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商鋪,「託管」給開發商旗下的公司運營,每年不僅能拿到「保底收益」,還能坐享分紅,看似穩賺不賠,實則暗藏風險。近日,多名投資匯隆廣場商鋪的市民稱,託管方經營遇到困難,不能如期支付收益。匯隆廣場開發商三威置業相關負責人回應,因與其他公司發生糾紛,資金計劃被打亂,將承擔違約責任。
眾多投資人來到匯隆廣場向開發商要說法。 記者李震攝
收益誘人
市民投資匯隆廣場商鋪
匯隆廣場位於歷下區華能路,大地銳城北鄰,憑藉其「商業核心地段、大品牌入駐」等利好宣傳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陳曉(化名)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他和開發商山東三威置業(以下簡稱三威置業)籤訂協議,以60萬元的價格在匯隆廣場「購買」了兩套商鋪。「嚴格意義上不能說購買,我們只有收益權,但產權還是開發商的。」陳曉說。
沒有產權還這麼火爆?陳曉解釋道,他和其他投資者一樣,甘願掏腰包卻不在乎產權,是看中了項目的穩定收益。
「開發商承諾,每年有10%的保底收益。」陳曉說,在前期宣傳中,投資者得知已有許多知名大牌企業入駐,每年定時收取保底收益的同時還能享受分紅。
此外,投資者還和開發商三威置業、託管方濟南非簡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非簡公司)籤訂了擔保合同,明確非簡公司為匯隆廣場統一招商、運營管理公司,若無力支付租賃收益超過三個月,由三威置業代為向投資者支付。
根據協議,投資者可在第五年提出回購,由開發商回購投資者商鋪權益。「這就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啊。」陳曉說,大夥紛紛投資,期盼著盆豐缽滿。
變故突發
收益暫停,要籤「補充協議」
按照協議,前幾年陳曉都如期收到了保底收益。「變故」發生在今年7月份。13日,陳曉手機突然收到一則簡訊,「託管公司卻說,保底收益不能按期支付了。」
「說是公司資金遇到了問題,給出了三種方案讓我們選擇。」陳曉說,第一種是應返還的收益支付50%,另一半以商城貨物抵扣;第二種是至2020年3月給予1.1倍賠償;第三種是至2020年7月給予1.3倍賠償。
多位投資者表示,他們也接到了同樣的信息,經了解得知他們需要與開發商籤訂補充協議,才可以選擇上述三種方案中的一種。
「肯定不同意實物抵頂啊,我們就要求按照合同付錢,違約了就要負違約責任。」陳曉說。
爭執不下
協商5小時未達成一致
22日,記者來到匯隆廣場,可能由於是工作日,商城內人流量稀少,不少商鋪處於未營業的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4月,濟南人民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與山東三威置業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大潤發華北區總部建設項目將落戶匯隆廣場。去年9月份,有消息稱大潤發與濟南匯隆廣場徹底「分手」,超市改為匯隆超市。
「沒有分紅就算了,現在連保底都保不住了嗎?」許多投資者擠在6樓狹小的走廊裡,你一言我一語,等待開發商就保本收益的問題給出答覆。一名投資人告訴記者,部分代表正在會議室內與開發商負責人協商。
「我們上午9點就到了,到現在還沒有說法。」一位投資人說。直到下午2點30分,雙方協商5個小時,仍未達成一致。
相關連結「變相售後包租」被明令禁止
託管公寓、託管商鋪是不少樓盤對外宣傳的噱頭,可託管真的能穩賺不賠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託管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開發商總能拿出諸多理由。
據了解,2006年住建部就發出投資風險提示:以售後包租等形式購買商品房有風險,投資須慎重。此外,《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採取返本銷售或者變相返本銷售的方式銷售商品房。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採取售後包租或者變相售後包租的方式銷售未竣工商品房。」
如果你在買房、投資公寓、商鋪時也遇到類似經歷或者問題,歡迎與我們交流溝通,熱線電話:8519328513605311968。
□生活日報記者李震實習生莊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