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曾寫下這樣的一句話:
&uot;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不曾見過太陽;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成為更新的荒涼&uot;。
這番話用來形容農村娃王紅林,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
王紅林出生不幸,成長於農村家庭,從小貧苦。父母離異,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可以說,王紅林的童年並不幸運,但是更加不幸的是,她還被城市給帶偏了。沒有公主命卻有著&uot;公主病&uot;,本來就是荒涼的出生,卻變得更加荒涼的人生。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紅林因為出生貧困,所以從小就很懂事。她知道爺爺奶奶的不容易,所以小小年紀就會幫助爺爺奶奶分擔一些家務活。一家人雖然貧苦,但是卻相處得很和睦。即使生活在黑暗,彼此間也能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那親情的溫暖,也如同蠟燭般輕輕把生活照亮。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黑暗中,能夠擁有一支蠟燭的光明,也會被溫暖到。可是蠟燭和現代的白熾燈相比較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當一個人一旦習慣了白熾燈的生活,便很難接受蠟燭陪伴在身邊的生活。也許,這便是艾米莉.狄金森所說的那番話的本質所在吧。
可偏偏是,人們習慣白熾燈的生活,要比習慣蠟燭的生活快得多。這就好像是農村和城市的區別。
一直以來,農村和城市之間,有著一條很大的鴻溝。出生在農村的孩子,也許終其一生也許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也許大部分也都不知道農村人的貧苦。
於是,便有了這樣一檔節目的誕生,它的名字叫做《變形記》。這是一檔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交換生活的節目。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城市孩子感受農村的不容易,讓農村孩子體驗一下城市的生活。
可是,這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似乎並不是公平的。城市孩子來到農村體驗生活的不容易,從而戒驕戒躁。但是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一旦知道了城市的繁華,便對自己要長期處於的農村生活感到深深的失望。而王紅林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一個被城市帶偏的孩子,一個被城市繁華擾亂了心智的孩子。
王紅林原本是一個很孝順,很懂事的孩子,在學校也很刻苦學習,成績也不錯。當《變形記》劇組來到王紅林的家鄉尋找合適的家庭的時候,王紅林便成為了其中的人選。參加這次節目,其實王紅林也是為了能夠給家裡賺得一筆生活費,但是在參加完後,初心就完全變了。
來到農村的王紅林,過上了自己都不曾想過的生活。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新衣服,住過這樣的大房子,也沒有吃過這樣多好吃的東西。而且她不用幹任何的家務活。這種生活,難道還有人不喜歡?
於是,短短的一段時間,她便迷上了這種生活,不想離開了。但是節目終究是節目,王紅林終究還是要回到她現實的農村生活。但是從城市回到農村後,王紅林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得,對自己所處的農村生活十分不滿意。
她嫌棄飯菜難吃,每天要洗澡還要洗沐浴露,而當時她家裡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爺爺奶奶拿她沒辦法,只好每天跑到很遠給她挑水。
她原本是那樣懂事的一個孩子,回來後脾氣卻變得很暴躁。因為不滿意自己的生活,所以常常對自己的爺爺奶奶發火,甚至抱怨。但是,她爺爺奶奶也想讓她過上好生活,可是生活所迫無奈呀,不然誰會不希望讓自己小孩或者孫子孫女過上好生活。
而王紅林也從別人口中孝順的孩子,變成了別人口中有&uot;公主病&uot;的孩子,聽來令人唏噓。這就是見過了繁華,從而無法忍受貧苦的例子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