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盞淡酒,相識一場言說。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
作者:新咖聊情感
插圖: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劇照
人到四十,已是知天命的年紀,四十歲以後,很多人和事都已經看淡,不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四種人身上。
1、開始認命,只想叫你吃喝玩樂的人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人過四十,雖然精力上已經不能和剛出大學校門的學生相比,但是,這個年紀積累了一定的人脈,紮實的技術背景,充足的資金和成熟管理經驗很多。
此時正是創業的黃金時期,柳傳志43歲創立聯想;任正非43歲創立華為;褚時健76歲開始種褚橙;宗慶後39歲騎三輪車賣汽水,所以,人過四十,未來還有無限可能,千萬不要輕易給自己蓋棺定論。
關於夢想,什麼開始都不晚,怕的就是你沒有上進之心,經過幾次挫折,就開始任命,覺得人生就這樣了,還折騰什麼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一輩子註定平庸無奇,毫無建樹。
如果你朋友圈裡有這樣的人,年紀輕輕就開始任命,只想叫你吃喝玩樂,不思上進,這樣的人只會動搖你的決心,拖垮你的志氣,趁早遠離!
2.不懂得愛家的人
家是港灣,是我們修復傷口的地方,這裡是愛的發源地也是我們生命的起源地,一個不愛家的人,是沒有靈魂歸屬的,他的心靈無處安放也無處寄託,因此他內心註定是孤獨的,很難被溫暖。
一個不懂得愛家的人,往往沒有感恩之心,因為家人是世界上跟自己最親密的人,也是為自己付出最多的人,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愛,那談何去愛其他任何人,不懂得愛就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隨時都可能因一己之私將朋友出賣。
想想那些只顧自己逍遙快活不顧兒女死活的人,那些對妻子殘忍家暴的人,那些終日鬼混不知道回家的男人,那些把自己親生父母趕出門外,不孝養老人的人,哪一個是愛家的?這些人內心陰暗,三觀不正,千萬不要他們打交道。
3.利益至上,把朋友當成墊腳石的人
人過四十,對人際交往中的套路都已經很清楚明白了,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朋友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在擇優方面已經有了自己清晰的標準,我們給朋友下了自己的定義。
在這個利益至上,金錢至上的現實世界裡,那些能走進我們心裡的朋友,往往是共患難、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的,彼此心照不宣的人,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真心朋友。
我們更懂得人情世故是怎麼回事,在世俗的磨礪中,我們可能也變得不那麼稜角分明,但我們更明白了這份感情的來之不易而倍加珍惜。
對那些只想著互相利用,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把朋友當墊腳石,利益至上的人,我們一眼就已看穿,也無心參與這無聊的爾虞我詐的遊戲,因為,四十以後,時間真的過得好快,我們要把這寶貴時間交給那些真心朋友,交給家人,交給事業,對那些眼裡只有利益的人嗤之以鼻,敬而遠之。
4.消極的人
積極的人像太陽,永遠溫暖身邊的人,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積極的人對工作對生活的永遠充滿希望,他們珍惜奮鬥的每一天,任何事情不到最後決不放棄,就像稻盛和夫先生說的,只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連神靈都會來幫你。
但是,積極的人內心往往脆弱的向玻璃,他們的標配就是玻璃心+懶癌,遇到點挫折就說自己不行,抱怨這抱怨那,總是輕易放棄,懶癌上身,不願意付出努力,只想坐享其成。
他們不僅自己這樣,還看不得身邊的人積極上進,常常嘲笑身邊那些有夢想的人,《當幸福來敲門》中,父子在籃球場上的一段對話激勵了無數人:你要盡力保護你的夢想,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因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讓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心中有夢想,我就會與眾不同,你也是。
是的,消極的人不僅自己消極,還會讓身邊的人也變得他們一樣,這樣才能消除他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一個人變得消極墮落很容易,但是保持積極向上卻很難,所以,遠離消極的人,和更多積極的人抱團,人生就會越來越陽光燦爛。
人過四十,正是「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年紀,是一生中的黃金時節,我們可以開始夢想,可以暢想未來,要有所為,更要有所不為,不要和這四種人打交道,削弱我們的能量,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不值得!
—END—
話題互動:人過四十,我們需要把握些什麼?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