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是養眼、養心的藝術品

2021-03-02 風音堂

宜興的紫砂陶藝,產生於宋代,成熟於明代,興盛於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較之於其他的手工技藝,紫砂陶藝最鮮明的特徵是:它採用一種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藉助任何模具,隨心所欲、信馬由韁地徒手創製茶具。這種獨特的手工技藝催生的結果必然是:每一把壺都是獨一無二的。大量的文史資料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蘇東坡、鄭板橋、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愛茶之人。許許多多的達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曆、兩江總督張之洞、民國主席林森、考試院長于右任等,也都是愛壺之人。要說當代的愛壺之人,那可就沒法說了。我只能說「比比皆是,不勝枚舉」。為什麼許多人都愛紫砂壺呢?我的體會是:如果你以壺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煉。如果你以壺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華、心靈可以得到撫慰。紫砂壺融詩、書、畫、印為一體,可以將你喜歡的詩句、書法、繪畫、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壺,可以給你的心靈以慰藉。

  

首先,紫砂壺與古老的五行說、陰陽觀達成了絕妙的契合。古代的先民們認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構成萬物的根本。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五行相雜,以成百物」之說。做茶壺用的紫砂,俗稱五色土,正好對應五行。在紫砂壺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燒制砂壺的過程中,要用木頭、要用火。因此,一把紫砂壺,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結晶。於是許多人認為,把五行五色捧在手上、揣在懷裡,那就是捧著萬物的根本,揣著一個大千世界。因此,心裡覺得特別踏實。

 

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陽父認為:陰陽調和,萬物生長。陰陽失調,天下大亂。老子也說過:「萬物負陰而抱陽。」而紫砂壺這樣的器皿,既「負陰」又「抱陽」。在任何一把紫砂壺上,我們都能夠看到陰的象徵與陽的符號,都能見到陰柔與陽剛的結合。在日常用具中,還有什麼東西能夠如此自然地、自始至終地體現陰陽相生相剋的哲學理念呢?把這樣的紫砂壺捧在手上、揣在懷裡,那當然是有意味、有內涵,也有說道的。

  

其次,紫砂壺與儒家、道家、釋家文化實現了完美的融合。如果說,酒文化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茶文化具有現實主義的基調,那麼,紫砂文化具有什麼特徵呢?我認為,紫砂文化的鮮明特徵,就是自始至終地推崇一種理智的、靈活的包容主義。紫砂文化胸懷開闊,從來不走極端;紫砂文化海納百川,堅持兼容並蓄。所以,無論是儒家的弟子,還是道家的信徒;無論是出家的僧人,還是還俗的居士,都可以在紫砂壺的世界裡,找到情感寄託和精神家園。

  

儒家學說的核心概念是中庸。北宋的理學家程頤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對於紫砂藝人,尤其是對於製作「光貨」的紫砂藝人來說,「不偏」、「不易」、「無過無不及」,正是他們一以貫之的追求。在色彩的運用上,紫砂藝人講究的是:「紫而不奼,紅而不嫣,綠而不嫩,黃而不嬌,灰而不暗,黑而不墨。」這不就是講究中庸嗎?

  

道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處於最高層次。道家追求「幽野之趣」、「閒遠之思」,推崇「無執、無為、衝虛自然的清淨之境」。到了魏晉時期,這一思想化成了歸隱山林、浪跡天涯、灑脫不羈、超絕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模式。對於紫砂藝人,尤其是對於製作「花貨」的紫砂藝人來說,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顯田園雅趣、精神自由,正是他們矢志不移的追求。據我所知,許多紫砂藝人樂於居住在鄉間,不願意遷居都市。為的就是體驗田園雅趣,圖的就是方便取法自然。

  

佛家特別講究緣分,認為任何事情都是因緣而生的,因緣之外一切皆空。我國有案可稽的第一把紫砂壺——「樹癭壺」,就是在佛門聖地金沙寺裡誕生的,而供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間江蘇宜興制砂壺的名藝人)的師傅金沙僧,也是廟裡的一個和尚。看來,紫砂壺與佛家是有緣分的。佛家認為:「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反正內求,去迷理惑」,便可以「頓悟成佛」。

  

可是,芸芸眾生、凡夫俗子們怎樣才能獲得「頓悟」呢?許多高僧認為,「吃茶去」是路徑之一。趙樸初先生就說過:「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思是說,與其白白地守著千百部經書不得其解,還不如喝茶去呢。人們在紫砂壺上鐫刻得最多的壺銘恰恰是「吃茶去」。「吃茶去」,看起來是句大白話,其實是禪語,箇中含天機,蘊藏著想通事理、獲得頓悟的門道。

 

關於紫砂壺的奇妙,歷朝歷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編過多少傳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寫過多少詩詞歌賦。依據本人的梳理與歸納,紫砂壺的奇妙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發味留香。能夠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銅壺、錫壺、石壺、玉壺、瓷壺等等。許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約而同地首選紫砂壺,自然是有原因的。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壺是茶之父。對於茶湯的孕育與形成,壺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經過幾個朝代的鑑別與比較,茶客們最終發現,紫砂壺具有最大限度地開發茶湯的色、香、味的能耐。

  

明代的文震亨,既是個文化名士,也是個「骨灰級」的茶客佬。他寫過一本書,名叫《長物志》。「長」者,多餘也。古代的文人常常用「長物」,也即「多餘的器物」,來指稱那些他們認為最不能丟棄的東西。在《長物志》裡,文震亨這樣寫道:「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意思便是:用紫砂壺來泡茶,滋味濃、香氣正。紫砂壺,裡外都不用上釉,永遠「素麵朝天」。因此,一把養育得很好的紫砂壺,即便在不用的時候,也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茶香。

 

其次是抗餿防腐。較之於其他材質,紫砂具有「透而不漏」的特點。所謂「透而不漏」,就是說它具有很好的透氣性,但是又不漏水。這一點非常重要。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一雙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上一天,也不會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來,手套裡面就會變得溼漉漉的。因為人造革這種材質,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點。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製成的茶壺,則具有抗餿防腐的功能。

  

據說,這個奇妙的功能,是被一個老木匠率先發現的。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老木匠,在承建一座廟宇的時候,將他隨身攜帶的紫砂壺遺忘在藏經樓的大梁上了。工程結束了,腳手架也拆除了,老木匠這才想起。於是,他想了許多辦法,花了幾天時間,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藏經樓的大梁,取回了那把紫砂壺。但令他感到驚訝的是,壺裡的水居然還沒餿。當時正值盛夏,不要說幾天了,就是一天,茶湯也會變質的。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知道紫砂壺具有「冬天泡茶茶不涼、夏天泡茶茶不餿」的神奇功能了。

  

第三是變色韜光。製作紫砂壺的泥料,俗稱「五色土」。許多人相信,用「五色土」製成的砂壺,是具有靈性的。在燒制的過程中,紫砂泥會隨著爐溫的升高,不停地改變顏色。正如清代吳梅鼎所言:「瑰琦之窯變,非一色之可名。」紫砂壺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改變顏色。一把紫砂壺,只要你精心養育,它會隨著時光的流逝不斷地變光、變色,最終變得「潤如古玉、光可鑑人」,給收藏者、使用者帶來意外的驚喜。

  

正因為紫砂壺具有發味留香、抗餿防腐、變色韜光之三妙,清代的名流李漁,在《雜說》一文中才會寫下這樣的評語:「茗注(茶壺),莫妙於砂(沒有比紫砂壺更奇妙的了)。壺之精者(最金貴的壺),莫過於陽羨(今宜興)。是人皆知矣。」普天下的紫砂壺,大多產於同一個地方,那就是江蘇省宜興市的丁蜀鎮。那個富足的江南小鎮,坐落在丁山與蜀山之間,由此而得名。自從宋代以來,那裡就是一個「家家制坯、戶戶捶泥」的陶藝世界了。丁蜀鎮上的人,依照古人的說法,「衣食所需,均惟陶業是賴」。意思是說,吃的穿的全都仰仗制陶的手藝了。600多年來,成千上萬的能工巧匠,在那兒悠閒地琢磨著、默默地傳承著、努力地光大著秘不示人的制壺絕技。

  

製作紫砂壺的原料,並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種堅硬的、稀有的礦石。那種礦石,世上哪兒都沒有,只有丁蜀鎮周邊的山洞裡面有,自古享有「泥中金」、「礦中寶」的美譽。曾經有過外地人,包括一些日本人,試圖用自己家鄉的泥土來製作紫砂壺,結果都失敗了。那種罕見的礦石,經過風化、粉碎後形成的紫砂泥具有排列有序、密度極高的氣孔,而這些神秘的氣孔,恰是保證紫砂壺擁有多種奇妙功能的物質基礎。

  

中華民族是一個喜愛喝茶的族群。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俗話還有另一個版本,叫作:「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無論說「七件事」,還是談「七件寶」,總歸離不開個「茶」字。許多老茶客認為:「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乾隆皇帝嗜茶如命,甚至開過這樣的金口:「朝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茶。」常言說得好:「好馬配好鞍,好茶配好壺。」在盛產好茶的中國,對於愛喝好茶的中國人來說,擁有一把好茶壺,是順理成章的事。

風音堂紫砂藝術以工藝美術為根,以傳統文化為源,以茶文化為媒,逐步形成自身的、獨有的紫砂藝術。獨具特色的、獨具風格的、獨樹一幟的紫砂風格。大家一起探討紫砂文化傳承

每把壺都有一個故事,今天來說說你與紫砂的故事 !

覺得本文不錯請分享到朋友圈吧。

分享給愛茶愛壺的朋友。

本期編輯: 風音堂

在朋友圈分享我的紫砂生活,以及紫砂知識,同時也分享好壺。

相關焦點

  • 收藏中國宜興紫砂壺!
    Z4112收藏級紫砂壺,這一款是主人自用變過半年的時間已經養出包漿,中國宜興字樣,這樣的好貨可是不多的呀,總價3888
  • 陶都宜興,不僅僅是紫砂壺
    在許多人眼裡,江南宜興就是一把精巧的紫砂壺。其實,宜興的魅力遠遠不止於此。近年來,宜興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及全國生態示範區等榮譽稱號。宜興紫砂壺宜興作為中國重要陶瓷產區之一,除了紫砂陶之外,還出產青瓷、均陶、彩陶和美術陶瓷,宜興陶瓷文化在歷史時期的代表性遺存
  • 中國最知名的茶具—宜興紫砂壺
    小時候看過的清朝電視劇裡都會出現拿紫砂壺泡茶喝茶的場景。隨著這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紫砂壺的品牌知名度和價值也隨著水漲船高,但目前紫砂壺產業裡知名的品牌不是很多。在知乎上看了眼,有很多紫砂壺問題下的答案很多都是建議去丁山找熟人向大師們買手工紫砂壺,價格不菲。
  • 宜興紫砂壺8大優點
    靜靜地做自己,讓世界發現你宜興紫砂是「宜興紫砂器」的簡稱,工藝品的一種,產於江蘇宜興。
  • 今年賊便宜的宜興紫砂壺,正是入手的好時機
    宜興紫砂壺聞名於世的秘密  小小紫砂,熬得過歲月滄桑,裝得下文化奇想。它不僅引領了中國的飲茶風尚,還讓遙遠的歐洲欣喜不已。千百年來,宜興的紫砂藝人們,憑藉無盡的想像力和靈巧的雙手,在世人面前生動地展示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 買一把真正的宜興紫砂壺究竟要多少錢?
    為什麼宜興紫砂壺有的一把幾百元,有的卻是幾十萬元甚至上千萬元?表示很迷茫。
  • 宜興紫砂壺名家印章最全圖解
    紫砂壺的款識(紫砂壺印款),是鑑定其年代及製作者姓名的重要佐證,也是文博古玩和拍賣界對壺估價的唯一依據。在熟悉掌握了紫砂壺名家款識之特點後,我們鑑定紫砂壺的款識就有了一定的基礎。1、顧景舟印章:來源:網絡全國免費諮詢電話:400-605-7868上海店:021-64325898宜興店:0510-80727519 手機:m.zishayx.com電腦:www.zishayx.com
  • 一把正宗的宜興紫砂壺大概多少錢
    「我想要一把正宗的宜興紫砂壺大概多少錢?」幾乎每一個新手壺友剛開始都會何這個問題。
  • 紫砂壺把玩,各有千秋
    紫砂壺玩的又是什麼呢? 原泥分紫、綠、紅多種顏色,我在宜興紫砂博物館看到還有產於黃龍山的特級底槽青泥。泥好壺底子好,玩壺的都知道。真正的玩家不僅挑壺型,錢再富裕點兒的連製作者的名聲都包圓了。 宜興的手藝人們,從漢晉時期就開始燒制陶器。說起紫砂壺,少不得要提一提宜興。
  • 品見茶具發揮本土陶土和人才優勢 展現宜興紫砂壺色彩器型之美
    「宜興紫砂壺」聞名於世,並不是偶然的結果,而是在本土27種豐富礦產資源做底,7000餘年制陶歷史加持之下,歷經千年時光磨練出本地獨到的制壺工藝和古法燒制技術,終成就了今天的「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的盛名。故享譽海內外的品見茶具從中走出後,其旗下推出的每一件紫砂壺,無不沾染了宜興本土氣息,在色彩和器型上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 顧景舟紫砂壺鑑定結果出爐
    目前,顧景舟的紫砂壺少也是300萬元,部分紫砂壺甚至已經達到上千萬元,且廣受海內外收藏家爭相購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  關注紫砂拍賣行情的藏家或還記得,2010年5月16日,同樣由已故紫砂顧景舟所作的一把石瓢壺,在中國嘉德以1232萬元被拍出,創下當時宜興紫砂器拍賣單價的歷史之。
  • 紫砂壺製作的工藝流程
    由於紫砂壺同時具備著藝術性以及實用性的特色,在欣賞收藏之餘也可以進行泡茶使用,傳播茶文化的同時還可以進行泡茶,其收藏價值較高,又大大的增加了紫砂壺的高貴性以及獨特性的特性。其中紫砂壺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宜興紫砂壺,用宜興紫砂壺進行泡茶,其最大的效果就是可以長時間的保持其色、味、香,越長時間的使用其紫砂壺的收藏價值就越高,越獨特。
  • 一把品質優秀的紫砂壺,有這4個特徵!
    一把品質優秀的紫砂壺,應該具備四個特徵:首先要好看,令你一見傾心;其次要耐看,令你百看不厭;第三要有意味,令你覺得妙不可言; 第四要有緣分,令你感到特別惦記。
  • 養壺,養心,養光陰
    這東坡壺,我是不敢想的,但是養一把紫砂壺來滋養心性卻也是好的呢,養壺就是養心,養壺之人有福氣,這是近日來我念叨的最多的話,朋友都笑我說,怕不是在家裡悶的魔怔了吧,或者是這個漫長的假期把那點隱藏在心底的痴都釋放了出來,我面上忍著笑,心裡卻著實雀躍。對於紫砂茶具的由來,還要從北宋梅堯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說起,在文中,這樣說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 紫砂壺背後圖案的寓意竟然這麼多
    宜興紫砂壺,始於明代正德年間。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漂亮,顏色古雅。 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
  • 紫砂壺名家排名,中國紫砂壺大師排名
    下面為你公布紫砂壺名家排名,中國紫砂壺大師排名。中國紫砂壺大師排名  供春:紫砂壺鼻祖  彼新奇兮萬變,師造化兮元功。信陶壺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這是清代學者對陶壺鼻祖供春的贊句。供春,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開創了紫砂壺行業先河,排名第一。
  • 紫砂壺,新手,怎麼才能玩好紫砂壺呢?
    那麼作為普通人,怎麼才能玩好紫砂壺呢?任何藝術品價值的高低,最後都要著落在藝人身上。看準這樣的「潛力股」,收藏無虞。一把壺的好壞,一看泥料,二看工藝。紫砂壺的好壞,泥料和工藝是最基本的保證。 只有原礦的、正宗的宜興紫砂泥料所制壺器,才有實用、藝術、審美、收藏等諸多功能。
  • 投資紫砂壺大師作品最靠譜(組圖)
    既有宜興紫砂壺大師毛國強、儲集泉、高永昌、束旦生、沈孟大等名家力作,也有廣東潮州「壺藝世家」傳人張瑞端、張瑞隆的「荊瀛軒」和百年老店「裕德堂」壺藝師的代表作與新作。  其中又以「裕德堂」的獨創新品——「金魄系列壺」最引人注目。壺身金光賦彩,華韻奪目,養以清泉,壺表清潤,更是浮光躍金,清泉淘洗,猶如靜影沉璧,一掃潮州茗壺雖紅顏而暗淡沉默之格調。
  • 佳逸茶具|用紫砂壺泡茶的好處有哪些?
    相對來說瓷器的發展歷史比紫砂的長,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喜歡用紫砂壺泡茶呢?佳逸茶具 | 用紫砂壺泡茶的好處有哪些宜興紫砂是中國獨有的礦產資源,又稱「五色土」,深藏於山腹地層中,是天然的陶土。紫砂之所以受到茶人喜愛,一方面是由於紫砂壺造型美觀,風格多樣,獨樹一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紫砂壺泡茶有諸多的好處。
  • 一個老外20年傾心之著作 宜興紫砂茶壺之類別
    宜興茶壺的分類摘錄《銷往歐洲的宜興茶壺》著 | 帕特裡斯·萬福萊(Patrice Valfre)好書分享,君若喜好請購珍藏紫砂壺按形態分為四大類:筋紋形制壺(筋囊貨)、自然形制壺(花貨)、幾何形制壺(光貨)和微型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