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郝蕾」的一生:被家暴30年,她終於在丈夫的葬禮笑出了聲

2021-01-08 騰訊網

點擊查看《聽見她說》片段

死亡是擺脫家暴的絕佳途徑?

作者 / 瑜蔚

責編 / 清涼油

十點視頻原創

「他說,我就是如來佛,你就是孫悟空,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許久不見的郝蕾,在說出這句臺詞時,面帶微笑,克制而平靜。

但誰都明白,那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絕望。

不寒而慄。

在女性主義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她和她的房間》裡,郝蕾飾演的馮愛梅,是個漂亮,能幹,性格爽朗的女人。

卻有一位家暴成性的丈夫,老五。

從18歲嫁給老五開始,馮玉梅便踏入了深淵。

那個承諾保護她一輩子的男人消失了,終日用拳頭和她「對話」,哪怕她懷有身孕;

他尋釁滋事被判刑,她去看他,他絲毫不感激,只是惡狠狠地恐嚇:「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他做生意發了財,公然帶別的女人回家,被她撞見後,還要她做兩人的飯菜……

「如果我膽子夠大,我就殺了他。」

她不止一次這樣想過,但為了這個家,忍了又忍。

終於,老五死了。

她一個沒忍住,在他的葬禮上放聲大笑。

所有人,包括兒子兒媳,都覺得她奇怪,畢竟死的是自己的丈夫。

但,她知道,她終於解脫了。

在她看來,死亡是擺脫家暴的絕佳途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令人心疼。

其實,類似馮愛梅這樣,終身被家暴陰影糾纏的女性不在少數。

全國婦聯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

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

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毆打;

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

我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60%婦女自殺是因為家庭暴力……

觸目驚心!

可是,作為受害者的她們,平均被家暴35次之後,才會選擇報警。

更多的,則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沉默

一聲嘆息。

多年來,人們一直困惑:

暴力,為何會產生在原本相愛的兩個人當中?

為何做了同一件事,有時會被「往死裡打」,而有時不會?

忍一時,為什麼會讓暴力變本加厲?

家暴發生的時間和方式是否有跡可循?

……

著名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的著作《暴力: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這些問題,並試圖找出答案。

家暴為什麼會發生?

馮愛梅說,她不記得了。

第一次被打,老五連續扇了她好幾個大嘴巴,她嚇得站在原地,好久沒緩過神來。

她的第一感覺是,這不是老五。

因為,那個青筋,那個關節,就「像是別人的手,暫時借他用了一下。」

很多受害者都說,對方家暴時,「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種直觀感受,正好印證了柯林斯教授的「暴力情境理論」。

柯林斯認為,沒有人是天生的施暴者。人的本質,都是避免暴力衝突的,他們會對暴力衝突產生天然的緊張或恐懼。

但如果在某種情境下,人們克服了這種緊張或恐懼,那「施暴者便會猶如登上了一輛滿載情緒的列車,飛馳向殘忍的暴行。」

換句話說,沒有暴力的個體,只有暴力的情境。

一般來說,襲擊弱小受害者,是施暴者克服對暴力原始恐懼的最常見情境之一。

這也解釋了,為何施暴者,在別的狀態下很正常,一面對妻子就不對勁。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是別人眼中的完美醫生,溫文爾雅,醫術高明。但一回家,就能輕易進入到「暴力情境」,打起老婆來,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美妝博主宇芽的前男友沱沱,能寫能畫,熱心公益,看著面慈心善。但一旦面對親密愛人,便自動切入到了「暴力情境」,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令人髮指。

柯林斯教授說,家庭暴力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控制權的行為。

那些家暴中的施暴者,無一不是通過暴力,來彰顯自己在家中的權威。

中國第一位「白絲帶終止性別暴力網絡項目」志願者、曾經的家暴施暴者顧偉回憶,他第一次動手,就是因為妻子的質疑。

當時,兩人剛結婚沒多久,妻子懷孕3個月,正躺在床上看電視。

妻子說,希望顧偉也把工資卡交給自己管理,因為「親戚家都這麼幹。」

儘管被當場拒絕,但妻子還在一旁絮叨。

他覺得很煩,認為地位「受到了挑戰」,便一腳踹到了妻子的小腿上,對方便閉了嘴。

顧偉說,結婚之後,就覺得妻子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可以為所欲為,那種感覺「令人著迷。」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認為,夫妻吵架打架,兩人都有責任。

如今,柯林斯教授告訴我們,家暴發生,是一種情緒上的必然,更是一種情境上的使然。

受害者從來就沒有錯,錯的只是施暴者,他們需要受到懲罰。

既然,施暴者想通過拳頭,證明「絕對控制權」,那受害者滿足他的權威需求,能少挨打嗎?

不能。

幾乎所有事實都表明,一次次忍氣吞聲,換來的都是變本加厲。

馮愛梅說,老五開始只是扇她耳光,她哭,她反抗,沒啥效果。

慢慢地,他開始打她身上的隱私部位,「別人看不到,自己也不好意思主動說」。

最誇張的一次,她去參加同學婚禮,半天沒在自家開的紋身店裡。待她回去,老五很不高興,非說她對客人笑,是在勾搭客人,拿著一壺開水就往她身上澆。

這次施暴,讓她住了一個月醫院。

柯林斯教授在《暴力》這本書裡,提出了家庭暴力的三條路徑,即日常的有限衝突、嚴重的恐慌進攻和恐怖主義式的制度化虐待。

在他看來,規律的爭吵、提高的嗓門、白熱化的表達,最後升級到打耳光、推撞和抓撓,都屬於 「日常的有限衝突」。

這種衝突對伴侶造成的傷害,仍然會限制在一定範圍內。

隨著時間推移,施暴者發現,暴力並未對兩人的關係造成太大壓力,對方小聲的哭泣和求饒,會讓他無感,進而產生失望。

為了儘快擺脫這種失望情緒,「恐慌進攻」登場了。

施暴者要麼拉長施暴時間,要麼升級施暴手段,感受自己重新制定的攻擊韻律節奏。

這時,受害者會更大聲地哭泣,會更為痛苦地掙扎。

這便是施暴者想要的。因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他才能始終浸潤在高亢的攻擊情緒中,獲得滿足感。

而這種「恐慌進攻」發展到一定階段,便會成為「親密恐怖主義」,施暴成了一種制度化的遊戲和儀式。

換句話說,特定的受害者在面對暴力時更為激烈的反應,無形中強化了施暴者自我浸潤,使他在暴力情緒中難以自拔。

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施暴者,要死死抓住一個受害者,無論兩人是否離婚。

除非找到下一個「替代品」。

拉姆的前夫唐路,就是因為始終沒能找到這個令他浸潤在暴力情緒中的「替代品」,選擇了繼續騷擾前妻,甚至為了再一次浸潤,選擇了縱火。

而蔣勁夫則不會去騷擾前女友,因為他女友不斷,換個人繼續令他沉浸在暴力的亢奮中,不是難事。

哪怕他自己也知道,家暴是犯罪。

這種浸潤在暴力情境中的體驗,猶如鴉片一般,會讓施暴者沉迷其中。

他們一次又一次懺悔,又一次接著一次舉起拳頭,讓受害者惶惶不可終日。

顧偉是在收到法院的離婚傳票那一刻,突然意識到,事情已經不在他的掌控之內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覺得,家暴是關起門來的事情,打完妻子,道歉就好了。

他開始查找資料,來北京做諮詢,自學各種心理學知識,想探究「為什麼自己會對身邊最親密的人們實施暴力」。

最終,在醫生、學者和志願者的共同幫助下,他認識到,想要徹底杜絕家暴,需要為施暴者「去權」和為受暴者「增權」,顛覆原有權益關係。

在離婚後的六年裡,他奔走於各地,就是為了影響更多的施暴者。

然而,像顧偉這樣自主覺醒的施暴者,畢竟是少數。

更多時候,施暴者們會始終沉迷於暴力體驗,享受那種浸潤權力的掌控感,不願失去那一刻的亢奮。

讓施暴者主動停止暴力,難度堪比戒毒。

同時,因為家暴根植於親密關係,總是摻雜著暴力、悔恨、原諒、希望等各種因素,所以,受害人很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雷諾爾·沃科曾對數百位受暴女性進行研究,她發現,很多受害人即使被打的遍體鱗傷,也難以離開施暴者。

這被稱為「受虐婦女症候群」,導致很多受害者不願意主動站出來,哪怕求助,也只是想「表達一下憤怒」。

另外,在大多數國人眼裡,夫妻打架是私房事,別人不好過多幹預。

於是,就形成了施暴者不知悔改,受害者沉默不語,周遭的人想管不知如何下手的尷尬情形。

可是,總得做些什麼吧!

馮愛梅的選擇,是自己偷偷做房產中介攢錢,準備湊齊首付就在海南買套房子。

如果老五沒死,她也會離婚吧。

逃離那個魔鬼,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她看見自己的閨蜜燕子眼角有傷,果斷勸她離婚。因為,她「能想到一萬種男人打女人的樣子,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她,正在努力,走出囚困自己前半生的房間。

臺灣反家暴紀錄片《最遙遠的愛》中,一位受暴女性曾這樣說:「如果過去我擁有像現在一樣的力量,我所承受的暴力不會拖延到現在。」

是啊,看見淤青並不困難,困難的是離開。

除了家暴受害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意識到:所謂的溝通和調解,在絕大多的家暴中不僅無效,且是對施暴者的縱容,對暴力受害者的傷害。

因為指望家暴者停止施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這些人或許會道歉,會發誓,甚至下跪,但他們都暴力不會因此停止。

而暴力就是暴力,不分夫妻和陌生人。

唯有樹立這種觀念,家暴受害者們才能鼓起勇氣,把自己從對方會變好的幻想中拔出來,從為了家庭和孩子而隱忍的困局中走出來;

執法人員才能真正做到秉公執法,在為受暴者主持公道;

人們才能堅定地站在受害者的這一邊,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

應該成為家暴受害者的後盾,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機構,而是整個社會。

面對家暴,每個人都應該:不沉默,不冷漠,零容忍。

家暴求助:

*遭遇家暴時,應及時想辦法離開受暴環境,報警並要求警方做好筆錄或出警記錄(在記錄中明確是家暴,並非家庭糾紛),請警方開具家庭暴力告誡書或報警回執單;

遭遇家暴時,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儘量不要激怒施暴者,若不便撥打電話,可採用簡訊報警(12110);

如果警方不出警或未按照規範處理家暴事件,可撥打12389進行投訴。

*即使只是輕傷,也應及時就醫治療,在24小時內進行驗傷,保留驗傷報告、傷情鑑定書等,並拍照記錄。

語言暴力,也是家暴。請收集和保留遭受長期謾罵恐嚇等侵害的證據,如施暴者恐嚇信、保證書、悔過書、聊天記錄及音視頻;

同居時的暴力、離異後的騷擾恐嚇,也是屬於家暴,受法律約束。

*家暴受害者可以在不進行離婚訴訟的基礎上,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無需任何費用)。

法院接到申請後,會在72小時內作出裁定,申請通過後的6個月內,施暴者若繼續騷擾/跟蹤/威脅,當地警方將執行保護令。

*也可以撥打婦聯求助熱線(12338),和國家法律援助熱線(12348),尋求幫助,諮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等問題。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可以撥打白絲帶熱線 4000-110-391(每天8:00-20:00,全年無休)。

圖片: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即刪。

作者:瑜蔚,喜歡折騰的85後寶媽,5年3國4城工作生活,熱淚盈眶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天。本文由十點視頻原創首發。

十點視頻,600萬人的文藝生活平臺,陪你看見更溫暖的世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推文

點個在看

遭遇家暴時,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 ↓ ↓

相關焦點

  • 那個在丈夫葬禮上笑出聲的女人,在眾人的鄙視中活出了自己
    是的,她一開口你就知道了,這個女人文化程度不高,俗豔的背後透漏著強悍。聽她講述的朋友,是她的同學燕子,和她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是一位高知、優雅的女性。燕子參加了她丈夫的葬禮,並且在葬禮上提醒她失態了,因為她實在沒辦法悲傷,直接憋不住笑了。她的失態也引來眾人,以及自己兒子和兒媳的鄙視,可是她不在乎。
  • 郝蕾《聽見她說》演技炸裂,聚焦家暴話題,網友:真的心疼
    12月25日,單元劇《聽見她說》第七集《她的她的房間》預告片在網上曝光,主演郝蕾的演技引起網友熱議。在劇中,郝蕾扮演了一位家暴受害者,她妝容精緻,穿著一身豹紋,看著像是嬌生慣養的貴婦,神情卻滿是疲憊和滄桑。
  • 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被家暴還不懂得反抗的女人,太可悲
    在四川廣元,一個叫楊月的女人曝光自己遭到了丈夫長達16年的家暴,丈夫還在離婚訴訟期間轉移婚內財產,自己的兒子多次目睹丈夫家暴母親,險些也遭到了毒打。新聞報導了之後,底下的評論一片罵聲。白巖松曾經說過,會打老婆的男人不配當男人。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家暴和出軌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 鄉村紀事:在丈夫的葬禮上,妻子竟然笑了
    他怎麼會出這樣的意外?我愣了一下神,緊跟著就問:「怎麼回事?他出了什麼意外?」對面的老靳說:「車馬上到你單位門口,見面再說。我還得再打兩個電話。」車來了。我跨上車,車裡面已經有兩個同學,大家神色都很陰鬱。我又問:「正英怎麼回事?生病還是意外?」老靳嘆口氣,說:「誰也不知道啥情況,只聽說是幾個同事小聚,飯沒吃一半,就突然不行了。
  • 43年無性無愛!被丈夫家暴、晚年全身患癌!但她仍是日本最酷的影后!
    假如你的丈夫對你家暴,你會怎麼做? 假如你的丈夫出軌成性,你又會怎麼做?
  •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你的隱忍,會讓你成為婚姻的犧牲品
    近日,一則視頻上了熱搜,四川廣元,楊月公開曝光丈夫對其家暴16年,稱「再也不隱忍,要揭發」。 視頻中,只見其丈夫羅某祥,將她按倒在椅子上,持續用拳捶打,拖到地上腳踢,還拿椅子砸。
  • 女子出差回家,發現沙發底下有對耳環,丈夫的解釋讓她「笑」出聲
    張豔最近正在和王鼎恆鬧離婚,原因是她發現王鼎恆背叛了婚姻。她本來是想給王鼎恆一次機會的,可證據都擺在面前了,王鼎恆還在撒謊欺騙她。張豔最痛恨知錯不改的人,既然王鼎恆不要這個機會,那她就用離婚來成全。女子出差回家,發現沙發底下有對耳環,丈夫的解釋讓她「笑」出聲。
  • 被丈夫家暴九年,62歲以裸照紅遍世界,名模梅耶的一生
    她,21歲被迫與前男友結婚,婚後被丈夫家暴9年,為了擺脫家庭暴力之苦,她淨身出戶,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婚後,梅耶不僅包攬了生活中的一切,而且還用自己的積蓄和丈夫度蜜月。可是,蜜月第一天,她就遭到丈夫的家暴,膽小的她無力回擊,只能強忍。
  • 洋洋被嫌棄的一生,家暴死後,骨灰疑再配陰婚...
    死於虐待從方洋洋離世的那天把時間回撥19天,是她22歲的生日,沒人知道當天她是怎麼過的。一根50釐米長,直徑3釐米的木棒,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天,輪流經過公公張吉林和婆婆劉蘭英的手,落在她瘦骨嶙峋的身上,反反覆覆二十多下。
  • 笑懟章子怡,郝蕾憑什麼?她,可能是中國最被低估的女演員
    那時的她是班裡最小的學生,但也是最努力、最能吃苦的。1996年,郝蕾被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錄取。讀大一那年,她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17歲不哭》。2002年,她將《少年天子》裡的一個因妒成狂的深宮怨婦——靜妃,呈現出了十足的不甘與悲涼。
  • 悲慘的李敏英:新婚13天被家暴、斷指,終身不孕,被丈夫毀了一生
    悲慘的李敏英:新婚13天被家暴、斷指,終身不孕,被丈夫毀了一生 婚姻是試金石,兩個人在一起過得是否幸福,靠的是雙方攜手成長,面對生活的一切悲喜。好的婚姻讓人沉醉其中,每一天都感覺幸福無比,反之,則可能被毀終生。韓國著名女星李敏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女人,你的善良該有點鋒芒
    01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一則熱搜:「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不禁讓我氣憤的同時又毛骨悚然。《反家庭暴力法》實施至今已三年有餘,竟然還有被家暴16年的女人現在才為自己發聲,何其悲涼。據頭條新聞報導稱:近日,在四川廣元,楊月(化名)公開曝光丈夫對其家暴16年,「再也不隱忍,要揭發」。楊月稱,丈夫在離婚訴訟期間轉移財產,13歲的兒子也多次目睹家暴險些被打。她丈夫羅某祥拒絕回應,稱已在派出所做完筆錄。
  • 奚夢瑤說丈夫「間歇性失聰」,聽完包文婧的調侃,我不厚道笑出聲
    但包文婧剛說完這個問題,可作為何猷君妻子的奚夢瑤,她立馬就開始吐槽了,「所以他就是間歇性耳聾」! 不愧是「親老婆」,就連吐槽都獨樹一幟,懟人的詞語更是太乾脆利落,這回大家忍不住笑出聲吧?奚夢瑤跟何猷君生活了那麼久,何猷君的缺點都被曝光了!
  • 妻子曝光丈夫16年家暴史,網友紛紛提議:家暴應判刑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霧枝情感,近日,四川的楊女士曝光了其丈夫對其長達16年的家暴史,一經曝光就激起了網民們對家暴男的憤怒之聲;那麼家暴的背後受暴者承受著多大的痛苦和壓力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家暴那些事兒。
  • 丈夫家暴16年,妻子公開曝光,我看到世界對女性最大的惡意
    丈夫家暴16年,妻子公開曝光。視頻簡直觸目驚心,丈夫拿凳子往她身上砸,拳打腳踢,妻子根本沒有反抗能力,這分明是要置對方於死地。不僅如此,她13歲的兒子多次目睹家暴險些被打。當事人楊月已經提出離婚,在離婚訴訟期間,丈夫還轉移財產。
  • 身材發福也能笑懟章子怡,郝蕾的硬氣才是女演員的傲骨
    章子怡說到天賦,郝蕾笑了郝蕾年少成名,1998年一部青春劇鼻祖《十七歲不哭》裡,那個梳著「小鹿純子頭」、伶俐直率、圓臉上帶著甜甜笑意的楊宇凌,是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2002年的《少年黃飛鴻》,俏生生的十三姨讓人驚豔,被認定不輸關之琳的電影版。
  • 廈門女子不堪家暴砍死丈夫 逃亡18年後落網獲輕判
    家庭暴力毀了她一生,也讓她的丈夫丟了性命。18年前,她飽受家暴折磨,將酒後施暴的丈夫活活砍死,畏罪潛逃。為了年幼的兒子,她隱姓埋名,躲在外地工廠打工維持生計。18年後,她被警方抓獲,最終獲刑。不堪家暴一把砍骨刀瘋狂砍丈夫阿碧為何要殺死自己的丈夫呢?這還要從她20多年前遭遇家暴說起。1987年,阿碧和丈夫老胡(化名)戀愛了,一年多後,阿碧懷孕了,兩人在四川老家簡單地辦了婚禮。可是,婚後,賣豬肉有了積蓄的老胡,不但吃喝嫖賭,還頻繁對妻子實施家暴。
  • 敢懟章子怡的郝蕾:我命不好,但活得漂亮
    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熬了兩年後,1996年她考進了上戲。讀大二的時候,就拍了中國最早的校園青春片《十七歲不哭》。  也有網友說,鄧超眼光很好,但註定收服不了郝蕾。  2015年,鄧超、郭濤、段奕宏憑《烈日灼心》獲得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頒獎人恰好是郝蕾。
  • 這個羞於啟齒的秘密,讓她被家暴了20年
    這二十多年間,她與丈夫結婚,生育了一雙兒女。如今孫子孫女都有了,然而這個秘密仍然讓她無法釋懷,甚至因此,讓她遭遇了丈夫二十多年的家暴。肖女士本是一個勤勞善良、老實本分的女子。20多年前經人介紹嫁給丈夫, 她對老實木訥的丈夫很是滿意,覺得丈夫是個過日子的人,所以從心裡對丈夫很是依賴和信任。
  • 廣西被拐18年的女子終於回家,長期遭受家暴,智力還有問題
    主人公馬如雲(化名),在被拐賣18年後,終於逃了出來,重新與家人團聚。 想當年馬如雲常年遭受丈夫和公婆的家暴,忍無可忍,決定離家打工,沒成想剛到南寧就拐賣到廣東,並以兩千元的價格賣給大她40歲的一個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