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鬱症》:抑鬱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2020-12-16 鴕鳥心理

這是一個關於抑鬱症患者成功自救的故事,對比其他專業書籍,這本書更加感性,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和抑鬱症抗爭多年的心路歷程,他告訴我們:即便是痛苦的人生也可以在痛苦中找到活著的意義。@鴕鳥說話

01丨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段灰暗的時光,抑鬱者的那段時間更是難熬至極

《走出抑鬱症》的作者王宇,現在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是他自己訴說,也許沒人會想到,他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本書的第一部分就講述了作者與抑鬱抗爭的很長一段日子,那些毫無色彩的時光,痛苦而絕望,但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忍和成熟。

從高中時代開始,他就陷入了抑鬱狀態不能自拔。經歷了自我掙扎、自我懷疑、自傷和自殺行為以及在絕望中到北京求醫的多個歷程。最終藥物沒有帶給自己根本的改變,卻給了他另一條路,他開始了自我探索,開始跑步、結束自我封閉的狀態、主動聯繫朋友、為自己做行為訓練。終於,他逐漸地走出了抑鬱的泥淖,接受現實並開始學會快樂,享受生活,最終戰勝了抑鬱症。

這部分的內容更像是一部自傳微小說,樸實無華的文字,將一個絕望無助的高中大男孩,從抑鬱的漩渦中拯救出來。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文字,都是作者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時間裡留下的內心痕跡。產生抑鬱症的真正的內因、或者說本質因素是一個人的人格特點。

國內精神分析專家曾奇峰認為:從深層心理學上說,在抑鬱症患者的人格結構中,有一個嚴厲的懲罰者,這個懲罰者會時時監控他或者她的言行,一旦出現哪怕一點點過錯或者失誤,這個懲罰者就會以極其嚴厲的方式實施制裁和譴責。抑鬱症患者的自責自罪、自我價值感低下、活力降低,都來自這樣的自我攻擊。

《走出抑鬱症》的作者就是如此,比如他向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遭到了對方的冷漠對待,他本可以重振精神,繼續追求。或是真的無法打動對方,讓那些好感留在心裡,就做普通同學就好,但他內在的懲罰者一直在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在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無疑為他的抑鬱提供了人格基礎。

02丨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必不可少,但心理因素確實最為關鍵的

抑鬱症所帶來的嚴重 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抑鬱者有自殺的危險;其次,患上抑鬱症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自己和家人的關係、生活質量,把本來美好的生活變成痛苦的旅程,所以對抑鬱症的積極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走出抑鬱症》的第二部分,作者主要講述了抑鬱者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以及自己對抑鬱症進行初步治療的過程,由淺入深過渡到更為專業的內容上。因為在服藥一小段時間後,自己並沒有大的變化,所以他摒棄了藥物治療,主要以心理治療為主。心理治療可以使用的方法走路時的放鬆術、冥想放鬆術、呼吸放鬆法、順其自然法,以及大名鼎鼎的情緒ABC理論。

關於ABC理論,在書中有很詳細的介紹,通俗裡理解就是: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你怎麼想是你的事兒。深陷負面情緒時,隨之會產生很多負向思維,反過來影響情緒,讓自己更加抑鬱。所以調整自己的認知,在抑鬱症的心理治療中尤為重要,認知-行為療法也是從情緒的ABC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到目前被證明對抑鬱症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不過在我看來,作者在這一部分的內容上只談到了心理治療,還是略有片面。藥物在中重度抑鬱症上的使用還是必不可少的,而作者之所以放棄藥物治療,是由於藥物「沒有起效」。但抑鬱症藥物治療需要有一個過程,達到治療濃度之後才能緩解,所以急不得,也千萬不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心理治療上,遵醫囑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作者作為心理諮詢師沒有大談特談藥物治療,也是非常遵守心理諮詢倫理的,不過還是要再強調一遍,遵醫囑才是最重要的。

點擊

03丨想要根本上擺脫抑鬱症,就要直面那些自身的問題,能救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走出抑鬱症》的第三至第六部分,用大量篇幅去描述了那些影響我們情緒的深層因素,核心思想就是消滅那些深藏內心的「完美主義」想法。

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期待與嚮往,正是因為人有理想和目標,所以人類社會才得以發展和延續。

賈伯斯就是典型的追求完美的一個代表人物,他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如果你使用過蘋果公司的產品就會有感覺。所以他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蘋果帝國,但也因為對自己過於苛刻,他在追求完美的路上過早地倒下了。

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最早將人格結構歸納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那個我,遵循的是快樂原則,那些所有邪惡的、不符合社會道德的想法,都是本我產生的。而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則,注重社會規則、倫理法律,用來限制和打壓本我產生的那些不符合社會綱紀的想法。在本我和超我之間博弈之後,就是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自我了。

如果一個人超我過於強大,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自己無休止的打壓、不滿意、指責等等,這種長期向內的壓抑,就是一種自我攻擊。長此以往,就一定會引發負面情緒,甚至產生嚴重抑鬱。所以後面這四部分內容,作者集中去描述了跟 「完美主義」相關及其引發的一系列關係問題,譬如人際關係、工作問題等等,具體到了一些細小的不合理信念。

在我看來,這些內容歸根結底,還是要和情緒ABC理論建立起聯繫,因為超我的強大,引發一系列不合理的信念和對自己的嚴苛要求,這和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論遙相呼應。而那些內心中的不合理信念,仍是要自己去解決。

作者也談到了抑鬱者的逃避心理,在實際案例中確實有「因病獲益」情況的存在,由於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就會獲得他人的關注、他人更多的理解,這也會反向影響到抑鬱者,讓他們更加沉浸於抑鬱不想拔出來。

但如果要擺脫抑鬱症,僅僅是逃避,也不過是掩耳盜鈴,那些真正走出抑鬱症的人,無一例外都是敢於直面疾病,並且願意走出自我救贖的第一步。能救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總結:

《走出抑鬱症》是一本適合所有人讀的書,不論是作者自身的抑鬱經歷,還是從理論角度由淺入深對抑鬱症成因的剖析,都非常具有針對性,可謂 「一針見血」。如果你正在飽受抑鬱症的困擾,那這本書非常適合你,他會讓你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識,給你改變的勇氣;如果你身邊有抑鬱者,你也可以通過閱讀這本書,給到他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幫助他走出抑鬱症。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如何自我治療?4招教你緩解抑鬱症,助你早日走出抑鬱症
    據調查,現在平均每一百個人當中就有四個人患有不等程度的抑鬱症,其可怕不僅僅在於它所帶來身體疾病,更可怕的是它所帶來的自我毀滅。除此之外,對於抑鬱症並沒有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法,與其他疾病不同,抑鬱症患者的患病時間可能會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 自助者天助之,帶你走出抑鬱症的關鍵因素還是你自己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抑鬱症的康復中,我們聽到有句話叫「自助者,天助之」。也就是說,當你在困難的時候開始嘗試自己拯救自己,連上天都會被感動來幫助你。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
  • 走出抑鬱症的最好方法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我是一名剛剛走出中度抑鬱症折磨的人,徹底擺脫病困,獲得了真正的健康和發自內心的喜悅,有著重生的感覺!如今的生活充實快樂,充滿信心和活力,我沒有停止學習,能量狀態一直在提升中。能量狀態的提升是治癒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心理問題的最好方法!什麼是能量狀態?
  • 4個方法走出抑鬱症,學會3個即可快速遠離抑鬱症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抑鬱症是最為熱門的詞語了,特別是關於測試抑鬱相關的試題或是方法,導致我們很多沒有患病的人因為測試之類的題而使自己患上抑鬱的,雖然有些誇張,但這確實也是大家現在患上抑鬱症的一大原因。抑鬱症患者適合做運動嗎?4個方法快速走出抑鬱症1.多溝通溝通對於抑鬱患者來說是非常之重要的,可以說它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 如何判斷自己可能患有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
    很多人因為無法區別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常常把抑鬱情緒認為是抑鬱症,以至於因為自己的誤解和誤讀,一度把自己嚇得不行不行的。 為了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如何來自我評估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患上抑鬱症難道就真的是世界末日嗎?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能治的好嗎?」
  • 微笑抑鬱症要比抑鬱症可怕,這是為什麼?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抑鬱症和微笑抑鬱症哪個更可怕,這讓我也是非常的感興趣,我便開始收集各種資料,最後總結了這些給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能夠仔細看,如果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可以分享加點讚。根據大量數據顯示微笑抑鬱症要比抑鬱症可怕,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繼續看。
  • 崔永元談抑鬱症 崔永元如何走出抑鬱症
    抑鬱症可怕嗎?不少人都因抑鬱症自殺。喬任梁的離去,讓更多的人重視抑鬱症,了解抑鬱症,崔永元則是用自己的經歷談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是一種見不得人的病  喬任梁28歲年輕的生命在抑鬱症的折磨下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對此,抑鬱症也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 張國榮為何結束自己的生命?你不知道的事,抑鬱症原來這麼可怕
    但你知道嗎?哥哥張國榮究竟為何結束自己的生命。哥哥張國榮患抑鬱症而走,他患的抑鬱症究竟折磨了他多久。你或許不知道,原來抑鬱症這麼可怕。在他最好的年華裡,他選擇了結自己,與這個世界告別,這一切都值得嗎?可天有不測風雲,老天爺似乎比較嫉妒這種天之驕子,讓哥哥張國榮患上了抑鬱症。當時哥哥張國榮的大姐張綠萍拿到了哥哥張國榮的確診通知,手不住地顫抖。哥哥張國榮不幸患上了生理性抑鬱症。這是一種極度折磨人的病症,也是導致哥哥張國榮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最主要原因。
  • 如何走出抑鬱症
    如果這是十二字一字不差,可能受到了抑鬱症困擾。首先要聲明的是,抑鬱症也只是情緒陷入了抑鬱漩渦中,透過適合的方法是可以「拔」出來的。如同上述,抑鬱情緒不斷在低落和平和間轉換,情緒也是不斷變化、變化的,相信你也有體會,即便你正在被抑鬱症困擾,你的抑鬱情緒並不是一直跌落在谷底的,它也會有起伏,對嗎?
  • 心理學家: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 「抑鬱症可能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如何識別抑鬱症?(內附抑鬱症測試)
    沒人能理解我的痛苦,世界已經拋棄我了嗎?每次我都會給她們打氣,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走出自己人生的困境。但有時候我也知道,也許她們需要的不僅是理解、開導,如果是長期的抑鬱情緒,她們更需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並接受相關的心理治療。
  • 抑鬱症人數不斷上升,你關注過抑鬱症嗎?愛生活,愛自己~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看著這些可怕的數字不斷上升,有更多的人去關注抑鬱症,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精神醫學科普】抑鬱症沒那麼可怕,遵循這3種方式你就能走出抑鬱症
    就像《戰勝抑鬱》書中講到,抑鬱症的人對於「快樂」是很遲鈍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周遭的空氣是凝滯的,風景變得沒有感覺,身邊的人們來去匆匆,仿佛都和自己沒有關係,你存活在這個世上,可是,感覺這個世界已經把你遺忘了,你對一切事物感到厭倦。所以,你很沉重,心很累。
  • 10本書,帶你擺脫抑鬱症的世界
    本書匯集了Quora網友關於抑鬱症的經歷和看法,他們大都親身經歷過長期抑鬱症,或家人朋友患有抑鬱症,許多關於「如何與抑鬱症患者做朋友」、「如何給患有抑鬱症的人以支持」、「如果不想依靠藥物,抑鬱症患者應如何自我治療」的回答,看得人眼眶一熱。有一天你神經質了,有一天你無法控制自己,有一天你幹什麼都沒趣還衝自己喜歡的男人發脾氣!你沒想過會這樣,可男友卻宣布你這是得了抑鬱症。
  • 抑鬱症:治療抑鬱症沒有捷徑,唯有敬畏科學才能避免自己少走彎路
    抑鬱症屬於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它不可能一下子吃點藥就好了的,如果你吃藥很快就扭轉了,千萬不要高興太早,那只是藥物在控制你的症狀而已,這個時候不要犯這樣的錯誤,即:停止服藥。現實中,無數這樣的例子了,因為治療了個把星期感覺自己好轉了就把藥物丟了,結果不到半個月或者一個月,自己的症狀又來臨了,而且比第一次還嚴重。
  • 抑鬱症太可怕?
    影片講述了辛唐(孫晨竣飾)擁有通過聲音給他人製造快樂的能力,但對同一人使用三次後,性命就會和此人綁定,只有對方開心,辛唐才能活命。偶然,辛唐救下準備自殺的同校網絡紅人吉擇(章若楠飾),兩人藉此綁定。吉擇表面開朗,但實際患了抑鬱症。辛唐最初為了活下去,費盡心思讓吉擇開心,而後續也真的投入深情。
  • 抑鬱症並不陌生,那抑鬱症可以自己恢復嗎?它能自愈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抑鬱症影響著全世界3億多人,是全球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 如果得了抑鬱症,該怎麼做呢?抑鬱症可以自己恢復嗎? 如果抱有這樣的想法,只會是存在一種結果——你可能根本等不到它自己恢復的那天!
  • 抑鬱症,其實也並沒那麼可怕
    在座的導師均為之動容,章子怡對王自健的演技給出了堅實的肯定:你沒有演過太多,你沒有所謂的套路,也沒有所謂的框架,但你給的都是最真摯的表演。 王自健在節目中的大方分享,不僅得到了網友們的熱切關注,也得到了同樣深陷抑鬱症困擾的網友們的提問。王自健大方地講述自己的痊癒經歷,呼籲大家積極地面對治療,同時耐心地回復網友們在評論區的提問。
  • 職場抑鬱症,比想像更可怕,我到底該怎麼辦?
    像A女士這種狀態,可能是因為環境讓自己患上了抑鬱症。如果能離開該環境,調整還是比較快的。老王本來做職業諮詢的,沒有想到,老王的職業建議卻挽救了一個生命,阻止了一個想從30樓的窗戶往下跳的人。    案例2    某公司一位朋友,由於業績壓力較大,每天睡覺失眠、做夢還是想著自己的業績沒有完成,被領導罵。久而久之患上了職場抑鬱症。他找老王聊天的時候,說自己曾經多次想到了自殺,但考慮到孩子,他放棄了。但還是沒有走出職業的抑鬱。
  • 告訴媽媽我有抑鬱症後,「你特麼不能自己忍著?」
    我站在鏡子前,發現我已經不在意自己好不好了。」這是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當這個世界對你來說失去意義,你還有什麼動力去做事?你還有什麼動力活下去?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的回答是:「為了不讓那些愛我的人心碎。」 但是,許多抑鬱症患者身邊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就是那根非常重要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