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向上突破!

  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拉開序幕。昨天是首個交易日,滬指大漲29.89點,兩市成交破萬億。 

  在元旦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機構對一季度行情持樂觀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揚認為,A股節前已經選擇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資深機構認為行情仍將是「結構牛」。中信建投預測2021年最主要行情在一季度。中信證券認為,中國權益投資的「黃金10年」已經開啟。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大爆發,滬指向上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態,「紅包行情」正式開啟?滬市是否將由存量資金模式進入增量資金模式?頂級機構如何布局一季度行情?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資金數據背後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上最新的操盤秘籍。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攝圖網圖 劉紅梅製圖 

  「聰明錢」跑步入場 主要機會或在主板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全年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規模為2089.32億元,低於2019年的3517.43億元。 

  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資金曾階段性地大幅淨流出,不過進入四季度以來,再度恢復了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北向資金在12月淨流入A股572.39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另外,2020年11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A股579.3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六多的月份。 

  自2018年A股首次被MSCI指數納入以來,各大國際指數相繼納入A股為市場持續帶來了增量資金。不過,從目前來看,2021年MSCI、富時羅素等各大國際指數暫無對A股的擴容計劃。儘管如此,從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多家外資機構的採訪來看,目前這些外資機構對未來外資繼續加持A股的前景仍然樂觀。例如,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日前指出,2021年可能是外資流入A股的「大年」。 

  此外,不少外資機構對2021年A股的展望仍然偏樂觀。日前,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繆子美在發布的2021年市場展望中稱:「2021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將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美元走弱、商品價格上漲。與全球不同的是,中國監管層開始強調貨幣政策正常化、防範金融風險,因此中國股市的走升將更多受到盈利提升的驅動。我們尤其看好可選消費、礦業、新材料、醫藥、新能源產業鏈。」 

  2020年,疫情影響遍及全球,不過由於各國央行大幅「放水」,全球股市表現不弱。據浙商證券策略團隊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5日,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法國CAC40、英國富時100、德國DAX、澳大利亞標普200、韓國綜合指數、日經225、俄羅斯RTS、印度SENSEX30、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29.94、36.46、49.98、57.01、175.78、65.41、44.1、32.24、37.34、13.15、33.05、15.12。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分別為13.81、15.66、27.85、15.75、31.15、34.14、60.97。 

  由此看來,除了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偏高外,目前上證50、滬深300、上證指數的市盈率都不足20倍,對比全球各大指數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從上證指數來看,目前已經向上突破2015年12月的頂部和2018年1月的頂部連接而成的壓力線,以及創出2020年7月中旬以來的新高,至於是否有效突破尚待進一步觀察,如果收盤點位站上3558點,有效突破的概率就會增加。從滬指的資金線來看,上方緊鄰「楚河漢界」,若成交額進一步增加,那麼資金線就會突破這條關鍵的壓力線,滬市由存量資金博弈模式進入到增量資金的模式,主要機會或在主板市場。 

  2020年底,隨著北向資金再度大舉流入A股,市場中的不少個股也獲得了北向資金加持。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向資金總共在1848隻A股有持倉,其中對38隻A股的持股佔比超過10%。另據Choice數據統計,從2020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北向資金對一批A股的持股佔比提升速度較快,其中有59隻A股北向資金的持股佔比提升超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末,外資機構對A股公司的調研顯得較為頻繁。而從這些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科技、醫藥等行業是外資機構2020年年末調研的首選方向。 

  兩融餘額1.6萬億 9隻標的融資淨買入超10億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兩融餘額達16164.39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2.56%。若以月度來看,12月兩融餘額為2020年最大單月數值,也是自2015年以來第四大單月數值,僅次於2015年5月、6月和4月。總體上看,2020年兩融餘額規模呈現穩步擴大趨勢,尤其是在6月市場流動性投放增加後,市場風險情緒上行,出現明顯拉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12月末兩融餘額較2019年12月末增長近6000億元。 

  從滬深兩市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滬市兩融餘額為8517.78億元,深市兩融餘額為7646.61億元,後者創2015年以來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其實2020年兩融餘額增量更多地湧向了深市,2020年深成指上漲38.7%,深市兩融餘額增加約3153億元,增幅達70.2%。 

  從融資與融券項目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融資餘額達14830.73億元,融券餘額達1333.66億元,後者創2015年以來新高。記者注意到,2020年融券餘額增速顯著高於融資餘額。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末融券餘額相比2019年12月末增長近8.68倍,比2020年11月末增長13.51%。當然,除了與兩融機制「鬆綁」有關外,也與市場大漲、風險對衝需求隨之上升不無關係。 

  就交易而言,截至2020年12月30日,12月融資淨買入額為258.90億元,相比11月減少164.16億元,降幅38.80%;同時,12月融券淨賣出額為129.47億元,相比11月增加43.92億元,增幅為51.34%。 

  從行業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申萬一級行業兩融餘額超過1000億元的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兩融餘額分別為1668.33億元、1479.16億元和1424.45億元。此外,計算機、銀行、化工、電氣設備、有色金屬、食品飲料、房地產和農林牧漁行業的兩融餘額也在500億元以上。 

  從交易數據來看,2020年12月融資淨買入額最大的為電氣設備行業,融資淨買入達117.96億元,其次是電子(37.99億元)、國防軍工(28.18億元)、銀行(28.03億元)和食品飲料(21.82億元)行業。另外,2020年12月融券淨賣出額最大的是電子行業,融券淨賣出額達12.57億元,其次是銀行、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公用事業行業,融券淨賣出額也均在10億元以上。 

  綜合來看,2020年12月期間淨買入額(融資淨買入 - 融券淨賣出)最大的為電氣設備行業,淨買入額達111.11億元;其次是電子和國防軍工行業,期間淨買入額分別為25.42億元和22.27億元。另外,銀行、房地產、交通運輸、採掘、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有色金屬行業的期間淨買入額也均在10億元以上。相反,計算機、通信、非銀金融和傳媒行業2020年12月期間淨買入額為-43.04億元、-16.50億元、-10.31億元和-10.17億元。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電氣設備行業2020年12月漲幅近20%,位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第二。銀河證券研究報告稱,展望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特斯拉、國內造車新勢力、海外傳統車企共同發力下,將迎來高速成長周期。同時「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有望超預期,光伏裝機或再上一個臺階。 

  從個股的交易數據上看,2020年12月有834隻兩融標的實現融資淨買入,其中171隻融資淨買入額超過1億元,隆基股份、中國平安、中航西飛、通威股份、保利地產、沃森生物、京東方A、格力電器和陽光電源的融資淨買入額更是均超10億元,尤其是隆基股份的融資淨買入額超過20億元,達到25.56億元。相反,有40隻兩融標的2020年12月融券淨賣出額超過1億元,如長江電力和美的集團的融券淨賣出額超過5億元,恆瑞醫藥、中國平安、寧波銀行、中芯國際、國元證券、立訊精密和興業銀行的融券淨賣出額也在3億元以上。 

  綜合來看,2020年12月期間淨買入額(融資淨買入 - 融券淨賣出)超過1億元的個股有164隻,隆基股份「一馬當先」,期間淨買入額達24.13億元;其次是中航西飛、陽光電源、通威股份、中國平安、保利地產、沃森生物和TCL科技,期間淨買入額也超過10億元。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賺「估值彈性」的錢,2021年則是賺「業績確定性」的錢,仍然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配置策略之一是順周期中的全球化公司;配置策略之二是篩選行業格局顯著變好的細分方向;配置策略之三是淡化宏觀不確定性,尋求產業確定性,如生產線設備、軍工上遊和新能源車。 

  西南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就2021年1月份來說,更加看好順周期板塊的表現,加配有色、金融等順周期板塊龍頭。

  

  如何布局春季行情 兩大板塊重回主力視野 

  2020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呈現窄幅震蕩的格局,其中不乏結構性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主力資金已連續多次精準潛伏下一月市場的主要熱點,例如7月領漲的券商、8月領漲的大消費都在前一月被主力資金精準「捕獲」。到了9月和10月,在中小創陷入調整之際,具有估值優勢的銀行板塊成了市場的「避風港」。在8月、9月,主力資金曾連續2個月集中淨流入銀行股,寧波銀行等銀行股曾連續2個月在所有A股的主力資金淨流入排名中靠前。此外,在9月獲得主力資金集中淨流入的部分科技龍頭,如海康威視、藥明康德等也在10月有表現不俗,其中海康威視曾在10月26日大漲超9%。 

  據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10月主力資金集中布局的方向在以格力電器、五糧液、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為代表的白馬龍頭上。而11月就在中小創個股「裹足不前」之際,格力電器、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卻獲得了兩位數的漲幅。 

  進入2020年11月,在以大型金融股為代表的龍頭白馬仍然獲得主力資金青睞的同時,以天齊鋰業、華友鈷業、億緯鋰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公司獲得了主力資金的追捧。整個12月,新能源產業鏈無疑是市場的一大熱點,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天齊鋰業、華友鈷業、億緯鋰能的漲幅分別為41%、51.6%、26.36%。 

  隨著時間正式跨入2021年,A股也已迎來新一年的交易。近年來,每逢年終歲末,「跨年行情」「春季躁動」都是主力資金布局的重點,那麼2020年12月,主力資金又對A股的哪些行業和公司進行了「潛伏」呢?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1日收盤,2020年12月主力資金淨流入規模排名前30的A股中出現了多隻醫藥股(例如恆瑞醫藥、藥明康德、長春高新、雲南白藥、金域醫學、康泰生物),這在2020年下半年還是首次。除此之外,此前幾個月被主力資金冷落的科技板塊也在2020年12月獲得了青睞,相關主力資金淨流入規模較大的公司包括紫光國微、士蘭微、中國長城等。相比之下,此前幾個月曾持續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的金融、消費龍頭則在2020年12月出現大幅淨流出。 

  據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12月,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居前的A股包括中國平安、長安汽車、TCL科技、招商銀行、中信證券、京東方A、格力電器、歌爾股份、貴州茅臺等。 

  機構布局三大領域王亞偉等撲向這些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機構調研6272次,其中主板613次、創業板1821次、中小板2804次。從調研家數來看,近一月有359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機構投資者的調研。 

  2020年12月的機構調研活動可以看作機構2021年的最新布局方向。 

  公募基金的重點調研方向代表著市場主力資金的核心布局方向,在爆款基金急速擴容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調研動向也讓市場愈發關注。2020年12月,公募基金合計參與了1994次上市公司調研活動。 

  另外,券商機構的調研活動也備受市場關注,因為券商的研究部門是國內最主流的賣方研究機構,券商研報幾乎是所有機構投資者決策信息的重要來源,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的投資方向。2020年12月,券商共計參與了1399次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成為機構調研A股的主力軍。 

  調研情況初步表明,在上述機構最新布局意向中,科技、消費、醫藥仍是重點領域。從2020年12月機構調研的板塊來看,計算機軟體、化學製藥、專用設備、服裝家紡、電子設備製造、金屬非金屬等板塊位居當月機構調研的前六位。 

  從具體公司來看,匯川技術接待了262家機構的調研;一心堂接待了171家機構的調研;森馬服飾接待了156家機構的調研;伊之密接待了144家機構的調研;永太科技接待了123家機構的調研;澤璟製藥接待了109家機構的調研。同時,外資機構近一月來也開啟了積極調研模式,不過從國內機構和外資機構的重點調研方向來看,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內資機構重點調研方向在科技、消費、醫藥板塊,而外資機構的調研重點在科技股和醫藥股。 

  每年末都是私募基金調倉換股的重要窗口期。那麼,哪些上市公司受到了私募機構的重點關注呢?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高毅資產在2020年12月合計調研了11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麗珠集團、安恆信息、帝歐家居、一心堂、康弘藥業、啟明星辰、瑞豐新材、大亞聖象、寒武紀、匯川技術等。星石投資在2020年12月合計參與了7家上市公司的調研,其中包括帝歐家居、萬興科技、傑瑞股份、華陽集團、康弘藥業、泰和新材、匯川技術。 

  此外,淡水泉在2020年12月份合計參與了20家上市公司的調研活動,其中包括科大訊飛、立華股份、上海瀚訊、星期六、福昕軟體、老闆電器、精測電子、景旺電子、華陽集團、景嘉微、利亞德、宜安科技、沃森生物、千方科技等。 

  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在2020年12月對康弘藥業和富森美進行了調研。上海彤源投資在2020年12月參與了9次調研活動,其中包括科大訊飛、永太科技、匯川技術、利揚晶片、清溢光電、江豐電子等科技類上市公司。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表示,2021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復甦確定性相對較高,而A股市場表現往往會有一定的提前量,春節前A股市場將整體偏多。 

  翼虎投資研究總監曾雨認為,從2021年全年的維度來看,A股市場在指數層面的上漲機會預計將較為有限,而結構會更加聚焦,投資者應當更關注優質個股的阿爾法機會。 

  星石投資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超預期之處在於,政策表述修正了市場此前過度悲觀的預期,順周期方向2021年仍有政策呵護。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的可能性不大,財政政策依舊保持積極,貨幣政策可能中性偏松。此外再提房住不炒,同時需求側改革明確路徑,新基建投資2021年或有看點。在「供給創造需求」上,將加大科技、城市群建設、新基建方面的投資,也有望成為2021年支撐基建投資的結構性亮點。兩隻股票獲重要股東增持透露了什麼信號?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12月A股二級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2187筆減持、384筆增持。減持方面,共有1筆單筆減持超過10億元,有9筆位於5億~10億元區間,有80筆單筆減持金額在1億~5億元。單筆減持最高的是中環股份。2020年12月15日,中環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收到股東渤海信息產業基金《關於股份減持數量超過1%暨減持計劃實施進展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日,渤海信息產業基金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股份8484.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2.80%。其中,渤海信息產業基金通過大宗交易於12月14日減持6065.85萬股,對應金額13.77億元,成為12月單筆減持金額之最。此外,渤海信息產業基金於12月9~11日減持2418.35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環股份並未因巨額減持而受到太大影響。原因在於有接盤方增持——和渤海信息產業基金減持同時發布的還有一則增持公告。12月15日,中環股份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1月18日至本告知函公告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增持公司股票1737.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7%),通過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票6065.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合計增持7803.53萬股,增持比例達到公司總股本的2.57%。而其通過大宗交易增持數量恰恰為渤海信息產業基金的減持數量,基本可以肯定TCL科技成為了渤海信息產業基金的接盤方。 

  公告顯示,TCL增持的原因在於「基於看好新能源及半導體行業長期發展前景」。受益於半導體東風,2020年,中環股份漲幅達到116%,而中金公司在9月給予公司36.32元目標價,距離目前市價仍有超過30%上漲空間。 

  有減持必然有對應的接盤方,上述TCL科技等可以視為對相應公司股票增持。但12月增持中,一些增持方本就是著名IP、自帶流量,引發市場關注也不足為奇。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六零系舉牌科創板上市公司山石網科。根據公告,鴻騰智能於11月18日至12月25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山石網科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360.45萬股,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的2%。目前奇虎科技持有山石網科540.67萬股,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3%,由於鴻騰智能、奇虎科技均為周鴻禕上市公司三六零直接或間接全資持有,為一致行動人。所以此次增持使得三六零合計持有山石網科總股本5%,構成舉牌。奇虎科技、鴻騰智能舉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繼續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預計不低於上市公司總股本3%,但不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 

  12月29日晚間,山石網科再發公告,鴻騰智能於2020年12月29日以自有資金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山石網科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900萬股,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的4.9938%。權益變動後,鴻騰智能和奇虎科技合計持有山石網科1801.1203萬股股份,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9.9938%。 

  不過,山石網科的走勢並不理想,在2020年大火的科創板中甚至偏弱。2020年全年山石網科下跌超過8%,而三六零的跌幅更是高達33%。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榜中,類似山石網科之類股價下跌而重要股東出手的例子並不罕見。如陽光城12月29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陽光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東方信隆或一致行動人康田實業,擬於12月30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1%至2%股份。陽光城股價2020年下跌達到21.45%。 

  12月大宗交易超4000筆專用席位熱衷藍籌大牛股 

  在大宗交易市場上,2020年12月共發生4167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77.60億股,成交金額1091.53億元。其中399筆溢價成交,406筆平價成交,3362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佔比為9.58%。2020年12月出現溢價交易的個股中,有58筆交易溢價率超過10%。溢價率最高的前三名均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吉艾科技、金力泰和富祥藥業。 

  值得一提的是,機構專用席位對大宗交易的參與度往往比營業部席位更吸引市場目光。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機構席位參與了1035筆大宗交易的接盤。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大宗交易上,機構也出現明顯抱團跡象,對藍籌股表示極大青睞。如12月30日金山辦公發生25筆大宗交易,其中有12筆的買方是機構專用席位。當天金山辦公大宗交易總成交108.46萬股,成交金額3.64億元,成交均價335.55元(其中,機構帳戶買入54.94萬股,成交額1.84億元)。當日金山辦公收盤報價374.15元,成交金額7.77億元;大宗交易成交金額佔當日成交金額46.86%,折價10.32%。 

  從結果來看,機構們顯然在金山辦公上大賺——不但折價率達到10%,有著較高的安全墊,且12月31日,金山辦公再次上漲9.85%,報收於每股411元。機構專用帳戶們已經獲得浮盈4145.22萬元。 

  一般而言,達到信披標準的重要股東減持前會先進行預披露減持計劃。機構接盤大宗交易往往是折價,獲取一定的安全墊。但與此同時,機構在品種選擇上也非常謹慎,或業績突出,或往往在行業中有獨特亮點。對機構通過大宗交易密集接盤的個股,投資者可給予更多關注。 

  每經記者 王海慜 陳晨 楊建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相關焦點

  •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向上突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在今日拉開序幕。在元旦節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機構對一季度行情持樂觀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揚認為,A股節前已經選擇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資深機構認為行情仍將是「結構牛」。
  •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在今日拉開序幕。在元旦節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機構對一季度行情持樂觀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揚認為,A股節前已經選擇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資深機構認為行情仍將是「結構牛」。中信建投預測2021年最主要行情在一季度,中信證券認為,中國權益投資的黃金十年已經開啟。
  • 增量資金進場 年末紅包行情發酵
    原標題:增量資金進場,年末紅包行情發酵   【消息面】  1、央行黨委召開擴大
  • 信心逐漸恢復 紅包行情可期
    一是北上資金,在近期持續淨流入。2018年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額2942.18億元,2019年有望保持持續淨流入的趨勢。因為A股估值數據的比較優勢仍然存在。二是內資増量資金有望加倉,因為持續降準,銀行間流動性非常充沛,溢出效應明顯。而且,近期A股賺錢效應也較為明顯,有望吸引增量資金。如果滬市成交額能夠持續保持1600億元左右,市場活躍度有望提升,指數運行有望漸次上行。
  • 江左牛郎:年終紅包行情馬上開始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左牛郎上證今天高開站上3100之後全天陰跌回落,在昨日普漲修復行情走完之後今天來了一天普跌行情,兩市交投不活躍,買盤較昨天相比明顯衰弱。高開之後券商首當其衝向下調整,到了1點半才及時剎車,短暫反攻之後尾盤依然帶動一波跳水行情。個股方面兩市兩千多家個股綠盤,除ST外漲停家數僅有40支,創出近期新低,跌幅榜清一色的近期高位出貨股,說明機構已經大面積短線了結,下周會開始一輪新的行情。那麼年終最後一波紅包行情大概率就是下周開始了。
  • 春節紅包行情怎麼做?投資機會如何找?
    2月的春節紅包行情不可錯過據過去十年數據統計,A股春節紅包行情主要集中在春節前倒數第5個交易日到節後第10個交易日。節前行情越往後越「香」,節後行情普遍較香,尤其是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節後行情要明顯更優於主板。電子、計算機、通信等科技股正是進場時,左側交易中。
  • 新寶總結過年紅包行情來了
    滬市成交5225.9億元,深市成交6410億元;兩市成交11635.9億元,成交量較上一交易日放大2024.87億元,成交量再次刷新萬億級別。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30.81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23.77億元,北向資金繼續方向一致買買買。今天漲停數量為136家,其中ST股25家。
  • A股:逼空上漲,年底紅包行情來了?明日行情展望!
    小康股份低開,開盤後直接拉升,資金搶籌意願強烈,最終完成反包。鄭州煤電受昨天尾盤資金搶跑影響,開盤後衝高回落直線下殺,隨後在水下做區間震蕩,承接相對較好,最後在大盤帶動下再次拉升封板,晉級三連板。成為了板塊龍頭,唯一性出現後,資金不願意再去做龍二的晉級板。相對於現在發達的自媒體,很多盤後消息會影響個股第二天走勢,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很多人氣股收盤後經過自媒體發酵後第二天要麼買不到,要麼是大面,而不被關注,量價健康的個股卻能走出超預期表現。
  • 今日熱點:創業板指創三年新高 春節紅包能有多大?
    北向資金延續淨流入狀態,今日淨流入逾60億元。機構指出,春季行情繼續,2020年A股增量資金會達萬億。外資流入A股格局不變:人民幣今年升值可能性更大、A股估值比美股低、長期看國際指數將提高A股權重。4天投放11000億流動性 「紅包雨」還會繼續嗎?  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2020年A股增量資金會達萬億!
  • 時隔一月滬指重上2600點 輪動中把握春節「紅包」行情
    周一,滬深兩市高開後震蕩上攻,但均出現回落,板塊輪動明顯,證券、銀行等權重股走弱壓制滬指,所幸尾盤資金買入力度回升,滬指站穩2600點,兩市量能出現收窄為後市添隱憂。分析人士認為,短線市場繼續上行動能有減弱,或有震蕩,但注意板塊輪動節奏中可以繼續把握春節「紅包」行情。
  • A股開年發「紅包」,2021年首個交易日三大股指全線飄紅
    當日三大股指全線飄紅,A股喜迎開門紅,為股民送上一個大「紅包」。截至當日收盤,滬指漲0.86%,至3502.96點,時隔兩年再度站上3500點大關;深指大漲2.47%,至14827.47點;創業板指漲幅更是達到3.77%,至3078.11點,創下2015年6月以來新高。從個股看,當日超2700隻個股上漲。火熱的行情也在吸引增量資金入場。
  • 春季紅包行情還會不會存在? 這些股或有機會
    整體來看,當前A股市場已經展開局部小牛的行情,往往一輪行情的啟動是先有部分板塊的局部牛市,再逐步演變為全面牛市,現在顯然還不具備全面牛市的機會,但是局部牛市行情已經展開。   前海開源基金在去年10月19日市場最低點的時候喊出棋局明朗,全面加倉,大幅增加對於券商黃金等板塊的配置,提高公司的權益倉位。
  • 華泰策略:「紅包行情」或會延續至春節前 3000點紮實
    從分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為52.8、51.3和51.4,均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景氣度持續改善。我們認為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後,當前逆周期政策效果有所顯現,庫存周期底部回升的概率正在增加,而當前油價以及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或將進一步帶動PPI改善。
  • 新年紅包行情還將繼續
    1、今天過後,就一個感受,開門紅真爽,這個元旦和新年交易窗口過得真爽。無論大家手裡拿著什麼票,只要不是超級冷門,那麼這五個交易日,至少都收穫了15%以上的收益,更不要說手裡的煤炭有色香不香了,賺錢模式開啟,紅包行情正當時。
  • 期債年末「紅包行情」可期
    原標題:期債年末「紅包行情」可期   9月以來,
  • 「紅包行情」或會延續...
    「紅包行情」或會延續至春節前,多重利好對衝外圍幹擾中信證券:「小康牛」預演繼續,春節前A股仍有上行動能「小康牛」預演繼續,春節前A股仍有上行動能,各類資金快速接力下板塊輪動提速。業績進入密集披露期,中東地緣風險快速惡化,風險會弱化上行動能,行情走向趨勢過熱可能性不大。
  • A股又"報復性"反彈 春節紅包行情開啟?
    FX168訊 在結束昨天的殺跌之後,周二(2月2日),A股又一次迎來"報復性反彈",一舉收復2700點關口。繼上一日創下年內新低後,當日兩市成交有所放大。距離猴年春節只剩最後一周,紅包行情是否如期展開呢?投資者們拭目以待!
  • 年末紅包行情還有沒有?
    1、今年行情的三條核心主線分別是新經濟主線-科技股,貨幣全球大放水通脹-大消費、周期股,市場預期資金流向股市-券商,但依舊瘸腿了兩條半,另外也在勉強支撐之中,隨時可能翻臺而走熊。接下來最大的核心是如何出現的新的熱點或者說順周期行情能否給予上漲足夠的理由和支持,這樣才會讓年末的紅包行情有可能繼續。
  • A股新春開門「別樣紅」 節後紅包行情能否延續?
    據上證報記者統計,22日五糧液獲深股通資金淨買入2.27億元,位居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的淨買入額排名第一位。平安銀行、洋河股份、海康威視、寶鋼股份和中國平安的單日淨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此外,貴州茅臺的淨買入額接近1億元,瀘州老窖、分眾傳媒均獲淨買入超過7000萬元。  分析人士認為,增量資金入市的步伐不改。
  • 招商策略:極致的風格 轉變的時機和理由|龍頭股|增量資金|估值|...
    【復盤·內觀】本周市場整體呈現出普漲行情,平均日成交超萬億,北向連續10周單周淨流入,本周市場呈現出普漲行情的主要原因在於:(1)投資者普遍預期春季行情來臨;(2)美國大選最終落地,疊加美股持續上漲,帶來風險偏好提升。(3)北上資金連續淨流入帶來增量資金,國內基金髮行依舊火熱,帶來新增資金。(4)部分高景氣度板塊持續上漲帶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