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抗HIV藥物:第一期

2020-12-13 騰訊網

▉ 導讀

圖1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導致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即「愛滋病」的罪魁禍首。愛滋病以體液傳播、潛伏期長、破壞人體CD4 T細胞為特點,是危害極大的傳染病。目前愛滋病較好的治療方式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雖然ART並不能完全治癒愛滋病患者,但只要每天準時服藥,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載量會得到控制,始終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並且患者的免疫力也不會遭到病毒的破壞。ART一般會同時使用3種及以上的藥物同時服用,因此該療法也被稱為「雞尾酒療法」。雞尾酒療法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基本上80%的患者體內的病毒都被較好地控制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雞尾酒療法由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於1996年提出,因為他在愛滋病治療領域的巨大貢獻,當年他就成為了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登上了封面(圖2)。

圖2

然而,人類與AIDS的鬥爭還遠遠沒有結束,即使雞尾酒療法取得了振奮人心的效果,但由於每日準時服藥這種過於頻繁的服藥頻率,病人對於此療法的依從性(adherence)並不是特別好。這使得人們期望開發一些長效的(long-acting)、服藥頻率較低的藥物。最近被大家傳遍的在Nature上發表的「Clinical targeting of HIV capsidprotein with a long-acting smallmolecule」文章裡就開發出了這樣一種「打一針,管半年」的藥物。而這並不是第一款長效藥物,今日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了解一些其他的治療性或是HIV暴露前預防性(PrEP)長效藥。

臨床研究中的長效抗艾藥物

a| Cabotegravir

圖3

Cabotegravir(CAB)是一款正在臨床試驗中的HIV整合酶抑制劑藥物,它的結構跟度魯特韋(dolutegravir,也是HIV整合酶抑制劑藥物)相似。然而前者在體外實驗中顯示出十分有效的抗HIV活性,即使是那些對其他HIV整合酶抑制劑產生抗藥性的HIV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Cabotegravir的抑制。

目前口服用的以及注射用的CAB都在臨床探索之中。口服用的CAB平均血漿半衰期為31.5小時,而注射用的CAB LA(LA=Long-Acting)(被製成了納米懸浮劑),無論給非愛滋病患者進行肌內注射還是皮下注射,注射後52周仍可在血液中保持著相當的濃度,並且CAB LA於人體的副作用也較小。

口服CAB可使得HIV RNA數量的大大減少(2.2~2.3 log10copies/ml),注射用的CAB LA正處於臨床Ⅲ期的非劣效性(noninferiority)試驗,用於評估有著高風險患愛滋可能的人群中預防愛滋病(PrEP)的效果,該試驗將8周肌內注射一次CAB LA與每日服用tenofovir/emtricitabine的效果相比較。

b| Rilpivirine

圖4

Rilpivirine(RPV)——利匹韋林,是一個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已被FDA批准為HIV藥物,利匹韋林是作為雞尾酒療法中的一種藥物來使用的。在以前的臨床試驗中利匹韋林展現出了良好的抗HIV效果以及安全性。雖然在雞尾酒療法中其作為口服藥物,但是利匹韋林也可同CAB LA一樣被製成納米懸浮劑注射用,一般4~8周注射一次即可。已經有Ⅰ期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樣注射用的RPV LA最終在血漿中達到的濃度與口服達到的濃度是相差無幾的。另外也有研究顯示RPVLA在血漿、以及其他組織中可持續存在高達12周,並因此想將RPV LA作為PrEP的藥物。然而此項研究中,有一位參與者在12周時感染了對RPV產生耐藥性的HIV,所以僅僅將注射用的RPV用於PrEP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預防愛滋病的方法。並且也有體外試驗顯示RPV LA僅僅在直腸組織中有顯著的對HIV複製的抑制,暗示其並不能在所有組織中較好抑制HIV的增殖。

c| Cabotegravir 與 Rilpivirine 的聯合療法

對於易變的HIV而言,雞尾酒療法的優勢就在於儘可能地全方位打擊病毒,降低其耐藥性產生的可能。如果CAB與RPV二者互不幹擾的話,其聯合療法也應當起到更好的效果。令人高興的是,確實二者的聯用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已經有Ⅱb期臨床試驗(LATTLE-2)證明了二者聯用的效果,不論是每四周注射一次400mg CAB與600mg RPV或是每八周注射一次600mg CAB與900mg RPV都得到了理想的結果,286名HIV患者從第20周開始接受治療,在第96周時90%左右的患者體內HIVRNA的濃度都控制在了50 copies/ml以下。當然也有一些注射部位副作用反應發生,然而只有兩名患者因為此原因退出了注射治療。這項試驗因此成為了證明CAB與RPV注射聯用療法擁有較好效果的裡程碑試驗。目前一些Ⅲ期臨床試驗正在開展,用於研究此療法的具體效果。由於僅需4周或是8周注射一次,擺脫了每天必須按時吃藥的限制,患者的依從性將會大大提升,期待CAB與RPV聯合注射療法能成為愛滋病療法中的另一顆「明星」。

d| Ibalizumab

圖5

ibalizumab單克隆抗體藥物,屬於人源IgG抗體。它的結合靶點為CD4的胞外結構域,這樣就抑制了HIV進入CD4+ T cell的過程(如圖5)。並且ibalizumab與CD4的結合位點並不和MHCⅡ與CD4的結合位點重複,意味著此抗體幾乎不會對病人的免疫系統帶來負面影響。ibalizumab是FAD批准使用的抗艾藥物,被FDA授予了「孤兒藥「資格,主要用於有多重耐藥性的HIV病人。ibalizumab需靜脈一次注射2000mg,後續只要每兩周注射800mg即可維持正常的藥效。在Ⅲ期臨床試驗結果中顯示,結合其他背景療法,43~50%的患者在第25周時體內病毒載量就降低到了50copies/ml以下。值得一提的是,ibalizumab是中國第一個走出國門的生物藥,並且它的開發也是由提出雞尾酒療法的何大一主導的。

▉ 結語

本期主要帶給大家部分正處於臨床試驗或是已經上市的長效抗艾藥物,長效的抗艾藥物並不是追求藥物的直接效果上優於現有的療法。因為現有的療法大都要求病人每日按時服藥,導致病人的依從性較差,從而側面降低了藥物的效果。長效的藥物讓愛滋病患者不用每日「提心弔膽」,也有利於患者們保護自己的隱私。另外,由於HIV的特性,長久的藥效也更有利於抑制HIV在病人體內的複製。

下一期將會繼續介紹臨床試驗中的一些抗艾藥物,後續也會向大家講述一些處於開發中的新長效藥。謝謝讀者老爺們的觀看!

參考資料:

1.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med-041217-013717

2.http://51jinke.com/news/5c986b97d42cbc2258da2d5d

3.https://www.ox.ac.uk/news/2016-10-04-hiv-cure-hope-thanks-collaboration

4.http://content.time.com/time/covers/0,16641,19961230,00.html

5.https://www.wikipedia.org

6.http://perspectivesinmedicine.cshlp.org/content/2/8/a006866.full?sid=307b1bff-2980-4d0e-a829-5a19b9e8c1cd

相關焦點

  • 全球抗HIV病毒藥物市場持續擴容 前沿生物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公司在 HIV 長效治療及免疫治療細分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原創抗愛滋病新藥已上市且在全球主要市場(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獲得專利,同時兩款在研新藥處於美國 II 期臨床階段。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於2020年1月29日和2020年5月25日,與上海藥物研究所就「抗新型冠狀病毒候選藥物DC系列(包括DC402267等)作為抗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新藥」達成了合作,獲得了其全球新藥開發權益。
  • 37種抗HIV藥物國內獲批上市 本土藥企仿製為主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新京報記者盤點近兩年抗HIV藥物研發及上市進展發現,不僅進口創新藥陸續獲批進入中國,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已上市。不過,與抗HIV藥物的全球巨頭相比,國內企業多以仿製為主,在創新藥研發上仍需發力。
  • 吉利德研發出新HIV候選治療藥物
    圖片來源:Random42/《自然》  一種全新的長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展現出治療愛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潛力。初步臨床研究顯示,HIV感染者單劑注射這種藥物後,體內的病毒載量減少了,並且藥物在注射6個多月後仍在體內保持活性。相關研究7月1日發表於《自然》。  每日口服抗逆轉錄病毒是控制HIV感染的一種方式,但是部分個體出現抗藥性,削弱了治療效果。
  • 可長效治療HIV候選藥誕生:只需一劑,6個月內保持抑制病毒...
    這種種全新的長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展現出治療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驚人潛力。7月1日,據《自然》(Nature)雜誌在線發表的最新論文,來自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利那卡帕韋(lenacapavir)的全新小分子新藥,它針對的是一種愛滋病毒的衣殼蛋白,這種蛋白到目前為止幾乎無法靶向。
  • 【防艾宣傳】有關HIV的這幾件事,可能你不知道
    今天是12月1日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愛滋病是全球面臨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已成為危害公眾生命健康、 危機社會穩定的嚴重傳染病。
  •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啟動
    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收官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協商會,決定擴大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的範圍,將重點從「抗生素」改為範圍更廣、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藥物」。
  • 又一治癒愛滋病候選藥物出現:喚醒沉睡的愛滋病毒 不引發過度免疫...
    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已將愛滋病毒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延長了數十年,許多人的壽命已與一般人群一樣長。然而,由於愛滋病毒能夠隱藏在體內的宿主中,感染者永遠無法完全清除這種疾病,因此必須在的餘生中每天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以使病毒失去活性。與其它慢性療法一樣,ART的不依從率估計為30%。不依從增加了愛滋病毒發展為愛滋病(感染後期)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治療耐藥性的風險。
  • 2020年3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在第一組中,患者在接受1-2種獲批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與先前療法不同)基礎上,隨機接受Fostemsavir (每天2次,每次600mg)或安慰劑,為期8天, 隨後接受Fostemsavir聯合優化背景療法(隨機隊列)。在第二個隊列中,無可替換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選擇的患者在第1天開始接受開放標籤的Fostemsavir聯合優化背景治療(非隨機隊列)。
  • 中國抗愛滋病藥物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仍缺乏有效治癒愛滋病的方法,臨床上多採用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的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即雞尾酒療法,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體內的病毒複製,但需要終身治療。已獲得美國FDA批准的抗病毒藥物共6大類,分別為核苷(酸)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RTI)、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NRTI)、蛋白酶抑制劑(PI)、整合酶抑制劑、融合抑制劑、輔助受體拮抗劑,共有28種。
  • 首個6月一次的精神分裂症藥物!強生棕櫚酸帕利培酮長效注射劑(PP6M...
    2020年11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尋求批准6個月一次的棕櫚酸帕利培酮(paliperidone palmitate 6-month,PP6M)長效注射劑,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
  • 常見抗腫瘤藥物的肝毒性及治療藥物
    、抗代謝類藥物、抗生素類藥物、鉑類藥物、紫杉類藥物、長春鹼類藥物等。抗腫瘤藥物可能通過直接損傷肝細胞,或使肝臟基礎疾病加重,特別是病毒性肝炎,或因潛在的肝病改變抗腫瘤藥物的代謝和分泌,使在體內作用時間延長而增加化療毒性等致肝損傷。 作者:高麗麗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開疆拓土進行時 免費藥物仍唱主角 中國抗艾新藥市場何時見月明
    公司目前擁有一個已上市的抗愛滋病新藥—艾博韋泰(商品名「艾可寧」),這也是中國首個治療愛滋病的原創新藥,以及全球首個長效HIV融合抑制劑。走到今天,抗HIV病毒治療也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即「長效化」,其目的同樣是讓愛滋病抗病毒治療變得越來越方便,提高患者依從性。
  • 前沿生物:全球率先開始愛滋病長效療法 滿足患者重大臨床需求
    公司業務覆蓋從創新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發和全球臨床開發、生產與銷售全產業鏈,擁有1個已上市且在全球主要市場獲得專利的原創抗愛滋病新藥,2個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已獲專利(或專利許可)的在研新藥。同時,擁有行業先進的長效多肽藥物研發實力、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GMP認證的生產設施、中國市場的醫學推廣團隊和海外市場開拓團隊,在HIV長效治療及免疫治療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
  • 抗腫瘤藥物管理辦法徵求意見 高價藥物劃入限制使用級|抗腫瘤藥物|...
    根據該《徵求意見稿》,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根據安全性、可及性、經濟性等因素,將抗腫瘤藥物分為限制使用級和普通使用級。其中,價格昂貴或毒副作用大等抗腫瘤藥物被列入限制使用級別。《徵求意見稿》明確,抗腫瘤藥物是指通過細胞殺傷、免疫調控、內分泌調節等途徑,在細胞、分子水平進行作用,達到抑制腫瘤生長或消除腫瘤的藥物,一般包括化學治療藥物、分子靶向藥物、內分泌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根據安全性、可及性、經濟性等因素,將抗腫瘤藥物分為限制使用級和普通使用級。
  • 失眠常用藥物最全解析
    第二類:中效藥,阿普唑侖,艾司唑侖,蘿拉西泮,奧沙西泮,適用於睡眠淺而多夢者;第三類:長效藥,地西泮,氯硝西泮等,適應於睡眠淺而早醒者,長效藥次日頭暈睏倦,精神不振等宿醉發生率高,同時肌松作用較強,老年人可能導致共濟失調,摔倒。苯二氮卓類藥物服藥期間注意事項,第一,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藥性和依賴性,突然停藥可能產生戒斷反應。
  • HIV阻斷藥物——阻擋愛滋病的黃金72小時
    自1981年美國首次在人群中檢測出第1例愛滋病患者以來,全世界每年因愛滋病死亡的人數逐年上升。2019年7月16日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在南非發布的《全球愛滋病最新情況——以社區為中心》顯示,去年全球死於愛滋病的人數仍多達77萬人,預計將無法完成到2020年把死亡人數控制在50萬人以下的目標。
  • 抗體藥物的發展歷程(5)-小分子抗體藥物
    Nanobody在結構方面最顯著的特點是第2個框架區(FR2)的4個胺基酸的替代(37、44、45和47)。Ablynx的8個納米抗體已進入臨床開發階段,caplacizumab更是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納米抗體藥物。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近期HIV研究新進展!
    雖然LRA很有前景,但與臨床使用相關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的同時,維持有治療意義的活性藥物水平。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在動物模型和來自HIV陽性患者的感染細胞中,他們合成的這些前體藥物在體外表現出的活性類似於或優於母體化合物(即苔蘚蟲素)。選定的前體藥物可誘導更高的體內CD69(一種活化生物標誌物)表達,並且通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釋放其活性形式,顯著提高了耐受性。
  • 【領軍讀書會】《抗壓力》第一期
    本期圖書《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我們將用三期、三十分鐘的時間為大家分享。第一期,我們將詳細了解「抗壓力」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培養抗壓力的七大技能的前兩個技能: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馴服無用的「思維定勢犬」。
  • 抗高血壓藥物的時辰療法——《生物鐘與藥代動力學》
    因此,利用獨特的藥物輸送技術或在睡前服用某些傳統藥物,可以確保抗高血壓藥物的峰濃度和谷濃度分別與早晨和夜晚所預測的最高和最低收縮壓及舒張壓保持同步。 根據時間療法設計的市售抗高血壓藥物 鈣通道阻滯劑(CCB)緩控釋(COER)-維拉帕米是第一種專門為高血壓(和穩定型心絞痛)的時辰治療而設計的特殊藥物遞送片劑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