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咖啡果實?三種處理法讓你重新認識咖啡的奧妙

2021-02-06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現代人除了在便利店或連鎖咖啡店買咖啡外,許多人也會選擇到咖啡店買一杯單品咖啡坐上一會兒。然而面對menu上的「日曬」、「水洗」、「蜜處理」難免一臉懵逼,不知道該怎麼點?就讓小編簡要的介紹這些咖啡的處理法,讓你下次喝出咖啡裡的層次感!

  咖啡豆≠咖啡果實?

  咖啡的果實成熟後呈黃色或紅色,外型就像是小一號的櫻桃,故又稱之為咖啡櫻桃(Coffee Cheery)。我們平常所說的咖啡豆,其實是咖啡果實裡面的種子,而非咖啡果實(喝種子的概念)。咖啡果實由果皮、果肉、果膠、銀皮、種子所組成,所謂的咖啡處理,即是將咖啡豆自果實中分離的過程。依照處理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咖啡豆衝泡後所呈現的風味,目前最常見的處理法可分為日曬、水洗、蜜處理三種處理方式。

  曬出咖啡香-日曬處理法(Nature/Dry Process)

  日曬顧名思義是將咖啡果實放在太陽底下曝曬,藉此將果實中的水分曬乾,期間需要持續翻動果實,確保曬得均勻。這個過程大約要持續兩個星期以上(也有使用烘乾機來加速乾燥的),直到果實水分剩餘10%左右時就結束日曬的過程,後續將幹掉的果殼去除,取出咖啡豆就完成了。

  這種處理法的歷史最為悠久、也最為單純,可以說是最自然的咖啡處理法。然而因為日曬的過程難以完全掌控,會出現曬太久導致咖啡豆乾裂或是果肉腐敗致使發黴等問題。

  洗掉多餘的雜質-水洗處理法(Washed Process)

  水洗的方式與日曬不同,採用發酵的方式去除果膠層。首先要先將果肉與外果皮先去除掉,之後將脫去外層的果實加水發酵,藉由發酵的過程來分解果膠層。在發酵約三天後,再用清水洗去殘留的雜質,之後風乾並脫去內果皮,即完成處理過程。

  水洗法在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清水,除了成本較高外也不適合在缺水的地區進行。此外由於水洗法先去除了外層果皮及果肉,避免了因果實發黴產生的變質。

  蜜香是曬出來的-蜜處理法(Honey/Semi-washed Process)

  所謂的蜜處理法是在日曬的過程中,增添一個去除外果皮及果肉的手續。先將外層的果肉去除後,將含有果膠層、內果皮的咖啡豆曝曬在日光下乾燥;依照果膠殘留量及曝曬時間的不同,還會細分成黃蜜、紅蜜、黑蜜等不同類別。蜜處理法可以說是改良版的日曬法,能夠避免果肉造成的發黴及腐壞,同時也不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然而,由於進行乾燥時,果膠層會帶有黏性,需要頻繁的翻動避免果實相黏造成的腐敗;若是乾燥時間過長,也會因此過度發酵,影響產出的口感。

  這麼多處理法,喝起來有區別嗎?

  就口味上來說,日曬的咖啡豆保留了咖啡原始的風味,產出的咖啡香氣濃厚,喝起來味道層次豐富帶有甜味;水洗處理中的發酵過程會使咖啡的酸味更為強烈,同時也因為將多餘的雜質洗去,味道較為清爽細緻。蜜處理的咖啡在處理過程中,果膠的糖分會滲入咖啡豆中,加強咖啡的甜味,和果酸味形成巧妙的平衡。

  現在你了解這些咖啡處理法的差異了,下次去咖啡店的時候不妨嘗試看看不同口味,說不定會讓你因此發現新的世界!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咖啡知識 | 咖啡果實的結構及處理法特點
    (中果皮) 果膠 羊皮紙 (內果皮) 銀皮 (羊皮紙與生豆中間的薄薄的一層,包括中線夾線部分) 咖啡生豆 (胚乳) 中線 《你不懂咖啡》一書曾介紹,咖啡果實成熟的過程,就是顏色變紅的過程
  • 咖啡果實的結構及處理法特點
    ❼ 果皮 (外果皮)❻ 果肉 (中果皮)❺ 果膠❹ 羊皮紙 (內果皮)❸ 銀皮  (羊皮紙與生豆中間的薄薄的一層,包括中線夾線部分)❷ 咖啡生豆 (胚乳)❶ 中線《你不懂咖啡》一書曾介紹,咖啡果實成熟的過程
  • 咖啡小白進階2:哪些豆子酸一點,哪些甜一點,認識咖啡處理法 - 什麼...
    本文經「 咖啡工房」授權轉載,原標題《咖啡小白進階Level 2 | 哪些豆子酸一點,哪些甜一點,認識咖啡處理法,》作者:咖啡工房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咖啡小白進階Level 2: 每種單品咖啡有獨特的地域風味,咖啡小白進階Level 1 | 十大美洲產區咖啡特色,從均衡的美洲豆開始學咖啡,
  • 咖啡豆水洗日曬蜜處理法的咖啡豆風味區別 果丁丁 花魁 巨石莊園
    近年,咖啡豆處理法日漸創新,行業中也多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咖啡豆特殊處理法,例如厭氧發酵,酵素水洗等等等等。但是在咖啡豆處理法中,有三個最為常規的處理法:水洗處理,日曬處理,蜜處理。這三種處理法在咖啡愛好者當中印象肯定也深刻,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這三種處理法之間的區別。
  • 咖啡課堂|咖啡生豆的三種處理法(日曬、水洗、蜜處理)
    前文我們探究過咖啡豆的品種知識,接下來將對同樣重要的咖啡生豆處理方式作系統闡述。要得到這小小的咖啡生豆,先要經過漫長的種植過程。等到咖啡果實(咖啡櫻桃)成熟被採摘下來後,就會被安排進行專業處理啦。我們常說的咖啡豆,實際上就是整顆咖啡果實中的種子部分。
  • 咖啡豆半日曬處理法 巴西半日曬處理法 半日曬咖啡豆風味與口感
    精品咖啡豆的處理法近年來越來越多創新,像厭氧日曬,酵素水洗等等。常見的咖啡豆處理方式主要有日曬法和水洗法,另外還有半日曬以及半水洗,這次前街咖啡就和大家聊聊半日曬處理法。半日曬處理法(semi-dry processing)半日曬處理法又叫去皮日曬法,與傳統的日曬處理不一樣的是,半日曬是將咖啡漿果的果皮去掉,能控制去皮後帶果肉咖啡豆的發酵程度。
  • 常見咖啡豆處理法哪三種?水洗、日曬、蜜處理瑰夏咖啡豆風味特點
    前街咖啡展示不同處理法咖啡豆這三種處理法基本區別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忽略時間這個參數)日曬處理前街咖啡展示不同處理法咖啡豆水洗處理法說先前街先來說一說三種咖啡處理法的步驟分別如何操作的~首先說的是水洗處理法,
  • 咖啡小白進階Level 2 | 哪些豆子酸一點,哪些甜一點,認識咖啡處理法,
    咖啡小白進階Level 2:  每種單品咖啡有獨特的地域風味,咖啡小白進階Level  1  |  十大美洲產區咖啡特色,從均衡的美洲豆開始學咖啡 ,開始認識豆子的處理方法,品鑑咖啡第二個級別就是從認識咖啡豆處理法開始:      這個級別開始了解精品咖啡的各種處理法,風味的描述包含主觀因素。
  • 哥斯大黎加米拉珠莊園 瑰夏拼配咖啡豆 咖啡葡萄乾蜜處理法風味
    >處理法:葡萄乾蜜處理品種:瑰夏、ET47、SL28、MAICO產區介紹這支瑰夏咖啡豆來自哥斯大黎加,塔拉珠產區,米拉蘇莊園。Esteban Sanches他原本是隔壁小燭莊園的家族成員,因為對咖啡豆的堅持,所以獨自成立了一個莊園米拉珠,成立的初期認識了歐客佬團隊,因為認同Sanches的理念和看到他努力和堅持,歐客佬團隊助手協助興建處理廠,處理廠的小型溼處理機器從設計到組裝都是由Sanches自己動手。
  • 漲姿勢|快速了解咖啡豆處理法:蜜處理法
    也許在精品咖啡館你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產區同一咖啡品種會出現不同的咖啡處理法,比如,同樣是耶加雪菲,一支採用水洗處理法、而另一支是日曬處理法,並且喝起來它們的風味也不太一樣,那麼咖啡處理法對咖啡味道有什麼影響?
  • 咖啡知識 | 咖啡豆八種處理法區別
    咖啡處理法,指的是「咖啡果實變成咖啡生豆」的過程(Fromcherry to green bean),一般來說有三種處理法,具體如下:● 傳統的日曬法(Natural Sun-dried Method)
  • 三種精品咖啡豆的處理方式,學咖啡的你還不快看?
    新鮮的咖啡櫻桃在採收後要立即進行處理,將咖啡果實的外皮和果肉部分去除,再將其中包裹的兩枚種子脫殼,即得到我們熟知的生咖啡豆,劉清咖啡培訓學校在這裡將為大家介紹三類比較常見的咖啡豆處理方式
  • 咖啡豆特殊處理法 日曬水洗咖啡豆特點&厭氧發酵咖啡豆處理法原理
    現在精品咖啡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特殊處理法處理咖啡生豆?這是個好的現象嗎?不是的。前街認為特殊處理法最先的出現是為了使某一個自家種植的咖啡豆風味識別上更加的特別,但是隨著特殊處理法越來越多人使用,現在的特殊處理法似乎實在掩飾著咖啡豆原本不好的風味然後賣高價格。所有的特殊處理法其實都圍繞著傳統的咖啡處理法——水洗處理法、日曬處理法已及蜜處處理法演變而成。
  • 咖啡處理法-日曬式
    咖啡的種植、採摘、處理、倉儲、運輸、烘焙、萃取這一系列的每一環節都很有意義,今天主要說咖啡處理這一環節中的日曬式處理法。咖啡是一種果實。在採摘後,從咖啡櫻桃到生豆需要經歷漫長複雜的過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產地以及不同的農場,對咖啡豆的處理方式都有不同的做法。
  • 漲姿勢|快速了解咖啡豆處理法:水洗處理法
    也許在精品咖啡館你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產區同一咖啡品種會出現不同的咖啡處理法,比如,同樣是耶加雪菲,一支採用水洗處理法、而另一支是日曬處理法,並且喝起來它們的風味也不太一樣,那麼咖啡處理法對咖啡味道有什麼影響?
  • 「咖啡知識」咖啡的甜味由什麼決定?日曬處理法是最甜的嗎?
    1.我們先來看下一顆咖啡果實的結構(從外到內)咖啡果皮:咖啡果實的皮較厚。果膠層:幾乎佔咖啡果實的80%,主要成分是水和糖。咖啡銀皮:類似於花生的紙質般的表皮。咖啡生豆:正常情況下,一粒咖啡果實裡面含有2顆咖啡豆。
  • 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豆 哥倫比亞咖啡豆風味 哥倫比亞咖啡豆處理法
    與其他產區在氣候上的最大區別,大概就是相對較大的溫差,日均溫為11℃,而日間均溫為18℃,日夜溫差是構成優質咖啡的重要因素。前街咖啡認為就因為這種夜間低溫以及相對更高的海拔減緩了咖啡的生長節奏,令咖啡種子以及咖啡豆能夠更加充分的吸收到咖啡果的營養,也造就了考卡咖啡更好的酸度以及為人稱道的特別甜度。
  • 從頭認識咖啡05 | 咖啡的水洗、日曬、蜜處理究竟是什麼?
    ▲ HANCOFFEE咖啡種植園 - 阿拉比卡咖啡櫻桃經過了前幾期的【從頭認識咖啡】咖啡入門科普系列推文,相信大家也知道咖啡豆來源於咖啡果實。那麼從咖啡果實到咖啡生豆要經過怎麼樣的處理呢?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間的過程吧!咖啡果實屬於核果,通常被叫做「咖啡漿果」或者「咖啡櫻桃」。
  • 咖啡豆處理方法 咖啡豆常見處理法 曼特寧處理法
    日曬處理法過程①收集&篩選採摘完成後的咖啡果實會被先人工手選進行篩選,把咖啡果實中有缺陷的咖啡果實,包括過熟、未熟、蟲蛀等,當然還有除了果實之外的異物等。將未成熟的果實更好的剔除出來,更重要的是讓咖啡豆日曬乾燥時不再是帶著果肉,而僅僅是裹著一層果膠,這樣更有利於控制之後的發酵過程。
  • 巴拿馬咖啡推薦 巴拿馬咖啡豆特點口感 巴拿馬水洗咖啡豆處理法
    紅酒處理法:紅酒處理法又稱二氧化碳浸漬處理法,紅酒處理法則可以通過控制PH值,甚至是溫度和溼度,以確保咖啡豆的品質,而密閉的發酵更讓芳香物質不易揮發。二氧化碳浸漬處理法是應用在紅酒處理中的一種新的處理方式,是將將咖啡豆去除果肉果皮後放入不鏽鋼容器裡放入二氧化碳氣體裡,使其進入無氧狀態,把發酵桶密封起來,這樣能發展出更多的芳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