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樣的配方效果沒有別人好?會做草果的預處理才算懂香料!

2020-12-23 滷菜英雄

香料需不需要預處理,目前在行業內依然屬於一個有爭論的話題,許多開店多年的老滷菜師傅會煞有其事地告訴你,他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隨手抓,也從來不對香料做任何處理,甚至都不清洗,並且說這是行業內部公開的秘密。

對此英雄哥承認的確有很多這樣做的人存在,但正是這些所謂的「行業秘密」其實影響和敗壞了滷菜的名聲,比如:行業內很多人製作滷菜時原料從來不焯水,任由血汙和滷湯混合;行業內很多人製作滷菜時給鵝、鴨等原料脫毛時都是用的松香;行業內很多師傅在做滷菜時上色是用的人工色素檸檬黃+日落紅;行業內很多人在做滷菜時為了增香濫用各種增香膏和添加劑;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就是顧客不明所以照買不誤,可是作為滷菜從業者的我們卻從來不敢讓家人和小孩去食用自己的滷味產品。

如果這些都是行業共識,只能說明這個行業需要進步,相比剛剛說的這些「行業秘密」,香料要不要預處理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值一提,畢竟就算你的香料沒有預處理,頂多是不衛生,吃了對顧客身體的損害也不會太大,但如果你是一個自我要求高的滷菜人,對出品口味的優劣非常在意,願意思考同樣的一款配方在別人手中就能做出好的效果,在你手中卻平庸無奇的原因,就需要重視香料預處理的問題了。

一句話,沒有經過預處理的香料組合而成的配方,頂多只能發揮原配方功力的60%,這就是你的效果沒有別人香的原因了,關於香料預處理的詳細教程,英雄哥在社群已經分享過多次,今天英雄哥再從另一個角度談談香料預處理的注意事項:

先說花椒為什麼要用白酒浸泡,很多人對白酒浸泡去腥印象深刻,其實去腥更多指的是浸泡食材,如果用白酒來泡香料,其實更多時候是為了增強香料的藥性,並且去苦尾,用白酒浸泡後的花椒在和胡椒、良姜搭配的時候麻香味會更突出,這可比單純地增加單味花椒的用量來得靠譜得多。

再說丁香,一般情況下在滷水中我們用公丁香更多一些,這是因為公丁香的香氣比較母丁香要濃鬱,同時公丁香的滲透力要好於母丁香,但取決於你有沒有通過40-50度溫水浸泡讓公丁香的味道更好地融入到香料配方中,如果未經預處理的公丁香,其香味可能都沒有母丁香強,同樣經過浸泡之後的母丁香其香味比起公丁香會更持久

再說桂皮,很少有人知道未經預處理的桂皮是有煙燻味的,只有用70-80度的熱水浸泡才可以去除煙燻味,同時促進出香,經過預處理之後的桂皮才能發揮調和油膩食材的作用,還能抑臭去腥。

接著說草果的預處理,能把草果的預處理做好的師傅,基本上可以認定是經驗豐富的,草果有3種不同的預處理方法,不同的方法取決於所組合的配方的需求,比如你的配方設定的口味是比較清新的口感,這時候如果配方需要用到草果,就需要進行破壁只取草果皮,再用40-50度溫度浸泡去除異味;如果你的配方要求草果的功效更多側重於賦香,就需要用白酒浸泡;如果你的配方要求草果的作用是輔助其他香料增加脂香味,就需要整顆使用草果,並且拍裂之後用動物性油脂爆香讓其香氣融合得更為醇厚;

再接著說肉蔻的預處理,是需要在使用前先用清水充分衝洗,這樣有利於減少硫磺等的異味,讓它多樣的香氣更容易發揮效果,然後再用乾鍋烘烤炮製之後,肉豆蔻的出香才會更為迅速

最後說炒制香料的注意事項:肉蔻、白蔻、草蔻、紅蔻、草果、木香、香砂、砂仁、山奈、良姜、蓽菝、白芷、陳皮、梔子這些香料應該避免高油溫,太高的油溫會出現藥苦味,而桂皮、肉桂、八角,香葉、小茴香、孜然、丁香、蒔蘿籽、香菜籽、排香、白蘇、紫蘇、薄荷、藿香、羅勒、留蘭香、迷迭香、百裡香、鼠尾草、甘松、香茅草的油溫則可以相對高些,這樣有利於出香。

相關焦點

  • 未經過預處理的香料只能發揮3成功效?怎樣才算是有用的預處理?
    上次文章說到滷水所用香料不要去中藥店買,而是要去專業的香料批發市場採購,那麼買回來的香料是直接投入到滷鍋裡去使用,還是要遵循古法進行香料預處理,一直是滷菜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有開店多年且生意不錯的滷菜人會說,古法太麻煩,滷菜製作應該與時俱進,更講究效率,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進行什麼預處理;也有的人認為方法得當的預處理會使香料的效能得到最合理的應用;
  • 香料中的草果、草寇、肉蔻有些相似,應如何區別呢?
    草果辛香氣濃烈,微回甘,有辛辣味,在烹飪中具有增香除羶祛異、防腐抗氧化劑作用,廣泛運用於燒、燉、燜、煮、醬、滷等耗時較長的烹飪技術中,雖然用量不多,但仍屬香料裡的中堅力量。由於草果質地堅硬且有韌性,單從表面很難聞到它的味道,需要經過預處理,方能將它辛香和辛辣的本色突顯。
  • 香料怎樣處理才能充分出香?這樣做味道入骨!
    有些香料有異味、雜味等需要做預處理再進行搭配使用,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導致做出的成品味道不夠醇厚。我們該如何做呢?下面來詳細說幾點。 一、掌握香料基本特點 不同的香料預處理也不同,根據香料的特點,可以大致分為甜香型、甘香型、辛香型和苦香型四類,其中甜香與甘香相近,辛香與苦香相近。
  • 五香滷水香料搭配原則
    草寇:除了去腥在雞產品中還有脫骨的作用,雞產品中必不可少,有同樣功效的還有檳榔片,也是脫骨的。  白寇:去腥效果突出,常用於腥味比較大的肉中,如鴨產品和牛羊肉。  陳皮:清香解膩效果最為突出,王守義十三香裡的主料就是陳皮,兩年以上,產地新會的陳皮為佳。  山奈:山奈做肉,吃到胃裡會有暖暖的感覺,用多了就會有辛衝感,有輕微毒性,所以要適用。
  • 滷水香料如何進行有效預處理?實體店師傅無私分享20年使用經驗
    滷水香料如何進行有效預處理?實體店師傅無私分享20年使用經驗。香料一般指經過乾燥加工的植物器官,或花蕾、種子、芽、葉、莖、根等,本身帶有氣味(香或者苦香)或者在加工時沾染灰塵等,多用於滷水使用前需要經過前期處理。
  • 火鍋底料怎樣做才好吃?做好這4步,家裡也可以做出火鍋店的味道
    為什麼有些火鍋店的火鍋它不香?火鍋底料要怎樣做才好吃?火鍋底料生產廠家李師傅為大家總結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火鍋底料的質量。小編總結了以下四個原因:1.火鍋底料原料的來源和季節性。只有好的原材料才能生產出好的底料。火鍋底料的原料主要是農副產品。季節性很強。因此,嚴格控制原材料採購質量非常重要。2.火鍋原料比例問題。
  • 香料使用前不進行預處理會怎樣?芳香類和苦香類料各起什麼作用?
    英雄哥以前的文章多次提到,不同的香料在使用前要進行不同的預處理,有的需要去殼,有的需要浸泡,有的需要低溫萃取,有的需要烘培……,這樣做的目的之一當然是要讓香辛料本身發揮全部的自身獨特功效,那麼假如不進行這樣的預處理會怎樣?
  • 一些關於香料製成香粉預製的淺見,合理運用預處理助力飄香
    最近有一位朋友談及如果將香料製成香粉,有那些香料是需要預處理的,以及一些具體香料的預處理方式,關於這個問題,小鳴聊聊自己的一些體會,希望對這位朋友,以及有著同樣疑惑的朋友們可以有一些幫助。將香料製成香粉的應用形式,很大程度的規避了香料出香速度之間的不均勻,同時這樣的一種形式可以更為方便的使用香料,像是著名的十三香,就是一種香料制粉的出色應用。對於香料製成香粉,小鳴個人覺得如何提升它們的出香速度意義並不是太大,像是傳統的將桂皮浸泡溫水,以此讓桂皮減少異味然後更好出香的方式,反而不如用溫酒浸泡,讓它香氣更為充盈有用。
  • 光學會香料預處理就能做出好口味嗎? 不會食材的預處理全部白搭!
    在滷菜英雄的系列組方的乾貨內容分享時,英雄哥曾多次提到配方固然重要,但是香料的預處理卻是基礎,不同的香料需要不同的預處理方法才能激發其最大的效能
  • 香料秘制配方
    2、紫蘇5克、桂皮10克、蒔蘿3克、香葉5克、陳皮8克、乾薑8克、八角10克、丁香5克、香茅草8克、花椒5克,以上香料磨成粉後與幹辣椒、泡椒炒制的剁椒醬,做淡水魚類的剁椒菜餚,會使魚肉達到鮮嫩、鹹香的口味。   3、紫蘇10克、桂皮5克、蒔蘿8克、香葉5克,羅勒6克、陳皮8克、肉蔻5克、八角8克、幹椒10克、花椒5克,此料包以淡水魚類湯菜的料包,如酸菜魚。
  • 為什麼你的滷菜產品沒有回味?滷菜回味打造的四個層次是什麼?
    這裡英雄哥引用我們的產品在做肓測的時候的標準:比如你做的是休閒滷味產品,這就要求顧客在品嘗的時候慢慢啃、細細品嘗,仔細體味骨頭與肉之間撕扯及滋味,所以也就意味著客群一定是以年輕女生為主的青年人群,如果你讓農民工叔叔去肓測你的產品,他會跟你說什麼玩意兒啊,都沒有肉全是骨頭,沒有油不下飯!
  • 香料|滇香翹楚——草果
    徐龍人民大會堂西餐廚師長、中國烹飪大師、世界御廚協會會員(Club des chefs des chefs)在32年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大量關於香料的資料 草果手繪圖 / 圖片:pinterest草果具特殊濃鬱的辛辣香味,使用前把堅韌的外皮拍壓松裂,會露出裡面細小的種子,這樣有利於香氣完全釋放後再入味於食材中 圖片:pinterest
  • 滷豬蹄都要放什麼香料?沒有比這在詳細的教程了,價值8000元配方
    文章開始之前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本人從事蘭州牛肉麵行業多年,不僅對各種麵食的製作十分精通,同時還會做一些滷菜,因為本人經營的麵館中就是以各種麵條為主,涼拌菜和滷菜熟食搭配著賣,所以個人不僅對蘭州拉麵等等的面試製作是專業級別的,同時對滷菜的製作也是專業級別的,下面咱們就先從製作滷豬蹄所用到的香料講起到滷豬蹄的製作方法和配方的分享。
  • 草果那些您想知道的事情,去籽與否、如何出香、搭配禁忌盡在文中
    而異味不重且油膩度較低的食材,或者是以突出清新為主的配方,那就應該去籽使用。二、草果如何才能更為出香?對於來說,草果出香速度較慢,所以比較合適燉煮的烹飪形式。在輔助出香的預處理上,有過油爆香和烘烤出香兩種。烘烤後的草果會出現美拉德反應,香氣和原本有所差異,這種做法比較合適在油脂較高的食材上使用。
  • 砂仁和香砂搭配同一種香料會有哪些不同效果?這列表中明白告訴您
    砂仁和香砂這兩種香料是經常被混為一談的,二者無論從外觀還是料性上,其實都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異,不能因為二者在香氣上有些許類似,便將二者視同為一物,二者在搭配同一種香料的情況下,出現的效果也是有很多不同,今天我們就通過一個簡單的列表,聊聊砂仁和香砂在搭配相同香料的情況下,都會出現哪些差異
  • 各種香料的配方
    十三香大料的具體的配方 「十三香」這個名字很長時間沒有聽人提起了。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膠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
  • 香料秘制配方幾種丨醬汁
    2、紫蘇5克、桂皮10克、蒔蘿3克、香葉5克、陳皮8克、乾薑8克、八角10克、丁香5克、香茅草8克、花椒5克,以上香料磨成粉後與幹辣椒、泡椒炒制的剁椒醬,做淡水魚類的剁椒菜餚,會使魚肉達到鮮嫩、鹹香的口味。   3、紫蘇10克、桂皮5克、蒔蘿8克、香葉5克,羅勒6克、陳皮8克、肉蔻5克、八角8克、幹椒10克、花椒5克,此料包以淡水魚類湯菜的料包,如酸菜魚。
  • 實用技術:新手香料配伍使用指南
    三、想要取得麻感的時候,不要增加花椒的用量,這樣可能讓辣度失衡,想要增加麻香,可以用蓽菝、胡椒、丹皮、白朮、香果、生薑、良姜這些香料,選擇添加在佐料或是使料位置,這樣取得麻香效果會更好些。四、草果整顆使用,在滷水熬製比較肥膩的食材時,取得脂香要高於只用草果皮,而在熬製香油的時候,使用草果皮取得香味要更加的純粹。
  • 今天分享在製作滷肉香料配方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選擇香料
    大家都知道製作滷肉時會用到香料配方,但是香料有幾十種,具體該怎麼選擇和搭配呢?今天就來分享一下製作香料配方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滷肉所用的香料配方的主體結構由主香料、輔助香料,調和香料三部分共同組成。先來說主香料,它是指對所滷製的食材最適宜、增香定味效果最佳、去腥除異作用最強的主要香料,在整個配方中用量最大,是對滷肉特定風味的總體定位。但這個主香料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確定的,就所要滷製的食材而言,主香料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增香效果最明顯,二是袪異效果最突出,三是賦味能力最卓越。
  • 香料的四種配方,家用商用都行,喜歡餐飲的都可收藏
    這次是用了10種配方1:花椒32.八角33.丁香4.5.桂皮18小茴香11隻用這5種香料,用量較大,既有增香效果好的丁香.桂皮.小茴香,又有祛異味效果好的八角.花椒。這款五香粉實用於腥羶味重的肉類食材烹調,既能祛異,又可很好的增香配方2:八角32.桂皮37.白豆蔻6.砂仁6草果12.5白芷5.9這款配方增香效果好的香辛料很多,因此適用於包子,餃子等餡料中實用配方3:花椒10.5丁香5.5小茴香26.5甘草38砂仁9.9草果5.5白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