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紅泉鄉有一個叫蔡貴的米鋪老闆,蔡家祖上三代都是開米鋪的,不但賺了很多錢,時常也會在米鋪前布施,做點善事。
可是到了蔡貴這一代,生意越來越差,就更別談布施了。
蔡貴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濟於事,有一次一個道士經過蔡氏米鋪,問道:「請問蔡老闆在嗎?」
蔡貴問道:「我就是,你找我何事?」
道士仔細打量蔡貴道:「你不是我要找的人,上次我來,掌柜的不是你。」
「笑話,我已經在店裡呆了十幾年,不是我還能有誰?」
道士掐著指頭不知在計算什麼,「那就難怪了,我上次來距今應該有二十多年了。之前那位蔡老闆可好?」
「我爹已經去世多年!」
蔡貴看道士,不過也就四十多歲的樣子,怎麼可能會認識自己的父親,他沒有拆穿,想看看道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道士沉思片刻後,說道:「蔡老闆生前跟我有過約定,只要我來,他就會送米給我,我會保佑米鋪生意興隆。」
蔡貴心想,怎麼可能會有這麼愚蠢的騙術,大笑道:「我們米鋪生意好著呢!你到別處騙去。」
「我和蔡老闆籤有契約,你怎可言而無信,違背當日之事。」道士說完拿出一張老舊的契約,上面的確有蔡貴父親的署名,而且也確實是父親的筆跡。
蔡貴心想,現在米鋪這麼難做,還要送米給老道,實在不忍心,也不知道道士會不會獅子大開口,為了安全起見,蔡貴決定死不認帳。
蔡貴說道:「這根本就不是我父親的筆跡,你趕緊走,別耽誤我做生意,再不走我可就喊人了。」
「既然你不認帳,我也沒有辦法,但我答應蔡老闆的事不可言而無信,讓貧道幫你算上一卦,找到你生意不好的原因。」
蔡貴聽說道士要免費替自己算卦,便「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道士告訴蔡貴生意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店裡的風水壞了,財源已經流入南方,只要將米鋪設在南邊便會如二十年前一樣,財源廣進。
城南現在正好有荒宅一座,不但價格便宜風水也好,道士說完便告辭了。
蔡貴來到城南果然發現一座荒宅,如道士所說價格非常便宜。
蔡貴覺得道士所說在理,自己對於經營之道比父親更加通透,沒道理生意反而越來越差,一定是風水出了問題。
回到家中和妻子程氏說起今日米鋪發生之事,程氏對蔡貴說:「父親彌留之際好像確實說過跟一個道士有過約定,只要將米送給道士,道士就會贈言保米鋪生意興隆。」
程氏建議還是把米送給道士,不能言而無信,蔡貴笑話程氏敗家,既然道士已經贈言何須再把米硬塞給他?
蔡貴決定佔道士的便宜,聽他的贈言但不用米做交換。
蔡貴將荒宅買下,將前院改成米鋪,不到一個月果然生意興隆。
可是每天夜裡,蔡貴都能聽到女子嚶嚶的哭聲,蔡貴打聽後才知道荒宅之所以這麼便宜是因為鬧鬼。
家人建議蔡貴把宅子賣掉,還搬回原來的家。
生意剛有起色蔡貴實在捨不得就此放棄,希望再堅持一段時間,先想想別的辦法。
過了幾日,道士再來造訪,蔡貴趕緊拉住道士尋求破解之法。
道士掐指一算,說道:「荒宅女鬼不值一提,只是……」
蔡貴知道道士的意思,一臉諂媚地對道士說:「我想起家父臨終前確實說過和道長有過約定,我願意履行之前的諾言,把米送給你,不知道長想要多少?」
「十石足矣!」
蔡貴大驚,沒想到道士果然獅子大開口。可是內宅鬧鬼,不給又不行,給十石實在讓蔡貴心疼。
蔡貴看了眼道士說道:「現在世道不景氣,我只能拿出五石送給道長。」
「五石就五石!」道士很爽快地答應了。
蔡貴大喜:「不知如何將米送於道長?」
「只需放在院子東南邊,我自會派人去取。」道士說道。
「我這五石米需要三日後才能拿給道長,不知道長能否為我先把女鬼趕走?」
道士還是很爽快地答應了蔡貴的請求。
當夜,蔡貴一家果然沒有再聽到女子夜哭的聲音。
女鬼的問題解決了蔡貴又開始心疼米,他吩咐工人從米倉裡搬出一石米放在院子東南邊。
第二天一早,院子裡的米竟然不翼而飛了,蔡貴詢問家裡人都說沒有聽到院子裡有響動。
蔡貴沒有太放在心上,跑到前院將米鋪的大門打開,看到道士怒氣衝衝地站在米鋪門口,一看到蔡貴便破口大罵,說蔡貴為何多次言而無信?
蔡貴百般解釋,道士沒有理會,只告訴他將要大禍臨頭。
蔡貴並沒有把道士的話放在心上,當晚蔡家人發現院子裡四處是亂竄的小妖,還發出怪叫聲,蔡家人一夜不敢入睡。
次日一早,道士再次來到米鋪,蔡貴求道士饒恕,自己願意再拿出十石米出來。
道士搖搖頭道:「太晚了,你多次言而無信得罪了山中小妖。」
原來,道士乃是此處土地公所化,討來的米都是用來招待山中小妖,讓他們潛心修煉不要來人間為禍,蔡家米鋪幫土地公解決小妖之事,土地公則保佑蔡家米鋪生意興隆。
可惜蔡貴多次言而無信欺騙小妖,這才有了今日之果。
道士告訴蔡貴自己已經沒有破解之法,小妖已經不再相信他,蔡貴跪地懇求道士。
道士嘆氣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你今晚將倉庫打開,讓小妖們自行搬米,如果他們願意搬米則說明原諒了你之前之事,如果小妖不搬米,那蔡家就有血光之災了。
蔡貴嚇得渾身哆嗦,天還沒黑就回到後院將倉庫打開,祈求小妖來搬米。
第二天一早,整個倉庫被搬空,二百多石米一顆都沒有剩下。
蔡貴這才後悔,早知有今日,不如當日就捨棄十石米。
程氏看到蔡貴失魂落魄的樣子,安慰他道:「米沒有了,可以再去收,好歹命是保住了,就當買個教訓吧。」
蔡貴看著妻子點點頭,通過這件事他明白了很多道理。
蔡貴之後從不輕易許諾,只要說出的事一定會做到,蔡貴還開始做好事,常在米鋪外布施,接濟鄉裡的窮人。
蔡貴突然發現做善事比賺錢更快樂,而且自從他開始施粥,米鋪的生意便越來越好。
蔡貴還把布施這一傳統傳承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