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書,帶你擺脫抑鬱症的世界

2022-01-08 杭州圖書館

來源公眾號:央視新聞(cctvnewscenter)

豆瓣閱讀(read-douban)

近日,抑鬱症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沒有人對抑鬱症有絕對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鬱症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躍至全球第二大疾病,自殺是其最可怕的症狀。

如何擺脫抑鬱,值得我們每個人關注。

什麼是抑鬱症?

有不少人把抑鬱症歸結於性格或心理上出現了問題,以為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上抑鬱症。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它與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有關,導致大腦總是會傳遞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過是誘因。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也不相同。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類綜合症,它不僅包含沮喪悲傷,還有喪失興趣、疲倦、焦慮、厭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

抑鬱症是現代都市人的常見病,在老年人、處於更年期的婦女、青春期少年、面臨激烈工作競爭和失業壓力的中年人中,都很普遍,被稱為精神疾病中的「普通感冒」。在醫學中,抑鬱症歸屬於「情感障礙」,有以下典型表現:

抑鬱症「肆虐」全球 

我國9成抑鬱症患者沒有治療

抑鬱症絕不僅僅局限於某個群體、某個國家,而是覆蓋全球——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儘管與遺傳有關,抑鬱症也稱得上是一種「時代病」,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壓力密切相關。

不少人認為精神疾病是意志力薄弱的體現,抑鬱症也因此蒙上「恥辱」之名。事實上,抑鬱症並非罪過,它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

抑鬱症是不是真的治不好?

當然不是。

對待抑鬱症,應該像對待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樣,坦然、主動地尋求醫生的幫助。只要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調整,絕大多數患者就能走出抑鬱的陰影。

自測你是否有抑鬱傾向

以下是美國權威抑鬱自評量表,選擇符合自己的程度――偶爾、少有、常有和持續。需注意,自評量表用於評價一下自己的心情,提醒自己注意心理健康是可以的。抑鬱症的診斷應當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在親自與病人進行交談後得出。

切記,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得了這種病,不要歧視他,鼓勵他去看醫生,以便得到科學的建議和及時的治療。

豆瓣閱讀君推薦10本關於抑鬱症的高分好書

書單裡,有一些是關於如何掙脫抑鬱深淵的心理學專業書籍;也有一些是抑鬱症親歷者關於過往痛楚的細緻描摹。

很多時候,當人們被密閉在抑鬱的黑暗空間裡,會突然害怕面對任何微帶憐憫的目光,手臂會突然沉重得連一條簡訊、一通電話都沒有辦法發出。在這些時刻裡,書籍,或許是更有可能照亮黑暗的一束光。

豆瓣閱讀君希望,這些書可以幫到你了解抑鬱症的方方面面,更可以幫到你,學會如何面對尚在萌芽階段的抑鬱情緒,學會如何面對身邊罹患抑鬱症的朋友們。



1.和抑鬱的自己聊聊吧

心情會影響人的思維和言談,反過來,語言也能作用於情緒。說話方式變了,心情就會改變,想法也變得積極樂觀起來。

一位資深日本心理諮詢師提煉出的33條負面情緒轉化法則,深受負面情緒之苦的你,快快用起來吧。

一個花了7年時間才從抑鬱中走出來的女孩,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回顧了80後共有的美好童年和她那段與眾不同的抑鬱灰色印跡。

書中那些濃烈到詭異的畫面讓人心驚,好在,她有著摯愛的親人和朋友,還有不肯放棄變好的信念。

國外的人們是如何面對抑鬱症的?

本書匯集了Quora網友關於抑鬱症的經歷和看法,他們大都親身經歷過長期抑鬱症,或家人朋友患有抑鬱症,許多關於「如何與抑鬱症患者做朋友」、「如何給患有抑鬱症的人以支持」、「如果不想依靠藥物,抑鬱症患者應如何自我治療」的回答,看得人眼眶一熱。

有一天你神經質了,有一天你無法控制自己,有一天你幹什麼都沒趣還衝自己喜歡的男人發脾氣!你沒想過會這樣,可男友卻宣布你這是得了抑鬱症。

年輕的情侶在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中,接觸到各色人等和各種以前不敢去碰或沒有機會去了解的東西:中醫、心理、宗教、運動、旅行,等等等等。他們也逐漸發現一些只有抑鬱之後才能體察到的人生況味與感情。

十幾年前,我曾是一名抑鬱、焦慮症患者。我曾經也將抑鬱症作為一種疾病去對治,四處求醫、心理諮詢,嘗試過藥物、心理分析,以及各種主流的非主流的方法。現在我已經走出了這一段黑暗時期,迎來陽光的心態,對生命的看法也產生了徹底的改變。抑鬱有很多種原因,但不論哪種原因,它都是你的道途。我經過它,來到一個更加寬廣的世界。只要你願意讓它帶著你漂泊夜海,不懼怕浪潮和未知的暗礁,你會在黑暗中窺見那瑰麗的世界……我是抑鬱症患者,也是反抗抑鬱的鬥士。我只想讓人們知道,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也有不一樣的煙火。我不治療別人,我只負責自剖。如你能在我的血肉中找到一絲存在的溫暖,是我的榮幸。壞心情就像一個沼澤,你越努力掙扎,就越陷越深。因為傷害我們的並非痛苦本身,而是我們應對它的方式。

這是一本從極微細的事情上教導我們如何應對痛苦的書——練習自己的覺知能力,從無覺察到覺察,並將覺察延伸到在在處處的生活中,也教導我們去認識以及糾正一些固有的負面思維,警惕我們的自我批評與自我糾纏,不再逼迫自己快樂,也不再抵抗不快樂,認識自己,也善待自己。

抑鬱症患者的逐年增多,源於中國人對精神健康長期忽視乃至防治失守;而隔膜與無知,使得抑鬱症這個本可治癒的疾病,成為能吞噬人生命的猛獸。

抑鬱是一頭可怕的猛獸,但我們可以馴服它,在那之後,它可以成為我們思考的一部分,繁華我們的思想。

壹心理全方位講述抑鬱症的方方面面,希望可以幫到深陷抑鬱的你。

10.學心理,我在學什麼?


作者 麥子

豆瓣評分 8.4

拖延、嫉妒、糾結、抑鬱、焦慮、壓抑……生活中的這些負面情緒,往往如影隨形。學心理的我,願意用最通俗的語言告訴您最真切的心理知識。

點擊一下關鍵詞查看更多往期內容

9月活動 | G20知識競賽

經典兒童電影 | 看視頻贏獎品

相關焦點

  • 這15本書,帶你了解抑鬱症的方方面面
    「只有你才能給我快樂!」「你怎麼就是不聽我的呢?」「為何我總是不開心?」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自己和別人發出類似的聲音,其實這是個人的信念系統、溝通方式和情緒管理能力出現了問題。 閱讀本書,你將學會做情緒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擁有正面情緒。▼No.5《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作者:戴維·伯恩斯
  • 這本書7本豆瓣高分書籍幫你對抗抑鬱症
    本書從三個方面指導你完全走出抑鬱:認清自身的抑鬱狀況,了解抑鬱的成因及表現形式,為全面挑戰抑鬱樹立良好信心確定困擾你的心理因素,以認知療法為基礎,為你全面克服抑鬱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技術和心理支持針對你的心理狀況,設計科學的自助方法。每天堅持實施既定計劃,你定能成功地改變消極的思維模式,塑造完美的心理品質。
  • 《走出抑鬱症》:抑鬱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這是一個關於抑鬱症患者成功自救的故事,對比其他專業書籍,這本書更加感性,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和抑鬱症抗爭多年的心路歷程,他告訴我們:即便是痛苦的人生也可以在痛苦中找到活著的意義。@鴕鳥說話01丨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段灰暗的時光,抑鬱者的那段時間更是難熬至極《走出抑鬱症》的作者王宇,現在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是他自己訴說,也許沒人會想到,他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本書的第一部分就講述了作者與抑鬱抗爭的很長一段日子,那些毫無色彩的時光,痛苦而絕望,但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忍和成熟。
  • 孩子抑鬱症是父母「逼」出來的?若出現這10種苗頭,家長要警惕了
    抑鬱症有多可怕呢?它的致死率僅次於癌症;每年,中國都有20萬人因為抑鬱症自殺;它是導致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常年穩居世界第一的首要原因;預計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困擾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的第二大疾病……而你身邊看起來一切正常、會跟你一起吐槽大笑打鬧的朋友,很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不止如此,抑鬱症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很多看起來天真爛漫的孩子,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員,也在遭受抑鬱症無盡的折磨:
  • 推薦這5本書或許可引導你自救!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長期患有抑鬱症,他說過一句讓小編非常扎心的話: 「我有隻名叫抑鬱的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其實在小編看來,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條「黑狗」。 而今天推薦的這5本書,就是教大家如何跟這隻「大黑狗」和平共處。特別提示: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去醫院看!要求助專業的醫生!
  • 曼雅是如何徹底走出抑鬱症、焦慮、情緒不穩定的?10問10答
    在這個比喻中,人就是馬車夫,抑鬱的內心狀態就是這匹受傷的馬,人對外在世界的追求和夢想就是目的地。如果你想順利地到達你的目的地,抽打受傷的馬是無濟於事的,你需要先療愈它,只有當馬恢復了健康,它才能夠為你的追求和夢想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 有抑鬱症的人,一般都是善良的人。治好了,他們就是人才
    或者你心中常盤踞著悲觀絕望,痛苦難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又或者你發現自己習慣逃避,你有嚴重完美主義傾向,常不滿意自己?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名字叫《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 你的世界不會輕易崩塌,送給抑鬱症的朋友
    之所以公開這次聊天內容,是因為我們倆都希望會有更多人能理解一點抑鬱症的內心世界,並探討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幫助TA們和陪伴TA們會更好一點。今天的光,專屬於TA們。對生活一點期待都沒有了,感覺自己與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最後實在是工作不下去了,一度有種人間即地獄的感覺,就離職在家修養。葉子:你去醫院檢查時是自己一個人去的嗎? 聽到醫生的確診後,你一開始能接受這個事實嗎?XK:和我父母一起去的。
  • 抑鬱症:我在9個月的時間裡,擺脫了重度抑鬱症!沒有什麼不可能
    文/阿秋一大家好,我是阿秋老師,曾經也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如今我已經康復兩年多了,且情況也越來越好了!希望我的文章和一些療愈的經驗、方法、理念,能夠給你帶去能量和希望,最終幫助你擺脫焦慮症和抑鬱症。關於我是如何康復的?
  • 有抑鬱症的人,大多都是善良的人,治好了,都是人才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有相關數據統計,在當下中國,關於抑鬱症的媒體報導相較十幾年前多出至少20%。正確認識抑鬱症,積極治療很多人認為抑鬱症和自己太遙遠了,這裡有個數字你該警惕。據調查,我國抑鬱症患者達9500萬人。中國每年有28萬人自殺,大部分診斷為抑鬱症,而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
  • 我用十年時間擺脫了抑鬱症希望我的故事能幫住深陷無際黑暗裡的你
    如果你還深陷深淵無法自拔!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一點點幫助和指引!看看能不能幫你在無邊無際的地獄裡找到一絲絲光亮.我都可以微笑的地迎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相信你也可以。我願意把我的經歷和你一起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 10本書帶你走出負面情緒,收穫滿滿好心情
    但正如《馬男波傑克》所說,「那些厭世的譏諷、抱怨,其實正來源於對這個世界最深切的愛。」所以直面內心,你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為熱愛這個世界。新的一年,試著告別那些「喪」,做更開心的自己吧!學習跟焦慮不安和負面情緒和解,你也可以以一種更快樂的方式來擁抱這個現實世界。《告別負能量》就是這樣一本毒舌腹黑,真實又有趣的書。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或者你心中常盤踞著悲觀絕望,痛苦難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又或者你發現自己習慣逃避,你有嚴重完美主義傾向,常不滿意自己?這個時候,你就要特別注意了。我們現實中很多人的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對抑鬱症認識不夠,很容易忽視它,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我國抑鬱症患者達9500萬人。
  • 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其實治好了,他們就是人才
    #抑鬱症#眾所周知,抑鬱症已經在悄悄地逼近現代的人群。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在11%,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你以為它很遠,其實它很近。為何說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坊間有這麼一個說法,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這是為何?
  • 世界衛生日:可以抗擊抑鬱症的10種食物
    摘要:抑鬱症是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世界衛生日,我們來看看可以對抗抑鬱症和提高心理健康的十大食物。
  • 抑鬱症眼中的世界你了解過嗎?
    洛洛的微博字字句句皆是血淚,也讓我想到了更多像她一樣的人——抑鬱症患者!  如今我仍舊聽得到很多人是如此評論抑鬱症患者的「矯情」「無病呻吟」「懶」.還有太多太多的安慰「放輕鬆就好了」「你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那你了解過抑鬱症嗎?抑鬱症真的就是在無病呻吟嗎?
  • 只有抑鬱症才能看懂的10張圖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雖然我們對抑鬱症的了解越來越多,可說實話目前的科學水平抑鬱症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的探索,但這不妨礙我們對抑鬱症的了解。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抑鬱症主題的漫畫,讓你更好地體會到抑鬱症的內心。
  • 抑鬱症患者自救的10種方式,只要你肯踐行起來,那麼就會有所收穫
    正是因為他們這種自救的意識和精神,最終幫助他們順利地戰勝了心魔,走出了抑鬱症的困擾。這時有人就會問了,是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是可以通過自救走出來?我們基本可以這麼去理解,因為抑鬱症最終到了中間以及後面階段的時候,都得靠自我去自救起來,才能最終擺脫它。這句話如何理解呢?
  • 抑鬱症患者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我的抑鬱症大概是從2017年開始的,這個抑鬱症就是俗稱的「黑狗」,成長速度極快,在你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成長吞噬你的人,可能僅僅需要半年的時間而已。最開始我只是有抑鬱情緒,一周大概只會出現一兩次,每次時間也很短,到後來越來越頻繁,時間也越來越久,變成一周三四次,每次5-6小時,再到後來一周四五次,每次持續一整晚。
  • 家屬為何不要對抑鬱症說:「你就是想太多」?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當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來看,我國抑鬱症差不多有9000萬之多,然而,社會對抑鬱症的醫療識別率卻很低。以我國為例,地級市以上的醫院對抑鬱症識別率還不到20%,其中接受了藥物治療的患者更是不足10%。但隨著抑鬱症越來越低齡化,一些家長還是老觀念,對抑鬱症的態度以「想太多」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