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節假日,好吃的好喝的就多了,而且小孩子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它們就會貪吃,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吃得過多了,如果超過了脾胃所能負擔起的量,這時就會引起極度的不適。
但是作為大人來說,他們能準確地說出身體哪裡不舒服,比如胃脹或者是胃痛。而小孩子不會用語言來表達,他們一不舒服,往往只知道哭,根本說不出來具體的不適症狀。再加上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低下,身體也尚未發育成熟,所以說他們會更容易發燒生病,而且家長往往也看不出孩子生病發燒,究竟是什麼原因。
那麼今天就來說說所謂的積食性發燒和感冒發燒。
首先積食性發燒和感冒發燒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僅僅的發燒都只是症狀的一種表現。
1、積食性發燒是沒有感冒症狀的發熱,而且是因為食用過多的食物在胃腸道中產生的,由於寶寶的消化功能減弱而並不能夠消化完過多的食物,從而就會引起發燒。
一般積食發熱有四大特徵:
1)脘腹熱,四肢涼;
2)口臭與舌苔厚膩;
3)大多熱度在38.5度;
4)一般有傷食史,有腹痛腹脹,煩躁、厭食等症狀。
2、積食發燒,也可能是脾胃不和引起的,一般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由於家長的餵養過量,但是小孩子的器官功能都比較脆弱,而且尚未發育成熟,而脾來不及將胃中的食物進行吸收消化,從而使食物進行滯留,這樣時間長了,肯定是會損傷脾胃的,若長此以往,就會造成疳積。
3、一般積食發燒的孩子,他們在下午和晚上的體表溫度會上升,尤其是他們的手腳心發熱,肚子部位也會熱的,而且他們的舌苔看起來厚厚的,舌苔會呈現出白色或者黃色,大便則是乾乾的,而且臭味比較大,甚至有些孩子還會出現便秘。
4、積食發燒的孩子,往往也會伴有出汗。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感冒發燒。
1、感冒發燒主要是因為孩子的體虛,他們的抵抗力比較差,有時候由於氣溫驟變的時候,人體從而無法適應,那麼邪氣就會趁虛而入,而這時邪氣在體內與正氣相爭,所以寶寶才會出現發燒。
2、感冒發燒起的病急,而且病程比較短。其實有時候感冒發熱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好處,這樣會使免疫功能增強。
3、感冒還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其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時怕冷、頭身不適,咳嗽、流涕、噴嚏、舌苔薄。而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汗出、咽喉腫痛、口渴,舌質紅。要及時的要補充水分。
4、而且一般感冒引起的發燒,它們的溫度不高,如果沒有超過38.5度的話,就可以先在家裡給孩子進行物理療法,比如用溫水擦身或者喝點退燒藥。如果說孩子的病情嚴重的話,比如說高熱不退,孩子的精神比較萎靡,或者出現偶爾的驚厥等,那麼一定要帶孩子及時的就醫。
無論是積食發燒還是感冒發燒,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媽媽們千萬都不要太焦急,首先先判斷孩子的病因,從而採取有效果的物理療法,食療療法,小兒推拿,或者喝藥進行治療,如果比較嚴重的話必須要醫院進行就醫。
祝願所有的寶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