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魚活不過冬天,喜歡生活在「鹽窩子」裡,釣魚人叫它海鯰魚

2020-12-26 騰訊網

著名的文化學者王魯湘曾經在節目中提及:渤海裡的海鮮的味道是中國所有海域裡最鮮美的。

這話一點也不假!

營口臨渤海,處在大遼河的入海口處,憑心而論,河、海生鮮都不是一般的鮮美!鮮嫩細滑的家燜海鯰魚、大頭寶,鹹鮮清口的生拌小青蝦、酥脆滑嫩的香煎踏板魚、入口爆漿的蔥炒血蛤還有我本人超級偏寵的「海鯰魚」,也是營口當地老百姓的最家常的一道菜。

海鯰魚,必須是鹽灘窩子的海鯰魚,這是營口周邊的一種特殊水,生存的魚,它的特殊是魚肉緊緻而且特別鮮。原因是他生存的環境是海水和淡水混合的。多一分鹹,少一分淡,這種魚一年生養,所以生活在營口的人,對這種魚情有獨鍾。

由於魚刺比較少,三角刺,所以老少皆宜。當然我最愛吃的是燉著吃。,怎是一個」鮮」字就能形容。

每年的10月份是垂釣海鯰魚的最佳季節,過早魚小,過晚天氣太冷,手沾海水手愛裂口。這個時候我會帶上三支三米上的海竿,大輪,八號線,十五號伊士尼大鉤,七十五克鉛墜,海鯰魚的食性吃葷,不論海裡的還是陸地的,只要是肉就吃,即便是同類的肉也吃,所以釣它可用瘦豬肉、牛肉、魚肉、沙蠶等都可以。

最常用的就是沙蠶,因為生長在海裡,沙蠶生命力極強,掛鈎後能保持30分鐘以上存活時間,在海裡會不停扭動,吸引魚類攻擊,效果非常好。使用方法:通常以半截或整隻掛鈎,將其在鉤中反覆穿插轉繞,最後將鉤尖彎出蟲體即可。根據大小而取半截還是整隻。

釣海鯰魚很簡單,在礁石上上下抖動魚餌可釣海鯰魚。如果想釣到更多魚,就必須打窩。最好打窩的材料可用各種魚、肉的骨頭及碎屑,同時多打幾個,來回輪流釣。人在岸上用海竿用串鉤輕輕拉動也可釣,總之只要把魚餌扔進大海就能把魚拉出來。

釣海鯰魚一天釣幾十斤的有的是,釣不著的沒見過,釣幾斤玩一樣。

經驗總結:

一、海釣天氣與潮汐是最重要的,當氣壓非常的低,會導致了魚不愛咬口。所以應選擇小潮日期。也就是農曆的初八至十二與二十三至二十七,這兩個時間段潮汐漲落的幅度不大,潮流的流速較為緩慢,既利於大量的浮遊生物等雲集於深水中繁衍,又利於以此為食的魚類集群飽腹與安居,更利於釣魚人。

二、海釣通常以生餌為主,偶爾也會用到粉餌,所謂生餌,有活的,也有死的,以蟲,肉能品種做釣餌,海鯰魚的食性還是很雜的,只要是肉,基本就咬。

三、串鉤最好不用多,兩隻鉤足夠了,多了掛底浪費。

相關焦點

  • 它是罕見的淡水魚,卻總是被當作是鯰魚,一度被人嫌棄,你釣過嗎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版圖遼闊,在這樣廣闊的土地上生活著很多各種各樣的生物,而對釣魚人來說,地上有多少生物不是最重要的,水裡藏著多少魚,是什麼品種的才是重點。在國內每一條江河裡面,同樣生活著很多不一樣的淡水魚,除了大家經常釣的鯽魚鯉魚草魚意外,還有部分魚類是那條河裡面所特有的。
  • 三十米深的地下還有魚?廣西釣魚人,洞穴中釣起許多怪魚
    這幽深冷冽的水潭裡,會有魚類生存嗎?地底下也有魚釣?第一次見到的人可能都會有這個疑問——事實上,地底下的世界一樣生機盎然,洞穴魚、水族種類繁多,自成體系……(這從地底流出的碧水潭裡,其實棲息了許多奇魚、怪魚)因此,只要熟悉了這「地下世界」的水族特性,一樣能釣到「盆滿缽滿」,而其神奇幽秘的垂釣體驗,更是原生一般的江河垂釣。
  • 意料之外,水裡面全是外來魚種,泛濫成災,釣魚人太痛苦了
    讓他哭笑不得,這種魚在本地沒有天敵而言玩,泛濫繁衍的速度會非常快。外地釣友都羨慕我們這邊魚情好,魚多可以釣魚,可是他們哪裡知道,我們這邊有些地方的清道夫鯰魚太多了,大部分時間釣上來的都是這種魚。而對於這種魚,當地人都是不吃的,沒有什麼利用價值而言,因為大家都不吃這種魚,這類魚簡直是生活在天堂一般。
  • 魚委屈:「你根本不了解我,說的就是你,整天誘我上鉤的釣魚人」
    魚的幾個認識偏差明確一個事實,像黑魚、鯰魚、黃辣丁這些魚,均屬於典型的笨魚,碰到腥味濃厚的雞肝、雞腸,根本不考慮是否安全,張口就吞下。釣這類魚種,浮漂調釣都是多餘,栓個木頭棍子也照樣動作、黑漂。所以有些習性特徵,並不特指某一種魚,而是大範圍的總結。首先是魚的睡覺問題。魚睡覺嗎?
  • 蚯蚓的顏色在誘魚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哪個更容易被魚發現?
    蚯蚓有「萬能餌」的稱呼,且價格低廉、容易獲取,受到眾多釣魚人的認可。正因為常用,釣魚人也愈發的重視使用的細節。回到釣友的問題,哪個顏色的蚯蚓,魚更喜歡呢?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介紹,具體如下。
  • 幾張圖讀懂釣魚人的「春夏秋冬」
    用幾張圖讀懂釣魚人的「春夏秋冬」!釣魚是一項不分老少的運動,老年人喜歡,年輕人也樂此不疲。但釣魚人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光陰似箭」。轉瞬之間,大寒已至,對釣友來說,這可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但仍有不少人正趕往釣魚的路上。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胡亂放生的危害不用多說(並不反對合理放生),而我們釣魚人和放生人的矛盾也不可調和:放生的人詛咒釣魚人(下地獄、業報)。就蓑笠哥自己來說,還是喜歡部分放生的人:甲魚、河鰻它不香麼?放生那些生口魚拉力不夠猛?
  • 常見觀賞魚鯰魚種類 鯰魚養殖注意事項
    說起觀賞魚「鯰魚」,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四根長長的鬍鬚,鯰魚正是靠這些「須」來辨別味道的。其實,鯰魚也因其「兇猛」而著稱於水族界,很多人對鯰魚種類的疑問比較多。下面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觀賞魚鯰魚種類及鯰魚的生活習性等相關知識。
  • 釣魚人頂風冒雨尋找一種「傻魚」,原來這魚還有這一功效
    然而冷風驟雨並未阻擋住釣魚人的腳步,位於渤海岸邊農村的坑塘邊,幾位釣魚人仍在風雨中堅守,他們在尋找一種被當地人俗稱的「傻的」魚。走近這些釣魚人才知道,原來這不是一種普通的魚。「傻的」魚是當地人對它的俗稱,其實這種魚的學名叫「油光」。說起油光大有來頭,據傳,油光魚是東海龍王敖廣的小舅子,傻傻呼呼,經常被蝦兵蟹將欺負。有一次龍王過壽時,就問小舅子有什麼要求。
  • 鯽魚、草魚、鯪魚、黑魚、鯰魚的釣法解析,領悟透能秒殺一切水域
    認識魚以應對變化著的魚情,什麼時候釣什麼魚,什麼魚該釣,什麼魚不該釣今天從幾種比較常見的魚種入手,聊一聊魚的習性,以及釣不同魚的技巧鯽魚鯽魚是非常常見的,無論春夏秋冬都是釣友們最愛釣的魚種之一。釣魚圈內有一說法,學釣魚先學釣鯽魚,這幾乎是釣魚人的共識。
  • 水煮活鯰魚,它卻把頭貼鍋底,主動送死!最後真相讓人心酸又感動
    在那裡,吃魚是家常便飯。有一次,一位老鄉從集市上買回來幾條活鯰魚,照例放在大鍋裡燒水活煮魚,眼看著魚在沸水中狂蹦亂跳,絕望地探出頭來,大口地呼吸著空氣。­­但其中有一條魚與眾不同,她沒有掙扎,也沒有本能地探頭出水,而是將頭和尾貼在燒熱的鍋底,並極力把腹部露出水面。­­
  • 清道夫魚入侵恆河,卻銷聲匿跡!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8須鯰魚真的是找到了生活的樂園,在這裡面瘋狂的生長,瘋狂的繁殖,加上沒有天敵,鯰魚又處在食物鏈的頂端位置,所以它們只能泛濫成災。二是恆河裡面的另外一種魚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恆河裡面的另外一個主角,它也是一種魚,一種讓國人不敢吃的魚。
  • 這魚不能吃?珠江紅眼魚泛濫,釣魚人成群釣起卻丟回水中
    比如在廣東,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最近珠江流域一種「紅眼魚」數量極多,幾乎是泛濫了……而更令人驚訝的是,許多釣魚人成群釣起這種魚,竟將它們又紛紛丟回水中.....珠江釣魚,頻繁釣起「紅眼魚」這些紅眼魚體型似草魚,但魚眼卻是罕見的「血紅色」,魚鰭魚尾也大多是豔紅色……近日,在珠江裡釣魚的許多廣東釣魚人,幾乎都釣上這種「紅眼魚」,或多或少,大大小小,似乎珠江裡一夜之間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魚群。
  • 為什麼很少看見有人養鯰魚?我覺得很好養也好吃?鯰魚很髒嗎?
    土鯰魚其實在我的記憶裡面,個人感覺最好吃的魚有兩種,分別是鯰魚和沙塘鱧{我們這裡叫土憨包},這兩種魚的共同特點是肉多刺少,而且肉質細嫩柔軟我童年記憶裡,最喜歡吃的也就是這兩種魚,沙塘鱧主要是在河流裡面撈上來的。河水微流,氧氣充足,尤其是夏季漲河水的時候,用蝦推去推魚蝦,往往可以收穫不少沙塘鱧上來,很好吃。
  • 釣魚人三恨,任你釣技如神也逃不過這宿命!
    釣魚可以說是我們人類諸多愛好中最為平和的一類了:沒有利益糾葛、也沒有太多愛恨情仇,我們所圖也不過是坐在水邊的風輕雲淡、享受那一汪碧水的平靜,就算有時候與魚爾虞我詐得勝的一方也往往是我們。把電魚和網魚的管好,魚兒生態一定會好,只要把汙水排放治理好不太可能再有魚兒滅絕,沒聽說過釣魚能把某種魚釣絕種的是不是?就算有這種人也是鳳毛麟角,他也完全不用靠釣魚為生吧。電魚網魚猖獗不管,管我們釣魚人?不過這一點現在貌似在漸漸改善,目前做得最好的是江浙一帶,就連市區都劃分不少可以野釣的垂釣區,而且釣位都用大理石鋪得漂漂亮亮,哪怕下雨釣魚也很乾淨。
  • 蛇吃魚 魚吃蛇?兩條蛇爭吃一條鯰魚卻不知「誰吃誰」 最終鯰魚跑了
    這條水蛇正在抽身的時候,水塘裡又遊來一條亞洲水蛇,一口咬住已經吊在半空的鯰魚的尾巴,於是就上演了一幅蛇咬魚,魚咬蛇,不知誰吃誰的難得一幕。 當時,這兩條飢餓的亞洲水蛇和這條鯰魚,以這樣的姿勢僵持了大約半個小時,最終還是水裡的那條蛇因體力不支鬆了口,退出了這場鯰魚爭奪戰。
  • 小河遭魚入侵!十分猖狂!釣魚人覺得很苦惱!
    感覺就像一些地方的白條魚一樣,在水中大量存在,餌料一下去,就蜂蛹的跑過來,你根本釣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魚。可能很多釣魚人會覺得這是這位釣友在完全赤裸裸的炫耀啊,羅非魚不好麼?羅非魚肉不香麼?在有些地方羅非魚的價格貴著呢。
  • 科學解析「魚腥線」!它對垂釣活動影響巨大,卻很少有釣魚人了解它!
    在我國北方地區,人們吃鯉魚的時候,習俗是要把鯉魚身體兩側的那根筋抽出來,這根筋就是「魚腥線」,學名叫「側線管」!幾乎所有的淡水魚類都有側線管,之所以稱它為魚腥線,是因為把它抽出來後,聞上去很腥,民間便一直認為它就是魚腥味的來源,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魚真正的腥味來源於魚肉裡的氧化三甲胺的還原,這裡不多講!  為便於理解,本文還把這個「側線管」繼續稱為「魚腥線」!
  • 我們叫它「偷嘴魚」,釣魚時最煩它,曬乾後50元1斤,你釣過嗎
    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外出垂釣時,往往都會以垂釣大魚為主,但在面對不同的地域環境跟魚情時,或許不少釣魚人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國家淡水資源豐富,其中鯽魚鯉魚草魚等淡水魚種最為常見,也是我們釣魚人最為喜愛的目標魚種。但除了這類體型相對較大的魚種外,還有一種體型較為嬌小的魚種。
  • 南寧市民邕江裡釣起「怪魚」,價值上千,但可能是保護動物
    邕江裡釣起怪魚——巨型黃辣丁? 因此,不少喜歡上釣魚的朋友,隨後都紛紛感嘆「釣魚敗家」...... 確實令人目瞪口呆,黃辣丁是邕江裡常見的一種雜食魚,一般常見體型在15-25公分左右。 其實,隆先生釣起來的這條「怪魚」,乍一看是條大家熟悉的「黃辣丁」,但其實確實一條廣西特有的「奇魚」——芝麻劍,且可能一條就價值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