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香料如何進行有效預處理?實體店師傅無私分享20年使用經驗

2021-01-12 木子小廚LHW

滷水香料如何進行有效預處理?實體店師傅無私分享20年使用經驗。

香料一般指經過乾燥加工的植物器官,或花蕾、種子、芽、葉、莖、根等,本身帶有氣味(香或者苦香)或者在加工時沾染灰塵等,多用於滷水使用前需要經過前期處理。

關於香料的前期處理,網上回答也是眾說紛紜:有主張幹炒的,香料用溫水浸泡20分鐘左右,然後放入燒熱的乾鍋中或者烤盤內加熱烘乾水分後再用。有主張用油炒的,認為這樣更有助於香料中油溶性呈味物質的釋放。還有人認為有些香料所含的異味比較多,使用前必須採用白酒浸泡,因為酒精有溶解和滲透的作用,使相應的異味更容易去除然後再使用,並且每種香料都有不同的浸泡時間,需要泡製1-2小時不等。

在木子去過的多家實體店學習時以及在滷菜學習班培訓中發現,多數情況下香料根本不需要過多加工,直接按照比例搭配好後,用溫水浸泡十幾分鐘,清洗去掉外面泥沙,裝入料包就直接放入滷水中了。這些老師多數強調學習滷菜是以實用為主,過多的加工不僅時間不允許,而且效果也不是太明顯,索性不如直接使用,其結果也絲毫不差。

但是在我後續使用香料的經驗中總結出:在新起滷水時香料最好炒一下,因為剛起新滷味道寡淡,香料的異味比較重,炒一下味道更柔和,並且通過炒制後連同油脂一起倒入滷水內,既解決了新起滷水油脂偏少的問題,還使溶於油脂中的香味不浪費,可謂一舉兩得。而在後續不斷的滷製動物性食材時,這些食材經過長時間醬滷,勢必會釋放出較多的油脂,所以即便不先用油脂炒,也不會妨礙香料中脂溶性呈味物質的釋放。

哪些香料需要炒,哪些不用呢?

香料的主要成分為揮髮油,大部分芳香氣味都有揮髮油發出,如芳樟醇、芳香醛、芳香酮和脂類等化合物刺激鼻腔內嗅覺細胞所產生的感覺,此外還有辣味成分和有機物、澱粉、纖維、樹膠質等。原則上所有的香料幾乎都可以炒制,但是有些香料卻不適合,比如本身顆粒小、質量輕的,如果炒制揮髮油會流失很多,並且掌握不好炒制時的火力大小和炒制時間,還容易將其炒糊,產生不好的氣味,所以通過這樣區別劃分,香料炒制不炒制就非常容易了。

●需要炒制的香料有:八角、桂皮、草果、肉蔻、白蔻、草蔻、砂仁、良姜、山柰等。

●不需要炒制的香料有:小茴香、陳皮、香葉、白芷片、孜然、辛夷、香菜籽、黃梔子、靈草、千裡香、紫蘇、排草等。

連結香料使用6大技巧

1.香料用於滷水中,一般沒有特別固定的使用量,多數會根據食材的多少、品種的不同來制定投放量。不同的原料食材一定要分開滷製,比如在滷製腥羶異味比較多的牛羊肉時,多使用草果、山柰、白芷、砂仁、蓽撥、白豆蔻等,以去腥增香為主。在滷異味比較少、並且鮮香味足的食材時,香料總量一般使用的少,並且多使用香氣比較中和的香料,如八角、小茴香、陳皮、甘草等。在滷製海鮮的時候,一般多加一些白豆蔻、白胡椒,會有效的去腥、提鮮並增加食慾。

2.必須要定期調換香料包,一般一鍋滷水兩個料包,一個新料包,一個舊料包,每3~4次更換一次。料包的更換大家可以靈活掌握,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因為我們不可能保證每一次滷貨重量一致,每一次香料都的質量一樣。滷製時味道香味淡了及時更換,料包濃了就減少,要靈活點。

3.香料包不要包得太緊,給香料留足夠的空間,使其與滷水更好的融合分解出香味。

4.大部分香料中水分已經風乾,但油脂類仍然留存在組織裡,還是容易揮發,所以香料保存時要密封。

5.上面的香料炒制多適用於料包式香料,其實還有更科學的香料使用形式,既不需要提前炒制,還能使所有香料味道統一散發,那就是使用顆粒型香料。提前將香料配比好後粉碎,每一次滷製都需要加入相對應量的香料,可使每一次滷肉味道趨於一致,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香料不要粉碎得太細,黃豆粒般大小即可。如果料包式香料總量佔食材總量的1.5%左右的話,顆粒型香料一般佔食材總量的0.4%~0.6%左右。

6.滷水所採用的香料種類非常多,不同的香料造就了不同的滷製效果。不同的流派所使用的配方主料大致相同,但分量多少及製作方法不同,則讓味道各異。任何香料配方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得到市場的認可,贏得了經濟效益才能稱為好配方,配方調整要根據當地的口味、風俗喜好,因地制宜。

我是木子,專業滷肉十餘年,以上就是平時的真實經驗,希望能帶給大家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讚,我會繼續為您分享烹調中的經驗和技術乾貨。感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實體店師傅真實經驗分享
    現在一些滷水速成班一樣,拿到配比會很快的做出第一鍋高質量產品,但是難的是在後面,如何將產品的質量一直保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滷肉的次數增多,滷水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如何續湯加味、滷水發酸、變稠、變黑、變鹹等等,如果沒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法,會直接影響風味和口味,最終導致失敗,並打擊滷菜創業的積極性。
  • 香料使用前不進行預處理會怎樣?芳香類和苦香類料各起什麼作用?
    英雄哥以前的文章多次提到,不同的香料在使用前要進行不同的預處理,有的需要去殼,有的需要浸泡,有的需要低溫萃取,有的需要烘培……,這樣做的目的之一當然是要讓香辛料本身發揮全部的自身獨特功效,那麼假如不進行這樣的預處理會怎樣?
  • 《油滷,現撈滷水,香料包使用步驟》出香時效、滷水發黑問題解析
    油滷的製作前提,關於「春蜀油滷」香料的預處理
  • 滷肉藥味重的原因及處理方法,來看看實體店師傅的經驗和操作技巧
    其實這個問題我在之前有過分享,今天就再來贅述一下。要解決滷肉藥味重的問題,首先要知道造成滷肉藥味重的原因。首先,要考慮香料的原因。這裡分兩種情況:第一、香料的配方不合理。在正常滷肉用的香料配方中,無藥味或者藥味淡的芳香型香料用量應該佔據主流地位,如八角、桂皮、小茴香、香砂仁等,而苦香型的香料應該少量使用,如草果、山奈、肉蔻、草寇等。第二,香料質量的原因。
  • 會做草果的預處理才算懂香料!
    香料需不需要預處理,目前在行業內依然屬於一個有爭論的話題,許多開店多年的老滷菜師傅會煞有其事地告訴你,他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隨手抓,也從來不對香料做任何處理,甚至都不清洗,並且說這是行業內部公開的秘密。一句話,沒有經過預處理的香料組合而成的配方,頂多只能發揮原配方功力的60%,這就是你的效果沒有別人香的原因了,關於香料預處理的詳細教程,英雄哥在社群已經分享過多次,今天英雄哥再從另一個角度談談香料預處理的注意事項:先說花椒為什麼要用白酒浸泡,很多人對白酒浸泡去腥印象深刻,其實去腥更多指的是浸泡食材,如果用白酒來泡香料,其實更多時候是為了增強香料的藥性
  • 滷水香料如何配比?開店20年滷菜店老闆總結做滷菜必須掌握的方法和...
    要想做出好吃的滷菜,滷水和香料是關鍵,根據不同的食材和不同的口味,香料與滷水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傳統的五香味所使用的基礎香料是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花椒這五種。
  • 未經過預處理的香料只能發揮3成功效?怎樣才算是有用的預處理?
    上次文章說到滷水所用香料不要去中藥店買,而是要去專業的香料批發市場採購,那麼買回來的香料是直接投入到滷鍋裡去使用,還是要遵循古法進行香料預處理,一直是滷菜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有開店多年且生意不錯的滷菜人會說,古法太麻煩,滷菜製作應該與時俱進,更講究效率,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進行什麼預處理;也有的人認為方法得當的預處理會使香料的效能得到最合理的應用;
  • 用了40年滷肉老配方,滷水師傅詳解必用的11種香料,比例精準到克
    以說到香料的配伍,好多年輕的廚師和美食愛好者都一臉的迷茫不知所措。為什麼同樣的香料,自己就不如師傅滷的肉食香呢。秘密就是你不知道各個香料的作用,還有各個香料的計量。在有就是香料的那個先放那個後放,香料前期的處理。是用酒泡呢,還是用水泡,還是炒香等等。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 滷水不香了怎麼辦?20年滷味實體店大師傅教你1招,讓滷水越用越香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葉老師,今天又來和大家分享美食製作、小吃配方乾貨啦,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有關滷水製作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哦,對滷水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閱讀以下的內容。在製作滷水的時候你是否經常被這樣的問題困擾,就是滷水用過幾次香味就明顯的下降,甚至是沒有香味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五香滷水香料搭配原則
    其他的一些香料根據實際情況增減組合,基本原則要根據滷水組方的功效目的和各種香料的特性去搭配!  香葉:有調和調味的作用,用量一般不大,也是中間力量,一般搭配輔助桂皮使用,還有甘草和羅漢果,後兩種用量要少。  草果:去腥解膩,用多了發悶,也是一味有力的中間力量,同樣的五香滷水在牛羊肉中的用量可稍微大一些。
  • 如何防止滷肉發乾、發柴?實體店師傅無私分享經驗和方法拿走不謝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方面的技術要點。如果滷肉又幹又柴,一定是缺少水分或者油分,尤其是瘦肉類食材容易發生這種現象。所以在滷製的時候,一是要注意火候,鎖住食材水分;二是要添加足夠多的滷油。滷肉水分充足,才不會發乾;油分充足,吃起來才滋潤,不會發柴。這也是我們平時說的滷肉的口感問題。要想鎖住食材的水分,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火候。
  • 桂皮是滷水之中的禁忌?有些滷水師傅不願意使用它?原因竟是如此
    桂皮,在我們的戰國時期便有了不少它的記載,在我們悠久的烹飪歷史之中,它更是和生薑成為了我們膳食香料之中影響最為深遠的二者。在現在多數的香料配方之中,不論是傳統的五香,還是馳名華人世界的十三香,它們之中都有桂皮的痕跡。
  • 潮州滷水精講,數位化香料比例,教你如何打造自己的滷水風格
    二《潮州滷水香料》香料比例:八角60克、桂皮40克、芫荽籽10克、白豆蔻15克、羅漢果1個、月桂葉10克、蛤蚧2隻、蓽撥10克、草寇15克、小茴香28克、丁香6克、沙姜20克、白大川粒30克、梔子50克、靈香草6克、廣木鄉5克、香砂仁15克、白芷35克、花椒20克、高良姜20克、幹陳皮25克、甘草30克、幹辣椒30克、鮮香茅草8克、草果20克(用剪刀剪開去掉草果籽
  • 滷水入門,如何從香料的芳香、苦香類區分著手,形成香料應用認知
    在香料應用的常見分類之中,以香氣呈現的方式區分,將常用香料分為芳香類和苦香類二者,這樣的分類方式,雖然說會忽略不少香料的特性,但是它對於剛接觸香料的朋友而言,確實可以讓他們有一個廣義的概念,從而指導香料的一些使用,而這種指導意義在滷水香料使用上,也可以得到體現。
  • 香料在滷水中的真正作用是什麼?搞清楚就不會在滷水中胡亂添加了
    說到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香料在滷水中的作用就是增香,除異。是的,這個回答沒毛病。只不過,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嚴謹。所以才會有人把香料配方看得特別重要,甚至認為滷水中香料就是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是個誤區,香料對於滷肉的作用並非增香或者除異。
  • 【滷水】最全的香料特性及使用技巧!
    但這些香料往往又具有自身的規律,應用得好的話,可以錦上添花,反之則會適得其反。因此,要想一道菜餚達到更好的烹飪效果,我們就要掌握香料自身的規律。例如有時候需要單味使用,有時需要多味使用,有的應製成粉末狀,有的則需製成醬狀或油狀使用。在本文中,先鋒食藝將帶大家進入香料的秘密基地,看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香料究竟有何神秘之處。香料一般可分為芳香和苦香兩大類。
  • ​一套滷水香料配比公式表,解密香料間的君臣佐使!
    說起香料,這可是滷水製作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香料是滷水的靈魂,這個說法絕對不為過。撇開別的不說,沒有好的香料配比,再好的師傅也做不出好的滷水,這是毋庸置疑的。別管是製作滷食的老師傅,還是剛剛開始接觸滷食製作的新手,有一點是確定的,香料之間的最基本的搭配、以及和滷水的比例弄不明白,絕對做不出好的滷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光學會香料預處理就能做出好口味嗎? 不會食材的預處理全部白搭!
    在滷菜英雄的系列組方的乾貨內容分享時,英雄哥曾多次提到配方固然重要,但是香料的預處理卻是基礎,不同的香料需要不同的預處理方法才能激發其最大的效能
  • 一套滷水香料配比公式表,解密香料間的君臣佐使!
    撇開別的不說,沒有好的香料配比,再好的師傅也做不出好的滷水,這是毋庸置疑的。別管是製作滷食的老師傅,還是剛剛開始接觸滷食製作的新手,有一點是確定的,香料之間的最基本的搭配、以及和滷水的比例弄不明白,絕對做不出好的滷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香料君、臣、佐使的基本公式表,以及與滷水之間的比例,值得收藏。
  • 常用的5種香料,怎麼搭配最佳?20年使用心得分享,一定要收藏
    香料用於菜品的作用大體有三個:1.能賦予食材香味,提升食慾,2.去除食材中的腥臭異味,3.防腐。今天這篇文章小廚主要跟小夥伴們分享常用來賦予食材香味的五香料,這部分香料自身香味濃鬱,適用最廣泛。八角又稱:大茴、大料等,以木蘭科八角屬植物的果實用來做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