坐,輕閉雙眼,兩手肘支撐在桌面上,兩手手指交叉,指尖向上,兩個大拇指的指腹向上,由下往上向眉稜骨按壓,輕按有痛,酸,脹的感覺,每次左右兩穴各按揉1-3分鐘,也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按壓。

(註:一般人取穴是由面部直接按壓在眉稜骨上,正確的應該是由下往上按。)

定位:風門穴位於脊柱區,第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取坐位,由頸背交界處椎骨的最高點(第7頸椎)向下數2個突起,即為第2胸椎棘突,其下左右旁開1.5寸即是。

類屬:屬足太陽膀胱經

作用

    風門為足太陽膀胱經背部腧穴,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交會穴,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      風疾,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因此本穴有祛風解表,疏散風熱之功的作用。



按摩風門穴的方法

  按摩風門穴先深呼吸,在氣止時食指強力按壓風門穴位,緩緩吐氣。經6秒鐘後,在慢慢的放手。反覆重做10次到30次。

按摩肺俞穴的方法

小兒推拿肺俞有揉肺俞,推肺俞(分推肩胛骨)之分。

以兩手或一手之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著力,同時在兩側肺俞穴上揉動50-100次,稱揉肺俞。

以兩手拇指指腹著力,同時從兩側肩胛骨內上緣自上而下推動100-300次,稱推肺俞或稱分推肩胛骨。

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指腹著力,擦肺俞部或至局部發熱,稱擦肺俞。

註: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關於膀胱經和膽經穴位的解說療效:
    督脈旁開1.5到3寸都是膀胱經。大腿到臀部這段由兩條經絡來管理——膀胱經和膽經,膀胱經主管代謝水分,膽經負責代謝油脂,如果這兩條經絡阻塞不通了,體內的水液和油脂代謝不出去,堆積此處便形成贅肉,顯得臃腫。經常按摩從臀部到腳外側這段膀胱經線路,從上到下,按摩時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時痛感越小。
  • 【足太陽膀胱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導讀:足太陽膀胱經穴,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共有67個穴位,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精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的病症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症。以下詳解足太陽膀胱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 膀胱經,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經不通,全身都有病!
    關注「穴位與經絡」全方位了解自己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 美女必看,膀胱經千萬不能堵!
    幾天前,有位夥伴和我們分享:她的媽媽用緊緻寶瘦了10斤後,體重就沒有再往下降了,接著用肩頸寶,結果又往下瘦了幾斤,背也變得更有曲線,這大大出乎了她的想像,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筆者今天就來為你揭秘!其實,人體中有一條很重要的經絡與女性朋友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這條經絡就是膀胱經。
  • 按摩膀胱經,太神了!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
  • 神奇了,按摩膀胱經能治癒13種病!
    ,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人體有三大排毒途徑,第一條是通過輸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這是排出體內毒素的最大一條通道;第二條是通過大便把體內臟東西排出去的通道;其實毒素從尿中排出去對人體來講更為重要。
  • 為什麼經絡不通,要先調膀胱經?
    只要觀察一下膀胱經巡行的路線和穴位的名稱就知道,膀胱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在人體背部有連著各個五臟六腑的俞穴,這些俞穴是五臟六腑映射到膀胱經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說疏通膀胱經可以顧及到五臟六腑,無論你身體什麼問題什麼毛病,特別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經,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 為什麼經絡不通,一定要先調膀胱經.
    只要察一下膀胱經巡行的路線和穴位的名稱就知道,膀胱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在人體背部有連著各個五臟六腑的俞穴,這些俞穴是五臟六腑映射到膀胱經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說疏通膀胱經可以顧及到五臟六腑,無論你身體什麼問題什麼毛病,特別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經,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 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
    直行本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脊柱兩旁,到達腰部,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胱。本經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後側外緣下行至膕窩中。
  • 膀胱經既是人體的天然屏障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
  • 穴位知識 | 十二經脈·足太陽膀胱經之氣海俞
    氣海俞穴名意指腰腹內部的溫熱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本穴物質為來自於腰腹內部的溼熱水氣,所對應的部位為臍下的氣海穴,故名氣海俞穴。氣海俞屬膀胱經,位於腰部,本穴內應任脈氣海穴,與氣海穴相對,是人身原氣輸注之處,是化生原氣之海。
  • 膀胱經排毒,最簡單有效的養生法
    膀胱經就好比一個城市一條最主要的排汙管道,城市裡大大小小排出的汙水,最終都要匯集到這條排汙管道排出,可見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一條排毒通道,是人體抵禦外邪侵害的最要堡壘。膀胱經是掌握尿液和汗液這兩條通道的,所以膀胱經一定不能被堵住;另外,膀胱經是直接連接臟腑的,能夠把臟腑的毒通過膀光經後背的俞穴及時排出來,所以膀胱經還是排毒最簡單、最有效的一個通道。3、如何打通膀胱經——刮痧、按摩一般都是刮痧的方法,或敲打背部及腿部的膀胱經,敲到背部發熱為止。
  • 足太陽膀胱經-經絡腧穴
    【經脈循行】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睛明
  • 按摩膀胱經原來有這麼多好處啊!!!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禦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 膀胱經千萬不能堵!尤其是女人更應該注意!
    膀胱經掌管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體抵禦外界風寒的重要屏障,若這條經絡通暢,外寒難以侵入,內毒及時排出,身體何患之有? 所以我們一定要打通膀胱經,所謂「打通」就是讓更多的氣血流入這條經絡。誰給膀胱經能量呢?主要是靠腎臟,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經只是個通道,本身無動力運行,需腎氣的支持才能完成禦寒、排毒的功能。
  • 足太陽膀胱經丨首睛明,末至陰(67個穴位詳解)
    足太陽膀胱經分布於人體頭面、腰背、下肢外側後緣及足小趾,循行67個穴位,首穴為睛明,末穴為至陰。
  • 按摩「膀胱經」,原來有這麼多好處啊!
    新來的朋友,點擊上方 藍字 即可快速「添加」本公眾號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後部——後背和腿後側。
  •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表裡。本經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個腧穴,有49個穴位分布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後。五、病機分析  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襲,本經受邪,則惡寒,發熱,鼻塞,鼻衄;膀胱經之脈上額交巔絡腦,邪氣隨經上逆則頭痛;膀胱經起於目內眥,下行項後,一支挾背抵腰,下行經股入奈窩,一支循背下行,至奈窩後又下行,至外踝折向前,至足小趾,經氣不利,則目痛,項背、腰、臀部及下肢後側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
  • 足太陽膀胱經: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膀胱經是掌握尿液和汗液這兩條通道的,所以膀胱經一定不能被堵住;另外,膀胱經是直接連接臟腑的,能夠把臟腑的毒通過膀胱經後背的俞穴及時排出來。腰部往下還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邊4個,右邊4個,共8個,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褲腰的下緣和尾骨尖中間這一段旁開2-3釐米處。8、降血壓、治腰背痛、腦後頭痛、足跟痛:壓委中、委陽穴。委中穴在膝蓋窩裡這塊兒。
  • 十四經脈穴位歌—足太陽膀胱經
    微信二維碼:足太陽膀胱經(申)穴位歌:足太陽經是膀胱,睛明攢竹眉衝藏,曲差五處承光上,通天絡卻玉枕香,天柱大杼風門上,肺俞厥陰心俞強,督俞膈俞並肝俞,膽俞脾胃挨次量膀胱二骶中膂三:膀胱俞在第2骶椎下間,中膂俞在第3骶椎下間,均是旁開1.5寸處取穴。白環俞在四骶行:確定第5腰椎,向下數4個椎間,即為第4骶椎,在其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上次中下四髎穴:要尋四個骶椎孔:會陽尾骨旁五分:按取尾骨,在尾骨下端之兩側0.5寸處取穴。承扶臀下橫紋中:俯臥位,於大腿與臀部交界之臀溝中點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