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服裝外貿訂單暴漲卻賺不到錢,怎麼回事?

2020-12-09 雨果網

所遇皆歡喜,所得皆善良,所讀皆收穫。善待每一個文字,關注我,暢聊「跨境八卦」那些事兒~

2020-11-09 10:20

臨近年底,國內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瘋狂開啟「爆單」模式,但多家工廠卻直言笑不出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訂單多到不敢接單,工廠直呼是在「打白工」

「雖然自9月份開始紡織服裝市場訂單就迅猛激增,但其實對於工廠端而言實則很困惑。」江蘇棉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衛兵告訴雨果網:「突如其來的爆單潮,短時間內工廠往往招架不住。上半年,部分企業因經營困難大面積遣散員工,如今員工回不來,訂單自是不敢接,即便加大力度加緊招工,依然難以確保規定時間內完成訂單。」

「訂單多到不敢接」的境況導致諸多外貿企業非常被動。上海意唯昕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嘉平頗感無奈道,由於生產商報價變更頻繁,而外貿企業對成品售價普遍偏低,利潤不高的出口訂單被迫採取放棄策略。

外貿行業復甦進行時,但出口企業「打白工」現象亦不容忽視。雨果網綜合多位出口企業總結如下幾點原因:

一是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利潤遭擠壓。原材料價格暴漲之下,包括坯布、面料、印染等聞風而動。吳衛兵坦言:「由於疫情以及搖擺不定中美貿易政策,使得很多小型外貿工廠瀕臨倒閉。原材料供應商在對外貿產業的預估都較為悲觀,產品備貨方面也就相對更謹慎,關鍵還是原材料短缺非常嚴重。」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國內棉花平均價為14263.08元/噸,自9月初已累計上漲12%,創下了去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

二是勞動力缺乏,產能不足難破用工荒窘境。「持續大半年的疫情,使得部分勞動力流失。一時間訂單劇增,臨時組織的工人不但工價高,而且熟練度也不夠。同時外貿訂單對於交期要求比較嚴格,因此急單和大單接受度很低。內銷外貿的雙上漲使得工人更願意做簡單出量的內銷產品。」吳衛兵說道。

三是匯率因素,外貿企業生存唯艱。據多位外貿從業者透露,雖然眼前訂單看似瘋狂上漲,但生意難做也是不爭的事實。人民幣升值讓部分外貿企業面對增加的出口訂單時難以抉擇,不知如何報價、如何接單,是他們當前最大的困惑。基於此,大量貿易商甚至採取「高報價,低成交」的策略,待價而沽,而根據最新成本核價之後的報價客戶大多其實難以接受。

四是中短期訂單偏多,未來能否長期留存是思考關鍵。據了解,目前大部分紡織出口企業訂單基本是1-3個月的中短期訂單,6個月以上的長訂單相對偏少。李嘉平分析道:「早在今年年初,國內疫情爆發時,明顯感受到外貿訂單加速向東南亞轉移趨勢漸顯。隨著國內疫情得以迅速控制,而其他紡織製造國家疫情陸續爆發,且無法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中國紡織供應鏈的穩定性是所有需求方的首選。縱觀全球市場零售商對於貨品需求總量相對往年有所下滑,但得益於中國供應鏈穩定性,攬下的訂單份額也就更多,才會有當前訂單『急劇上漲』的景象。」

不過雖然訂單暴漲趨勢喜人,但其實這些訂單更多是應急之舉。業內人士認為:「轉移速度快,說明此類訂單通貨性質更強,買家更看重價格、加工速度等因素。而一旦印度國內生產能力恢復,國內生產成本優勢降低,訂單能否長期留在國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如何讓「回流」的訂單變為「長留」?

原料價格攀升、人工成本高企,同時因品種需要頻繁調試設備、影響產能等顧慮,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對小量多批次、無利潤訂單較為排斥,部分企業甚至寧可減產、停機也不願接手應急訂單。面對進退兩難的處境,外貿企業該如何自救?

1、外貿企業做好長期布局規劃。「紡織服裝訂單未來短期內會有增長,但從大趨勢來看,成品縫製往東南亞市場轉移的趨勢不可逆。疫情後,訂單仍然會往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這些地區轉移。因此,對於以上地區縫製廠的投入和開發,外貿企業務必需要做好提前布局。」李嘉平說道。

2、注重品牌打造,向更高端市場迸發。全球疫情之下,更突顯製造業和供應鏈的重要性。海外用戶接下來將會加強對於優質供應鏈把控,甚至會在本土市場投資一些優質生產資源。而如何進一步提高產品價格,注重品牌打造,向更高端的市場迸發是接下來每個外貿企業值得深思的問題。

3、合理接單,擴大產能促成訂單保質保量完成。吳衛兵建議:「從供應商角度,時下最關鍵的是針對常規產品的備貨,從原材料開始儘量源頭採購,包括坯布,印染等環節入手。擺脫市場化的操作,利用自身的資源儘量減少原料缺失對工廠造成的影響。另外,訂單方面做好合理接單,先滿足老客戶的需要,新的客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擴大產能,尋求配套的加工廠,去料加工,總公司進行質檢後道服務,進而做到保質保量完成訂單。」

4、立足長期發展,增強用戶粘性。「紡織服裝市場時下已經進入整合期,出口企業若想長久生存,務必在上下遊尋求增加粘性。比如,向跨境出口電商板塊發展等。」李嘉平預測,後疫情時代全球貿易市場或將有如下三點變化:

①線上消費在歐美國家比重會繼續增加。

②由於疫情導致歐美國家失業人群劇增,這些人很有可能會轉變成為亞馬遜賣家。

③由於移動智能設備在發展中國家的普及,以及4G,5G等通信設施的發展,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會有更多的人通過線上來完成訂單的採購。這些訂單具有小批量的特點,對於長期給大型商超服務的製造企業將會是巨大的挑戰。

當然,針對近期紡織服裝出口訂單「急劇上漲」的現象,外貿企業自身還需要進行深度思考,比如目前的「上漲」是否就意味著紡織外貿已經回暖?這是所有工廠都有的感受嗎?這些目的市場(國家,區域)是在哪裡?以及所有銷售模式的零售商的訂單都有「上漲」了嗎?基於全方位思考下,這或許對於外貿紡織企業接下來如何積極擁抱變化會起到不小的幫助。

展望未來,李嘉平直言,全球紡織品的消費需求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趨於穩定向好的,無論是傳統的消費市場還是發達國家或地區,但由於近些年來這些地區經濟的持續疲軟,採購方對於降成本的需求愈加強烈。由此,訂單向採購成本更低的國家或地區轉移大勢所趨,尤其是向免進口關稅的產地轉移將是未來長期的發展方向。

(文/雨果網 陳林)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繫:editor@cifnews.com

相關焦點

  • 訂單暴漲,利潤暴跌!這些外貿公司「撐不住了」
    外貿火爆!做的卻是賠本買賣!」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的外貿行業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態勢,上半年外貿生意清淡,下半年卻迅速回暖,達到火熱狀態,超過市場預期。各種圈外人紛紛表示:「2020年做外貿的真的都賺爆了,訂單接到手軟。」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全是!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供圖/大楊集團山東服裝外貿企業綺麗集團總裁趙明耀告訴《財經》記者,今年該公司營業額一度下降50%,近來外貿訂單在緩慢恢復,他預估到年底,公司營業額整體降幅為30%。溢達是一家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大型服裝企業,2019年外貿額佔比85%,其中歐美市場70%,日韓市場15%。今年溢達的外貿訂單會比往年減少30%-40%。服裝外貿中也有恢復情況比較樂觀的案例。廈門運動服裝企業佐納服飾的國外客戶銷售渠道主要在線上,生產的是受國外消費者歡迎的瑜伽服、健身服等產品,因此出口的恢復比較好,進入下半年,訂單數量相比疫情前甚至還翻了倍。
  • 企業為什麼要做外貿?外貿訂單怎麼來?外貿客戶怎麼找?
    那麼此刻問題就來了,大家都知道外貿好做,但是應該怎麼做?客戶應該怎麼找?訂單怎麼來?外貿會比內銷好做嗎?二、內銷壓力國內競爭壓力大,獲客成本高,很多企業都感覺到現在的生意不比以前好做,錢也不比以前好賺了。這時候去轉外發展,走向國際市場,有利於和國際上的同行學習他們的工藝流程,細節等方面,有利於自身工廠的改變。
  • 面對被取消的外貿訂單,服裝工廠老闆睡不著覺
    「我們這幾天一直有訂單被取消,將近一百萬美元,睡不著覺。」浙江紹興一家服裝外貿公司負責人王茉莉告訴界面時尚。3月底最後一周,美國的零售門店因新冠肺炎疫情大面積歇業。眼看著訂單紛紛「消失」,王茉莉焦慮異常。在被取消的訂單中,最大一筆,也是讓她最頭疼的訂單是一批鏤空蕾絲上衣——3萬多件成衣和價值幾十萬美元的胚布材料。「單價貴、時裝款、有季節性、數量多,這筆訂單我沒辦法消化。」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背後: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 疫情下工廠...
    對於消費電子外貿企業而言,全球疫情之下,訂單暴漲的除了充電器品類,藍牙耳機、數據線、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都迎來了較大的訂單漲幅。而追溯上下遊,人工緊張、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化工品原料暴漲、晶片緊供應也掣肘企業產能釋放。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電子配件企業外貿負責人方面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海外不少電子配件工廠生產出現了停滯情況,國內電子配件外貿訂單量增加。而在蘋果方面宣布這一消息後,適配蘋果手機的20w快充充電器訂單出現大幅增加。
  • 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
    中新社廣州4月25日電 題:廣州服裝批發外貿訂單減少 商戶廣拓客源促銷「自救」作者 王堅經過一個多月的恢復,之前冷清的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商圈現時又熱鬧起來,商戶們在檔口一邊為線下的顧客介紹貨品,一邊給線上的客戶推薦新款
  • 服裝企業外貿訂單驟降 內貿還不確定的老闆們能扛住嗎
    來源:《財經》雜誌外貿訂單驟降,剛復工的中國服裝企業能扛住嗎中國服裝消費市場還未恢復,爆發的歐美疫情又打擊了海外消費市場,內貿和外貿都處於不確定中,高度依賴全球服裝產業鏈的中國老闆們面臨考驗文 | 馬霖 韓舒淋
  • 昨天還在催貨,今天就取消訂單!疫情之下,外貿企業出路在哪?
    但貿易公司不同意:「這個時候你就不要想著賺多少錢了,有單做就不錯了,算了,我跟你老公說。」「你跟我老公說,我們工廠也還是要生存的啊。」李女士苦笑,目前他們最大的希望,是美國的一個大單,前期已經溝通了很久,也已經寄了幾十臺樣品給對方,原本口頭約定是今年7月份交貨,這個單搞定,全年的壓力就減小了很多,「如果真像鍾南山院士所說,全球疫情能在4月份控制住,那這個7月份的單還是很有希望的。」
  • 家紡訂單大量轉移中國,1688工廠訂單暴增500%
    舒介武是怎麼也不會信的。「開什麼玩笑。」 舒介武的工廠在義烏,他為義烏國際商貿城裡,做外貿生意的老闆加工桌布、抱枕等紡織產品。也為淘寶、天貓賣家提供一件代發。 來自義烏外貿老闆的訂單,佔了舒介武工廠六成的業績,國外疫情爆發後,這些老闆沒接到外國人的訂單,舒介武的機器,停工了一大半。
  •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摘要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 外貿SOHO應該如何選產品?
    之前一直想說一下做外貿怎麼選產品,只是我自己對這方面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前幾天有個朋友向我求助,說最近因為選品而非常焦慮。
  • 中國「性感」內衣海外生意暴漲,訂單超6倍
    儘管今年全球服裝市場都很嚴峻,但是內衣的海外訂單卻逆勢增長,尤其是3月份海外開始居家隔離後,外國訂單環比大幅度上漲,這的確是出乎我們預料之外。這一點,我們從阿里國際站8月3日公布的6月份數據中不難看岀,儘管今年國內成衣市場蒸發4000億元,市場規模大幅縮小15%,但內衣銷量卻大幅暴漲
  • 做外貿接不到訂單怎麼辦?椒江商務局送來錦囊妙計
    2月21日上午,浙江超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辦公室裡,外貿經理解宏志難掩激動,他對接的這位美國客戶,終於有了合作意向。「這家公司上個星期向我們提出了定製30萬個咖啡杯的需求,還發了杯子的設計圖稿,後續內容還在商談。」解宏志告訴記者,這是超凡科技學習線上開拓國際市場的營銷策略後,接到的第一個有明確意向的客戶。
  • 人民幣暴漲,外貿公司怎麼辦?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海外很多企業無法正常開工,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大量的訂單。例如歐美的服裝企業給印度工廠下訂單,結果印度工廠裡的工人大面積感染新冠病毒,這生產出來的貨物也往往帶著病毒,誰敢要?於是這些歐美服裝品牌只能把訂單轉給中國企業。
  • 訂單取消、運輸受阻、復工資金壓力大 銀行多渠道馳援外貿企業
    一位從事服裝貿易人士告訴記者,「一二月份國內疫情形勢比較嚴峻的時候,很多國外的貿易商擔心中國疫情會影響後期生產,所以提前訂了很多貨,當時國內還沒復工,所以不能生產。我們復工復產後,國外疫情開始嚴重了,一些訂單開始取消;有的訂單沒有取消,但是貨物運不過去,這都是成本。」
  • 大量外貿訂單被取消或推遲!客戶撤單集中爆發!外貿迎至暗時刻...
    除了取消訂單,不少企業也透露道,隨著美國、歐洲眾多企業機構開始進入遠程辦公、半停工的狀態,對物流的運轉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在我們都要跟客戶確認能否收貨,提前打好招呼,避免出現錢貨兩空的局面。一家外貿企業表示。 浙江一家以歐洲市場為主,主營男式外套的出口企業負責人談到,歐洲正在成為此次疫情新的中心,多國航線關閉導致物流不暢,出口貨物出運嚴重受阻。與此同時,歐洲國家疫情還在持續蔓延,居民生活受到影響,當地服裝消費市場需求不振,訂單下滑明顯。 ▼訂單下滑、還在做去年的訂單
  • 多個企業接到外貿訂單 外貿真的恢復了嗎?
    但全球解封啟動,就能說中國外貿訂單回歸呢?雖然各國都在積極提振經濟,但是想要取得效果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一、海外在進行一場持久戰,目前正處於「相持」階段。現在就說全球外貿訂單恢復,市場需求全面恢復為時尚早。首先,解封到企業全面復工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
  • 中國「製造」內衣海外生意暴漲,訂單超6倍
    儘管今年全球服裝市場都很嚴峻,但是內衣的海外訂單卻逆勢增長,尤其是3月份海外開始居家隔離後,外國訂單環比大幅度上漲,這的確是出乎我們預料之外。這一點,我們從阿里國際站8月3日公布的6月份數據中不難看岀,儘管今年國內成衣市場蒸發4000億元,市場規模大幅縮小15%,但內衣銷量卻大幅暴漲。
  • 外貿訂單消失後:每天700家企業轉內貿,含ZARA代工廠
    服裝、玩具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10.2%。4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工貿易佔中國外貿的1/4。要統籌內外貿發展,支持加工貿易企業紓解困難,促進穩外資、穩就業。要對加工貿易保稅料件或製成品內銷,年底前暫免徵收緩稅利息。不少傳統外貿代工大廠開始考慮加碼內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