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浙江一名初三學生在體育課1500米跑步活動中暈倒,後搶救無效死亡。4月24日,河南一名初三學生返校複課後在體育課上發生意外,當時他戴著口罩繞著操場跑步,後摔倒發生猝死。4月30日,湖南一名學生在體育課上跑步時發生意外猝死。短短半個月的時間,3個年輕的生命相繼離開。這三起猝死事件除了都發生在學校,還有一個共同點:跑步時均佩戴了口罩。
隨著疫情緩解,人們外出活動增加,學校也陸續開學,但戴口罩仍然是整個社會約定俗成的做法。
從成年人到學生戴著口罩運動,甚至參加劇烈運動的行為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微博@新京報我們視頻)
加之天氣已經有點熱,戴口罩加劇了呼吸不適,由此引發的猝死等危險事件在近期頻繁發生,令人震驚。
哪些原因會導致跑步猝死?
隨著全民跑步的熱潮不斷高漲,跑步作為最簡單的運動,成為了人們鍛鍊的第一選擇。那為什麼還頻頻發生猝死事件呢?
1、運動性心臟病
跑步猝死的案例中,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心臟病發死亡。運動性心臟猝死的發病機制是人體在進行緊張激烈的運動時,體內代謝速率加快,心肌做功增加需氧量增加,此時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若缺血缺氧狀態持續,則可能導致心臟驟停,從而使運動者發生猝死。
此外,高溫、低溫、高溼等環境因素也是誘發運動性猝死的因素。
2、出現極點時硬撐
每個人在長跑過程中都會出現運動極點,就是比賽進行中,人體感到最「難受」的階段,心跳和呼吸加快並感到肌肉無力,意識中會出現放棄跑步的念頭。
這種狀況往往在長跑進行到半程時出現,人們常說咬咬牙就挺過去了,這種處理方式很不科學。不經常從事長跑運動的人,往往容易在這個時候出現狀況。
3、突然的運動過量
突然的過量運動本身就是發生猝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一個平時很少鍛鍊的人,如果一口氣跑幾十公裡,在超負荷運動下心臟循環系統所需的血液量和氧氣都會驟然增加。
但由於供給量相對較少,在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態下,跑步者心臟就會出現急性缺血。
超量運動所引發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更是極易引起心室顫動等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引發心跳驟停。
戴口罩 + 跑步 = 猝死?
由於疫情同學們在家中已休息長達幾個月,身體一時間很難適應高強度的劇烈運動,況且每個人的心肺功能不同,所以目前佩戴口罩跑步是否是導致學生猝死的原因尚未有定論。
但是,戴口罩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也會影響到正常呼吸,這已是無需迴避的事實。
佩戴口罩劇烈運動,呼出的氣體有一定數量會停留在口腔與口鼻形成的空間裡,再反覆吸入,使得體內的二氧化碳水平提高而氧含量下降。
氧化碳水平提高會導致體內酸鹼失調,引發呼吸性酸中毒。氧含量下降使機體的血氧水平下降,嚴重的可能導致重要器官缺氧損害。
跑步時的通氣量是平時的20-25倍,而戴口罩鍛鍊,自身的氧代謝氧消耗要比平時多很多,也就是說訓練上了一定強度:如果你平時沒有適應性,會增加跑步風險,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風險。
所以咚小姐建議大家不要戴著口罩做劇烈運動,可能會引起缺氧,如果家裡有孩子需要上體育課的話,建議在通風的戶外進行,儘量選擇可保持一定距離的運動項目。
跑步之前該做哪些準備?
1、了解自己的身體
定期進行系統的健康評估,特別是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最好能做心血管疾病的篩查。
在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去醫院做一次正規的全身檢查,不要覺得沒有必要,一定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2、進行系統性訓練
如果你想參加馬拉松比賽,一定要保證有規律的連續跑步訓練。
這種訓練應是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根據自身制定相應的運動計劃,並且根據計劃逐步增加跑步的距離。
3、跑前熱身要充分
在出發前做好準備活動和拉伸,起跑前一定要做好熱身,以拉伸為主,然後通過小量高強度的短程跑或高抬腿讓自己的肌肉和心肺甦醒和活躍。
不要過多的做靜力拉伸和彈動拉伸,這樣控制不好力度很容易造成拉傷。
4、跑步時注意補水
夏天氣溫高,體內水分流失嚴重,所以在跑步鍛鍊前以及鍛鍊過程中,一定要為肌體補足水分。
要注意的是,小口小口的喝,千萬不要過量補水,一旦水量太大,血液裡鉀離子會快速流失,容易昏厥。
5、放鬆恢復很重要
當完成跑步後不要馬上停步,應小步慢跑逐步停止,然後進行全身放鬆活動。做好恢復不僅能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的消除疲勞,還能減少各種跑後不適的狀況。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機率。
運動量的強度應該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一旦跑步時感覺身體不適,應當立即停止運動,稍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