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養死葬,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非常講究,也非常複雜,僅墓葬的名稱就有多種稱謂,從大小、級別等多個方面區分。
墓,指葬而不堆土植樹者。《禮記*檀弓》「古也墓而不墳」。對比來看,墓指的是葬後的平地,「墳」的意思則是指葬後堆土。「墳」的本義就是指高出地面的土堆,水邊的高地也叫作「墳」,本義並不專指墳墓。

明孝陵
陵,原義指大土山。比如《詩經*小雅*天保》「如岡如陵」。在西周及先秦時期,上至王公侯伯,下至普通人,葬身之地都叫墓。《周禮*春官》有「冢人」和「墓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也就是說冢人掌管的是王族墓地,辨別墓地範圍繪製成兆域圖。先王安葬在中間,子孫按昭穆次序分葬左右。

兆域圖
順便說一句,河北省博物館的那幅「兆域圖」就是墓地的圖。「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墓大夫管的就是民間墓地,令國中民從聚族而葬。漢代開始,帝王之墓稱為「陵」,帝陵也叫「山」。
冢,本義是大,後來也引申指嫡長、首長,比如冢子指的就是嫡長子。冢從形態上來說指的是隆起的墳墓,「封土為丘壟」,如荒冢、叢冢。丘,則是指大冢。《方言》「冢大者謂之丘」。

包公墓
塋不是特指某座墓,也不是指形態,塋是泛指,墓地的範圍。如《漢書*張安世傳》「賜塋杜東」。包拯也說過:「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為吾子若孫也。」告誡後世子孫做人做官要清正,否則連家族的墓地都不得接納。

泰陵妃園寢
園寢是特指,指清代某妃、某皇子等的墳墓範圍,一個園寢葬的可能不是一個人。清代安葬制度是只有皇后有資格單獨建陵,其它妃嬪只能入葬妃園寢。清西陵的泰陵妃園寢就是雍正的妃嬪埋葬的地方,泰陵妃園寢是清代第二座妃園寢,也是清西陵的第一座妃園寢,雍正的二十一位妃嬪在此長眠。

唐乾陵
1,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合葬的陵寢,建在現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

漢茂陵
2,漢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是漢朝所有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於現陝西鹹陽市興平市。

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複製漢代墓室壁畫
3,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博物館複製漢代墓室壁畫。

內蒙古博物院館藏遼陳國公主墓棺槨
4,內蒙古博物院館藏遼陳國公主墓棺槨。遼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位於現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東北10公裡斯布格圖村西的山南坡上,規格非常高,僅次於帝陵。

東魏獻武王高歡義平陵
5,東魏獻武王高歡義平陵殘存封土。上面的小房子是現在當地村民蓋的,住在陵墓的上邊。

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峻成陵
6,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峻成陵殘存封土。峻成陵位於現河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墓冢封土也已被毀。

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墓
7,北齊蘭陵王高孝瓘墓。蘭陵王高長恭,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殷墟婦好墓
8,殷墟婦好墓入門處,修成了偶方彝的形式。婦好墓位於現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宮殿宗廟區丙組基址西南,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王室墓葬。

殷墟王陵區大墓
9,殷墟王陵區大墓,出土了后母戊大方鼎。
沅汰,文化學者,歷史作家
主要作品:《龍鳳傳奇》、《南北亂世之三國霸業》、《高澄傳》、《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國古代《古國迷蹤》系列,《博物館青銅器名稱漢字解讀》系列、《漢字》字形釋義、《青銅銘文裡的西周史》、《晉國霸業》、《夢回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