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紫砂壺型詳解(4)

2021-02-16 行陶砂紫砂藝術館

  柱礎也是曼生設計的一種壺款之一,其造型穩重而大方,這也是因為他的造型來源於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礎。   柱礎,是用來承受房屋立柱壓力的一塊墊基石,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為了不讓木製的立柱受潮溼而腐爛,於是在木柱的底下墊一塊石墩,使柱腳與地隔離開,起到了相對防潮作用。只要是木架的房屋每一根柱子都有一個柱礎,缺一不可,在防腐爛的同時又加強了柱基的承壓力,所以在古代人們對礎石是十分的重視。隨著年代的推移,柱礎也因需求發生變化,柱礎漸漸成為柱子的收頭,使得單調的柱身發生視覺上的變化,後期更是在柱礎上使用雕刻藝術,使得民間的建築花樣繁多,後人更是將柱礎演變成具有審美功能的裝飾,成為藝術品。   以柱礎為壺型,使壺顯得別致且優美,更顯示其穩重,此壺型亦一直流傳下來。

 此壺是顧景舟先生根據傳統壺體演變所創作品,名為華穎。在古字中沒有「花」字,「花」為後世字,故而古時「花」亦用「華"」代之,華穎的「華」意為「花」,華穎所表達的意境為:招展的花意。   作品摘手圓、蓋圓、壺身圓、三圓壘疊在圓壺底上,分外精神,遙望猶如花苞初綻。從「掇球」變形而來。

匏瓜壺是曼生十八式之一,與曼生葫蘆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其獨特之處亦是其他造型無可比擬的,把玩此壺有如返璞歸真之意,此壺最初用意是以解相思之若。   曼生為官之後因為清朝相關制度規定有些官員是不可以帶家眷在身邊的,所以曼生只能與妻分隔兩地,無法長相廝守,因為曼生愛壺成痴,便想到以壺寄相情,然不管怎麼設計都沒有一把讓自己中意的,有一次他無意中讀到曹植《洛陽賦》中一句話: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隻獨勤,被其中的匏瓜吸引,仔細研究得之這是葫蘆的變種,又叫瓢葫蘆,更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匏瓜是男子無妻獨處的象徵,這正與此時曼生的處境極為相符,於是找來一匏瓜日日觀察創作出此款匏瓜壺。   曼生寄情於物,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因而紫砂壺也是世人情感的一種寄託!

龍蛋壺是紫砂壺器型中的經典一類,其圓滑可愛的造型深受壺友喜愛。作品做工小巧精緻,壺身通體為蛋狀,壺身光滑圓潤,短嘴為直流狀,倒把拿捏方便,扁圓珠紐。   關於龍蛋壺的起源,有這樣的記載,清代吳鼎梅《陽羨茗壺賦》:「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蛋。」這是最早的龍蛋壺式。龍蛋的造型是取於蛋型。   「龍蛋壺」造型取於蛋形,在詩經《貔貅出世》中記載,龍的九太子貔貅是從龍蛋中破殼而出的,而在民間,貔貅既有闢邪的意思,又有家有貔貅萬事無憂的含義在裡面,在東方文化中,龍又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吉祥圖騰,以「龍蛋」來命名,是一種美好的祝願與寄託,圓潤可愛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讓這個「龍蛋壺」平添了一種拙味和稚氣的親切感。

 扁腹壺式,為程壽珍早期製作。紫砂素胎,加彩後再次回窯燒制,壺身飽滿,壺嘴舒展,銜接自然,渾然一體。壺身一側書法「紫黃泛綠沁詩脾」,左署「南林氏題作」。蓋內「壽珍」小章為其早期用印。

程壽珍(1858-1939):自號冰心道人,是一位勤勞多產的紫砂壺名家,師承其養父邵友庭,擅長制形體簡練的壺式。作品粗獷中有韻味,技藝純熟。所制的「掇球壺」最負盛名,壺是由三個大、中、小的圓球重疊而壘成,故稱掇球壺。該壺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得金獎,當時名重一時。

   漢君壺源於曼生扁石壺之式,器型與曼生扁壺相仿,但器型有些笨拙後經藝人不斷改進,至清末民初時基本定型,為平蓋漢君壺,以王寅春所做為最佳器型。其後漢君與各名家手裡均有所改進,經反覆提煉,尺度嚴謹,比例適中。當君壺壺身扁圓,大口斜肩,直壁腹,腹以下又斜收,平底;三彎式圓方管流,扁方形圓形耳,蓋採用虛嵌式結構,呈圓弧形凸起,橋形鈕,作品整體感強,自然舒暢。

 天際壺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在造型構架與裝飾手法上均緊扣「唯見長江天際流」一句,突出了空闊長天,煙波浩淼的主題意境。構思空靈而想像奇幻,把千年名詩的精髓與瑰麗糅入砂器,再加以手工藝術點染,其手法的運用妙如行雲流水,令昔景重現,得饗世人。       作品設計挺秀穩重,端凝大方,比例恰當,線條明朗,壺嘴、壺把與壺鈕造型簡約豐潤,與壺體契合工整,觀之整體有渾然融合之感。作品氣勢渾雅,境界開闊,氣韻濃鬱,意象清峭;增一分嫌濃麗,減一分顯清簡,攝藝術之深美,輔裝飾手法之和諧,開闔頓挫,層染跌宕,如水到渠成,無一絲造作痕跡。

 在朱泥壺中,惠孟臣.惠逸公.陸思亭諸家原皆為清代制壺好手。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 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於朱泥陶史。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優於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壺式俊挺,佇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龍昂首,氣韻出眾。

   江南多水,長河上的斜拉橋、曲拱橋,村前屋後的木橋、石橋、竹橋,這些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形態各異的紐帶,隨處可見,這些江南水鄉最常見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作品的最初創作者是顧景舟,壺身呈扁圓形,折肩圈足,曲流環狀柄,壓蓋式,橋型鈕。此壺造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蕩漾之感。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於湖水之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

在今天的玩壺人看來,高20.5釐米,口徑9.4釐米的大彬提梁實在是一把大壺,可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尚屬小物。時大彬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為小」,「改俗為雅」,奠定了紫砂壺基本的審美傾向,使紫砂壺能進入文人生活,成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壺的文化內涵。這也讓時大彬成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讓無數後人仰止。   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較大且豐滿的扁球形,上部圓環狀提梁粗大,六方三彎嘴,六瓣平扣鈕,壓蓋,圈底,溜肩,素身。   再看耐人尋味!身筒以實託虛,圓環以虛帶實,上下兩個圓弧構成的虛實對照,達到了視覺上的微妙平衡,整體上讓人感覺氣勢雄健,渾然一體。所謂「周接四海之表,浮於元氣之上」。   三看驚為天物!大彬提梁如佛趺坐,清風朗朗。《夢溪筆談》中說:「星辰居四方而中虛,八卦分八方而中虛,不中虛不足以妙萬物」。虛實結合猶如畫中留白,園林借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這種古典美學的神奇光彩,閃耀在小說、繪畫、書法、戲劇、建築等傳統藝術的各個領域.

未完待續。。。。


行陶砂

致力於打造最精美的紫砂作品

集型之美    行陶之魂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欣賞更多精美紫砂作品吧!


相關焦點

  • 史上紫砂壺名家最全排名
    紫砂壺名家排名第一名:紫砂壺鼻祖供春彼新奇兮萬變,師造化兮元功
  • 紫砂壺最全泡茶搭配技巧,再也不怕泡什麼茶了
    合適壺型:適合井欄、仿古、虛扁等壺身較矮,壺口大的壺型,因綠茶嬌嫩,長時間悶泡會破壞綠茶裡的有益成分,所以這類低矮大口的紫砂壺能儘快散熱,泡綠茶更為適合。
  • 全手工之辨——紫砂壺成型技法
    在紫砂壺的收藏中,經常聽到「全手工」、「半手工」等說法,很多人也很迷信全手工,有很多技巧、攻略教人怎麼辨別全手工。這些都涉及到紫砂壺的成型技術。今天我們在市場上所見「紫砂壺」的成型技法,可分為「全手工」、「半手工」、「拉胚壺」和「灌漿壺」四種,其中真正的紫砂泥很難用於「拉胚壺」和「灌漿壺」,因此它們屬於「假紫砂」。而對於「全手工」與「半手工」的分法也有些業內人士不以為然,因為真正空手而製成的「純手工」壺少之又少。
  • 當世最經典的十種紫砂壺,你的屬於哪種壺型?
    在眾多紫砂壺外形中,有十種傳統經典,紫砂壺型始終經久不衰,這十種壺型幾乎所有制壺老師多做過。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而這十款紫砂壺的地位卻無法撼動。一、石瓢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樸拙。直流,簡潔見力度,多為暗接處理,融於壺身整體。
  • 紫砂壺60餘種器型—西施壺
    吳頤山少時在宜興金沙寺讀書,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時,據說偷學了寺僧制壺,不經意間,成了紫砂壺史上的鼻祖。然後經歷了趙梁、董翰、元暢、時朋「四大名家」,然後是時鵬之子時大彬一家獨大,時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吳梅鼎的父親和徐友泉交好,並請其到家中研製紫砂壺,成就了一段佳話。吳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如時之粗」時,他不知道,紫砂史冊上,已經有了他濃重的一筆。
  • 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發展後的十大經典紫砂壺型,你手裡有幾把?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其中的經典器型少則逾百,這十大壺評也實至名歸,但也難免滄海遺珠之嫌。 仿古
  • 紫砂壺小知識|適合泡紅茶的紫砂壺,你選對了嗎?
    在茶具中,紫砂壺享有世界最棒茶具的稱號,但紫砂壺泥料繁多,究竟哪種紫砂壺適合泡紅茶呢?下面由自觀堂為你揭曉。紅茶屬中國六大茶系之一,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祁紅、正山小種紅茶、昭平紅、滇紅、霍紅等等,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因其幹茶衝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 一分鐘教你學會怎麼挑選紫砂壺的器型、容量
    對於用紫砂壺泡茶這件事,我們一直在追求如何讓茶的口感更好。所以很多壺友都會諮詢小花,這個泥料的壺適合泡什麼茶?這款泥料的壺又適合泡什麼茶?之前對於泥料和茶的對應關係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了。今天總結了一下我們中國的六大茶類應該選擇什麼款式的紫砂壺!1.
  • 紫砂壺名家排名,中國紫砂壺大師排名
    砂壺是現代很多人都喜歡玩弄的掌心之物,紫砂壺有好也有壞,在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榜裡介紹到很多優秀的紫砂壺,那麼你知道紫砂壺名家都有誰嗎
  • 紫砂壺器型|筋紋器——菱花壺
    將它融進紫砂,亦使紫砂壺在常見的方圓型制之外,多了一份獨特的韻致。 菱花形紫砂壺,最早是由明四家之一的,董翰所創製,遺憾的是他的作品,沒有流傳下來。
  • 紫砂壺—紫先生:說說紫砂壺的壺身
    相信很多壺友對於紫砂壺的器型是十分了解了,紫砂壺從器型上可以分光器、方器、花器、筋紋器。那麼壺友們知道從壺身如何區分紫砂壺的種類嗎?紫砂壺的壺身,我們又將其稱之為壺體,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形態如何發生變化,造型如何獨特,始終其基本形態。 紫砂壺的壺體基本可以分為四類,那就是球形、方形、桶形和碗合形四種,接下來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四種有何不同。
  • 《泰坦工業》全建築詳解圖鑑 全室內設施詳解圖鑑
    《泰坦工業》全建築詳解圖鑑,全室內設施詳解圖鑑(含「建築/室內設施圖解及評價」)。《泰坦工業》是一款經營型策略遊戲,同時也是一款建造型生存遊戲。玩家要在土衛六泰坦上創建一個龐大的工業城市。在線爭鬥中,還可以與其他玩家爭奪資源、 領土和權力。工廠的船舶、 技術、 影響力終將助你在遙遠的外星生存下去,創建新的人類文明。
  • 紫砂壺製作的工藝流程
    1:民國顧景舟梅花紫砂壺,尺寸:長21釐米,估價:RMB 10,000 ~ 20,000,成交價:RMB 4,370,000 ,成交時間:2016.12.11,拍賣公司:北京聚寶金鼎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聚寶金鼎、
  • 顧景舟紫砂壺鑑定結果出爐
    顧景舟紫砂壺鑑定結果出爐  我們在選顧景舟紫砂壺時的原則是泥、型、工、功、款,同樣也適用於辨別顧景舟紫砂壺的好壞,泥料不好的壺
  • 適合女人的七種類型的紫砂壺
    紫砂茶壺發展趨勢迄今,各種器型、貨物已不計其數,今日聊一聊比較合適女性應用的器型。011、西施壺西施壺最開始就叫西施乳,為免有傷風化,才稱之為西施壺。這是明朝徐有泉寫作的一個壺型,聽說設計構思來自西施。西施壺選用截蓋式,器型圓潤、壺身圓潤,有利於投茶,有利於荼葉在滋補湯中伸展,其壺把苗條、壺留短,衝調、出水量渾然一體,其造型設計簡潔,藝術美十足,又合適把握。俗話說得好:美麗但是西施,最妙但是西施壺。
  • 佳逸茶具|紫砂壺的開壺、使用與保養
    佳逸茶具 | 紫砂壺的開壺、使用與保養4、熱水浸泡把用茶葉煮過的紫砂壺在熱水裡面浸泡15分鐘左右,衝洗乾淨就可以了。紫砂壺、保養二、紫砂壺泡茶有哪些講究?紫砂壺保溫性能好,透氣性佳,更適合衝泡半發酵或全發酵的茶類,比如: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
  • 品見茶具發揮本土陶土和人才優勢 展現宜興紫砂壺色彩器型之美
    「宜興紫砂壺」聞名於世,並不是偶然的結果,而是在本土27種豐富礦產資源做底,7000餘年制陶歷史加持之下,歷經千年時光磨練出本地獨到的制壺工藝和古法燒制技術,終成就了今天的「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的盛名。故享譽海內外的品見茶具從中走出後,其旗下推出的每一件紫砂壺,無不沾染了宜興本土氣息,在色彩和器型上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 史上第一把紫砂壺傳奇復刻,煮水甘甜,煮茶更好喝
    吳經提梁壺器型之所以經典,離不開細節的處處精妙考究。 這把壺造型豐滿,腹提得起來,底收得有力,提梁高度適宜,為黃金比例。 明式經典美學——海棠提梁 最使整壺增色的,是倭角式海棠形提梁,整體設計與明式家具是有相通之處。
  • 一把品質優秀的紫砂壺,有這4個特徵!
    一把品質優秀的紫砂壺,應該具備四個特徵:首先要好看,令你一見傾心;其次要耐看,令你百看不厭;第三要有意味,令你覺得妙不可言; 第四要有緣分,令你感到特別惦記。
  • 平平無奇這幾款經典紫砂壺型
    談起紫砂壺的經典壺型,你會想到什麼,平平無奇的這幾款經典紫砂壺型,卻驚豔了我們的時光。西施:其嬌俏圓融的造型深得壺友喜愛,經久不衰。壺身圓潤飽滿,圓珠鈕、直短嘴、倒垂把,工藝到位,銜接自然。  作品工藝精良、泥質上佳,品玩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