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建八局承建的中共天津市委黨校二期項目位於天津市南開區,總建築面積89500平方米,承載著「雲集英才、淬鍊黨性」的重任,是天津市頭號政治工程。
中建八局華北公司天津市委黨校項目部,傳承紅色基因,匯聚藍色力量,用初心與求是、擔當與善建詮釋奮鬥的意義,用「精品、陽光、安全、廉潔」點亮八局鐵軍的青春底色。
初心之路:黨建引領,踐行責任使命
項目黨支部以「黨性錘鍊」為基石,激發黨員同志先鋒模範作用,開啟初心之路,踐行責任使命。
天津市委黨校項目黨支部成立於2019年3月,由項目經理馬立鵬擔任支部書記。他每天利用早、晚班會的會前時間給黨員們講一堂五分鐘的「微黨課」,讓工程建設者接受「時事黨課」的薰陶,激發項目整體的政治素養和政治高度,讓項目團隊更加凝心聚力,不斷攻堅克難。
馬立鵬堅持將黨建融入施工生產,他牽頭制定「黨員責任區」制度,各區由「2+4」團隊負責,即2名黨員帶領4名人員指導生產。他也給自己弄了一塊「最大最難啃的硬骨頭」,有一次要進行大面積混凝土澆築,需要連續澆築35個小時,在這場「硬仗中」,他通過合理調配、統一思想,帶領團隊提前5個小時完成砼澆築。
求是之路:示範引領,成就高效建造
天津市委黨校項目技術團隊在響應「實事求是」這條路上,披荊斬棘,銳意進取,用「匠心」鑄造著一座不朽的豐碑。
2018年12月6日,項目總工沈思遠接到「要確保12月17日如期舉辦開工典禮」的任務。他一人分飾「兩角」,一天只睡4個小時,作為總工,籌備會議、指導現場、查看圖紙、製作方案;作為副經理,策劃臨建施工、調配資源配置、緊盯現場進度。僅用10天便完成的「三通一平」、「樹木移植」、「廢棄池塘回填」等工作。
項目開工後,為順利創造土方開挖施工條件,這在春節前夕,沈思遠帶領他的技術團隊經過多次研究論證,制定了樁基、降水、砼環撐等工序穿插,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將每一臺設備按照建立的移動路線及時間的四維模型予以細化,確保每一道工序都能為後續施工節省時間,最終縮短節省施工工期。
擔當之路:骨幹引領,抵禦疫情突襲
敢於擔當,直面挑戰。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建設者們經歷了最特殊的開年,市委黨校項目黨支部衝鋒在前,用「擔當」釋義了從來就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項目部以保證全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首要任務,項目黨支部書記馬立鵬緊急籌備復工方案,採用錯峰分批和定點隔離三種返津方式和十二道返崗進場流程,全方位保障人員安全返崗,僅用3天時間就順利完成復工復產手續,工人復工率達到100%,圓滿實現了防疫與復產雙贏。
「他是一名老兵,馬上退休了,俺還想為咱們八局多做點事兒。」即將退休的項目安全總監韓世軍,主動請纓前往外租生活區負責隔離點的一切防疫工作,40年如一日的他,始終是八局鐵軍的捍衛者。最後的一個14天,他留給了自己,他將自己單獨隔離在外租生活區,此時他的心情無比平靜,因為他光榮地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這項使命。
善建之路:精益引領,締造典範工程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大國工匠、善建者行。市委黨校項目團隊時刻以「魯班獎」標準要求自己,把對卓越的追求融化在日常管理中。
「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沈思遠說。他親自前往生產廠家,與當地政府、村委會書記多次協商解決辦法,實現了組裝人員順利入場,現場材料供應如初,使得疫情期間現場工期與原計劃基本持平。
求是、擔當、善建大道將博學樓、立德樓、至善樓緊緊圍繞,連著初心之路築就了天津市委黨校這座紅色學府。四條道路猶如引擎,為項目建設提供不竭動力;四條道路猶如四座豐碑,指引著團隊向前。紅心向黨,築夢黨校!
目前,中共天津市委黨校二期新建項目正處於收尾階段,項目全體員工將再接再厲,不負重託、砥礪奮進、迎難而上,為最終順利完成「魯班工程」交上一份滿意答卷!(呂興龍、梁雪、閆楠)
[責任編輯: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