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縫香囊、「造」龍舟……這些初中生線上迎端午秀手藝

2020-12-16 荊楚網

長江網6月22日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代建勇)學包一掛軟糯清甜的多寶粽子,親手縫一枚寓意和美的香囊,設計製作一艘獨樹一幟的龍舟……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的學生們在線秀手藝,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過端午,包粽子是少不了的民俗,粽子也是一種美食,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粽子裡的餡料由原來單一的紅糖、豆沙、花生等創新發展到現在的肉餡、榴槤餡、蝦仁餡、梅菜餡等,包粽子可是一門手藝活,包得不緊就全散了。」該校八(5)班學生耿恆英在媽媽的指導下學習包粽子,並將製作過程錄製下來,還配以解說。儘管包出來的粽子並不完美,可還是吸引了一大批同學圍觀點讚。

除了包粽子,學生們還腦洞大開,自己設計、構圖,製作香囊、打造龍舟模型,有的還與家人PK,在製作過程中增進親子交流,鍛鍊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提升審美情趣。

學生鄭天澤說,每次在老家過端午節,去看龍舟賽,站在湖邊看著那一條條長短不一、五彩繽紛的龍舟,心裡便激動不已。今年受疫情影響,恐怕不能親眼目睹賽龍舟,但同學們線上開展「賽」龍舟也別有趣味。

相關焦點

  • 民俗迎端午 包粽子、賽龍舟、點雄黃、掛香囊
    2018年6月12日,安徽省合肥市明光路街道金大塘社區組織社區志願者走進合肥市和平小學開展「傳民俗、迎端午」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在社區志願者的指導下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傳統民俗,喜迎端午佳節。熊偉/攝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逛特色文化公益集市,制香囊、拼龍舟、舞民俗,體驗端午傳統習俗活動。6月21日,由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主辦的「情暖端午·傳承文明」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傳統文化活動在紫竹廣場啟動。活動現場,伴隨志願者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居民積極參加到現場「話文明·頌傳承」「舞民俗·迎端午」「棕香濃·傳文明」等多個互動區域體驗活動中。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個民族共同的習俗。2.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 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湖南省文化館裡過「文化端午」
    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家一起動手包粽子。孩子們正在用彩色紙折龍舟。紅網時刻6月25日訊(記者 胡邦建)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今天上午,一場以「文化端午·非遺傳承」為主題的2020年「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濃情舉辦,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現場,孩子們傾聽老師的講解,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隨後,在老師指導下,大家開始動手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
  •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2020-06-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的端午節很暖心:粽子上寫下中考祝福,香囊送給獨居老人
    同時,香囊送福這一環節也不落下,該校師生們用心縫製香囊,將艾草、驅蚊草藥、薰衣草等成分裝入五顏六色的布袋,結成一串。 「看我這粗手笨腳的男生也能手縫艾葉香囊,雖然有些LOW,但卻創意滿滿。」C1902董啟傑同學說,用家裡的舊毛巾半條、廢紙殼、艾葉,吃過的乾淨粽子皮,再加上三顆新鮮蓮子做吊墜,做成了獨一無二的艾葉香囊。
  • 巧手縫香囊,技藝傳承!一家老小齊上陣包裹粽子,繪製甜蜜生活
    記者:奶奶,這個小香囊要怎麼佩戴?馬榮映:每年五月端午節的時候,三歲以前的小嬰兒,這兩隻小老虎就訂在帽子的前面,這串小鸚鵡這些,就是戴在帽子的後面後腦勺上。記者:那有什麼作用呢?每年端午前夕,馬奶奶家可熱鬧了,親戚來了,左鄰右舍也來了,都來和奶奶學做香囊。馬榮映:我八歲的時候就跟外婆學習縫香囊,一直就縫下去,每年都縫。奶奶說,這幾十年來,她帶了不少徒弟,她相信製作香囊的技藝會一直傳承下去。
  • 門插艾,做香囊,包粽子,飲雄黃……同裡端午喜洋洋!
    在端午節當天,同裡的孩子都要穿著繡有蠍子、蜈蚣、壁虎、蟾蜍、蜘蛛五種爬蟲的「五毒衣」,這身明黃色的布衫上,用紅、黃、藍、白、綠五種色布拼出「五毒」圖案,同裡人認為這是「以毒攻毒」,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長。吃「五黃」端午節當天,同裡人會準備一些傳統特色美食,和家人分享,其中就包括「五黃」。「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雄黃酒。
  • 包粽子、制香囊||永川青少年之家裡的濃情「粽」意
    中山路街道興龍湖社區青少年之年組織開展「傳民俗.迎端午」包粽子主題活動,共計3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社區老少聚在一起學習《民法典》、開展鄰裡真心話、包粽子、趣味體育競賽等活動,社區青年們和居民一邊聊著端午節的習俗,一邊在熟手的耐心指導下,進行裹粽葉、加糯米、壓緊、封口、扎捆等包粽子工序,活動結束後志願者帶著自己親手包好的粽子送到社區貧困群眾家中
  • 寧夏:戴絨花、做香囊、吃粽子……"粽"情相約端午節
    銀川晚報記者 李陽陽 攝  「巧手編五彩,五彩迎端午」活動、「迎端午促和諧留印記伴成長」趣味活動、「千裡聞艾香藝術巷包米粽」活動、「情暖端午促和諧」主題獻愛心活動……端午節臨近,為弘揚傳統文化,西夏區各社區紛紛開展端午節活動。
  • 香囊手藝人:端午節佩香囊 過去是為對抗「壞天氣」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端午節還有著佩香囊的傳統習俗。作為古代服飾上的「點綴」,包裹著香料、草藥的香囊不僅有著美觀、裝飾的作用,還被賦予了驅邪、避害的含義。而在我國南方地區,端午節前後的天氣悶熱潮溼,香囊則有了更加實用的意義。
  • 包粽子、拼龍舟,來穗子女提前過了個特別的端午
    6月21日下午,黃埔區委政法委(區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黃埔區平安促進會聯合大沙街道來穗人員和出租屋服務管理中心、大沙街平安促進會(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在大沙和家舉辦「奇思妙想DIY趴小金雁歡度端午」主題活動。為了讓小金雁(來穗兒童)們提前過一個既開心又有意義的端午節,主辦方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 厚街白濠:親子手工做端午香囊贈社區長者
    端午習俗不僅僅是吃粽子,看龍舟,還有佩香囊。端午佳節前夕,在厚街白濠社區,20位90歲以上高齡長者收到了節日的祝福——香囊。這些香囊由東莞匯益社會服務發展中心的社工們一家一家送到社區長者手裡。濃濃「心香」贈長者。
  • 傳統香囊遇見繩結技藝,南京非遺傳承人巧手迎端午
    熱衷創新的蔣妍俠在端午節到來之際,將擅長的繩結技藝與傳統香囊結合起來,製作了一些特別的香囊,有粽子形狀的,也有葫蘆形狀的,佩戴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今年端午節,蔣妍俠先是接到本地一家知名飯店的訂單,製作一批手工香囊作為禮品,同時去現場帶著嘉賓一起動手製作,「親自製作的東西,會更特別一些。」將繩結技藝和傳統香囊結合起來,也是蔣妍俠的創新,成品出來之後效果非常好,很受歡迎。之後她又製作了一批繩結香囊,留給熟悉的老顧客。
  • 水龍祈福、龍舟拔河、江上搶鴨……南充蓬安端午玩出新花樣
    片片粽葉香,濃濃端午情,又是一年五月五。6月23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為慶祝傳統佳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南充不少地區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圍繞賽龍舟、包粽子等端午民俗,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端午活動。
  • 立蛋、擊鼓、佩戴香囊,這些好玩的端午習俗用英文怎麼說?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快要到了,我們昨天給大家介紹了吃粽子、賽龍舟的表達。今天,我們來聊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和小遊戲吧~好玩的端午習俗Of course everyone should eat rice dumplings. But what else should we do?當然,每個人都會吃粽子。但還有什麼我們可以做的呢?
  • 品粽子,做香囊,送溫暖,寶山各街鎮端午活動太精彩!
    品粽子,做香囊,送溫暖,寶山各街鎮端午活動太精彩!,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今年端午你們參加了什麼有趣的活動?活動中,老師悉心指導大家製作香囊,不一會兒,一個個五顏六色、古色古香的香囊呈現在面前。羅涇鎮在羅涇鎮,「包粽好手」們團團圍坐在一起包粽子。不一會兒,一個個賣相漂亮的腳丫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羅店鎮羅店鎮的活動室裡飄出陣陣粽葉香。
  •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2020-06-22 15:10:01   來源:網絡
  • 七臺河:包粽子做香囊 品民俗迎端午
    七臺河:包粽子做香囊 品民俗迎端午 2020-06-26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端午童謠聲朗朗:剝個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吃粽子,撒白糖。」還記得如此朗朗上口的童謠嗎?當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唱響它時,端午節就來了。值此佳節臨近,四川教育出版社推出一套《百歲童謠》,其中,就有《端午謠》《粽子香》等多首流傳至今的端午童謠。常年致力於兒歌、童謠創作的重慶市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戚萬凱將這些童謠視為珍寶,在他的眼中,這些童謠閃爍著老百姓集體智慧的光芒,反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