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湖南省文化館裡過「文化端午」

2020-12-16 湖南頻道

6月25日,一場以「文化端午·非遺傳承」為主題的2020年「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濃情舉辦。

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非遺傳承人老師向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們教授香囊製作技藝。

大家一起動手包粽子。

孩子們正在用彩色紙折龍舟。

紅網時刻6月25日訊(記者 胡邦建)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6月25日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今天上午,一場以「文化端午·非遺傳承」為主題的2020年「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濃情舉辦,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現場,孩子們傾聽老師的講解,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隨後,在老師指導下,大家開始動手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

在制香囊區域,瀏陽夏布傳承人黃輝耐心地向孩子們教授著香囊製作技藝。「先沿著畫好的線一橫一豎把布縫好,再往裡面填入香草,最後包紮起來,一個種子狀的香囊就做好了。」黃輝介紹,考慮到孩子們的年紀較小,此次設計的香囊模型簡單易懂,十幾分鐘就可完成製作,讓孩子們在動手體驗中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

此次活動中,參與家庭不僅能免費進行非遺體驗,在依次完成三個項目並拍照發朋友圈後,還可領取節日禮品帶回家。

為廣泛弘揚湖湘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中華傳統節日的精神文化內涵,持續推進湖南非遺與傳統節日相融合,加大湖南非遺的宣傳與傳播力度,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創立了「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品牌。該活動通過展覽、展演及教學、體驗等多種形式,為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搭建一個了解和學習湖南非遺的平臺。

來源:紅網

作者:胡邦建

編輯:楊雁霞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25/7527929.html

相關焦點

  •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2020-06-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包粽子、制香囊||永川青少年之家裡的濃情「粽」意
    志願者們一邊縫製一邊說:「這個香囊裡放了多種中草藥,既能提神醒腦,又能驅蟲滅菌,氣味芬芳、真的很實用。」孩子們也爭相加入活動中,有的縫製絲布、有的填充香料藥材,孩子們拿著自己做的香囊,高興的說:「這個端午節過得和往年不一樣,自己動手製作的香包雖不是最漂亮的,但卻是最用心的」大家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
  • 解碼非遺|在省文化館學會做中藥香囊、織藤編、包庾家粽……
    >6月27日,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出的「節慶『嘆』非遺」——2020年端午節系列活動繼續進行。當天舉行的「解碼非遺——陳李濟中藥香囊製作體驗課」為 「解碼非遺」體驗課第三課,也是端午的最後一堂課程。陳李濟中藥博物館的蔡沛欣老師坐鎮廣東省文化館,帶市民一起探索「中藥香囊」的秘密。將傳統醫藥文化帶進日常生活活動當天,廣東省文化館一樓展廳瀰漫著一股甘甜的陳皮清香。
  • 包粽子 制香囊 編五彩繩 石家莊各個社區端午節活動異彩紛呈
    包粽子 制香囊 編五彩繩  省會各個社區端午節活動異彩紛呈端午佳節將至,為了讓社區居民深入了解傳統節日、傳承文化習俗,增強社區居民的凝聚力,省會各個社區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包粽子比賽 關愛孤寡老人  幾片蘆葦葉,旋轉折成一個漏鬥形,依次放入蜜棗和糯米,再用繩子扎捆好,一個小巧精緻的粽子便包好了。
  • 他們的端午節很暖心:粽子上寫下中考祝福,香囊送給獨居老人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鎮東 黃京 包粽子、制香囊、誦詩詞、繪龍舟……為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長沙市各中學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習俗,感受中國傳統節日豐富文化內涵。
  • 包粽子、縫香囊、「造」龍舟……這些初中生線上迎端午秀手藝
    長江網6月22日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代建勇)學包一掛軟糯清甜的多寶粽子,親手縫一枚寓意和美的香囊,設計製作一艘獨樹一幟的龍舟……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的學生們在線秀手藝,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民俗迎端午 包粽子、賽龍舟、點雄黃、掛香囊
    2018年6月12日,安徽省合肥市明光路街道金大塘社區組織社區志願者走進合肥市和平小學開展「傳民俗、迎端午」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在社區志願者的指導下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傳統民俗,喜迎端午佳節。熊偉/攝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逛特色文化公益集市,制香囊、拼龍舟、舞民俗,體驗端午傳統習俗活動。6月21日,由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主辦的「情暖端午·傳承文明」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傳統文化活動在紫竹廣場啟動。活動現場,伴隨志願者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居民積極參加到現場「話文明·頌傳承」「舞民俗·迎端午」「棕香濃·傳文明」等多個互動區域體驗活動中。
  • 品粽子,做香囊,送溫暖,寶山各街鎮端午活動太精彩!
    品粽子,做香囊,送溫暖,寶山各街鎮端午活動太精彩!活動中,老師悉心指導大家製作香囊,不一會兒,一個個五顏六色、古色古香的香囊呈現在面前。羅涇鎮在羅涇鎮,「包粽好手」們團團圍坐在一起包粽子。不一會兒,一個個賣相漂亮的腳丫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羅店鎮羅店鎮的活動室裡飄出陣陣粽葉香。
  •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2020-06-22 0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門插艾,做香囊,包粽子,飲雄黃……同裡端午喜洋洋!
    同裡古鎮是江南六大水鄉古鎮之一,這裡有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有世界文化遺產園林,也有好吃的江南小吃。在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裡,同裡人有一套自己的傳統習俗,來寄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未來祈福。在民間傳說裡,端午是蛇蠍蜈蚣等毒蟲出沒的日子,吃五黃可以更好地驅毒闢邪。習俗延續至今,吃「五黃」既是同裡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的理由。飲雄黃酒端午節,同裡人都會飲雄黃酒。雄黃酒大多由同裡自己產的黃酒釀製而成。一杯美酒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也把同裡的文化弘揚了出去。包粽子包粽子是同裡人端午節的必備項目。
  • 七臺河:包粽子做香囊 品民俗迎端午
    七臺河:包粽子做香囊 品民俗迎端午 2020-06-26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個民族共同的習俗。2.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 寧夏:戴絨花、做香囊、吃粽子……"粽"情相約端午節
    利民社區制香囊潤心田  利民社區黨委也聯合相關部門,舉辦了端午節民俗文化系列活動,共同慶祝佳節。活動中,包粽子是少不了的。(銀川晚報 記者 肖夢琪)金鳳區:粽子也能做香囊  端午節臨近,金鳳區各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左鄰右舍一起包粽子、陪獨居老人拉家常、帶著孩子們做香囊、志願者一起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志願者家門口義診
  • 包粽子、系彩繩、帶香包,德州幼兒園裡的「濃情端午節」
    粽葉情、香囊香、五色繩兒編織忙……,2018年6月15日端午節前夕,為了讓幼兒園的孩子們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德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組織幼兒和家長開展了「濃情端午節」主題親子活動。
  • 厚街白濠:親子手工做端午香囊贈社區長者
    端午習俗不僅僅是吃粽子,看龍舟,還有佩香囊。端午佳節前夕,在厚街白濠社區,20位90歲以上高齡長者收到了節日的祝福——香囊。這些香囊由東莞匯益社會服務發展中心的社工們一家一家送到社區長者手裡。濃濃「心香」贈長者。
  • 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買個中藥香囊驅蟲闢穢
    圖說:中藥香囊聯名款新品發布會 主辦單位供圖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端午節快要到了,除了包粽子吃粽子,還有什麼是人們喜歡的?飽含中醫智慧,具有身體保健、疾病預防等功效的香囊來了。近日,源自上海的企業蘭州佛慈製藥攜手南京雲錦研究所,在黃浦江畔上海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個中藥香囊聯名款新品發布會,推出了香薰琉璃串等聯名款系列主打4個明星產品,讓歷史悠久的傳統香囊煥然升級。
  • 香囊手藝人:端午節佩香囊 過去是為對抗「壞天氣」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除了吃粽子、划龍舟,端午節還有著佩香囊的傳統習俗。作為古代服飾上的「點綴」,包裹著香料、草藥的香囊不僅有著美觀、裝飾的作用,還被賦予了驅邪、避害的含義。而在我國南方地區,端午節前後的天氣悶熱潮溼,香囊則有了更加實用的意義。
  • 海安市海安街道復興社區:贈君一香囊 攜手過端午
    【江蘇消息】時臨仲夏,歲至端午。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轄區內營造鄰裡和諧團結,關心和關愛社區廣大居民,特別是殘疾、低保及孤寡老人的氛圍,6月24日上午,海安市海安街道復興社區「彩虹橋」志願者攜手共建單位海安市委組織部志願者在暖心亭開展「贈君一香囊 攜手過端午」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之「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錦璜,海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閆彥參加活動。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 源自中醫「衣冠療法」的傳統中藥香囊,已成了一些人的抗疫新品。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自身的健康需求,正逢漢族節日端午,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時代變遷,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