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禮教育王振亞:教育改變命運,立志做國內最知名的民辦學校品牌

2020-12-13 城品

王振亞,江蘇璽禮教育集團董事長,2005年大學在讀期間涉足教育行業,憑藉遠見卓識在大二時實現人生第一筆100萬收入。多年後創立「璽禮教育」品牌,並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身體力行地為幫助更多學子實現人生理想做出極大貢獻。王振亞多年來秉持著「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專注於開創多元化教學發展路線,因材施教,幫助不同階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路徑。

王振亞生於徐州沛縣,漢高祖劉邦的故鄉,那裡的孩子們從小聽著劉邦「知人善用,七年時間得天下,以文治國」的故事長大。

從幼時起,王振亞就心存高遠,雖不是君臨天下,但也要做人中龍鳳。生於上世紀80年代,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多只有高考一條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王振亞也不例外,然而他有嚴重的偏科問題,英語從未考過及格,最終抱憾未能考入心儀的名牌大學,這一直是他心中難以釋懷的遺憾。

然而高考的挫折並沒有消蝕他的意志。他始終堅信「教育改變命運」,決意不讓自己的經歷在別的孩子身上重演,幫助每個想要通過學習之路改變自己命運的孩子。

2005年至今,距他涉足教育行業已15載有餘,如今的璽禮教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教學特色、完善教學體系的教育集團,旗下有多個教育機構和多所民辦學校,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小語種高考和小語種國家留學的知名教育機構。

旁人眼中王振亞已然是功成名就,但談及自己的夢想,他仍覺得長路漫漫需要開拓進取,在他的設想中,要把璽禮教育打造成國內最知名的民辦教育品牌,儘自己最大努力為更多相信「教育改變命運」的孩子打開教育之門。

高考之痛

初見王振亞,就能感受到他的舉止和言表間有種豪爽的英氣。他自陳是個樂觀的人,在人生低谷期也未曾有過沮喪的狀態。他身上有種信念般的堅定,以至於回首往事,他只用「順風順水」幾個字來形容自己的事業,對於曾經的艱難一笑置之。

時光回溯到2004年,王振亞收到了南京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心中不免有些許失落,如果高考英語能取得像其他科目一樣好的成績,清華北大也不是奢望。假若當年他知道小語種高考,便能彌補英語的短板。

但在那個年代,江蘇地區了解小語種高考的人屈指可數,直到多年以後,王振亞把小語種教育引入校園,才讓不擅英語的孩子多了一種高考選擇。

進入大學以後,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王振亞活躍的性子都釋放到各種社會實踐中去了,身邊聚合了一群同學。參加的活動多了,生活費難免拮据,周圍的同學大都來自普通家庭,王振亞也是如此,他開始帶著同學們一起做兼職,嘗試過不少工作來賺零用錢,後來直接與銀行、移動公司合作,解決了一批同學的「就業」問題。

與此同時,他也少見地以大二學生的身份當選了學生會主席。豪爽,仗義,朋友眾多,廣結善緣,這些特質至今也未曾改變。

那幾年適逢大學自考教育的爆發,王振亞與幾所學校的招生辦達成合作,代理學校的招生工作,暑假期間招募了20個能力較強的朋友,組成了招生鐵軍,在各自家鄉招生,這是他初次踏入教育領域,當時的夥伴還有仍在從事教育行業的,並且在各自的領域裡做得風生水起。

人生第一個100萬

王振亞的教育事業生涯就此開啟,當時他還在讀大二。這還不是璽禮教育的開端,只是打開了通往璽禮教育的一扇門,他還需要再走一段幽暗的路,摸索前行。

憑藉著一群大學生組成的鐵軍和出色的招生能力,以及在教育領域裡敏銳的嗅覺,王振亞的團隊第一年就招到了500人,第二年人數突破800,他也一躍成為當時教育圈裡炙手可熱的人物,很多教育機構爭相向他伸出橄欖枝。

王振亞就這樣掙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其中大部分是各學校和機構額外給的個人獎勵,這對當時的他來說是天文數字。讓人意外的是,他把原本屬於自己的這部分錢也分給了團隊的所有兄弟。

他總是慣用家鄉話,把好朋友稱為「兄弟」。是兄弟,莫辜負,他始終在堅持做「不辜負」的事情——對朋友,不辜負兄弟;做企業,不辜負員工;做教育,不辜負學生。

在如此年輕就掙到100萬,這在很多人是難以想像的,但王振亞並沒有把錢看得很重,這是他的性格使然,在他看來,做事的意義遠比錢重要得多。回首往事,當時經歷中最珍貴的,也許就是讓他進入教育行業發揮了自己的才華,為後來的璽禮教育埋下了種子。

中途他也短暫地離開過教育行業,在2008年離校後,與一個兄弟合夥做工程。儘管事業蒸蒸日上,但他還是懷念從事教育行業的時光,「教育改變命運」的意義歷歷在目,於他而言,這是比做工程更有意義的事。於是,一年後他重回教育行業,並在多年後創辦了璽禮教育品牌。

小語種的騰飛

在從事教育行業的過程中,因偶然的機會王振亞接觸到小語種高考(註:小語種高考是在我國現行的高考外語科目中,用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外語代替英語考試,分數等量計入高考成績)。

在當時,小語種高考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很多高中學校也不甚了解,為此王振亞去了小語種教學相對比較發達的東北地區多次實地考察,發現小語種科目比英語更易學,提分空間大,用來代替英語會讓總成績大幅提升,可以幫助英語偏科的學生衝刺更好的大學。

王振亞相信,對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小語種高考是一條光明的道路,也是一條改變命運的道路。他沒有急於求成,從日語開始,邀請了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日語老師研發教輔資料,完善課程體系。

初期,由於大家對小語種高考政策的不了解,只有十幾個高二學生改學日語,王振亞隱忍了近2年時間。等這些孩子們高考時,成績讓家長和學校都感到震驚,120分的外語滿分,他們平均分超過了100分,有一個孩子的成績在全縣高居榜首。這下一鳴驚人,掀起了江蘇地區用小語種參加高考的浪潮,從最初只有部分學生參加全省的日語高考,發展至今,2020年江蘇日語考生超過1.5萬人。

如今璽禮教育的小語種培訓項目早已擴展至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教學。自從璽禮的第一批小語種考生在高考中驚豔亮相後,學生、家長和學校逐漸認識到小語種高考是一條通往高考可行又非常有效的路徑,甚至不少學校主動邀約,僅在南京區域就有40%的高中學校與璽禮教育達成合作。

據王振亞回憶,有個孩子學了11個月日語,高考外語成績獲得全國最高分;還有個孩子距離高考3個月時才決定放棄英語,改學小語種,從零開始學起,在高考中竟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現在想來,王振亞仍會有些感嘆:「如果當年我學了小語種,名牌大學肯定沒問題。」至今他仍心存未能考取存名牌大學的遺憾,「我不希望我的故事在別的孩子身上重演。」

名校之路

在發展小語種教育期間,王振亞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留學。普通學生想要去日本、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留學,需要先過語言關,而小語種學生則已具備語言條件。

王振亞同時也看到了留學的熱潮,隨著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大量中國學生到海外去讀大學,增長見識和閱歷。留學已經從精英化行為演變為個人追逐夢想和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效經歷。他是一個看到機會就主動出擊的人,隨即帶著核心團隊去了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考察留學事宜。

深耕教育行業多年,每個項目王振亞都必須親自考察過後才會啟動,用他的話說:「我要做學生和家長的眼睛,必須親自考察才能不辜負他們對我的信任。」正因如此,王振亞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合作夥伴都成了交心的朋友。同時,王振亞與日本、韓國、俄羅斯很多著名大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璽禮學生出國留學搭建了便捷通道。

由此一來,璽禮教育就從高中教育跨入了大學的門檻,國際轉本、專升碩等大學學歷教育也囊括其中。王振亞從最初一個普通的教育行業從業者變成了行業裡的引領者,這些年來,他時刻不忘從教育者的角度來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說,不同的學生有不同擅長的學科、不同的興趣和追求,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顯然不利於個性的選擇,璽禮如今橫跨高中全科教育、小語種教育、大學學歷教育等,都是服務於這一理念,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揚長避短,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機會。

當然,他所指的「適合」是在國內高考情勢的大前提下。目前,璽禮教育已經在河南、湖北等地投資開辦了5所全科中學,在南京建造一所高中復讀學校的計劃也已立項,立志打造成像毛坦廠中學、衡水中學一樣的名校,結合璽禮教育獨有的小語種優勢,走出自己的名校之路。

王振亞對未來的規劃有一個清晰的藍圖,那就是建一所國際知名的民辦大學,這個夢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但他很有信心:「縱觀國際名校,大多是私立大學,比如哈佛、耶魯、早稻田……但我國知名高校中很少有私立大學,將來一定有這樣的機會。而且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來中國留學也會逐漸成為熱潮,國內私立大學的時代一定會到來。」

也許這是時代的機會,也許,更是他個人追求的機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人中龍鳳,王振亞越往前行,擔負的責任和夢想就越大。

【對話王振亞】最靠譜的朋友,最真誠的兄弟

城品人物:目前你花最多精力和時間做的事情是什麼?

王振亞:是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百戰歸來再讀書,目前我正在讀復旦大學的EMBA。

城品人物:對你影響最大的事是什麼?

王振亞:父親曾經也是一名教師,他經常跟我講,你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掙了錢我們要更好地回饋社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所以我一直謹記「積善、行遠」這句古訓,在公益事業上發揮自己的價值,目前累計資助了200多名家庭困難的學生實現他們的學業夢。

城品人物:如果可以對10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王振亞:所有的堅持和執著都是值得的,會讓你有意外的收穫。

城品人物:你對人才最看重什麼?

王振亞: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我們公司一貫的理念是:人才任用,我們要不拘一格。當然,在重視才能的前提下,我們更重視的是品行。才是能力的體現,品行是人的根本,如果品行不好,再有才都不能用。

城品人物:你在生活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王振亞:自從我從事教育行業以來我就沒有了生活,只有工作(笑)。

城品人物:你每天是怎麼安排的?

王振亞:我每天早上準時六點鐘起床,洗漱的時候會聽一些課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學習,然後去公司。到了公司就進入了戰鬥的狀態。從早上開始,全部事情處理完才回家,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朝九晚五的概念。周六周日沒有事的話,我也會到辦公室看看書、品品茶,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

城品人物:你平時會讀什麼書?

王振亞:我讀的書種類比較多,企業戰略管理和教育類的書是必讀的,另外還會讀一些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

城品人物:你喜歡旅行嗎?

王振亞:旅行很少,但是我很喜歡。

城品人物: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王振亞:我最想去王家大院,是在山西省。我骨子裡是比較傳統的,我們村裡全都是王姓,我父親是族長,王家的族譜就保存在我家,所以我想帶著父親去王家大院看一看,尋尋根。

城品人物:你做人的準則是什麼?

王振亞:我的微信籤名是:做一個真誠善良的自己。我覺得做人的準則應該是孝順、善良、誠信、踏實。

城品人物:你希望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的人?

王振亞:最靠譜的朋友,最真誠的兄弟。

相關焦點

  • 永康明珠學校入選「2017中國民辦教育百強」
    2018-02-01 17: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陳慧 通訊員 馮國久 陳玲麗日前,中國「民辦教育百強發布會暨民辦教育北京論壇」發布了《2017(第二屆)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名單,我市明珠學校光榮入選。作為我市老牌國有民辦中學,明珠學校已經有近20年的辦學史。
  • 綿陽富樂國際學校榮獲「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稱號
    為認真學習探究黨和國家針對民辦教育發展的政策,推動全社會倡導、鼓勵、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2020年11月18至19日,「第十二屆中國民辦教育家代表大會暨中國民辦教育創新項目交流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綿陽富樂國際學校總校副校長、高中部校長陳從黎代表學校全程參會。
  • 中新傳羅崇敏《教育元典》24講《重新定義民辦教育和國際化教育》
    把「民辦學校」戴上「民辦教育」這頂大帽子,不但會導致國家教育的分離,更帶來對民辦學校的嚴重歧視。建議下次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時,把《民辦教育促進法》改為《民辦學校促進法》。總之我只能對辦學主體做辦學性質的區別,不能對一個國家的教育形態做兩種不同的定性。
  • 民辦教育集團愛立誠教育與雅力教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啟動蘇州...
    上海民辦教育集團愛立誠教育與雅力教育於近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蘇州落地一所民辦雙語學校,並開啟「一體兩翼」戰略。官網顯示,上海愛立誠教育集團成立於2004年,業務主要集中於開辦幼兒園、K12學段優質學校上,已形成集學校創建、名校培育、課程研發、教師研修、學生研學、國際教育開發等教育全業務鏈。旗下還擁有同濟大學附屬存志學校、愛迪爾貝貝國際幼兒園等品牌。
  • 為民辦教育插上智慧翅膀丨創而新最新一代智慧課堂亮相首屆廣東...
    憑藉長期技術積累和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創而新推出最新一代ForClass課程平臺,實現智慧課堂多模式、多場景、多終端的常態應用,讓教與學真正發生改變,讓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國內有超2000所學校、數萬個智慧課堂使用創而新ForClass平臺。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有與公辦學校一樣的共性需求,也有自身個性特點。
  • 首屆廣東民辦教育博覽會暨第19屆廣東教育裝備展覽會舉辦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法律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原部長助理、基礎教育司司長李連寧致辭)  展覽會期間內容精彩紛呈,還舉辦了未來教育與教育裝備、民辦高校校企合作、民辦中小學品牌打造、學前創新教育等系列高端學術論壇
  • 中國民辦教育十大品牌學校——海亮教育管理集團入駐我縣
    12月4日,我縣與海亮教育管理集團就合作辦學項目進行籤約。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方面強強聯合,把濱湖新區九年一貫制學校打造成齊魯一流名校,引領、帶動我縣基礎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海亮教育管理集團副總裁朱周剛,祥生地產集團環濟南事業部總經理徐建中,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紘,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秀成,副縣長張軍、張海軍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前,雙方就學校建設推進、人員儲備、辦學歷史等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座談。
  • 重慶市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成功舉行
    重慶市教委民辦教育處處長熊浩,重慶市民辦教育協會黨支部書記陳傳文,重慶市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文禮出席本次會議,新東方、學而思、三中英才、大帝教育等多家會員單位代表參與本次會議。 據悉,本次培訓專委會換屆選舉,三中英才當選主任單位;歐文教育、大帝教育、精銳教育、英孚教育、艾藝荷馬、新東方教育、學而思教育、天籟藝術文化、壹心壹學校當選常務副主任單位;沙區假日學校、沙區文化藝術學校、華威外語教育培訓學校、無憂教育培訓學校、萬州區雅韻藝術培訓學校、萬州區百年教育培訓學校、永川金科文化教育培訓學校、永川邱氏舞蹈培訓學校、皇加藝術培訓學校、海天藝術學校、巴南區計算機專修學校
  • 祝賀華商學院榮獲民辦教育40年突出貢獻獎
    12月11-13日,為期3天的首屆廣東民辦教育博覽會暨第19屆廣東教育裝備博覽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開展。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機構」表彰大會於11日下午舉行,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機構」。華商教育集團董事長廖榕就博士、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執行校長郭銀華教授出席本次博覽會。
  • 手握21塊場地、2個場館,他立志做國內最專業的網球教育品牌
    截至2017年1月,好動網球自媒體平臺擁有超過30萬粉絲,在北京、廣州合計運營21塊場地、2個場館,與7所私立學校達成培訓合作,並於北京設立12個培訓點,累計培訓100人次。線下網球賽事獲11000人報名,覆蓋32個城市。2016年10月初,好動網球Pre-A輪融資剛敲定,何華立與投資人一行七人在東直門來福士廣場吃飯。
  •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辦公室關於開展2020年度市直民辦學校辦學情況...
    通        知 市直各民辦學校(教育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湖南省教育廳關於規範民辦學校年度辦學情況檢查的通知》(湘教通〔2019〕66號)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市教育體育局同意,決定開展2020年度市直民辦學校(教育機構)辦學情況檢查工作。
  • 胡文彪-打造湖南省中職教育知名品牌
    學校各項事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湖南省知名中職學校。  胡文彪曾說:「初心易得,始終難尋,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將繼續前行」。  「經過3年來的發展,長沙市藍天科技中等職業學校已經有了一支熱愛教育的教職工隊伍,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學院辦學定位準確,管理機制靈活,校園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在省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藍天品牌已經初顯。」胡文彪認為,這些都為藍天科技的發展和藍天品牌的塑造創造了有利條件。
  • 深圳(南山)中加學校斬獲深圳國際教育創新典範學校等三項大獎
    深圳(南山)中加學校十九年來行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學校以董事會提出的「開創教育新世界」為總方向,踐行「明德篤志」的校訓,堅持「雙軌驅動,五育並舉,特色發展,追求卓越」的方針,融中西方教育精華,育「博學強能,學以致用」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先後獲得「廣東省一級學校,深圳市德育示範校,國際圓方成員校,深圳市教育好口碑學校」等榮譽稱號。
  • 廣東民辦教育博覽會開幕!科大訊飛攜教育家族全員亮相
    智慧教育促進民辦教學升級  近年來科技迅猛發展,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各學校的常態化教學中。人工智慧教育如何與傳統教育相結合,助推教育教學在新技術浪潮下的飛速發展,是各大學校共同關注的課題。  當今在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人民群眾對民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普通人想改變命運,這是最靠譜的一種方式!
    而相似的是,他們都非常重視教育。國華紀念中學就是在企業家心懷感恩、關心教育下建成的純慈善、全免費高級中學。2002年,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及女兒楊惠妍投入2.6億元創辦了全國唯一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國華紀念中學,旨在招收家庭貧困、成績優秀、心智健康的學生。
  •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民辦教育要從規模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
    2018年以來民辦教育領域的一系列政策調整影響了民辦教育的發展預期,尤其是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前景不明朗,一些民辦學校主辦者選擇退出,悲觀情緒蔓延。與此同時,民辦學校舉辦者高齡化現象普遍,越來越多的民辦學校面臨誰來接班的問題。
  • 愛貝斯教育謝龍出席校管家2020中國民辦教育科技峰會
    同時這三個階段也並非完全獨立,以愛貝斯教育為例,學校將個體學員做為一個主體,打通該學員課上課下、校內校外、課中和課後作業等服務環節,並記錄學員完整的行為痕跡數據,保留存儲且一以貫之,最終實現機構完整業務閉環的在線化和數據化
  • 碧桂園:普通人想改變命運,這是最靠譜的一種方式
    而相似的是,他們都非常重視教育。國華紀念中學就是在企業家心懷感恩、關心教育下建成的純慈善、全免費高級中學。2002年,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和碧桂園集團聯席主席楊惠妍投入2.6億元創辦了全國唯一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國華紀念中學,旨在招收家庭貧困、成績優秀、心智健康的學生。
  • 英國貴族學校進軍南京!這才是江北新區十大民辦名校
    或全英本土排名前30(英國A-Level考試成績2019年最新排名)的品牌學校。3、具有在國內副省級及以上城市舉辦三年級以上國際化學校的辦學經驗。我從官方渠道了解到,這兩幅地塊引進的民辦名校品牌,很可能是英國知名貴族學校——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
  • 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助推區域教育發展
    項目除了自建2所幼兒園以外,現已正式籤約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集團附屬中學、附屬小學,這標誌著這兩所學校將落戶項目。這兩所學校集上海知名品牌、上海辦學理念、上海優質管理、上海師資骨幹、上海特色課程五大優勢於一身,在上海市乃至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恆大珺睿府業主子女優先就讀這兩所學校,無疑是很讓人豔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