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各種稱謂,陵、墓、墳、冢、塋、丘、園寢,怎麼叫才對?

2020-12-21 沅汰

生養死葬,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非常講究,也非常複雜,僅墓葬的名稱就有多種稱謂,從大小、級別等多個方面區分。

墓,指葬而不堆土植樹者。《禮記*檀弓》「古也墓而不墳」。對比來看,墓指的是葬後的平地,「墳」的意思則是指葬後堆土。「墳」的本義就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水邊的高地也叫作「墳」,本義並不專指墳墓。

明孝陵

明孝陵

陵,原義指大土山。比如《詩經*小雅*天保》「如岡如陵」。在西周及先秦時期,上至王公侯伯,下至普通人,葬身之地都叫墓。《周禮*春官》有「冢人」和「墓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也就是說冢人掌管的是王族墓地,辨別墓地範圍繪製成兆域圖。先王安葬在中間,子孫按昭穆次序分葬左右。

兆域圖

兆域圖

順便說一句,河北省博物館的那幅「兆域圖」就是墓地的圖。「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墓大夫管的就是民間墓地,令國中民從聚族而葬。漢代開始,帝王之墓稱為「陵」,帝陵也叫「山」。

冢,本義是大,後來也引申指嫡長、首長,比如冢子指的就是嫡長子。冢從形態上來說指的是隆起的墳墓,「封土為丘壟」,如荒冢、叢冢。丘,則是指大冢。《方言》「冢大者謂之丘」。

包公墓

包公墓

塋不是特指某座墓,也不是指形態,塋是泛指,墓地的範圍。如《漢書*張安世傳》「賜塋杜東」。包拯也說過:「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為吾子若孫也。」告誡後世子孫做人做官要清正,否則連家族的墓地都不得接納。

泰陵妃園寢

泰陵妃園寢

園寢是特指,指清代某妃、某皇子等的墳墓範圍,一個園寢葬的可能不是一個人。清代安葬制度是只有皇后有資格單獨建陵,其它妃嬪只能入葬妃園寢。清西陵的泰陵妃園寢就是雍正的妃嬪埋葬的地方,泰陵妃園寢是清代第二座妃園寢,也是清西陵的第一座妃園寢,雍正的二十一位妃嬪在此長眠。

唐乾陵

唐乾陵

1,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合葬的陵寢,建在現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

漢茂陵

漢茂陵

2,漢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是漢朝所有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於現陝西鹹陽市興平市。

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複製漢代墓室

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複製漢代墓室壁畫

3,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複製漢代墓室壁畫。

內蒙古博物院館藏遼陳國公主墓棺槨

內蒙古博物院館藏遼陳國公主墓棺槨

4,內蒙古博物院館藏遼陳國公主墓棺槨。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位於現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東北10公裡斯布格圖村西的山南坡上,規格非常高,僅次於帝陵。

東魏獻武王高歡義平陵

東魏獻武王高歡義平陵

5,東魏獻武王高歡義平陵殘存封土。上面的小房子是現在當地村民蓋的,住在陵墓的上邊。

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峻成陵

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峻成陵

6,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峻成陵殘存封土。峻成陵位於現河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墓冢封土也已被毀。

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墓

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墓

7,北齊蘭陵王高孝瓘墓。蘭陵王高長恭,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殷墟婦好墓

殷墟婦好墓

8,殷墟婦好墓入門處,修成了偶方彝的形式。婦好墓位於現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宮殿宗廟區丙組基址西南,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王室墓葬。

殷墟王陵區大墓

殷墟王陵區大墓

9,殷墟王陵區大墓,出土了后母戊大方鼎。

沅汰,文化學者,歷史作家

主要作品:《龍鳳傳奇》、《南北亂世之三國霸業》、《高澄傳》、《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國古代《古國迷蹤》系列,《博物館青銅器名稱漢字解讀》系列、《漢字》字形釋義、《青銅銘文裡的西周史》、《晉國霸業》、《夢回春秋》等。

相關焦點

  • 古人喪葬習俗中,「墳、墓、冢、陵」有何區別?分別埋葬哪種人
    這就是古代社會等級制度的罪惡,就算死了也要承受等級壓迫。那在古人喪葬習俗中,「墳、墓、冢、陵」有何區別?分別用來埋葬哪種人呢?第一、「陵」中埋葬的皆為天子、帝王黃帝陵、秦始皇陵、茂陵、陽陵、昭陵,都是現存比較完整的極為寶貴的帝陵。陵中埋葬著的天子、帝王都是華夏大地的風雲人物。
  • 陵、冢、墓、墳意思相同,但不能混為一談,亂用違法,有啥區別?
    再來說說陵、冢、墓、墳,大家都知道這幾個詞的意思是相同的,其實在古時候,這幾個詞是被嚴格區分的,絕對不能亂用。首先說說陵,一座墳墓能夠被稱之為陵,是需要幾個要素的,第一點墓主人的身份得是皇帝,陵是皇帝專屬的詞,根據歷史記載來看,大約戰國中後期帝王的墓開始使用這個詞。
  • 薊縣和家墳就是和珅家族墓地?19年前被盜,大批珍貴文物不知所蹤
    在這159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夏商周遺址,漢代墓葬群,唐宋元遼墓葬,清朝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蹟遍布全區。前面所說的規模宏大的「和珅家族陵園」,雖然只是薊縣古蹟遺存中的冰山一角,卻是盜墓分子心馳神往的夢想樂園——大貪官和珅死的家族墓,必然會埋藏他們生前的巨額財富。
  • 「蒿間」、「蒿裡」與中國古代的冥界
    )《清泰四年曹元深為曹議金葬後謝墓祭神祝儀抄》有「蒿裡丈人」,在上述鎮墓文與買地券中,蒿裡的官員(伍長、君、父老、丈人等)與丘丞墓伯、冢中二千石、武夷王、黃泉都尉等,共同構成了所謂「丘墓之神」。《赤松子章歷》卷五也明確提出:「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蒼林君、武夷君、左右冢侯、地中司激、墓卿右秩、蒿裡父老,諸是地獄所典主者」。大概因為是相當於「村長」的陰間最基層官員,所以「蒿裡」之官逐漸成為古代墓葬中的明器之一。《宋會要輯稿》禮二九記宋太宗永熙陵和宋真宗永定陵中有「仰觀、伏聽、清道、蒿裡老人、鯢魚各一」。
  • 山東古代墓葬中驚現詛咒,竟寫著「盜我墓者絕後」
    「禳盜刻石」,濟寧市博物館藏這塊石碑上的文字識別後是:諸敢發我丘者令絕毋戶後疾設不詳者使絕毋戶後毋諫賣人毋……解釋一下,翻譯成現代漢語,這些內容的大意是:「凡是那些敢盜掘我的墳墓的人,就叫他斷子絕孫;就算不是有意破壞我墳墓的人也一樣,請不要出賣我告訴別人(我的墓葬的位置)……」這是一墓主人的口吻在呵斥盜墓者,甚至可以說是詛咒盜墓者
  • 古代盜墓賊有多無聊?居然用糞水澆灌固若金湯的陵墓
    這種開鑿於山崖之中,不另起墳丘類型的墓穴,考古界亦稱「崖墓」。一般認為,這種依山為陵的崖墓興起於唐朝,開創者為中國歷史上的有為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宮地開鑿了今天陝西省禮泉縣境內的九嵕山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其後的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章、貞、簡等十三陵也都是這種類型的「崖墓」。
  • 你所知道的香妃墓是哪一個
    相傳她的葬身之處有以下三個地方: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新疆喀什噶爾的香妃墓還有北京陶然亭北面土坡上的香冢。那麼「香妃」最後葬身何處呢?首先是可能性最低的香冢。相傳這首詞表明了乾隆皇帝的千古遺恨,但這也只是誤傳罷了,史學家早已證明香冢源於清初,被誤傳為是香妃葬身之處則是在此之後鹹豐年間的事情了,因此香冢並不是香妃的葬身之處。接下來探索一下在新疆喀什噶爾的香妃墓。香妃墓位於喀什噶爾5公裡外的浩罕村。
  • 古代的防盜「機關墓」,80名盜墓賊死於墓內,裡面含多個朝代
    所以從古代人們就非常的重視喪葬,這在很大程度上,墓葬制度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習俗以及政治、經濟、生產、生活、宗教等方面的情況。因為地域、時代以及文化的不同,各地也會出現各具特色的葬式、墓形以及葬具,比如在史前時代,人們的墓葬就嚴格遵循氏族制度,到了新石器時期人們開始掘坑埋屍,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墓葬制度開始體現身份等級的差異,墓葬規格也分三六九等。
  • 清明,是怎麼純粹由一個節氣變成祭拜先人節日的?
    但清明本來只是個節氣,與古代的農業生產活動密切相關。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忙碌的季節。所以民間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諺語。清明期間,陽光明媚,草木泛綠,人們走出家門,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古代叫踏青,所以清明節有時也叫"踏青節"。
  • 秦始皇陵發現9座新墓葬,有一座與秦始皇關係密切,棺槨待揭秘
    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秦始皇陵以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其設計者是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70米,外城周長6210米,有大型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整個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
  • 在制度森嚴的古代,連墳墓都有等級之分
    在現代,我們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墓地,可是在古代,古人並不能隨心所欲的購買自己想要的墓地。他們不僅生前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在死後進入的墳墓都有相應的等級劃分,一生都活在等級森嚴的囚籠中。墳本來指的是高出地面的土堆,《禮記·檀弓上》有「古也墓而不墳」的記載,意為古人死後埋在平地裡,不用土堆起來作墳塋。墓專指埋葬屍體的坑穴,上面蓋上土以後不種植樹木。傳說孔子為了日後祭拜父母,特意在將父母合葬在一起並在墳前堆起一個墳頭。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經發掘確認,該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體系清晰。  發掘經過  2018年發掘11個探方,主要確定了遺蹟的大致範圍,清理出部分墓園建築的塋牆等遺蹟現象。2019年考古工作分勘探與發掘,經過勘探了解了墓葬的結構與規模,在2018年發掘基礎上,擴大發掘面積,新布探方11個,總發掘面積達1564平方米。
  • 作家路遙墓地:病危時妻子堅持離婚,墳冢後側13個字令人無比感動
    【路遙之墓】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路遙深入陝北基層,他拜訪老農、進入礦井等,體驗廣大老百姓的生活,為作品汲取營養。不僅如此,路遙還搜集了大量資料,「查閱了小說所反映的十年間的各種報紙,工作量非常巨大。手指被紙張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閱。前後準備了三年,創作歷經六年。」
  • 安徽發現一座大墓,早已被古代盜墓者光顧,盜墓賊盜洞打得奇準
    在隨後的考古發掘中發現,此墓結果複雜,體量很大:由斜墓道、封門牆、擋土牆、短甬道、小前室、雙側室、大橫堂、地道、後室組成。墓內總長17.68米,大橫堂內高3.75米,內寬5.76米。在造成後,內壁被燻成漆黑色,推測一是為防潮,一是出於闢邪考慮。 盜宋山大墓的盜墓賊,不是現代人,是古代盜墓者,技術不一般,比現代盜墓者厲害,盜洞打得奇準,全在要害地方。
  •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壁上乾坤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撰文/孫路遙 供圖/上海博物館 中國現存壁畫主要分為兩大類:地上的寺觀壁畫和地下的墓葬壁畫。
  • 日本的「瓦罐墳」,將60歲老人背到深山,淪為野獸食物
    古代的年輕一輩,無論是誰,都要聽從老人的話,甚至極端的時候,需要無條件服從。即便是到了今天,孝順也是我國人人都應該有的道德底線。不過,即便是如此,歷史上還是出現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那就是遺棄老人的民俗。根據有關傳說記載,我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種極為殘忍的墓葬方式,叫做瓦罐墳。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現結構最為完整高等級墓葬
    有網友稱其中「血渭一號墓」就是小說中「九層妖塔」的原型。12月1日,記者從青海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此次發現大量精美文物的墓其實並非「九層妖塔」,而是與「九層妖塔」同在熱水墓群的另一古墓,距離「九層妖塔」僅400米。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是一座唐(吐蕃)時期的高級貴族墓葬。地表尚保留塋牆、祭祀建築、封土和迴廊等墓園建築,地下部分由墓道、照牆、甬道、墓門、墓壙、墓室組成。
  • 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發現:驚現單體金駱駝,屬全國首次出現
    先說最新的事情吧,考古專家對於秦始皇陵的挖掘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從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世界,到如今的發現,讓世人知曉了秦始皇陵在修建之初時規模是多麼的巨大,那麼當秦始皇陵遇上了金駱駝,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故事呢?
  • 古代墓葬中的壁畫是畫給誰看的
    河北磁縣東魏茹茹公主閭叱地連墓剖面圖研究古代墓葬壁畫,學者們常用的一句話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當然是用來看的,但是,當千百年前匠師們在幽暗的墓室中運墨布色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墓壁畫然而,這個世界的另外半張臉是可怕的,《楚辭·招魂》就認為地下有各種怪物:「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敦恢血拇,逐人駓駓些!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