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講的守宮砂是針對女性道德心理來束縛古代地位低下的女性的。
而這一篇便講講,無論男女都會被「物理」針對的——貞操帶。
所謂「貞操帶」,便是中世紀在歐洲流行的,丈夫防範妻子的愚笨而殘酷的工具。
葉靈鳳先生認為:守宮砂多少還帶點風流意味,至於這貞操帶完全是對女性的侮辱了。
可以說歷史上禁錮婦女、鎖閉婦女達到殘酷、荒謬程度的,可能莫過於貞操帶了。
「貞操帶」是出現於歐洲中世紀的一種極其野蠻地摧殘婦女的「發明」。
根據研究者推測,它大約是12世紀以後在歐洲出現的,一直延用到17—18世紀,也就是說,此物流行於歐洲黑暗的中世紀。
現在「貞操帶」這個詞彙在國內傳媒上已不再新鮮。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還發現這麼一個新聞:
曾經一位「發明人」名叫趙新,他為自己「發明」的防止性侵擾的保險內褲申請專利,而且引發過關於貞操帶的熱烈討論。
可以說國內傳媒報導了多起男性使用野蠻手段強迫女性保持貞操的惡性事件,也曾成為熱點討論的話題。
甚至還有一起女性強迫男性保持貞操的同類事件。
哈,這挺會玩兒,不得不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而國內性學專家們卻說:「隨著文明的發展,貞操帶已基本消失。」
但有意思的是,據不完全統計,當代貞操帶的穿者男性居多。
西方國家出售的貞操帶中,七八成是男用貞操帶;
而出售給阿拉伯國家和日本的貞操帶,幾乎清一色為女用。
上網交流穿貞操帶的文章,作者七八成還是男性的多;
甚至網上眾多關於貞操帶的小說,女性或同性控制男性貞操帶穿戴者的內容佔七八成。
網上貞操帶使用者調查,回復者中85%是男性。
就這麼一對比,果然悶sao男是最博學的,學到了,學到了。
這也顯示了,現在西方使用貞操帶的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已經失去了當年男性在社會——政治意義上統治女性的意味。
而「貞操帶」最早的發源地,據傳是在東方。
在非洲的土著部落中,就流行著這樣一種非人道的「貞操帶」。
他們會在少女成年禮中實行割禮,其中一種就是將女性的陰戶用線縫合起來,只留一個小洞作為排經血之用。
通常會在青春期或者臨近結婚之時進行,直到新郎用刀割開,簡直慘無人道。
這也就是「貞操帶」最早的雛形。
早期歐洲的貞操帶形式
後來通常所說的貞操帶發明於十字軍東徵時期(11世紀),其實並沒有實在的證據。
比較有力的說法便是,當年十字軍東徵,常常會去奢華淫靡中心,這時就會隨著行軍隊伍帶回歐洲。
歐洲最早關於貞操帶的直接記載,大約始於1405年8月28日。
根據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據說多數歷史學者、考證者認為:
義大利帕多瓦的暴君弗朗西斯科·卡拉拉二世(14世紀末在位)最早使用貞操帶鎖上他的所有妻妾,時間與詩人的記載相符。
說是曾經一位詩人完成了一段關於貞操帶的詩,而且還畫了一張畫。
詩人解釋說:「這是一條佛羅倫斯男人們掌握的沉重鐵帶,鎖閉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沒錯,現在威尼斯博物館藏有的一條貞操帶,即屬於義大利暴君的王后。
而在歐洲15-18世紀貞操帶流行於上層社會歐洲中世紀的貞操帶主要流行於社會的富有階級。
可以說是當時有錢人玩兒的花樣,甚至在後期的貞操帶已經頗為精緻,鑲嵌象牙雕刻、金銀珠寶。
潛移默化地有貞操帶首飾化的傾向,但是,這類貞操帶是不宜長時間穿戴的,無法解決衛生問題。
幸好當時歐洲人沒有把這玩意兒首飾化,不然現在的名牌之中可能會多一樣東西。
「貞操帶」在漢朝時期,也流入了中原地帶,同樣成為了皇室宗親,執絝子弟的流行玩物。
在《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記載:
漢昭帝時,國舅霍光想讓皇帝只寵幸皇后並生下兒子,於是左右迎合其意,要求其他嬪妃必須穿上窮絝,並且不得接近皇帝。
這裡提到「窮絝(kù)」,指前後均有東西擋住,而且系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下。
此事發生在公元前1世紀。「窮絝」不過是厚實一些的織物或皮製品。
作家周作人1932年發表過一篇專談貞操帶的文章,據他考證,中國與歐洲貞操帶能夠媲美的有兩件東西:
一是窮絝(同「褲」字),一是守宮。都是防備女性性事,保持貞操的東西。
唯一不同的就是,「貞操帶」不完全是針對女性,男女都有份兒,同樣是黑暗時代的產物。
現在貞操帶一般都是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院中,而且因為不是什麼常見的正經古董,很多投機的古董商人竟然偽造贗品,一次滿足收藏夾的獵奇欲望。
在男權統治觀念被否定的今天,貞操帶雖然是糟粕的文化,但它所引申出控制生育、保持處男和處女之身、防止被強暴的功能等等,仍然有以「忠貞」作為歷史文化存在的需要。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