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作者羅琳被質疑寫作水平,是編輯不識貨還是另有隱情

2021-01-10 松蝴蝶

一、一家專門拒稿的刊物

在大眾認知中,雜誌社這類出版組織,雖然經常會拒稿,但他們的核心目標,總是在盡力篩選上稿那些適合自己刊物的稿件。

但是有這樣一家雜誌社,目標卻是「拒收所有來稿」,他們的出版刊物名也非常直抒胸臆,就叫《Journal of Universal Rejection》(中文名《拒稿期刊》),是的,他們成立刊物的宗旨就是為了拒稿。

這家出版單位還有精心設計的徽章,徽章上刻著拉丁文意為「被拒是肯定的,時間是不知道的」(仿拉丁諺語mors certa, hora incerta)。

他們還大言不慚,列出了以下優點鼓勵大家來稿:投稿後不需要經歷痛苦等待;投稿人擁有絕對版權,無須擔心一稿多投;投稿人還可以炫耀自己給最牛的刊物投過稿……

《拒稿期刊》預計一年出版四期,訂閱費$9999.99,至於是電子版還是印刷版,連編輯都不知道,因為「還沒有一個人訂過」。

《拒稿期刊》的主頁還煞有介事列出了編委會成員,以及過刊目錄,不過明顯,列表都是一片空白。

有編輯聽說後,還很羨慕在這家媒體工作的人,因為他們不用焦慮點擊率、發稿量、KPI、發行、廣告、影響力、商業模式……

拒稿如影隨形,保證稿件石沉大海。還有一些情況下,拒稿的過程比較漫長,您的郵件淹沒在主編收件箱的一大堆稿件當中。但是不管是快是慢,拒稿總會到來,如同死亡絕不失約。

問題來了,到底這家期刊總共拒絕過多少投稿呢?可能他們自己也數不清。

二、文豪也曾被拒稿

《哈利·波特》作者J.K. Rowling曾經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退稿信,退的是她當年以Robert Galbraith為筆名寫的犯罪小說The Cuckoo's Calling。

J.K. Rowling解釋常有粉絲問她怎樣才能成功,她乾脆分享自己的退稿信,激勵大家,"For inspiration, not revenge, so I've removed signatures."

其實,當年的《哈利·波特》出版也是一波三折。

J.K. Rowling曾給12家出版社發去《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稿件,卻大多數被退回。退稿信裡告訴Rowling她的書沒有商業價值,甚至還有編輯勸她去上寫作培訓班,提升一下寫作水平。

不死心的J.K. Rowling把第一封被拒信釘在了廚房的牆上,她堅信終有伯樂會慧眼識金,看重她這匹千裡馬,而這些退稿信的作用僅僅能夠證明「自己和最喜愛的那幾個作家終於有了共同點」。

Rowling目前仍舊保留這些信件,她說看著這些會讓自己更加勇敢,因為「沒什麼可輸的」。

有相同退稿經歷的還有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

史蒂芬·金被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獲得美國文學傑出貢獻獎章,和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他所寫的小說已經累計售出3.5億冊,每寫一本都能輕鬆進入當年暢銷書榜單。

但是寫作早期的史蒂芬·金並沒有這麼光鮮。他寫作的第三部恐怖小說—也是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魔女嘉莉》,足足被退稿了30次,直到1974年,才由Doubleday公司決定出版。

這本誕生艱難的作品最終迎來了超額回報,《魔女嘉莉》自出版之後一炮而紅,史蒂芬·金憑藉這本書擺脫了經濟困境,也正式轉職成為了一名全職作家。

和J.K. Rowling一樣,史蒂芬·金為了激勵自己,把當年的退稿信全部留了下來,收藏於臥室內。或許在被驚嘆年年高產的背後,史蒂芬·金正是看著這些退稿信湧出了源源不絕的寫作靈感也未可知。

三、如果被拒絕是常態,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堅持

到底是這些拒稿的編輯不識貨,還是拒稿背後另有隱情?我們不得而知。必須承認的是,每一位編輯都有著自己對作品的判斷和定義。

J.K. Rowling的《哈利·波特》被多家出版社拒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兒童文學市場寡淡,一位初出茅廬的作家打造的奇幻魔法世界,在理性的出版商來說,怎麼看都沒有暢銷的可能性。

可是現實卻給這些無情拒絕的出版社上了非常生動的一課。

《哈利·波特》系列圖書被翻譯成73種語言,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4.5億本(截至2015年),名列世界上最暢銷小說系列,由它改變的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也是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總票房收入達78億美元。

如今的出版業,對於出版一本書所看重的指標比之前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出版行情、市場需求、營銷、自我審查……不少人感嘆,如果用現在的眼光重新審核過去那些經典名著,相信很多經典都無法與讀者見面。

莎士比亞、梅爾維爾、斯坦貝克、但丁,如果這些大文豪還活著,會收到出版社編輯什麼樣的退稿信呢?會不會收到一些看似很有道理的修改意見,或者像J.K. Rowling一樣,乾脆被建議去上寫作培訓班?

真的有人進行了一次大膽模擬。

在《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中,裡卡爾多 博齊將古代文豪、古典名著放到當今的出版和閱讀語境下進行對比和反思,讓46位大作家隔著時空收到一封來自後世的退稿信,每篇拒稿篇幅不長,在陳述理由的同時,也讓讀者重新回味了多部名著經典情節,就著當今的出版要求,產生了有趣的化學反應。

裡卡爾多 博齊,義大利《晚郵報》記者,作家,著有《屬於你的世界》《海上》《森林》等作品。其中,《森林》被選為《紐約時報》和紐約公共圖書館2018年最佳兒童繪本,入圍2018年法國女巫獎短名單。

為顯反諷,《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還為每篇煞有介事的退稿信配了一幅作家肖像插畫,由義大利漫畫家賈恩卡洛 阿斯卡裡和插畫家皮婭 瓦倫蒂尼斯傾情繪製,圖文並茂,傳神且極具個性,非常值得一讀。

「莎士比亞先生,我長話短說,to be.這就不是個問題」——《哈姆雷特》經典名句會被吐槽

「非得是他母親嗎?嶽母就不行嗎?」——《俄狄浦斯王》的人物關係直接被要求硬改

更不用說,裡卡爾多 博齊在《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中,還假借編輯的口吻,勸陀思妥耶夫斯基把《罪與罰》寫成推理小說,勸梅爾維爾把《白鯨》的書名改成《白鯨驚魂》,勸卡夫卡把筆下的薩姆沙從變成昆蟲改成變成蛹,「這樣結尾就能飛出美麗的蝴蝶,皆大歡喜,色彩斑斕,更適合迪士尼改編成動畫」……

幽默的遣詞造句,正應了封面的主題,「令莎士比亞目瞪口呆,普魯斯特無地自容,託爾斯泰惱羞成怒。」

雖然《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中的退稿信是假的,但退稿對作家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

英國詩人T. S. Eliot在做編輯時,曾經拒絕過George Orwell的《動物莊園》,給出的理由是"nconvincing";Joseph Heller的黑色幽默經典作品《第二十二條軍規》也曾經被拒,原因是"ot funny on any intellectual level"(在任何智力水平上都不好笑)。

如果不是作者的一再堅持,或許文學界就會損失一大批優秀精神食糧。他們的退稿經歷也證明,世間總有伯樂,也會有氣場不合的「專業人士」。世界之大,我們終會遇到知音,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堅持等到那個賞識你的轉機。

如果被拒絕是常態,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堅持不放棄;如果不順利是預期,那麼我們能做的對抗就是繼續努力,直到創造眾人眼中的奇蹟。

就像邱吉爾說的那樣,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五月天主唱、作詞人阿信曾坦言「我寫了一百句歌詞,到最後成品裡其實只有一句話能用」。

下一次面對困境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我打氣:連著名文豪們都曾(多次)受到挫敗,我們不過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多堅持一陣,保持初心,下一個被命運選中的寵兒或許就是你。

而這,應該也就是《親愛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想傳達給我們的,關於應對人生諸多挫折中,微小但足夠有用的一個小經驗。

對退稿信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不怕被噴,BBC表彰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爭議言論
    生活時尚雜誌《GQ》的編輯大衛·萊維斯利說,BBC稱讚羅琳的文章「完全誤導」和事實不正確,是為這種跨性別人群恐懼症做辯護。 這個獎項「表彰具有羅素散文所體現的智慧和道德美德的新聞和寫作」。 記者羅南·法羅和克萊夫·詹姆斯此前曾獲得該獎項,該獎項有三個評判獲獎者的標準:語言能力、學識和道德力量。BBC媒體編輯阿穆爾·拉詹說,這是「對不公正的本能和發自內心的厭惡」。
  • JK羅琳不配當哈利波特作者?我看是這些演員不配演哈利波特!
    怎麼看,我也勉強算是一個哈利波特的老粉了。哈利波特堅持正義,在神奇的魔法世界裡和小夥伴共同對抗大魔頭的故事,在當年真的是印象非常深刻。而且JK羅琳本身的經歷也是挺鼓舞的,從一張張小紙片開始,組織成最後的宏大故事,也是不少立志寫作的偶像。
  • 哈利波特40歲了,中文譯者照片曝光?美國粉絲把作者羅琳開除了
    20年了,來自魔法世界的魅力為何絲毫不減?全世界的「哈迷」為什麼越來越多?電影重映的那一天,你會COS某位角色去影院嗎?馬愛農稱最喜歡的人物是羅恩,「他就像鄰家小男孩,身上有笨拙、困惑甚至一些可笑的表現。雖然他不是絕對的主角,但是他的善良、幽默和勇敢,通過很多細節打動了我。」人民文學出版社「哈利·波特」系列編輯王瑞琴表示:「如果沒有發生疫情,我們原計劃從春節後開始一系列紀念活動,現在只好轉到線上和讀者交流,同時也在馬不停蹄地推出20周年學院紀念版圖書、《哈利·波特:電影角色書》等。」
  • "哈利波特"作者化名寫新書 承認身份後一天內大賣
    @華西都市報:《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最近又出了本新小說,不過她用了另一個筆名來發表,她表示這樣自己比較沒有壓力,省得你們期待太高……不過,果然很沒有壓力。這本書,開賣幾個月在英國只賣了不到500本,坑死出版社了。不得已她只好出來承認。嗯……那本是我化名的新書耶。結果一天之內大賣,何必呢。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悄悄出新書了。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詮釋JK羅琳讓人歡樂的魔法天堂
    《哈利波特》系列,J·K·羅琳創造的這個魔法世界讓人著迷,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影,都會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這個系列電影的一大壯舉就是拍了至少十年(2001~2011),觀眾在八部電影中看到了片中角色們的真實成長,這對於任何演員都是終身難忘的經歷。
  • 《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是什麼?JK羅琳的人生故事是什麼樣的?
    這是JK羅琳給我的人生感悟。說起《哈利波特》,便提及它的作者羅琳,那麼這位給無數讀者創造了魔法世界的女作家,她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JK羅琳的魔法修煉之路的故事。但在她的腦海裡,這一場情景總是揮之不去。隨後,火車迅速開動了,喬安妮的思維也快速地轉動了起來,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裡,她看到了送信的貓頭鷹,看到了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等等。若干年後,一本風靡世界的《哈利波特》誕生了,同時也讓世人記住了一個叫哈利波特的小男孩。而這個叫喬安妮的女孩就是JK羅琳,因為創作出了《哈利波特》這部小說,她名聲大振,甚至還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 54歲哈利波特作者羅琳捐100萬英鎊?英國王室授予勳爵,丈夫陪同
    《哈利波特》小編的話:當地時間5月2日,英國作家、《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宣布,她將捐贈100萬英鎊(約合125萬美元),以幫助那些在新冠大流行中的無家可歸者和家庭暴力受害者羅琳在社交媒體上提到了「霍格沃茨之戰」,這場戰役在《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本書中被詳細描述:「今天是霍格沃茨之戰22周年紀念日,但我要誠實地說,今天談論『虛構的死亡』,感覺是不合適的。(因為)太多人在現實世界中失去了親人。」接著羅琳表示,她想到了那些在目前新冠大流行中還在繼續為他人服務的人們。「我的直系親屬中就有3名從事這些關鍵工作的人。和所有親人一樣,我既為他們感到驕傲,也有所擔心。」
  • 哈利波特粉絲集體宣布開除JK羅琳?「你這種人不配當HP作者!」
    有一位英國女性MAYA反對這項政策,認為這項政策會侵犯女性的性別空間,而她因為反對言論丟了工作……羅琳在推特上公開為這位女性打抱不平,認為她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言論丟掉工作,並打上了#我支持Maya的標籤。
  • 《哈利波特》裡赫敏的原型,就是作者J.K.羅琳
    這是三三英語教室「哈利·波特詞源學系列」之二,本期聊聊哈利波特的幾位主角名字都是怎麼來的。作者羅琳為他們起名字可是煞費苦心。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羅琳是用莎士比亞悲劇《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中皇后的名字給赫敏命名的。羅琳曾說,「有意為赫敏選擇一個獨特的名字,因為不想書出版後,很多勤奮的小姑娘被嘲笑,因為她非常有辨識度,而我小時候就是這種類型。」可以說,赫敏在某種程度上,是作者自己的寫照。
  • 《哈利波特》內訌加劇!羅恩加入反對羅琳 只「她」相挺
    《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被貼上「歧視跨性別」族群風暴愈演愈烈,主演《哈利波特》系列影片而走紅的丹尼爾雷德克裡夫、艾瑪沃特森先後公開力挺跨性別人士,引發羅琳粉絲的怒火,艾瑪更被批評「忘恩負義」。而今連「羅恩」+魯伯特·格林特也表態,聲明:「我與跨性別族群者同在,跨性別女性就是女人,跨性別男性就是男人,我們應該都要有資格活在愛中,而不是被批判。」
  • 《哈利波特》:今天聊聊JK羅琳的母校,埃克塞特大學
    在上一期小魚介紹了《哈利波特》電影中三位小主演的童年經歷和成年生活,今天小魚跟小夥伴們聊一聊《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母校-埃克塞特大學。在這裡,JK羅琳獲得了哪些幫助其完成《哈利波特》的靈感呢?這所大學又位於哪裡,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呢?快來跟愛冒險de魚一探究竟吧。
  • 《哈利波特》的好消息,JK羅琳的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
    屆時勢必會有不少電影行業相關信息,特別是新片的資訊釋出。近日上海電影節又爆出了一則令廣大《哈利波特》迷興奮的消息,為慶祝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公映20周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全8部,將以IMAX版本在今年上海電影節期間進行展映。此外,系列開山之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全新4K修復3D版還將在今年全國公映。
  • 哈利波特 羅琳最愛「死神的聖物」
    魔力空前電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1」是原著作者羅琳最喜歡的一部。 全球熱賣4億本的「哈利波特」小說作者羅琳女士表示,電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1」是整個系列到目前為止,她最喜歡的一部,迫不及待想再看一次。電影主角上周參加在倫敦舉辦的全球首映。羅琳說:「我只有在電影完成後看過一次,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所以我很期待再看一次。」
  • 咖啡館的寬容(哈利波特作者羅琳改變命運的地方 )
    她有了寫作的衝動,但生活似乎總在和她開玩笑,到葡萄牙當教師,和一個記者相愛,結婚,生下一個女兒。然後是離婚,左手抱著孩子,右手拎著裝著斷續寫下的小說碎片的皮箱,回到了故鄉的小鎮。  幸虧有了這個好心的咖啡館,儘管她經常佔據臨窗的座位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儘管嬰兒時而尖厲的哭聲會打破這裡慣有的幽靜,儘管她只是極少買上幾杯咖啡有所消費,但她從來沒有遭到白眼、嘲笑和驅逐。它平和而慈愛,不嫌貧愛富,就像陽光,毫不吝惜地灑在每一個人身上,從來不管哪個人的口袋裡有多少錢。
  • 哈利波特最終為什麼娶了金妮而不是赫敏?真相羅琳也不敢說
    《哈利波特》系列裡有很多組CP,最著名的是赫敏與羅恩,最感人的是萊姆斯·盧平與尼法朵拉·唐克斯,最不讓人理解的就是哈利和金妮。那麼哈利為什麼沒有娶第一女主赫敏呢?赫敏為什麼嫁給羅恩羅恩作為第一配角,出場的時候看起來笨笨的,又經常被幾個哥哥欺負,但他確是整套書中逆襲成功的人生贏家,無論魁地奇賽場、事業還是感情上都是。
  • 55歲J.K.羅琳在網上被罵到去世?哈利波特作者新書再惹爭議
    2020年9月15日,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關於J.K.羅琳新書的內容。該小說講述了一個男性連環殺手偽裝成女性的故事,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位 "哈利波特 "作者的批評。今天隨著新書內容的發布,社交媒體上關於J.K.羅琳死亡的話題也被刷上了熱搜。
  • 《哈利波特》劇組混戰,JK羅琳自家演員噴成篩子,理性表達有多難
    這時全球發展中心的稅務專家Maya Forstater表示,自己有不同的看法,社會對於女性的定義應該更全面,我們不能通過簡單的口頭定義來削弱對一般女性的保護。這是《哈利波特》的原作者JK羅琳公開表示自己支持Maya,於是她和Maya被一起認定為「恐跨」。
  • JK羅琳深陷「恐跨」爭議,哈利波特赫敏扮演者、小雀斑反對其觀點
    JK羅琳深陷「恐跨」爭議,哈利波特赫敏扮演者、小雀斑反對其觀點近日,因《哈利波特》大火的原著作者JK羅琳深陷「恐跨」爭議,事件經過是這樣的:在歐美,6月同志驕傲月期間,是鼓勵全球LGBTQ族群勇敢發聲的日子,而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是什麼時候決定,讓羅恩和赫敏在一起的?
    雖然在《哈利波特》的最後,男一哈利與女一赫敏沒有牽手成功,讓很多哈赫黨們略感失望,但大家也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整個系列,羅琳都在為赫敏與羅恩暗戳戳地「牽紅線」。那麼,大家有沒有好奇,羅琳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計劃著讓羅恩與赫敏成為CP呢?是寫著寫著「突發奇想」?還是一開始就「有意為之」呢?其實,《哈利波特》小說完結後,有一次羅琳和「赫敏」艾瑪·沃特森一起參加時尚雜誌《Wonderland》的採訪,就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回答。
  •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也中標?自稱沒做病毒篩查,已身體無恙
    近日,《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J·K·Rowling)在社交網站Twitter爆料稱在不久之前,她也曾出現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的許多症狀,但值得慶幸的是,在醫生的幫助下所有的症狀都已消失,目前身體已經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