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07:2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我市四部門出臺方案,補盲加密布點破解「代收難」
三年格口達百萬,智能快遞櫃全覆蓋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健) 對選擇「無接觸」配送的市民而言,智能快遞櫃是收取包裹的最佳助手。今年「雙11」即將到來,我市智能快遞櫃能容納「剁手黨」們的熱情嗎?10月27日,記者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市發改、房產、商務、郵政四部門已經制定出臺「優化智能快遞櫃發展實施方案」,計劃三年內基本實現智能快遞櫃全覆蓋,暢通「最後一百米」,實現投遞「零接觸」。
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地鐵2號線漢中門站出口的萍聚村五號小區採訪,不大的居住區內外,分布著五個「代收主體」。上午10時,兩處智能快遞櫃已經滿格,陸續還有快遞員前來存件,抱怨格口太少不夠存;三處有人值守的代收點,也大箱小包滿架,陸續有包裹進出。
配送代收點人員說,現在他們給收件人發送的取貨簡訊都標明「晚上9點前取件」,可一般都會忙到十點多,「包裹太多了,領不過來」。一位喜歡網購的市民告訴記者,快遞白天寄到單位晚上帶回家,路上太不方便,小區有代收點最方便,有快遞櫃還不用擔心代收點下班,更方便。
針對快遞櫃供不應求的情況,我市四部門明確,到2022年,城市智能快遞櫃基本完成社區、樓宇、校園、機關全覆蓋,新增智能快遞櫃2000組,智能快遞櫃覆蓋率達95%以上,電子商務快遞包裹終端配送的智能化、集約化和規範化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利用智能快遞櫃送達的快件佔全部快件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具體任務分解到三年——2020年,加快推動空白小區智能快遞櫃補盲,全市新增智能快遞櫃800組、新增格口8萬個;2021年,全市智能快遞櫃密度和覆蓋率進一步擴大,新增智能快遞櫃700組、新增格口7萬個;2022年,全市智能快遞櫃基本完成全覆蓋,新增智能快遞櫃500組、新增格口5萬個,累計智能快遞櫃1.1萬組、格口100萬個。
我市還鼓勵智能快遞櫃拓展服務功能,由單一的存取件功能逐步向生鮮配送、再生資源回收等功能延伸,提升智能快遞櫃多元化、集約化水平,打造智能末端投遞和居民互助平臺。此外,還將支持經省郵管局許可經營快遞業務的智能快遞櫃運營企業在交通條件差、距離主城區遠、快遞業務量不高但是潛力大的空白小區增設智能快遞櫃。
據介紹,我市充分發揮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作用,智能快遞櫃使用企業將建立智能快遞櫃使用管理制度,明確收寄驗視、實名收寄等操作規範,以及服務時限、服務質量、安全保障等事項。智能快遞櫃運營企業、寄遞企業要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據悉,此前,國家郵政局已明確表示,智能快遞櫃,與快遞公共服務站投遞、快遞小哥直接上門投遞構成末端服務的主要模式,是暢通微循環的重要設施。智能快遞櫃運營企業在合理的保管期限內不得向用戶收費。智能快遞櫃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遞櫃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
據介紹,我市將健全市快遞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定期召開會議,聚焦突出問題,主動靠前服務,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共同推動智能快遞櫃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