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貸是我國P2P網貸行業的一線頭部大平臺,三位創始人都有著耀眼的背景經歷,2個清華、1個北大,家世背景也非常好。曾經也有過高光時刻,網際網路創新的領軍人物,還曾經登過福布斯富豪榜。人人貸上千億的大平臺,現在忽然一改過去的讓出借人(投資人)信賴的態度,宣布退出網貸,進行清退。
出借人的至暗時刻來臨了,當看到兌付方案時,要求出借人自己在債轉平臺上進行自我退出。在平臺暗示下,出借人收回債權的折扣數一步步下滑,現在已經掉到了6.5折,但是人人貸仍然表示兌付也很困難,出借人本金6.5折仍然不可能保證快速退出。
面對清退前,人人貸信誓旦旦的債權無大事,到目前6.5折都不能下車,其實所有出借人(投資人)都想問一個問題,公司的資本金和利潤去哪裡了呢?
1. 仔細去閱讀人人貸的報表,他們在過去幾年是有著巨額淨利潤的。而這些淨利潤的唯一來源就是平臺賺取的利差,如果不能正常收回債權資金,那麼平臺也賺取不到利差。報表上利潤滿滿,說明出借人債權沒出問題啊?為什麼不能兌付呢?
2. 再從人人貸的聲明中,看到人人貸從去年到今年,公司人數已經從2萬人縮減為幾百人,而且都轉向催收事宜,同時經營支出也肯定是大比例縮減。那麼為什麼過去債權貸壞帳率都非常低,現在這一年就會發生債務大面積違約嗎?不合常理啊!過去壞帳數據有無包裝?人人貸平臺為了美化報表,掩蓋了哪些數據?財務報表數據真實性有多少呢?
3. 從網貸市場上得知,人人貸的借款利率可是不低,基本上借款人實際年化利率都在24%以上。每一筆撮合,平臺都能收到高達14%以上的利差,他們都用到哪裡去了呢?如果真的用於彌補壞帳,其實足夠100%兌付了。了解到放貸過程中,人人貸有不少關聯公司,要求借款人給付不少費用,實質性抬高了借款成本,那麼這些收入去了哪裡?
以上僅僅是針對人人貸內部的收入計算、利潤分配、報表真實而提出的疑問。但是在出借人的出借環節,按照原來平臺所談的風控方式,其實不應該出現出借人資金無法收回,甚至打折都退不出的局面啊。那麼出借人錢去哪裡了?
1. 按照P2P網絡借貸中介平臺的商業模式,每一筆出借人的錢都應該對應著借款人的債權,平臺賺取利差作為業務經營收入。在其中,每一個出借人的資金都對應著具體的債權,平臺不能挪用出借人資金一分一毫。同時公司有壞帳準備金,用於償付無法收回的債權兌付。這麼看來,出借人的錢這麼可能打折都收不回來呢?
舉個例子:10萬元債權,給出借人7%年化收益,借款人承擔了24%的成本,平臺賺取了17%的服務收益。如果還有風險準備金兌付,那麼必須壞帳率要達到17%啊,才會發生兌付困難。如果人人貸資本金到位,壞帳率還需要更高。但是我們知道,市場中哪有這麼高的壞帳率呢!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2. 從2017年開始,國家已經要求網貸平臺必須接入銀行第三方存管,網貸平臺不得作資金池,不得挪用出借人的資金,不能自融,不能用於經營開支。但是現在所有出借人都無法正常兌付,也就是說出借人所有的對應貸款債權都不能回款。難道他們還是做了一個資金池?現在將所有債權混在池中,用6.5折進行回收,讓出借人來填補人人貸平臺的虧損、壞帳,甚至是內部挪用,更壞的可能是自融。
3. 現在人人貸說債權無法回收,無法兌付,其實有可能很大嫌疑就在於:要麼過去做的是假帳,將壞帳都掩蓋住了,形成了類龐氏騙局的模式。要麼涉及到自融或者虛假標的的對外投資,現在虧損嚴重,無法回款。但是這兩項都將涉嫌嚴重違法,有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罪了。
目前正在業務退出的其他多個網貸大平臺,也是採用了類似人人貸同樣的模式,例如玖富普惠,紅嶺創投等等。站在網貸平臺的角度,讓出借人申請打折回收資金,是平臺採取的對自己最有利的三管齊下的最佳做法,未來可以成功逃避處罰或者刑事責任追究。
1. 債權轉讓打折屬於出借人自願行為,網貸平臺免責。虧損也是出借人自己承擔,不能再追究平臺責任。
2. 平臺可以操控債權轉讓過程和折扣比例,未來低價收回債權後,如果平臺能從借款人高息回款,那麼平臺還可以從中大賺一筆。
3. 弄成資金池,將借款人回款和前面出借人打折資金混在一起,兌付後面的出借人,兌付難度降低,未來減少可能的監管處罰和刑事處罰。
前幾日,有報紙銳評,絕不能讓割韭菜者一跑了之!難道人人貸平臺反正也不可能持續經營了,這是要在退出市場之前,最後割一把韭菜的節奏嗎?關聯公司割一把借款人,上市過程割一把投資者,最終退出網貸時,再割一把出借人?最終他們變成了江湖上逍遙自在的富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