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場疫情,學校延期開學,中小學生放了一個超長的假期。幾個月的時間裡,上網課和線上教學成了孩子們居家學習的主要方式。看著孩子天天盯著電腦、手機屏幕,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眼睛看壞了,於是,有些家長想著讓孩子戴防藍光眼鏡,就能保護一下。那麼,防藍光眼鏡對保護眼睛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讓我們聽聽專家的解釋。
什麼是藍光呢?
「目前社會上存在著對藍光危害的過度解讀。」針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防藍光眼鏡和防藍光手機膜,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眼科主任武淑玲介紹說,防藍光和視疲勞與近視防控,應該說沒有直接的關係。
到底什麼是藍光呢?武淑玲說,藍光是我們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可見光中,波長在400~500納米的部分,是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的。根據物理學原理,光的波長越短,能量就越高,這意味著藍光是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的光源。而藍光又分為長波長的藍光和短波長的藍光,只有短波長的藍光才會對眼睛健康產生影響。但是這需要長時間、高強度、不間斷的照射。
「一般質檢合格的電子產品都已過濾有害的短波藍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子產品,沒有必要加裝防藍光的設備。」武淑玲說,「更何況目前市場上也沒有針對藍光眼鏡的質量檢測標準,我們很難保證買到的產品一定是有益無害的。」
不是一味防藍光多做眼部運動
相信很多人會說,看久了電腦、刷多了手機,眼睛真的很不舒服啊!
「的確,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電視、電腦、手機看久了眼睛容易酸澀疲勞。但經常用電子產品造成的眼疲勞並不是藍光造成,這個『鍋』不能讓藍光來背。」武淑玲說,因為無論我們看電子屏幕還是看紙質書本,時間長了眼睛都容易疲勞。這是因為,就像人體其他部位的肌肉一樣,眼睛周圍的肌肉用久了,也會累,也會不舒服。
還有研究表明,我們集中精力盯著電子屏幕的時候,眨眼的頻率會不自覺地明顯降低,這也容易讓眼睛感覺乾燥。假如孩子盯著電子產品時,屏幕處於他們視線平視的上方,由於上眼瞼打開的角度更大,會更容易發生眼睛乾澀。
「所以,如果有症狀,就需要停用或是少用電子產品,多做眼部運動,合理調節屏幕亮度,而不是一味防藍光。」武淑玲說。
特別提醒
防藍光眼鏡不是人人都適用
防藍光眼鏡並非人人適用,它只適用於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人,不適用於視疲勞者,青少年也不應長時間佩戴,更不應該把防藍光眼鏡當作「護身符」,佩戴後就不節制地用眼。「所以保護眼睛,一定要從5方面注意。」武淑玲說。
◆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注意時間和距離是最關鍵的,觀看距離建議電視在3米以上,電腦平板要在50cm以上,時間上遵循20-20-20法則(看20分鐘往20英尺外眺望20秒),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才是防控近視的根本。
◆孩子們最好還能做到每過一小時就從電子屏幕前離開至少10分鐘,到周圍活動一下。現在不少軟體都有記時和提醒功能,可以裝一個到電腦,幫助提醒孩子休息眼睛。
◆記得眨眼。有研究表明,當人們盯著電腦屏幕時,眨眼的頻率可以降低一半,這會導致眼睛乾澀。因此要鼓勵孩子多眨眼,尤其在使用電子屏幕的休息間隙。
◆注意屏幕擺放的位置。確保電腦屏幕略低於孩子視線平視時的水平,最好把屏幕上的字體調大一些。
◆注意照明強度。使用電腦或其他電子屏幕時,室內的光照強度應該是從事其他活動(比如在紙上寫字或做手工)的一半左右。並且,儘量不要讓光源直接照射到屏幕上,以減少眩光。同時,調整屏幕亮度到一個舒適的觀看水平,太亮太暗都不好。(記者 王敏)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