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端製造、消費、金融還是科技?明年誰會在資本市場上唱主角?】荀玉根表示,這一輪結構性行情不一樣,這一輪上漲幅度和空間並不大。歷史上每一輪行情的最低漲幅也有137%。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A股的本輪行情時間、空間都有上漲的餘地。(上海證券報)
高端製造、消費、金融還是科技?明年誰會在資本市場上唱主角?該買什麼,怎麼買?
12月16日,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中國證券業2021投研峰會暨2020上證報最佳分析師評選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在這場峰會上,榮獲本次評選的最佳策略分析師第一名以及多位榮獲行業研究第一名的分析師,為投資者分享了明年的投資要義。
海通證券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主持了一場圓桌討論,而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天風證券機械軍工首席分析師鄒潤芳,長江證券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李錦、申萬宏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金融地產研究部負責人、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等頂尖分析師齊聚,進行了一場投資方向的頭腦風暴。
海通證券荀玉根:慢牛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談到了他對股市「長牛」「慢牛」的看法。他表示,美國從1776年起就有股票,縱觀其漫長的股票歷史,可以發現美國前面200年沒有慢牛,最近40年才有。而中國資本市場從1984年開始有證券發行到現在才只有36年的歷史。1980年對美國股票市場是個分水嶺——1980年之前有時一年漲30%,有時一年跌30%,1980年之後越來越像慢牛。最近一輪牛市是從2009年至今。
「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A股會慢慢變慢牛。美國類似一個45歲的中年大叔,很沉穩。A股市場現在可能還是20幾歲的年輕小夥兒,性格波動、情緒波動可能大一點。我覺得慢牛不能作為一個名詞來看,可作為一個動詞來看。」荀玉根表示。
「大家都在說明年投資收益率預期要降低的問題,可能很多人是與今年相比。而我們把上證綜指的歷史K線圖拿出來看看,很少有長牛,這個使很多人產生心理的障礙。」荀玉根說道,「但首先我們的資本市場歷史還是很短的,30年的投資規律不一定有多少價值。」
另外歷史上A股牛市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幅度和空間非常大。而這一輪結構性行情不一樣,這一輪上漲幅度和空間並不大。歷史上每一輪行情的最低漲幅也有137%。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A股的本輪行情時間、空間都有上漲的餘地。
興業證券王德倫:明年的小訣竅就是買疫情受損股
「明年有機會,但是可能空間不一定有今年大,恐怕這已經成為市場上非常有代表性的觀點了。」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說,「從更長周期看,好資產越來越好,各個領域的龍頭公司每年回報率都上行,我們就處在這個上行通道中。」
王德倫表示,2021還是權益時代,即權益資產在大類資產中佔優,且中國區的大類資產在全球配置裡面表現佔優。「不要計較短期的回報率多少,與其追求高成長的溢價,不如把握確定性的溢價,明年依然是有機會的。」
他建議,節奏上,明年有兩波機會需要把握,一個是年初,一季度的機會會比較好;另一個則是明年下半年靠近年底的機會相對顯著。
具體到行業配置上,王德倫看好三條主線。
第一個是從疫情中復甦彈性最大的服務業。「明年的小訣竅就是買疫情的受損股,今年受損最嚴重,明年反過來講便是復甦彈性最大的。」王德倫表示。因此2021年重點推薦第一條主線是服務業,包括社會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以及金融服務業。
第二條主線則是順周期品種。稍微偏短期一點,主要聚焦於明年一季度。其背後的邏輯是出口鏈上的產業表現將極大地超預期,而且具有持續性。如製造業機械、化工、輕工等等一系列的板塊內部景氣度有很大的提升,很多公司供給側出現了較大改善。
第三條線索是科技成長主線。明年從大方向來看,中國經濟從傳統的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轉軌的過程中科技將有持續有的表現。從節奏上來看,科技板塊2021年下半年會更好,明年全年特徵是前高后低。
天風證券鄒潤芳:中遊製造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軍工指數2015年以來持續跑輸市場,但今年7月份出現一輪爆發式行情。對此,天風證券機械軍工首席分析師鄒潤芳表示,從投資性價比而言,軍工板塊2021年仍然值得關注。
「包括軍工,機械、中遊的電力設備、新能源等行業,從投資的性價比來講,大家是可以多關注的。類似的這些公司過去整個行業的投資機會並不佳,但是從今年開始發生了很深刻的變化。」鄒潤芳說道。
其背後的產業邏輯主要是兩點。第一,中國的製造業在經過拐點後開始顯現出自己的競爭力,不管是工程師紅利還是供應鏈紅利,整體的行業景氣度非常好。第二個是行業集中的邏輯,即下遊企業在集中,供應鏈在集中,「不管哪一個行業,供應鏈只要一集中,溢價能力就會很強。」
鄒潤芳重點介紹了軍工行業的機會。他表示,軍工是偏內循環的一個行業,是國家創造需求,景氣度非常好,特別是很多上遊的配套公司未來都將有很好的表現。
「過去很多人都不喜歡軍工股,因為軍工企業的利潤很難有表現。但是現在出現很多民營企業給軍工做配套,利潤都很高,而且ROE也很高。這些公司未來也會成為新的機構配置的重點。」鄒潤芳說道,「其他的包括一些製造業的龍頭公司,現在也已經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全球。特別是這次疫情,加快了海外供應鏈的重構,給國內的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機會。最重要的是,這些公司在經歷了不小的漲幅後,估值還很便宜,因此整體上製造業明年的機會還是比較明顯的。」
長江證券李錦:優質的新興網際網路消費品潛藏著巨大的機會
A股市場表現最為堅挺的賽道之一便是大消費行業,同時消費類行業目前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便是好賽道的好公司估值已經不低了。對此,長江證券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李錦表示,有核心競爭力,以及人均滲透率相對低的新興消費品種未來或許更有彈性。
「個人而言,我對估值的評判標準主要來自於兩個方向。」李錦說道,「第一個方向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最後決定估值中相對更準確的要素。」
第二個方向則是尋找人均滲透率比較低以及網際網路滲透率偏低的品種。李錦解釋道,中國整個消費品渠道是比較完善的體系,並且自改革開放以來,消費品渠道的變遷用五年、十年的時間經歷海外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變化。所以在快速的變更期中,最好是找到人均滲透率相對低,尤其是新興消費渠道中介入很低的賽道。
具體到零售行業的新業態,李錦表示,過去兩年中,阿里、京東、美團這一類新標的登陸資本市場。在這樣一批新興網際網路渠道的推波助瀾下,很多消費品公司從中崛起,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方向。
「包括引起市場廣泛討論的泡泡瑪特,以及未來即將上市的薇諾娜等,這一系列深入消費者生活,並且可以感知到文化的一類消費品,正在逐漸形成趨勢。」李錦表示。
優質的網際網路消費品和新興消費品明年乃至更長周期潛藏著巨大投資機會。李錦認為,A股傳統的超市、百貨等板塊則需要關注結構性的變化。未來數個季度甚至一兩年時間內,數位化賦能、企業與企業之間、資本的相互融合產生的併購型的機會,將是上述傳統行業值得關注的方向。
申萬宏源馬鯤鵬:銀行板塊的分化將進一步加深
今年四季度以來,銀行板塊成為帶領指數衝高的重要中堅力量。申萬宏源研究所所長助理、董事總經理、金融地產研究部負責人、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表示,部分頭部銀行的財務數據持續領先,一整套的保障機制運行能力較強,因此明年A股銀行板塊內部分化將持續加深。
「銀行或者整個金融行業過去幾年大家一直覺得估值低,沒有想像空間,恰恰因為金融行業就是有板塊拖累優質公司,優質公司埋沒於對板塊整體的擔憂之中。」馬鯤鵬說道,「過去這麼多年大家對銀行探討永遠停留在經濟好不好,後面加不加息,息差行不行,明年放多少貸款這些問題。但是我想往後看,明年整個銀行行業有一個值得大家非常關注的主線,這個主線已經開始,就是行業內部的分化。」
馬鯤鵬進一步分析認為,銀行板塊內的投資機會更多聚焦於優質的頭部銀行,從2017年開始,有銀行一年漲50%,有銀行一年跌20%。尤其是今年經過疫情的大考之後,明年整個銀行板塊的分化會更大。
「2021年我們不看好板塊漲幅,客觀說以銀行股的體量,銀行板塊也不可能漲太多。更值得關注的是明年優質、頭部的銀行,能夠給多少估值。或許銀行業想像空間、成長性沒有別的行業那麼大,確實也不是一個新興成長行業,但是現在的估值水平給了大家非常好的回報空間和未來的回報潛力。這個行業裡面的好公司還是有非常強的投資價值。」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消費、高端製造、銀行……怎麼買有秘訣)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