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暴漲,外貿公司怎麼辦?

2021-01-14 逸凡關注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海外很多企業無法正常開工,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大量的訂單。例如歐美的服裝企業給印度工廠下訂單,結果印度工廠裡的工人大面積感染新冠病毒,這生產出來的貨物也往往帶著病毒,誰敢要?於是這些歐美服裝品牌只能把訂單轉給中國企業。

圖片來源網絡

不光是服裝紡織企業,歐美各國居民因為需要在家隔離、在家辦公和在家學習,對個人電腦和平板等需求大增,而這些消費電子產品基本都是從中國出口。

更為爆量的則是防疫物資了,口罩、手套、防護服、呼吸機等產品更是供不應求。2020年的最大牛股英科醫療從年初的10元漲到年底的230元,漲幅高達23倍,靠的就是其供不應求的醫用手套業務。據其剛剛發布的2020年報預告來看,業績大增六倍左右!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這些外貿企業業績如此火爆,2020年中國的總體出口規模也在繼續大幅增加,絲毫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年終盤點,很多企業卻陡然發現,利潤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人民幣在2020年的匯率漲幅非常大。在上半年的時候,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尚在6.84到7.19之間波動,但是隨著美聯儲不斷印鈔,導致美元不斷貶值,從5月份開始,人民幣匯率迎來了持續的單邊上漲趨勢。

圖片來源網絡

2020年5月27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7.1954的年內低點開啟大漲,一路漲到6.5左右。而在進入2021年之後,人民幣的這波上漲趨勢依然沒有停下腳步,近期更是漲到了6.4068人民幣兌換1美元。

這意味著,同樣出口貨物賣得100萬美元,在近期只能換回641萬人民幣不到,而在去年5月份,能換回719萬人民幣。半年多的時間,匯率變化讓企業少獲得78萬人民幣!匯率帶來的收入損失高達10.8%!

圖片來源網絡

要知道,有些行業的出口利潤可能也就15%到20%左右,甚至更低。這番匯率波動幾乎把利潤率的一大半給吃掉了,讓企業出口翻倍之後一算細帳,可能還比前一年的總利潤數值還低,頓時感覺這一年白幹了。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通過金融工具是最合適的。合理通過匯率期貨來做套期保值,提前鎖定匯率波動到一個固定的數值,就可以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但中國目前尚未開設外匯期貨市場,這就需要相關企業去香港等離岸市場來做這項業務。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同步漲價了。人民幣匯率大漲,意味著進口需要的貨幣變少。如果出口企業的原材料是進口的,那麼成本下降也可以彌補匯率損失。

圖片來源網絡

但如果出口企業的原材料不是進口的,那麼就需要對以美元計的售價進行適度漲價,才能低於匯率帶來的損失。如果這樣做也有一個風險,那就是可能會失去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過中國商品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商品物美價廉,價格優勢較為明顯,因此還是具備一定的漲價基礎。

相關焦點

  • 訂單暴漲,利潤暴跌!這些外貿公司「撐不住了」
    近日,央視財經報導了外貿行業「訂單暴增,利潤縮水」的現象,引起了許多人的議論和外貿人的共鳴。據報導,深圳某音頻公司90%的訂單都是出口訂單,主要流向歐美日韓。疫情以來,由於中國的復工復產明顯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快,很多音頻產品的需求湧向中國。公司倉庫裡,堆滿了即將發貨的產品。臨近年關,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忙碌著,他們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四月底。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背後: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 疫情下工廠...
    對於消費電子外貿企業而言,全球疫情之下,訂單暴漲的除了充電器品類,藍牙耳機、數據線、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都迎來了較大的訂單漲幅。而追溯上下遊,人工緊張、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化工品原料暴漲、晶片緊供應也掣肘企業產能釋放。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
    手機巨頭的最新動作加劇了快充市場的外貿訂單需求。事實上,對於消費電子外貿企業而言,全球疫情之下,訂單暴漲的除了充電器品類,藍牙耳機、數據線、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都迎來了較大的訂單漲幅。只是在這一輪強周期之下,並非所有消費電子外貿企業都能享受到紅利,全球產業鏈馬太效應亦在顯現。
  • 服裝外貿訂單暴漲卻賺不到錢,怎麼回事?
    原材料價格暴漲之下,包括坯布、面料、印染等聞風而動。吳衛兵坦言:「由於疫情以及搖擺不定中美貿易政策,使得很多小型外貿工廠瀕臨倒閉。原材料供應商在對外貿產業的預估都較為悲觀,產品備貨方面也就相對更謹慎,關鍵還是原材料短缺非常嚴重。」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國內棉花平均價為14263.08元/噸,自9月初已累計上漲12%,創下了去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
  • 航運公司運費持續暴漲?浙江上市企業董事長公開呼籲增加運量,平抑...
    根據項樂宏在微博上公開發布的《關於外貿出口企業共同呼籲平抑出口貨櫃海運價格的號召》,今年疫情以來,中外船公司預測中國出口將大幅下滑,大幅減少了出口貨櫃的航次,大幅拆解貨櫃船。但是,各級政府防控疫情有力,復工復產迅速。加上出口企業發奮圖強,四月以來,出口恢復很快。其中,寧波區域貨櫃出口七月已經正增長。尤其以樂歌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高速增長。
  • 海運價格暴漲,人民幣升值,果蔬出口商繼續承壓
    新年伊始,全球海運物流價格的瘋狂暴漲繼續延續,對跨境果蔬供應鏈造成影響。目前,全球範圍內冷藏貨櫃急缺,爆倉、甩櫃、跳港現象仍未得到有效緩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也給出口商造成不小的匯率損失。
  • 人民幣升值「雙刃劍」:外貿企業利潤縮水 外資狂買債券已破萬億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黃嘉祥 發自深圳「人民幣今年最高或到6.2」,面對中信證券強勢預測,有人歡喜有人愁。最近數月,浙江一家中型外貿公司負責人劉雲的心裡不是滋味,因為升值導致其公司利潤不斷縮水,有些訂單沒有利潤可言,甚至虧本。這也是當下多數外貿型企業的困惑所在。
  • 即時物流「達達」暴漲至500億人民幣,圓通 申通 德邦 百世們怎麼辦?
    什麼也沒發生,6月5日,即時物流平臺達達登陸納斯達克;達達上市後即看似震蕩,但一周後,藉助「618」的春風,一騎絕塵,仿佛騰雲駕霧,不可阻擋;截至7月9日,達達一個月時間暴漲103%,市值高達504億人民幣。
  • 國外需求萎縮衝擊外貿中企 浙江一家服飾公司的CEO:我們的訂單很多...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柯橋區外貿出口15.18億美元,同比下降20.63%。「我們的訂單很多都懸在空中,所有事情都是未知的」,浙江凱爾海針紡服飾公司CEO金曉波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的公司多年來一直為國際客戶做來料加工,但今年的嚴峻情況是他此前從未遇到過的。金曉波的服裝廠僱用300名員工,還有4/5的訂單承包給合作的中小型企業。
  • 企業為什麼要做外貿?外貿訂單怎麼來?外貿客戶怎麼找?
    疫情之下,中國對外出口、跨境電商的增長成為我國外貿逆勢增長的新標註。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出口總值12.7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另外測算顯示,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整體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7萬億元,今後仍將維持高速增長。
  • 國際海運費暴漲 人民幣增值 出口形勢越發嚴峻!
    全球貨物運輸需求急劇減少,各大船運公司紛紛暫停航線,減少出口貨櫃的航次。現今歐美正在經歷第二波疫情衝擊,因此率先回暖的中國有大量工業品向外運輸,但回程的工業品卻不多,這導致貨櫃在全球流動的不順暢。  除了國際貨運情況的複雜和艱難,人民幣持續的增值更是加劇了現在出口形勢的嚴峻。如果是9月之前接的訂單,匯率從7.0跌倒6.5,加上海運費的暴漲,這幾個月出貨收貨款必定損失慘重。
  • 人民幣漲破6.5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巨大」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美元年內新低助推人民幣漲破6.5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巨大」隨著美元指數持續迭創年內低點,人民幣匯率漲勢延續。,中國經濟持續好轉正進一步提振人民幣匯率均衡估值;四是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加碼人民幣資產,正持續推高人民幣匯率。
  • 外貿代理公司是幹什麼的
    外貿代理公司又是對外貿易代理,是指對外貿易經營者根據有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委託,在委託人的授權範圍內,以委託人或自己的名義辦理進出口手續、盈虧由委託人承擔的對外貿易活動。
  • 棉紗一噸幾天暴漲3000多元 紡織原材料價格大漲
    邢偉奇表示,原材料暴漲之下,坯布、面料、印染等也聞風而動,紡織市場正在掀起一輪前所未見的轟轟烈烈的 " 漲價潮 "。由於紡織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採取 " 高報價、低成交 " 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甚至選擇毀約;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進口紗也處於不報價的 " 封盤 " 狀態。為保證生產交貨,一場 " 搶布潮 " 也在紡織行業內拉開了帷幕。
  • 外貿單證的業務流程是怎樣的?外貿單證員的日常工作內容
    外貿單證的業務流程是怎樣的?很多人以為外貿單證員的日常工作就是製作相關的外貿單據,但其實不止如此。一起來看看外貿單證員的日常業務都有哪些。 外貿單證員業務流程: 一、從業務員那裡拿來PI,S/C和工廠的信息後,開始聯繫工廠 二、跟貨代聯繫訂倉 三、做美金情況下,需要製作劃匯資料 合同,發票。英文劃匯資料本來應該工廠制單, 用來描述工廠和我外貿公司次票用美金付款的貨物的情況。 用作外貿公司對工廠劃匯的依據。內容跟採購合同一致。 蓋上工廠的章,交給財務。
  • 外貿新手如何尋找貨代公司
    外貿新手如何尋找貨代公司? 隨著外貿、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提供配套服務的貨代公司也不斷增多,尋找貨代早已不是難題,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貨代公司。另一方面,國內的貨運代理市場服務參差不齊,物流價格高低不一,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 當下,外貿新手尋找貨代公司,不僅要能滿足自己的物流需求,還要針對性考察貨代公司的物流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儘可能的讓自己享受最靠譜、最專業的貨運服務。
  • 「椅業之鄉」訂單暴漲!無奈行業整體微利,明年才是大考
    兩大紅利吳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安吉訂單暴漲的動力,一是受益於「宅經濟」,以辦公坐具為主業的安吉企業接到了大量海外採購的訂單;二是受益於跨境電商的滲透提速,讓一些提前布局了跨境電商的企業趕上了這波火爆,也帶動了線下的出貨。早在2017年就開始投入跨境電商的薛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 美元迭創年內新低助推人民幣漲破6.5,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
    ,中國經濟持續好轉正進一步提振人民幣匯率均衡估值;四是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加碼人民幣資產,正持續推高人民幣匯率。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隨機性」較高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匯率持續快速升值也給出口企業結匯操作帶來不小的挑戰。
  • 助力外貿公司開拓國際市場,珍島公司T雲外貿版很靠譜!
    外貿行業複雜的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和行業競爭已到了激烈的白熱化階段,更甚有像印度等勞動力大國也在以更低的價格掠奪著現有市場,唯有苦修「內功」,走出自己獨具特色的營銷道路,公司才可能在夾縫中突出重圍。
  • 紡織服裝原材料暴漲引發「搶布潮」 企業「有單無利」備受煎熬
    邢偉奇表示,原材料暴漲之下,坯布、面料、印染等也聞風而動,紡織市場正在掀起一輪前所未見的轟轟烈烈的「漲價潮」。由於紡織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採取「高報價、低成交」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甚至選擇毀約;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進口紗也處於不報價的「封盤」狀態。為保證生產交貨,一場「搶布潮」也在紡織行業內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