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你的隱忍,會讓你成為婚姻的犧牲品

2020-12-13 騰訊網

文丨小六(富書專欄作者)

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近日,一則視頻上了熱搜,四川廣元,楊月公開曝光丈夫對其家暴16年,稱「再也不隱忍,要揭發」。

視頻中,只見其丈夫羅某祥,將她按倒在椅子上,持續用拳捶打,拖到地上腳踢,還拿椅子砸。

楊月發文稱因多次遭家暴,這是最近一年以來羅某祥第3次家暴。

13歲的兒子曾目睹父親多次對媽媽施暴,他到辦公室質問他爸爸,他說,為什麼你要這樣打我媽媽?羅某祥當著民警的面險些動手打了自己的兒子。

兒子13歲,家暴16年。這樣算起來,從結婚起,就差不多開始遭遇家暴了。

網友紛紛說:羅某祥,十足的渣男一個,沒有人性。

對於楊月,忍氣吞聲16年,生活在不幸中,卻不選擇擺脫,很多人表示怒其不幸,哀其不爭。怒的是她沒有撕渣男的勇氣,哀的是沒有做自己的底氣。

父母的婚姻幸福指數

決定孩子的依戀模式

父母的婚姻裡,藏著孩子的幸福。

美國心理學家伯恩斯坦博士在《關係: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中,提出了「過度依賴」這個名詞。

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依賴模式」:即對於他人的依賴性或獨立性水平。

當依賴性水平很高,而獨立性水平很低的時候,人們就會成為一個過度依賴的人。

而影響著人們依賴模式的主要有兩個因素:「依戀風格」與「關係劇本」。

依戀風格用來描述個體與依戀對象之間的相處模式,它分為: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焦慮型依戀的人表現得膽小、易怒,看上去比較焦慮緊張,會擔心伴侶隨時離開自己。

楊月,被家暴16年,一直選擇忍氣吞聲,是典型的焦慮型依賴。

她的一次次隱忍,只能助長丈夫的囂張氣焰,讓丈夫在渣男的路上越走越遠。

丈夫的每一拳、每一腳,打在她身上、心裡,也打在兒子的心裡。

13歲的兒子,可以說,從出生就生活在父親的家暴陰影下,他的成長裡,抹不去的創傷就是母親被家暴。

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迴避型依戀,不太喜歡與人親近,會注意跟其他人保持距離,儘量避免肢體和情感上的接觸。

可見,父母婚姻的幸福指數,決定了孩子的依戀模式,也決定著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甚至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你要有撕渣男的勇氣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2019年11月25日,一則微博瞬間在網絡上被點燃。

美妝博主宇芽,在五次被家暴之後,爆出了自己被家暴的視頻。

宇芽在66樓的電梯裡,被男友強行從電梯裡拖出,他用力掐她的脖子,抓她的頭,使勁往牆上撞,不停地辱罵。

8月29日晚上,因為隨口問的一句話,就被毆打。他把她摔在地上,用腳踩她的臉,踹她的身體。

這樣的渣男,為什麼不選擇離開,而要容許他一次又一次施暴。

容忍家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一種無能和懦弱的表現。

據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的統計數據,30%的已婚婦女曾遭家暴。

2018年司法數據研究院公布了一組數據:夫妻離婚的原因,其中家庭暴力佔14.86%。

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安嘉和是一個不幸的人,少年失孤,獨自把弟弟帶大,為了生存,嘗盡了世間冷暖,他就是一個矛盾體,既要裝出一副好男人的樣子,又要把狂躁、多疑的本性深深埋藏在心底。

就像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人表現出來的人格,僅僅是冰山浮於海面的一角。剩下的絕大部分潛藏在人的無意識中,這才是對人的發展有決定性影響的一部分。

這種矛盾的心理,導致他也有家暴習性。

人越是缺乏什麼,就越是要佔有什麼。或許是他缺乏安全感,所以就有極端的佔有欲。

梅湘南對於安嘉和的第一次暴力選擇了原諒,但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就開始警惕起來,並想辦法逃離。

每一個婚姻裡的人,都要敢於向家暴說不!

你要有做自己的底氣

每個人的底氣都是自己給的,做自己才是王道。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寫道: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

導演黃莉,曾在《演說家》的舞臺上,講述了自己過了27年,才有勇氣說出口的家暴故事。

11歲的一個晚上,她在家中親眼目睹父親對母親家暴。更可怕的是,從此她的母親把她當做發洩筒,經常無緣無故的打她。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黃莉產生的不僅是心理陰影,更多的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這樣。

在這樣一個畸形的家庭環境下,她變成了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她便是在家暴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依舊擺脫不了當年的陰影,以至於影響她的一生。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卻背負著背負了20多年的負罪感,後來終於在心理諮詢師的疏導下,她才能夠坦然面對。

從小愛的缺失會造成孩子極度缺少安全感,身體的傷痕會很快痊癒,心靈的傷痕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

《媽媽咪呀》中,單親媽媽張妮妮,大一時候結婚,11年的婚後生活,忍受不了丈夫喝完酒家暴,最嚴重的一次,把她打的腰椎上橫骨有兩處骨折,以至於在家休養了半年都上不了班。

她自述,丈夫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打她,為了擺脫魔爪,讓丈夫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她還賠給他兩萬塊錢,淨身出戶。

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獨立,得到相應的尊重,不幸遭遇渣男,要有勇氣果斷離開。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有做自己的底氣。

每個人都要勇敢向家暴說「不」

鄭淵潔說:你是什麼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麼人。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可以說是無法估量的,他們會產生怨恨、逆反、畏懼、自卑、無助、暴躁、孤獨、撒謊、固執等心理。

那些長期經歷家暴的孩子,會在下面三方面有缺陷:

1、 情緒自控力差

英國心理學家尼古拉斯·瓦爾什研究發現,那些小時候有家暴經歷的人,小腦普遍比同齡人小,後果是直接影響孩子的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情緒調控能力。

2、 容易有暴力傾向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家庭暴力的行為瞬間就被孩子學會,他們更具有攻擊性,如毆打別的小朋友、他們的小寵物,甚至是玩具。

正如波士頓精神病學家Bessel van der Kolk說,童年時期孩子經常目睹暴力,由於他們經常處於高壓狀態,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隨時反擊的行為模式。

孩子經常目睹家庭暴力,他們的孩子也輕易地學會暴力。

3、 性格叛逆

孩子在一次次的暴力傷害下,會漸漸失去對父母的愛,繼而對父母產生牴觸情緒,在心理上產生扭曲,初期表現為叛逆,但隨著長大成人,性格上發生嚴重扭曲,就容易用輕生、犯罪、甚至弒父殺母的極端行為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女人,見到家暴,一定要勇敢站出來,也希望那些不幸在家暴中成長的孩子,能學會修煉自己,放下仇恨,敞開胸懷,學著去愛這個世界。

願每個人學會愛自己,也保護自己。

願所有家庭和諧美滿,世界再無家暴!

作者簡介:小六,富書親子寫作實戰營學員,富書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親子文寫作,本文首發富書少年,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妻子曝光丈夫16年家暴史,網友紛紛提議:家暴應判刑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霧枝情感,近日,四川的楊女士曝光了其丈夫對其長達16年的家暴史,一經曝光就激起了網民們對家暴男的憤怒之聲;那麼家暴的背後受暴者承受著多大的痛苦和壓力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家暴那些事兒。
  • 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女人,你的善良該有點鋒芒
    01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一則熱搜:「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不禁讓我氣憤的同時又毛骨悚然。《反家庭暴力法》實施至今已三年有餘,竟然還有被家暴16年的女人現在才為自己發聲,何其悲涼。據頭條新聞報導稱:近日,在四川廣元,楊月(化名)公開曝光丈夫對其家暴16年,「再也不隱忍,要揭發」。楊月稱,丈夫在離婚訴訟期間轉移財產,13歲的兒子也多次目睹家暴險些被打。她丈夫羅某祥拒絕回應,稱已在派出所做完筆錄。
  • 丈夫家暴16年,妻子公開曝光,我看到世界對女性最大的惡意
    丈夫家暴16年,妻子公開曝光。視頻簡直觸目驚心,丈夫拿凳子往她身上砸,拳打腳踢,妻子根本沒有反抗能力,這分明是要置對方於死地。不僅如此,她13歲的兒子多次目睹家暴險些被打。當事人楊月已經提出離婚,在離婚訴訟期間,丈夫還轉移財產。
  • 「被家暴20年,為了孩子我選擇忍」:女人,別再拿隱忍當美德
    (關於這部電視劇,詳情戳周迅當媽,看哭無數人:原生家庭的關愛,是孩子一生的底氣) 在該劇片頭中,劇方以國內省市為單位,選取了多地女性遭受丈夫家暴,最終或跳樓,或自殺,或被殘忍殺害的真實案例,看起來觸目驚心。 當凹凸不平的背景圖一幕幕展開,仿佛是在模擬城市山川,又仿佛是在揭示不為人知的傷痕。
  • 在拳腳中求生的妻子,為孩子隱忍的母親,她們用失語守護畸形婚姻
    但即便夫妻之間有矛盾,或者妻子有過錯,丈夫就能以動手處理家事,而不受約束麼?我看未必。在這場男性對女性家庭暴力的背後,我看到了女性卑微的一面,以及她們試圖用失語,捍衛畸形婚姻的隱忍與無奈。01、家暴不是少數,而是沉默的大多數毋庸置疑,上述提及的男子的行為,已經不是簡單夫妻間解決矛盾的小打小鬧了,而是更為嚴重的家暴行為。
  • 重慶女子遭受丈夫家暴19年,趁丈夫熟睡將丈夫燒死,被判無期徒刑
    重慶女子李某在與丈夫秦某長達19年的婚姻裡,經常被醉酒的丈夫暴打、辱罵、猜忌和威脅。但是李某19年來一直選擇了忍耐。但最終李某忍無可忍,趁秦某醉酒熟睡之機,用汽油將秦某活活燒死。李某也因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 女子被家暴16年才擺脫,如何預防家暴,三點教你識別家潛在家暴男
    這是她被家暴的第16個年頭,而這些年來,家暴一直沒有停止過,那雙手握緊拳頭,一次一次地打向她,有時候還當著兒子的面。忍了整整16年,終於在今天站了出來,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她,活在暴力的陰影下。
  • 女子忍40年家暴起訴離婚被駁回,丈夫說「過日子難免磕磕碰碰...
    本報訊 12月13日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現一則涉及離婚訴訟的民事判決書,內容顯示男女雙方於1980年登記結婚,婚齡長達40年中丈夫經常對妻子有「非打即罵」的家暴行為,妻子以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但被法院駁回,法院認為家庭瑣事發生矛盾,不足以認定感情破裂,並在判決意見中規勸雙方
  • 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被家暴還不懂得反抗的女人,太可悲
    在四川廣元,一個叫楊月的女人曝光自己遭到了丈夫長達16年的家暴,丈夫還在離婚訴訟期間轉移婚內財產,自己的兒子多次目睹丈夫家暴母親,險些也遭到了毒打。新聞報導了之後,底下的評論一片罵聲。白巖松曾經說過,會打老婆的男人不配當男人。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家暴和出軌一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 「女子遭家暴16年」,你真的了解家暴嗎?
    今日,一段簡短家暴視頻在網絡上瘋狂傳播,在視頻中,妻子被丈夫毆打長達59秒。「我再也不會忍氣吞聲,要徹底揭發家暴男!」被丈夫毆打後,四川廣元的楊女士躺在病床上想了5天,下定決心發微博公開一段長達59秒的被丈夫毆打的視頻。
  • 出軌女子忍家暴19年燒死丈夫獲無期徒刑:熟睡中引燃汽油
    12月3日,據瀟湘晨報報導,重慶一女子灑汽油將丈夫燒死一案近日一審宣判。據11月13日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女子李某因犯故意殺人罪獲無期徒刑。2000年,李某與秦某登記結婚。婚後秦某嗜酒,酒後夫妻兩人常吵架、打架,李某有時會被打傷。2018年,李某出軌。2019年11月12日,秦某再次酒後毆打李某,李某產生殺夫想法。
  • 遭受家暴40年起訴離婚被駁回,反家暴還有多少長的路要走?
    一6旬老太忍受丈夫打罵40年後起訴離婚,法院認為應珍惜幸福晚年,駁回訴求。該案經報導後引發熱議。1981年1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下文簡稱《婚姻法》),並於2001修正該法。有律師表示,根據《婚姻法》,夫妻如一方有家暴行為,法院應判決離婚。
  • 妻子公開曝光被丈夫家暴16年,被拿凳子砸頭,渾身多處骨折
    四川廣元的楊女士在3月28日網上發布了一段被丈夫羅某家暴毆打的監控視頻,並配文我再也不會忍氣吞聲,要徹底揭發家暴男,並稱結婚16年來長期遭丈夫家暴毆打。這段話瞬間登上熱搜。對此羅某卻辯稱,自己並沒有轉移財產,只是還貸款之類的,楊女士一直不讓,所以才氣得他動手打了妻子。打完之後,人就輕鬆多了。聽到這裡,秀才實屬憤怒,打人可以讓你感覺輕鬆,你怎麼不打自己呢?都把人打進醫院了,還能說出這種喪心病狂的話,絕非一般病態之人。
  • 妻子長期遭受虐待,忍無可忍用擀麵杖將丈夫敲死
    妻子長期遭受虐待,忍無可忍用擀麵杖將丈夫敲死打人,是將拳頭揮向另一個人,但是,當我們的拳頭揮向的不是我們的仇人,也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陪我們朝夕相處的愛人的時候,就在這一瞬間,我們是不是應該想一想,她會疼嗎?把她打傷了孩子怎麼辦?家怎麼辦?
  • 「敢離婚就殺你父母!」女子被家暴19年燒死丈夫:他不把我當人看
    結婚19年後,重慶市石柱縣的李某縱火燒死了丈夫,結束了這段痛苦的婚姻。2000年8月22日,李某和丈夫秦某登記結婚,但婚後不久,兩人的關係便緊張了起來,並最終演變成了家暴。"從我六七歲起兩人經常吵架,吵架後父親就會動手打母親,母親不敢還手。"
  • 從網紅拉姆到不孕女子,家暴為何越來越「普及」?
    一組數據帶你看清家暴的痛苦:中國目前大約有2.8億個家庭,在這些家庭中,有接近30%的女性遭受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家暴,平均每8秒鐘就在某個家庭中發生家庭暴力。家暴致死的女性總數佔他殺致死總數的40%,每年約有16萬婦女自殺,60%的死因多與家庭暴力經歷有關。
  • 《找到你》馬伊琍:聰明女人,婚姻裡應對家暴零容忍
    我的一位女讀者曾經給我發來幾張她遭受家暴後的照片,照片上的她,被打的不成人形、眼睛、脖子都有明顯的傷痕,背上也被丈夫的皮鞭打的血肉模糊。即使在夏天,她也穿著長衣長褲,被怕別人看到。我問她,為什麼不選擇讓娘家人知道,或者報警,或者離婚,哪一條路都比現在過得婚姻生活要好。她卻說,礙於面子,更不想讓孩子在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裡長大。
  • 「被家暴40年,想離婚,丈夫不同意,兒女不同意,法院也不同意」:這份判決書,暴露了千萬婚姻的真相
    可是別人告訴她:你應該珍惜幾十年的感情,回去過幸福生活……換你,你怎麼想?我們無從知道這個老太太的一生,但前幾天一個很火的阿姨的經歷,可供參照。她叫蘇敏,56歲,結婚三十多年,婚姻同樣不堪忍受。說起來,都是一樁樁小事:丈夫擁有家裡沙發和電視的使用權。她操勞了一天想看會電視劇,必須等丈夫回房睡覺才可以。
  • 西班牙女王胡安娜:被丈夫當瘋子囚禁50年,淪為王室婚姻犧牲品
    西班牙女王胡安娜:被丈夫當瘋子囚禁50年,淪為王室婚姻犧牲品雖然在中外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幾乎各個朝代都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然而在衛子夫當上皇后之後,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詩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這句,也是在感慨衛子夫和楊貴妃一朝母儀天下,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一下也轉變過來了。
  • 施暴者自述:「家暴妻子的時候,我沒把她當成人……」
    在澎湃網上看到過的一篇文章讓我至今不能忘懷,那是一個家庭暴力者的自述,每一次打過妻子後他都會後悔、會道歉,但隨後,就是一次比一次更狠毒的毆打。在他的表達裡,家暴的時候,妻子在他眼裡就是一個發洩的器具,連人都不是,令人不禁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