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2021-01-08 每日經濟新聞

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在今日拉開序幕。

在元旦節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機構對一季度行情持樂觀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揚認為,A股節前已經選擇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資深機構認為行情仍將是「結構牛」。中信建投預測2021年最主要行情在一季度,中信證券認為,中國權益投資的黃金十年已經開啟。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大爆發,滬指向上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態,紅包行情正式開啟?是否將迎來開門紅?滬市是否將由存量資金博弈模式進入到增量資金的模式?頂級機構如何布局一季度的行情?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在資金數據背後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上最新的操盤秘籍!

關鍵要點

1、北向資金:滬市或將由存量資金博弈模式進入到增量資金的模式。

2、融資融券:2020年12月,A股兩融餘額達1.6萬億元,僅次於2015年牛市高峰時期。

3、主力資金流向:主力資金多次提前精準潛伏市場熱點,兩大調整已久的板塊重回主力資金視野。

4、機構調研:機構對年初行情的布局悄然展開,高毅資產、淡水泉、星石投資、王亞偉行動路徑大曝光。

5、重要股東增減持:兩家公司中環股份、山石網科獲重要股東大舉增持,透露什麼信號?

6、大宗交易:在大宗交易上,機構也出現明顯抱團跡象,如大舉吃進的金山辦公賺得盆滿缽滿。

「聰明錢」跑步入場,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1月有望迎來紅包行情?主要機會在主板?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1日收盤,2020年全年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規模為2089.32億元,低於2019年的3517.43億元。

雖然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資金曾階段性地大幅淨流出,不過進入四季度以來,北向資金再度恢復了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北向資金在12月淨流入A股572.39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另外,2020年11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A股579.3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六多的月份。

自2018年A股首次被MSCI指數納入以來,各大國際指數相繼納入A股為市場持續帶來了增量資金。不過,從目前來看,2021年MSCI、富時羅素等各大國際指數暫無對A股的擴容計劃。

儘管如此,從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多家外資機構的採訪來看,目前這些外資機構對未來外資繼續加持A股的前景仍然樂觀。例如,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日前指出,2021年可能是外資流入A股的「大年」。

此外,不少外資機構對2021年A股的展望也仍然偏樂觀。日前,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繆子美在發布的2021年市場展望中稱:「2021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將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美元走弱、商品價格上漲。與全球不同的是,中國監管層開始強調貨幣政策正常化、防範金融風險,因此中國股市的走升將更多受到盈利提升的驅動。我們尤其看好可選消費、礦業、新材料、醫藥、新能源產業鏈。」

2020年,雖然疫情影響的範圍遍及全球,不過由於各國央行的大幅「放水」,2020年全球股市的表現並不弱。

據浙商證券策略團隊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5日,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法國CAC40、英國富時100、德國DAX、澳大利亞標普200、韓國綜合指數、日經225、俄羅斯RTS、印度SENSEX30、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29.94、36.46、49.98、57.01、175.78、65.41、44.1、32.24、37.34、13.15、33.05、15.12。

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分別為13.81、15.66、27.85、15.75、31.15、34.14、60.97。

由此來看,除了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偏高外,目前上證50、滬深300、上證指數的市盈率都不足20倍,對比全球各大指數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

從上證指數來看,目前已經向上突破了2015年12月的頂部和2018年1月的頂部連接而成的壓力線,以及創出了2020年7月中旬以來的新高,至於是否有效突破尚待進一步觀察,如果收盤點位站上3558點,有效突破的概率就會增加。從滬指的資金線來看,上方緊鄰「楚河漢界」,若成交額進一步增加,那麼資金線就會突破這條關鍵的壓力線,滬市由存量資金博弈模式進入到增量資金的模式,主要機會或在主板市場。

2020年年底,隨著北向資金再度大舉流入A股,市場中的不少個股也獲得了北向資金的加持。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向資金總共在1848隻A股有持倉,其中對38隻A股的持股佔比超過了10%。

另據Choice數據統計,從2020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北向資金對一批A股的持股佔比提升速度較快,其中有59隻A股北向資金的持股佔比提升了超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年末,外資機構對A股公司的調研顯得較為頻繁。而從這些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科技、醫藥等行業是外資機構2020年年末調研的首選方向。

兩融餘額1.6萬億

僅次於2015年牛市高峰!9隻標的融資淨買入超10億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兩融餘額達16164.39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2.56%。若以月度來看,12月兩融餘額為2020年最大單月數值,也是自2015年以來第四大單月數值,僅次於2015年5月、6月和4月。總體上看,2020年兩融餘額規模呈現穩步擴大趨勢,尤其是在6月市場流動性投放增加後,市場風險情緒上行,出現了明顯拉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2020年12月末兩融餘額較2019年12月末增長了近6000億元。

分滬深兩市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滬市兩融餘額為8517.78億元,深市兩融餘額為7646.61億元,後者創2015年以來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其實2020年兩融餘額增量更多地湧向了深市,2020年深成指上漲38.7%,深市兩融餘額增加了約3153億元,增幅達70.2%。

分融資與融券項目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融資餘額達14830.73億元,融券餘額達1333.66億元,後者創2015年以來新高。記者注意到,2020年融券餘額增速顯著高於融資餘額。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末融券餘額相比2019年12月末增長了近8.68倍,也比2020年11月末增長了13.51%。當然,這除了與兩融機制「鬆綁」有關外,也與市場大漲、風險對衝需求隨之上升不無關係。

就交易而言,截至2020年12月30日,12月融資淨買入額為258.90億元,相比11月減少了164.16億元,降幅38.80%;同時,12月融券淨賣出額為129.47億元,相比11月增加了43.92億元,增幅為51.34%。

從行業來看,截至2020年12月30日,申萬一級行業兩融餘額超過1000億元的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兩融餘額分別為1668.33億元、1479.16億元和1424.45億元。此外,計算機、銀行、化工、電氣設備、有色金屬、食品飲料、房地產和農林牧漁行業的兩融餘額也在500億元以上。

從交易數據來看,2020年12月融資淨買入額最大的為電氣設備行業,融資淨買入達117.96億元,其次是電子(37.99億元)、國防軍工(28.18億元)、銀行(28.03億元)和食品飲料(21.82億元)行業。另外,2020年12月融券淨賣出額最大的是電子行業,融券淨賣出額達12.57億元,其次是銀行、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公用事業行業,融券淨賣出額也均在10億元以上。

綜合來看,2020年12月期間淨買入額(融資淨買入 - 融券淨賣出)最大的為電氣設備行業,淨買入額達111.11億元;其次是電子和國防軍工行業,期間淨買入額分別為25.42億元和22.27億元。另外,銀行、房地產、交通運輸、採掘、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有色金屬行業的期間淨買入額也均在10億元以上。相反,計算機、通信、非銀金融和傳媒行業2020年12月期間淨買入額為-43.04億元、-16.50億元、-10.31億元和-10.17億元。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30日,電氣設備行業2020年12月漲幅近20%,位居28個申萬一級行業第二。銀河證券研究報告稱,展望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特斯拉、國內造車新勢力、海外傳統車企共同發力下,將迎來高速成長周期。同時「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費目標有望超預期,光伏裝機或再上一個臺階。

從個股的交易數據上看,2020年12月有834隻兩融標的實現融資淨買入,其中171隻融資淨買入額超過1億元,而隆基股份、中國平安、中航西飛、通威股份、保利地產、沃森生物、京東方A、格力電器和陽光電源的融資淨買入額更是均超10億元,尤其是隆基股份的融資淨買入額超過20億元,達到25.56億元。

相反,有40隻兩融標的2020年12月融券淨賣出額超過1億元,如長江電力和美的集團的融券淨賣出額超過5億元,恆瑞醫藥、中國平安、寧波銀行、中芯國際、國元證券、立訊精密和興業銀行的融券淨賣出額也在3億元以上。

綜合來看,2020年12月期間淨買入額(融資淨買入 - 融券淨賣出)超過1億元的個股有164隻,隆基股份「一馬當先」,期間淨買入額達24.13億元;其次是中航西飛、陽光電源、通威股份、中國平安、保利地產、沃森生物和TCL科技,期間淨買入額也超過10億元。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表示,2020年賺「估值彈性」的錢,2021年則是賺「業績確定性」的錢,仍然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配置策略之一是順周期中的全球化公司;配置策略之二是篩選行業格局顯著變好的細分方向;配置策略之三是淡化宏觀不確定性,尋求產業確定性,如生產線設備、軍工上遊和新能源車。

西南證券研究報告表示,就2021年1月份,更加看好順周期板塊的表現,加配有色、金融等順周期板塊龍頭。

如何布局「春季躁動」行情?

兩大調整已久的板塊重回主力資金視野

雖然2020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呈現窄幅震蕩的格局,不過還是不乏結構性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主力資金已經連續多次精準潛伏了下一月市場的主要熱點,例如7月領漲的券商、8月領漲的大消費都在前一月被主力資金精準「捕獲」。

到了9月和10月,在中小創陷入調整之際,具有估值優勢的銀行板塊成了市場的「避風港」。在8月、9月期間,主力資金曾連續2個月集中淨流入銀行股,寧波銀行等銀行股曾連續2個月在所有A股的主力資金淨流入排名中靠前。

此外,在9月獲得主力資金集中淨流入的部分科技龍頭,如海康威視、藥明康德等也在10月的表現不俗,其中海康威視曾在10月26日大漲超9%。

據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10月主力資金集中布局的方向在以格力電器、五糧液、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為代表的白馬龍頭上。而11月就在中小創個股「裹足不前」之際,格力電器、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卻獲得了兩位數的漲幅。

進入2020年11月,在以大型金融股為代表的龍頭白馬仍然獲得主力資金青睞的同時,以天齊鋰業、華友鈷業、億緯鋰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公司獲得了主力資金的追捧。而整個12月,新能源產業鏈無疑是市場的一大熱點,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天齊鋰業、華友鈷業、億緯鋰能的漲幅分別為41%、51.6%、26.36%。

隨著時間正式跨入2021年,A股也將迎來新的一年的交易。近年來,每逢年終歲末,「跨年行情」「春季躁動」都是主力資金布局的重點,那麼2020年12月,主力資金又對A股的哪些行業和公司進行了「潛伏」呢?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1日收盤,2020年12月主力資金淨流入規模排名前30的A股中出現了多隻醫藥股(例如恆瑞醫藥、藥明康德、長春高新、雲南白藥、金域醫學、康泰生物),這在2020年下半年還是首次。

除此之外,此前幾個月被主力資金冷落的科技板塊也在2020年12月獲得了青睞,相關主力資金淨流入規模較大的公司包括紫光國微、士蘭微、中國長城等。

相比之下,此前幾個月曾持續獲得主力資金淨流入的金融、消費龍頭則在2020年12月出現大幅淨流出。

據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12月內,主力資金淨流出規模居前的A股包括中國平安、長安汽車、TCL科技、招商銀行、中信證券、京東方A、格力電器、歌爾股份、貴州茅臺等。

機構布局三大重點領域

高毅資產、淡水泉、王亞偉撲向這些股!

隨著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的中陽收官,市場已進入2021年,機構投資者對春季行情的布局已悄然展開。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2020年12月份機構調研次數6272次,其中主板613次、創業板1821次、中小板2804次。從調研家數來看,近一月有359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機構投資者的調研。

2020年12月份的機構調研活動可以看做機構2021年的最新布局方向,在2020年的12月份,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已開始對各上市公司頻繁調研。

公募基金的重點調研方向代表著市場主力資金的核心布局方向,在爆款基金急速擴容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調研動向也讓市場愈發關注。在2020年12月份,公募基金合計參與了1994次上市公司調研活動。

另外,券商機構的調研活動也備受市場的關注,因為券商的研究部門是國內最主流的賣方研究機構,券商研報幾乎是所有機構投資者決策信息的重要來源,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的投資方向。在2020年12月份,券商共計參與了1399次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成為機構調研A股的主力軍。

調研情況初步表明,在上述三類機構最新布局意向中,科技、消費、醫藥仍是重點領域。從2020年12月機構調研的板塊來看,計算機軟體、化學製藥、專用設備、服裝家紡、電子設備製造、金屬非金屬等板塊位居當月機構調研的前六位。

從具體公司來看,匯川技術接待了262家機構的調研;一心堂接待了171家機構的調研;森馬服飾接待了156家機構的調研;伊之密接待了144家機構的調研;永太科技接待了123家機構的調研;澤璟製藥接待了109家機構的調研。同時,外資機構近一月來也開啟了積極調研模式,不過從國內機構和外資機構的重點調研方向來看,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內資機構重點調研方向在科技、消費、醫藥板塊,而外資機構的調研重點在科技股和醫藥股。

每年年末都是私募基金調倉換股的重要窗口期。那麼,哪些上市公司又受到了私募機構的重點關注呢?東方財富數據顯示,高毅資產在2020年12月份合計調研了11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麗珠集團、安恆信息、帝歐家居、一心堂、康弘藥業、啟明星辰、瑞豐新材、大亞聖象、寒武紀、匯川技術等。星石投資在2020年12月份合計參與了7家上市公司的調研,其中包括帝歐家居、萬興科技、傑瑞股份、華陽集團、康弘藥業、泰和新材、匯川技術。

此外,淡水泉在2020年12月份合計參與了20家上市公司的調研活動,其中包括科大訊飛、立華股份、上海瀚訊、星期六、福昕軟體、老闆電器、精測電子、景旺電子、華陽集團、景嘉微、利亞德、宜安科技、沃森生物、千方科技等。

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在2020年12月對康弘藥業和富森美進行了調研。上海彤源投資在2020年12月份參與了9次調研活動,其中包括科大訊飛、永太科技、匯川技術、利揚晶片、清溢光電、江豐電子等科技類上市公司。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表示,2021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復甦確定性相對較高,而A股市場表現往往會有一定的提前量,春節前A股市場將整體偏多。

翼虎投資研究總監曾雨認為,從2021年全年的維度來看,A股市場在指數層面的上漲機會預計將較為有限,而結構會更加聚焦,投資者應當更關注優質個股的阿爾法機會。

星石投資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超預期之處在於,政策表述修正了市場此前過度悲觀的預期,順周期方向2021年仍有政策呵護。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的可能性不大,財政政策依舊保持積極,貨幣政策可能中性偏松。此外再提房住不炒,同時需求側改革明確路徑,新基建投資2021年或有看點。在「供給創造需求」上,將加大科技、城市群建設、新基建方面的投資,也有望成為2021年支撐基建投資的結構性亮點。

中環股份、山石網科獲重要股東大舉增持

透露什麼信號?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12月A股二級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2187筆減持、384筆增持。

減持方面,共有1筆單筆減持超過10億元,有9筆位於5億元~10億元之間。有80筆單筆減持金額在1億元~5億元之間。

單筆減持最高的是中環股份。2020年12月15日,中環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收到股東渤海信息產業基金《關於股份減持數量超過1%暨減持計劃實施進展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日,渤海信息產業基金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股份 8484.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2.80%。

其中,渤海信息產業基金通過大宗交易於12月14日減持6065.85萬股,對應金額13.77億元,成為12月單筆減持金額之最。此外,渤海信息產業基金於12月9日~12月11日減持2418.35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環股份並未因巨額減持而受到太大影響。原因在於有接盤方進行增持——和渤海信息產業基金減持同時發布的還有一則增持公告。12月15日,中環股份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1月18日至本告知函公告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增持公司股票1737.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57%),通過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票6065.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合計增持7803.53萬股,增持比例達到公司總股本的2.57%。而其通過大宗交易增持數量恰恰為渤海信息產業基金的減持數量,基本可以肯定TCL科技成為了渤海信息產業基金的接盤方。

公告顯示,TCL增持的原因在於「基於看好新能源及半導體行業長期發展前景」。受益於半導體東風,2020年,中環股份漲幅達到116%,而中金公司在去年9月給予了公司36.32 元目標價,距離目前市價仍有超過30%上漲空間。

有減持必然有對應的接盤方,上述TCL科技等可以視為對相應公司股票進行了增持。但12月增持中,一些增持方本就是著名IP、自帶流量,引發市場關注也不足為奇。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六零系舉牌科創板上市公司山石網科。根據公告,鴻騰智能於11月18日至12月25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山石網科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360.45萬股,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的2%。目前奇虎科技持有山石網科540.67萬股,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3%,由於鴻騰智能、奇虎科技均為周鴻禕上市公司三六零直接或間接全資持有,為一致行動人。所以此次增持使得三六零合計持有山石網科總股本5%,構成舉牌。奇虎科技、鴻騰智能舉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繼續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比例預計不低於上市公司總股本3%,但不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

12月29日晚間,山石網科再發公告,鴻騰智能於2020年12月29日以自有資金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山石網科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900萬股,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的4.9938%。權益變動後,鴻騰智能和奇虎科技合計持有山石網科1801.1203萬股股份,約佔山石網科總股本9.9938%。

不過,山石網科的走勢並不理想,在2020年大火的科創板中甚至偏弱。2020年全年山石網科下跌超過8%,而三六零的跌幅更是高達33%。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榜中,類似山石網科之類股價下跌而重要股東出手的例子並不罕見。如陽光城12月29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陽光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東方信隆或一致行動人康田實業,擬於12月30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1%至2%股份。陽光城股價2020年下跌達到21.45%。

12月大宗交易超過4000筆

機構專用席位熱衷接盤藍籌大牛股

大宗交易市場上,2020年12月共發生4167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77.60億股,成交金額1091.53億元。其中399筆溢價成交,406筆平價成交,3362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佔比為9.58%。

2020年12月出現溢價交易的個股中,有58筆交易溢價率超過10%。

溢價率最高的前三名均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吉艾科技、金力泰和富祥藥業。

值得一提的是,機構專用席位對大宗交易的參與度往往比營業部席位更吸引市場目光。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機構席位參與了1035筆大宗交易的接盤。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大宗交易上,機構也出現明顯抱團跡象,對藍籌股表示極大青睞。

如12月30日金山辦公發生25筆大宗交易,其中有12筆的買方是機構專用席位。當天金山辦公大宗交易總成交108.46萬股,成交金額3.64億元,成交均價335.55元(其中,機構帳戶買入54.94萬股,成交額1.84億元)。當日金山辦公收盤報價374.15元,成交金額7.77億元;大宗交易成交金額佔當日成交金額46.86%,折價10.32%。

從結果來看,機構們顯然在金山辦公上大賺——不但折價率達到10%,有著較高的安全墊,且12月31日,金山辦公再次上漲9.85%,報收於每股411元。機構專用帳戶們已經獲得浮盈4145.22萬元。

一般而言,達到信披標準的重要股東減持前會先進行預披露減持計劃。機構接盤大宗交易往往是折價,獲取一定的安全墊。但與此同時,機構在品種選擇上也非常謹慎,或業績突出、或往往在行業中有獨特亮點。對機構通過大宗交易密集接盤的個股,投資者可給予更多關注。

記者:王海慜 陳晨 楊建 王硯丹

編輯:吳永久

視覺:劉陽

排版:吳永久 牟璇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向上突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在今日拉開序幕。在元旦節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機構對一季度行情持樂觀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揚認為,A股節前已經選擇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資深機構認為行情仍將是「結構牛」。
  •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 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向上突破!  2021年已至,A股新一年行情拉開序幕。昨天是首個交易日,滬指大漲29.89點,兩市成交破萬億。   在元旦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機構對一季度行情持樂觀看法。私募大佬侯安揚認為,A股節前已經選擇方向了——向上突破。一些資深機構認為行情仍將是「結構牛」。
  • A股將如何演繹?個股紅包行情在哪裡?看看私募大佬怎麼說
    2019年,私募行業終於等來了春天,無論是股票多頭私募、量化私募,還是價值投資、趨勢投資等各類策略的私募基金均百花齊放,收穫滿滿。距離過年還有最後4個交易日,他們對市場怎麼看?有怎樣的投資策略?私募機構指出,隨著節日臨近,資金派發和獲利兌現,以及量能萎縮非常明顯,經過連續小幅調整後,指數有回踩低點考驗支撐後的反抽。
  • 增量資金進場 年末紅包行情發酵
    原標題:增量資金進場,年末紅包行情發酵   【消息面】  1、央行黨委召開擴大
  • 信心逐漸恢復 紅包行情可期
    一是北上資金,在近期持續淨流入。2018年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額2942.18億元,2019年有望保持持續淨流入的趨勢。因為A股估值數據的比較優勢仍然存在。二是內資増量資金有望加倉,因為持續降準,銀行間流動性非常充沛,溢出效應明顯。而且,近期A股賺錢效應也較為明顯,有望吸引增量資金。如果滬市成交額能夠持續保持1600億元左右,市場活躍度有望提升,指數運行有望漸次上行。
  • 今日熱點:創業板指創三年新高 春節紅包能有多大?
    北向資金延續淨流入狀態,今日淨流入逾60億元。機構指出,春季行情繼續,2020年A股增量資金會達萬億。外資流入A股格局不變:人民幣今年升值可能性更大、A股估值比美股低、長期看國際指數將提高A股權重。4天投放11000億流動性 「紅包雨」還會繼續嗎?  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2020年A股增量資金會達萬億!
  • A股:逼空上漲,年底紅包行情來了?明日行情展望!
    小康股份低開,開盤後直接拉升,資金搶籌意願強烈,最終完成反包。鄭州煤電受昨天尾盤資金搶跑影響,開盤後衝高回落直線下殺,隨後在水下做區間震蕩,承接相對較好,最後在大盤帶動下再次拉升封板,晉級三連板。成為了板塊龍頭,唯一性出現後,資金不願意再去做龍二的晉級板。相對於現在發達的自媒體,很多盤後消息會影響個股第二天走勢,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很多人氣股收盤後經過自媒體發酵後第二天要麼買不到,要麼是大面,而不被關注,量價健康的個股卻能走出超預期表現。
  • 春季紅包行情還會不會存在? 這些股或有機會
    A股市場在去年10月份探到2449點底部之後,出現了一波反彈行情,前段時間再次探到2440點。其實上證指數在探到2449點的時候,就意味著市場已經完成探底。一些強勢板塊已持續上攻,比如券商、5G等板塊反彈力度還是比較大的,而科創板推出帶來了創投板塊的機會。
  • 年底紅包行情可期!19家公司獲高毅資產密集調研 近7億元大單資金...
    原標題:年底「紅包行情」可期!19家公司11月份以來獲高毅資產密集調研 近7億元大單資金鎖定9隻潛力股 摘要 【年底紅包行情可期!
  • 股市藏寶圖:私募大佬葛衛東5億砸向半導體龍頭 茅臺上半年日賺超1...
    7月28日三大指數全天橫盤震蕩,成交額不足九千億,資金做多情緒一般,貴金屬板塊高開低走,食品板塊強勢。晚間,貴州茅臺發布半年報,北向資金小幅增持;題材方面,核電、智慧城市等板塊迎利好;龍虎榜顯示,一家機構席位7700萬逆市抄底司太立;公告裡,需注意大基金擬減持通富微電不超1%股份。
  • 「牛市旗手」也發力 歲末紅包行情穩了?
    「牛市旗手」也發力 歲末紅包行情穩了? 來源:券商中國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以順周期為主導的結構性行情再度王者歸來!12月17日,A股全天走出單邊上行行情,滬指收盤大漲1.13%。盤面上,有色金屬、鋼鐵、煤炭等傳統順周期板塊紛紛大漲,「煤飛色舞」行情再現。
  • 操盤必讀:四路增量資金集體加倉A股 科技股超買跡象隱現
    1、四路增量資金攜手進場 兩市成交額突破萬億元 滬深兩市成交額重返萬億元大關,與四路增量資金集體加倉密不可分一是北向資金。昨日,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37.45億元。二是機構資金。隨著近期市場情緒回暖,爆款基金頻繁出現。三是融資資金。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在2月4日觸及階段低點10140.66億元。但隨著指數反彈,融資資金開始大幅回流。四是個人投資者,A股投資者數量首次突破1.6億。
  • 江左牛郎:年終紅包行情馬上開始
    高開之後券商首當其衝向下調整,到了1點半才及時剎車,短暫反攻之後尾盤依然帶動一波跳水行情。個股方面兩市兩千多家個股綠盤,除ST外漲停家數僅有40支,創出近期新低,跌幅榜清一色的近期高位出貨股,說明機構已經大面積短線了結,下周會開始一輪新的行情。那麼年終最後一波紅包行情大概率就是下周開始了。
  • 「牛市旗手」也發力 歲末紅包行情穩了?
    2020年即將進入尾聲,以順周期為主導的結構性行情再度王者歸來!  12月17日,A股全天走出單邊上行行情,滬指收盤大漲1.13%。
  • 年底"紅包行情"可期!
    11月份以來,A股市場呈現震蕩反彈的走勢,北上資金投資熱情回升,本周三滬指盤中創下年內新高。在此期間,作為A股公開持股市值最大的明星私募基金高毅資產調研熱情高漲,業績穩定增長的績優龍頭股備受關注。    事實上,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再次刷新年內新高。
  • 招商策略:極致的風格 轉變的時機和理由|龍頭股|增量資金|估值|...
    【復盤·內觀】本周市場整體呈現出普漲行情,平均日成交超萬億,北向連續10周單周淨流入,本周市場呈現出普漲行情的主要原因在於:(1)投資者普遍預期春季行情來臨;(2)美國大選最終落地,疊加美股持續上漲,帶來風險偏好提升。(3)北上資金連續淨流入帶來增量資金,國內基金髮行依舊火熱,帶來新增資金。(4)部分高景氣度板塊持續上漲帶動情緒。
  • 兔尾紅包乍現 滬指漲4%直逼23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發布時間:2012年01月18日 08:02 | 作者: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昨日(1月17日),市場久盼不至的「紅包行情」突然出現,多個指數全線上漲,滬指更是氣勢如虹,最終收於2298.38點,大漲4.18%,似乎2300點將唾手可得。
  • 年底「紅包行情」可期!19家公司11月份來獲高毅密集調研
    來源:證券日報 年底「紅包行情」可期!事實上,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再次刷新年內新高。根據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為78.92%,環比加倉了0.45個百分點,並且這已經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周刷新年內新高。分規模來看,目前百億元私募倉位最高,50億元規模私募環比加倉力度最大。
  • 每日八張圖縱覽A股:滬指已兵臨3100點城下機構稱開門「紅包行情...
    1月3日凌晨,京滬高鐵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公告》。根據公告,預計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為306.74億元。公告稱,本次發行申購將於2020年1月6日(T日)進行網上和網下申購,申購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其中,網下申購時間為9:30-15:00,網上申購時間為9:30-11:30,13:00-15:00。
  • 牛股早報 | 紅包行情還有嗎?2月2日你必須知道怎麼辦
    有分析師認為,隨著A股趨勢的進一步疲軟,也會將創業板指拉下神壇。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實習生 餘思亭 圖 2月再遭「開門黑」,春節前紅包行情還有嗎?2月1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全天呈震蕩向下,收盤時滬指下跌1.78%收報2688.85點,創業板指微跌0.07%收報1992.7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