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製作的工藝流程

2021-03-01 芝麻開門收藏網

紫砂壺是我國最為特有的民間手工藝品,在明朝正德年間開始燒制,主要原材料為紫砂泥進行製作,主要用來泡茶。由於紫砂壺同時具備著藝術性以及實用性的特色,在欣賞收藏之餘也可以進行泡茶使用,傳播茶文化的同時還可以進行泡茶,其收藏價值較高,又大大的增加了紫砂壺的高貴性以及獨特性的特性。其中紫砂壺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宜興紫砂壺,用宜興紫砂壺進行泡茶,其最大的效果就是可以長時間的保持其色、味、香,越長時間的使用其紫砂壺的收藏價值就越高,越獨特。

宜興紫砂壺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於其燒制的工藝,通過其捂灰燒制的工藝使其紫砂壺在窯內產生變化,通過殘留物以及炭灰的堆積使其在高溫下可以進行還原的氣氛,從而使其紫砂壺的色澤變化的更為多樣以及耐用性能就會更強。由於紫砂壺的吸附能力非常強,在經過燒制之後所以其反應的碳素被吸附在其胎體的表面上,導致其自燒壺會呈現出多種的青黑色調。而捂灰的工藝則會使紫砂壺的色澤效果會不均勻,所以需要調砂以及鋪砂的工藝來增強紫砂器表面的裝飾效果,這一特色也流傳至今都在使用。

在經過捂灰的工藝之後,需要再次進行二次燒制,主要是保證其原料的堅硬以及增強其紫砂壺的特性,大大的提升了紫砂壺的質地,燒成之後表面的顆粒物會凸顯,呈現出粗梨皮狀,而當顆粒物質較軟的時候,則會呈現出凹點狀,會大大的影響其紫砂壺的美觀藝術性以及收藏價值。

紫砂壺的工藝較為複雜,需要經過多年燒制的老師傅才可以提高其燒成率,其中鋪砂的工藝主要是在紫砂的胚體製作中通過不同泥色的砂粒採用鋪、點、撒等方法,對於紫砂壺的壺身進行一個裝飾作用,其砂點以及胎質的色調都會產生鮮明的效果。

抽砂工藝在加工好的粉料中抽取一些出來,以此來達到一種粗細對比的效果,使其質感更為強烈,收藏價值以及價格都是非常高的且燒成率較低,所以說當時紫砂壺的使用普遍範圍在皇宮以及官宦人家,市井平民是無法得到的。通過四種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其紫砂壺的收縮性能以及透氣性能,即使長時間的浸泡也不會發生質變的效果,而它的耐燒性能也是其他產品所達不到的特點,這也是它非常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現在我國的紫砂壺市場,其紫砂壺的做工以及精細程度都不如古代時期燒制的,所以收藏價值較小。

名家紫砂壺精品鑑賞及價格參考:

1:民國顧景舟梅花紫砂壺,尺寸:長21釐米,估價:RMB 10,000 ~ 20,000,成交價:RMB 4,370,000 ,成交時間:2016.12.11,拍賣公司:北京聚寶金鼎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聚寶金鼎、駿璟偉業2016年首屆聯合拍賣會。

2:清御製詩堆泥紫砂壺,尺寸:長15.5釐米,估價:RMB 400,000 ~ 600,000,成交價:RMB 4,256,000 ,成交時間:2010.12.06,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5周年秋季拍賣會。

「笨嚴」款。該壺為紫砂質地,其泥色配製講究,呈瓜稜形,如意紐,壺蓋雕有梅花;壺身堆泥繪御製詩文「御製生平愛茗飲,石釧煮金芽。拈得蘆仝碗,盛來陸羽茶」及山水景物。泥質較細,呈紫褐色,設計巧妙,做工精道,雕刻精細,底有「笨嚴」款,款識遒勁。紫砂壺,自問世以來,因其陶土質地優良、燒制精巧,以其獨特的魅力馳名中外。紫砂壺具有較好的保溫性和透氣性能,用來泡茶,茶味醇芳,隔夜不餿。長期使用,壺內能保留餘香,空壺內注入沸水,能散發出茶的香味,有「世間茶具稱為首」之說。本品線條流暢,細小的壺流挺拔上昂,至口端又向下彎垂,以求整體線條和諧一致,環形把柄彎曲得當,謹嚴有力,器身雕梅花古樹,橋水人家,意境淡遠,構思新穎,做工講究,以仿生形為基礎,增加了自己的創作思想,將畫、印集於一壺,增加了文化藝術內涵,也提升了藝術欣賞品位。

3:現代高提梁井欄式紫砂壺,尺寸:直徑15.5釐米;高15.5釐米,估價:RMB 3,600,000 ,成交價:RMB 4,140,000 ,成交時間:2017.04.30,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翰海四季(第94期)拍賣會 。

鈐印款識:底款:荊山壺隱(顧景舟)。

 

4:顧景舟仿古紫砂壺,尺寸:長17.5釐米;高8.5釐米;600cc,估價: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價:RMB 4,025,000 ,成交時間:2014.06.03,拍賣公司:北京藝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4年春季拍賣會。

印文:顧景舟(蓋)、景舟制壺(底)紫色砂泥,色澤沈穩,胎質極細,光素無紋。壺闊口唇邊,短頸,扁圓腹,一捺底,短彎流,圈形柄下留垂耳,圓蓋突起寶珠鈕。蓋內鈐「顧景舟」三字方印,壺底鈐「景舟制壺」四字篆書方印。

5:近代顧景舟紫砂壺,尺寸:高8釐米;周長6釐米,估價: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價:RMB 3,450,000 ,成交時間:2011.12.18,拍賣公司:江蘇萬達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蓋款:顧、景舟。底款:顧景舟。此壺包漿潤澤光亮照人,技巧精湛、整體造型古樸典雅,形器雄健嚴謹,線條流暢和諧,大雅而深意無窮氣韻溫雅壺造型、製作工藝及火候,都已達到極致。

6:顧景舟仿古紫砂壺,尺寸:高8釐米,估價:RMB 50,000 ~ 150,000,成交價:RMB 2,760,000 ,成交時間:2018.12.01,拍賣公司:璟祥拍賣(上海)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7:清顧新陸制梅莊紫砂壺,尺寸:高14.5釐米,估價:RMB 800,000 ~ 900,000,成交價:RMB 2,300,000 ,成交時間:2019.12.29,拍賣公司:北京尚庭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說明:「顧新陸制」款

8:清龔心釗舊藏陳仲美獸鈕紫砂壺,尺寸:寬16.5釐米,估價:RMB 1,800,000 ~ 3,800,000,成交價:RMB 2,016,000 ,成交時間:2010.11.21,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

底有「陳仲美制」印款。形態生動,粗獷與細膩共存,砂質古雅,寶光內斂,尤為出色。陳仲美生於明萬曆年間,江西婺源人,是明代極具創造性的陶藝家,又是一位把雕塑技藝與紫砂壺製作完美結合的壺藝家。陳仲美的紫砂作品,別具一格,在《陽羨名陶錄》中記載著他「意造諸玩」、「細極鬼工」。《景德鎮陶錄》則說他將所造器物「攜售遠方,鎮人罕獲」。可見陳仲美制紫砂器存世作品甚少,彌足珍貴。陳仲美善長調配紫砂泥料,創作富有新意的紫砂藝術品。其畢生創作的紫砂工藝品被後人推崇為「神品」。記載他「好配壺土、意造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爐、闢邪、鎮紙、重鏤迭刻,細極鬼工。壺像花果,綴以草蟲,或龍戲海濤,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莊嚴慈憫神採欲生」。

9:清道光(1847年)「行有恆堂」款刻詩句紫砂壺,尺寸:口徑6.5釐米;底徑6.2釐米;高8.8釐米;長15.2釐米,估價:RMB 1,200,000 ~ 1,500,000,成交價:RMB 1,667,500 ,成交時間:2015.11.23,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在世界陶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比瓷器起源更早的被贊為「土與火的藝術」的陶器,在中華大地上綿延數萬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明代以來,江蘇宜興窯紫砂器以深邃的文化品位和精湛的手工藝特色享譽全球,將中國陶器之美發展到極致,特別是名家大師的手制茗壺,自古以來就收到宮廷的青睞,像景德鎮官窯瓷器名品一樣備受珍視。從清康熙朝開始,宜興窯以最精湛的技藝製作「宮廷壺」,這種專為進貢宮廷或者由宮廷出樣定製的紫砂器,故宮博物院的相關專家與及紫砂研究者將其定名為「宮廷紫砂」。宮廷紫砂不惜工本,講究精雕細琢,民間難得一見,代表了當時紫砂器製作的最高水平。至晚清時期,紫砂壺的文人意趣漸濃,也吸引了皇族之中較為關注紫砂的成員,此中最為突出的即道鹹時期的定親王載銓和他的「行有恆堂」定製壺。此把行有恆堂款詩句壺,壺身呈圓球式,短頸,嵌蓋,單孔曲流,圓柄,平蓋。壺蓋、口結合緊密,嚴絲合縫。砂泥呈紫色,光滑細膩。蓋下鈐「申錫」二字。壺腹正面刻行書四言詩:「挹彼甘泉,清泠注茲。先春露芽,一槍一旗。烹以獸炭,活火為宜。素甌作配,斟斯酌斯。」落款「道光丁未春,行有恆堂主人制[註:『道光丁未』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字體介於歐柳之間,刻工精細,楷法精嚴,與壺妙色。下鐫「定邸清賞」印章款。 

古玩收藏鑑定交易,搜「芝麻開門收藏網」

相關焦點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製作需要的「膠水」,脂泥你知道嗎?
    紫砂壺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社會不斷的發展中,紫砂壺也演變了許多,無論是造型、裝飾、還是最基本的成型工藝以及技法。而對於紫砂壺來說,最最最基本也是獨特的,莫過於拍身筒、百件制壺工具以及神奇的「膠水」脂泥了。 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說一說這奇特的「膠水」脂泥。
  • 3D工藝流程動畫製作流程有哪些
    在3D技術被廣泛應用的時代,3D工藝流程動畫以其自身優勢,在工業、製造等行業站穩了腳跟,提高了各行業的生產效率。那麼3D工藝流程動畫的製作流程是什麼呢?在3D製作公司製作之前,需要對該行業有什麼樣的一個了解呢?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原拓動畫的小編會具體地跟大家講解一下。
  • 紫砂壺—紫先生:說說紫砂壺的壺身
    相信很多壺友對於紫砂壺的器型是十分了解了,紫砂壺從器型上可以分光器、方器、花器、筋紋器。那麼壺友們知道從壺身如何區分紫砂壺的種類嗎?紫砂壺的壺身,我們又將其稱之為壺體,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形態如何發生變化,造型如何獨特,始終其基本形態。 紫砂壺的壺體基本可以分為四類,那就是球形、方形、桶形和碗合形四種,接下來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四種有何不同。
  • 紫砂壺名家排名,中國紫砂壺大師排名
    砂壺是現代很多人都喜歡玩弄的掌心之物,紫砂壺有好也有壞,在十大經典紫砂壺型排行榜裡介紹到很多優秀的紫砂壺,那麼你知道紫砂壺名家都有誰嗎
  • 目數對於紫砂壺的影響!
    紫砂顆粒有粗細之分,所以每把紫砂壺的肌理是不同的,顆粒大有大的古樸氣質,細有細的雅致。目數對於紫砂壺的影響主要是內在以及外形上的美感度,花幾分鐘了解一下紫砂壺的目數知識相信對你了解紫砂壺是很有幫助的。紫砂的目數規格有很多,有20目,30目,40目,60目,80目,100目和120目等,但現在市面上製作的紫砂一般都是固定在60目左右,因為對於紫砂壺來講,目數越大,意味著顆粒越小,那麼泥料整體就會比較細膩。反之,目數越小,顆粒越大,泥料整體就會比較粗糙。
  • > 雨傘製作工藝流程
    雨傘製作工藝流程 2018-05-09 16:01:47 來源:全球紡織網 雨傘製作工藝流程,做傘之前:採購優質的傘架、傘布、配件一把傘的靈魂是它的骨架,是否經久耐用與它的質量是成正比的
  • 螺絲製作工藝流程介紹
    雖然很多人已經了解了螺絲的種類以及頭型,設計注意事項,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同學對螺絲是如何製作出來的還是一知半解
  • 推薦 紫砂壺,到底玩的是什麼
    紫砂壺從宋代開始出現。明代紫砂壺製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藝體系,此時名家輩出,做工講究規整精巧,紫砂壺以其實用性和藝術性鑑賞性的統一,成為傳世佳品,名家名作被文人仕宦所追捧。特別是供春所制樹癭壺已成為稀世珍品。在嘉靖到隆慶年間,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藝人有董翰、趙梁、時朋和元暢四人,並稱為「名壺四大家」。其中董翰以製作菱花式壺最著稱,趙梁所制壺多為提梁壺。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藝術化取勝。
  • 【皮具工藝流程】皮具的主要製作工藝
    【皮具工藝流程】皮具的主要製作工藝 2019-01-22 10:07:15 來源:全球紡織網 【皮具工藝流程】皮具的主要製作工藝,皮具工藝是指皮具製作中的各種流程、製作方法和製作技術
  • 紫砂壺是紫砂嗎
    紫砂壺是紫砂嗎很多壺友碰到這個問題肯定會覺得很好笑,紫砂壺當然是紫砂。製作紫砂壺的原料為紫砂,紫砂是從紫砂礦源裡提煉出來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紫砂壺是紫砂這個問題呢,因為現在市面上出現一種類似紫砂的礦泥代替紫砂礦,讓壺友們深受其害。
  • 紫砂壺把玩,各有千秋
    紫砂壺玩的又是什麼呢? 製作紫砂壺講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頭差不多,採挖出來後需要慢慢風化,再經研磨加水過濾出細膩的泥漿,取泥的過程有點兒像農村做豆腐。
  • 紫砂每日談154:漫談紫砂壺的收藏—純品
    紫砂壺的收藏不能一蹴而就,應該遵循從愛壺入手、玩壺入門、因勢循道的規律,在使用茗壺和品茗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紫砂茗壺的鑑賞收藏知識。所謂純品是指所用材質為正宗的宜興紫砂陶土,經過嚴格的工藝流程,用純紫砂泥合成相配,泥性相通,泥質純潔,泥色自然,泥相豐富。如本山綠泥與紫泥自然相拼而成的珍珠泥、蟹殼青泥、琵琶黃泥;純紫泥中適量加入氧化錳製成的褐色拼料泥,再摻入團泥而成的淡墨色泥、黯肝色泥、天青色泥;本山綠泥中摻入天青泥、石黃泥而成的深古銅泥。
  • 顧景舟紫砂壺鑑定結果出爐
    顧景舟紫砂壺鑑定結果出爐  我們在選顧景舟紫砂壺時的原則是泥、型、工、功、款,同樣也適用於辨別顧景舟紫砂壺的好壞,泥料不好的壺
  • 如何鑑定一把紫砂壺的好壞?
    紫砂壺的泥料最為常見的要屬紫砂泥,其內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氣孔對流較好,之所以紫砂壺泡茶好喝,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材料的雙重氣孔,故此紫砂壺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由於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滲入陶質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
  • 哪些紫砂壺看似「撿漏」,卻是商家設置好的陷阱
    如果是一些名家製作的紫砂壺,那麼就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追捧。很多初學者由於根本不了解名家紫砂壺大致的的市場銷售價格,也不理解什麼樣的才是真正的「名家」。因此,很多消費者認為,花上一兩千就能夠買到名家製作的紫砂壺。事實上真正的名家製作的紫砂壺價格都是比較昂貴的,價格基本都達到數萬元甚至更高。名家紫砂壺之所以價格昂貴,首先是因為這些壺的做工非常精良,是由於整體的品質較高,才導致價格較高。
  • 宜興紫砂壺是養眼、養心的藝術品
    為什麼許多人都愛紫砂壺呢?我的體會是:如果你以壺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煉。如果你以壺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華、心靈可以得到撫慰。紫砂壺融詩、書、畫、印為一體,可以將你喜歡的詩句、書法、繪畫、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壺,可以給你的心靈以慰藉。  首先,紫砂壺與古老的五行說、陰陽觀達成了絕妙的契合。
  • 買壺必看:怎麼分辨紫砂壺的好壞?
    紫砂壺,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是泡茶不錯的選擇!紫砂壺憑藉著易存香的特徵受到了很多壺友們的喜愛。但是,不同品質的紫砂壺也是良莠不齊,品質好的紫砂壺更是有價無市。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分辨紫砂壺的好壞呢?其實有以下幾個很簡單的訣竅:
  • 紫砂壺的「明針」是什麼針?
    一些玩壺比較久,段位比較高的壺友談起紫砂壺製作來如數家珍,什麼拍身桶,推牆刮底,清線腳,明針等張口即出。對於新手來說,拍身桶這種還好理解,字面意思嘛,應該是拍壺身之類的工序吧,可這「明針」是什麼東東?做紫砂壺還需要用針麼?
  • 如何從作品的風格來鑑別紫砂壺的真偽?
    一個好的準確的高品位的文化立意,是一把紫砂壺存在的最高標準,除此之外一把紫砂壺也能包括一個時代最鮮明的特徵,而這些正成為了後世用來斷代等的證據,留給後世更多的寶貝財富,自然紫砂壺的風格特點也成為判斷老紫砂壺的一個條件。
  • 細賞紫砂壺的部件之美
    原標題:細賞紫砂壺的部件之美   一把完美的紫砂壺由很多個不同的部件組成,如壺蓋,壺鈕,壺身,壺嘴,壺把等等,想要做出一把精品紫砂壺,這需要藝人對紫砂壺的每個部位都要配合的盡善盡美才行。   (1) 球形鈕:圓壺中最常用的鈕,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壺身縮小或倒置造型,製作中採用「捻摘子」工序,搓、轉、壓擠而成,簡潔快捷。   (2)橋形鈕:形似拱橋,有圓柱狀、方條狀、筋文如意狀等。作環形設單環、雙環,亦稱「串蓋」。平緩的蓋面,環孔碩大的為牛鼻蓋。   (3)瓜柄形鈕:花塑器常用的鈕式,如南瓜柄、西瓜柄、葫蘆旁附枝葉、造形生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