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走向奢侈品的轉變始於17世紀,不過在18世紀很快迎來了飛躍,對於鐘錶而言能成為貴族的奢侈品還是在15世紀的一個重大轉變,使得鐘錶開始走進了貴族的奢侈品世界。
其實計時器在進入歐洲中世紀以前都是用於戰爭的一種簡易化裝置,平民階層用的計時器基本都是沙漏,哪怕是貴族也是用沙漏,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而就在沙漏使用千年以後鐘錶走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鐘錶化的計時器時代。
特別是到了13~14世紀進入到了鐘錶化的計時器時代,這不僅僅是增添了計時器的藝術感更是增加了計時的準確性。
當然它最早也是為軍事服務的,可後來開始逐漸流行於貴族間玩弄的藝術品。直到15世紀末,在獻給羅馬教皇的禮物中包含懷表,這也預示著計時器開始正式登上奢侈品的舞臺,而到了拿破崙加冕以後為皇后定製的手錶更是價值連城,這就將計時器的價值由軍事運用引導向了文化藝術的方向。
一、鐘錶曲線走向藝術品
鐘錶的發明最開始是服務於軍事的,這也是出於當時歐洲的形式需要,與亞洲最早發明鐘錶的中國不同,歐洲發明鐘錶這種計時器意義更加純粹就是為了在軍事上應用。
這一方面可以將軍事行動的時間準確化並且方便軍事指揮,所以鐘錶的發明在服務於軍事的過程中也逐漸被民間放大,民間購買鐘錶的意義就比較複雜了。可是最早誕生鐘錶的義大利卻沒能延續鐘錶後來的輝煌,其原因還是做不到鐘錶從單純的軍事用品走向一種藝術品的轉化,所以最終義大利的鐘表事業也就迅速衰落了,反而是一些邊陲地區靠著鐘錶事業發達了起來。
義大利的部分諸侯國最開始利用鐘錶都是為了抵禦神聖羅馬帝國的入侵,同時也是防著其他邦國,所以比如像佛羅倫斯這種小國就開始做相關的軍事改革,利用準確的軍事指揮來做到最有效的打擊敵人,同時使用鐘錶來促使軍事指揮合理化的這股潮流也吹到了歐洲各地,不少歐洲國家紛紛開始仿造鐘表。
雖然鐘錶當時被稱為一種軍事化輔助設備,可是實際上鐘錶閒暇之餘還是國王宮殿裡的一種擺設,所以它也有了成為藝術品的潛質,因此在後來鐘錶的發展中,主要也以鐘錶向藝術類鐘錶進軍的手段為主。義大利雖然出現了鐘錶可是並沒有延續鐘錶的輝煌,很快鐘錶就被北方的神聖羅馬帝國搶了風頭,為了應對戰爭需要第一塊懷表問世了。
除了因為戰爭的原因,其實還是本身鐘錶儀器的發展必然,計時器勢必是要越來越小,否則不方便攜帶的計時器也就沒有了其軍事價值。義大利諸國沒有搶到的另一個風頭就是將鐘錶作為藝術品,後來在奧地利贈送給羅馬教廷的禮物中就包含懷表,而這塊懷表也就代表了最早的鐘表藝術品,同時也奠定了未來鐘錶的發展方向。
二、鐘錶進入藝術品行列的道路並不平坦
雖然從懷表發明以後,鐘錶開始進入了藝術品行列,並且從奧地利國王送給羅馬教廷的禮物中就可以看出,雖然鐘錶成為了藝術品,但距離真正的藝術品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鐘錶要真正進入藝術品的行列就必須增加它的附加價值,從單純的軍事指揮儀器中走出來。
而要做到真正值得一談的藝術品,其實鐘錶走過這個過程要比不少傳統的奢侈品要艱難得多,特別是類似於瓷器這類奢侈品,並不是因為鐘錶的生產成本低,相反生產成本還比較高。正因為正常成本高,並且在工業革命前還不能實現大規模生產自然產量就很低,因此這也奠定了鐘錶可以成為了奢侈類藝術品的潛質。
不過鐘錶正式成為奢侈品的標誌事件還是奧地利國王總送給羅馬教廷的一份大禮,教皇偶然看到了懷表這才引發了懷表熱。同時懷表也從在義大利生根發芽開始逐漸走向了純粹藝術的範疇,當然懷表也沒有完全脫離軍事,依舊為軍事服務。
其中利用懷表進行的最為成功的軍事行動還是佛羅倫斯公國偷襲慕尼黑南部的領土,雖然表面上是領土爭奪戰,可實際上卻是一場軍事體制的較量,利用傳統軍事體制的慕尼黑公國可謂完全不是對手,所以後來的軍事改革開始逐漸以科學指導化的軍事改革為主。
比如:後來的普魯士公國的軍事改革,不過懷表在那個時期還是一件重要的軍事利器,自然也不會完全藝術化,因此鐘錶要進入完全藝術化的狀態還是要在大環境相對和平的時期。
雖然懷表誕生比較早,可是真正進入到一件藝術品的時期還是在16世紀後期。這並不是因為懷表本身的技術問題,而是局部的戰爭形勢問題。自從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恢復了相對和平的局面以後,由公國國王輪番競選皇帝的局面大體形成,這就為一個穩定的整體創造了條件,同時依託神聖羅馬帝國的穩定環境,義大利的大環境也逐漸趨於穩定,這就讓原本服務於戰爭的懷表開始從戰爭中掙脫出來開始走向和平時期的藝術品。
既然成為一件藝術品已經成為了鐘錶發展的一種必要趨勢,於是從貴族開始帶頭,逐漸引發了一種懷表潮流。而這種懷表潮流不僅影響了歐洲也影響到了亞洲,當時明代晚期就引進過部分義大利的懷表,可是後來基本都毀於明清戰爭,但到了清代因為政局穩定就加大了貿易規模,大量的懷表開始走入中國,而中國也成為了一個極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懷表成為了奢侈品後,懷表的設計方向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原本利用銅打造的懷表如今全部用上了貴金屬,同時寶石加入懷表之中,並且為了迎合中國客戶的需要,在懷表中加入和田玉也是一種新潮流。這多見於清代雍正年間的懷表,而到了清代乾隆時期和田玉就不僅僅只是點綴了更是作為表外的主體,奢侈品的概念越來越加深在懷表上。
到拿破崙加冕後為皇后製作手錶以後,鐘錶開始徹底走向了奢侈品的行列,其實成為奢侈品的的一個主體並不是偶然,而是要發揮戰爭之後的一種富餘價值而已。
三、手錶的誕生標誌著鐘錶成為了藝術的載體
手錶的誕生比懷表要晚近四百年,並不是因為鐘錶的技術落後,相反技術一直向前的鐘表在這四百年中還是有著很大的軍事價值遺留,當時因為是騎兵作戰比較多,所以利用懷表而言可以更加平穩的進行進行計時和指揮,因此懷表無疑是佔優勢的。
而後來拿破崙加冕以後為皇后定製的手錶僅僅只是裝飾品而已,在當時的人看來根本沒有實際利用價值,其主要的計時器依舊是懷表,而手錶佔據計時器歷史的舞臺還是要從手錶傳入普魯士公國開始算起。
在拿破崙戰敗以後,其手錶的工藝傳到了普魯士公國,而普魯士公國的國王開始利用手錶進行軍事化改革,在線膛槍發明後,排隊的槍陣成為了主力,而騎兵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也就在這時普魯士公國的軍事改革將手錶帶入了一個軍事再利用的新高潮。
原本以為軍事行動中還是懷表最優的歐洲各國在普法戰爭中就被徹底驚醒了,手錶因為可以普及化,所以它保證了各個部隊的守時和準確性,所以在後來的軍事行動中普魯士軍隊往往佔據上風,在普法戰爭中,法國在時間上就被普魯士擊敗了,因此這一戰就把手錶推上了歷史舞臺。
普法戰爭結束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為歐洲引來了長久的和平,此時手錶又成為了新一代的藝術品,在德意志帝國中就有不少手錶生產廠商,同時發明手錶的法國更是不甘落後大力發展手錶可是都在軍事層面上,而德國則是將手錶平民化,通過銷量來換取高額利潤,同時也做到了普魯士公國宣傳的軍事普及化的要求。
不過德意志帝國的鄰國瑞士卻抓住了發展的先機,通過早年代工生產手錶的經驗,開始獨立生產手錶,不過經營軍事類手錶還經營奢侈品類手錶,因此資源貧乏的瑞士又找到了一條謀生之道,那就是將鋼鐵全部捆綁在了鐘錶的生產上,這也讓瑞士有了鐘錶王國的美譽。
瑞士擁有了大量手錶生產訂單以後,奢侈品手錶從一般性手錶分離的標誌除了品牌以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生產工藝上的不同,奢侈品手錶的計時方式就採取了一種複雜計時的方式,而這種方式雖然可靠性不好可是在計時準確性上非常高,在石英手錶出現之前它一直都被當作最標準的計時裝置,甚至有些國家計時裝置都要從瑞士的鐘表廠開始引進。
超複雜計時直到今天都是奢侈品手錶的一個招牌,可是超複雜計時除了在計時準確之外還有不少附加價值,複雜的工藝就代表零件特別多,組裝的工藝相對複雜,這就可以為手錶拿出更多的空間來鑲金帶玉。
在今天簡約化藝術出現前,一直都以瑞士傳統的複雜化加工藝術為上乘,而作為複雜性加工的代表,其實百達翠麗反應了瑞士手錶藝術的轉變。百達翠麗的前身作為一個私人加工作坊,早在成立品牌以前就有近百年的代工歷史,而這一段歷史沉澱也為百達翠麗帶來了豐富的手錶組裝經驗,也是這一段手錶組裝的經歷讓百達翠麗接到德意志帝國皇室的訂單,並作為帝國造辦處使用。
百達翠麗要形成品牌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百達翠麗看到了德意志帝國開拓亞洲殖民地以後帶來的巨大商機,所以便聯合出資人進行了股份制公司改革,同時也將這種昂貴的手錶推向了亞洲。當第一批百達翠麗登上清朝的領土時,它的小而精細迅速吸引了清朝皇室的極力追捧,成為了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的標杆。
在亞洲取得成功後,百達翠麗繼續鞏固歐洲本土市場,它為什麼能成為一個高端奢侈品的代表,也是與它當初選用的材質和加工工藝密不可分,雖然當時利用貴金屬做鐘錶已經非常普遍了可是在機芯中運用幾種貴金屬還是比較困難的,必要時還是要利用銅等合金。
可是百達翠麗就突破了這一點率先使用了純金以及銀來打造機芯,這種身上布滿了貴金屬等手錶自然也就價值不菲,所以後來一提到百達翠麗就聯想到了奢侈品,也是這樣一種奢侈品品牌將鐘錶徹底推入了奢侈品化的領域,從而後來一提到奢侈品就必須有鐘錶。
四、總結
鐘錶成為奢侈品的過程不得不說是藝術史上的飛躍,雖然鐘錶誕生在歐洲的初衷就是為了在戰爭中獲得主動權,可後來鐘錶逐漸成為了文化和藝術的載體,主要還是因為和平時期中不少原本服務於戰爭的技術開始重新尋找載體,而鐘錶的轉型卻走出了一條後起之秀的路子。
在傳統歐洲貴族中奢侈品一直被茶葉和瓷器所佔據,而誕生在歐洲本土的鐘表想從一個軍事設備轉型成為上層貴族的奢侈品其實並不容易,也是藉助羅馬教廷的影響力導致不少的歐洲貴族開始接受鐘錶這種藝術形式,這也讓鐘錶越來越偏離它原來的路線,從一個單純的軍事設備走向了一個純粹的奢侈品。
除了拿破崙一世利用皇權特意製造的手錶以外,後來的君主都是在順應科技發展潮流的過程中順便提升了鐘錶的富餘價值,雖然在19世紀中葉後手錶在軍事上的非凡表現讓手錶開始取代懷表成為了軍事上的主力,可是後來在長期的和平年代手錶還是像懷表一樣選擇成為了藝術的載體成為一個純粹的奢侈品。
手錶利用近半個世紀才被廣大歐洲貴族所接受,並成為了一個奢侈品的象徵,同時這也讓奢侈品手錶發源地的瑞士成了手錶奢侈品化的最大受益者。
歐洲大部分國家其實都在推進手錶奢侈品化,一方面是軍用手錶和民用的手錶開始逐漸明晰化,另外一個推進劑就是工業革命。在工業革命的催化下,手錶的工藝大步向前,同時也能做到更好更加富有藝術感的手錶,這也是手錶奢侈品化成功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清實錄》
《明史》
《歐洲鐘錶貿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