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膚科幾千種病裡有700~800種病會有瘙癢的症狀。
只有一種病在描述時用了「奇癢」
「奇癢」到底有多癢?
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常見皮膚病【 疥瘡 】
皮膚科醫師溫馨提醒廣大市民,當進入秋冬季節時,皮膚科門診「疥瘡」患者明顯增多,「疥瘡」極易被誤認為是溼疹、皮炎等其它皮膚病,患病後久治不愈,苦不堪言。提醒市民,如有類似病情請務必及時就醫進行對症處理!
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的,疥蟲又稱疥蟎,分為人疥蟎及動物疥蟎。人的疥瘡主要由人疥蟎引起,疥蟎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以角質組織為食,並以其特有的蟄肢和爪在皮下開鑿一條條隧道。
疥蟎侵入人皮膚後,除對皮膚引起機械性刺激外,疥蟎分泌的毒素也可引起皮膚的變態反應,使皮膚發生丘疹、水皰或膿皰,引起一種有劇烈瘙癢的頑固性皮膚病,即疥瘡。
「疥瘡」不同於皮炎、溼疹,它有較強的傳染性,疥瘡的傳染方式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包括性接觸)或間接接觸而傳染,如同住一床、握手等接觸方式或者通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衣服、被褥、床單、枕巾、毛巾等而間接感染。所以夫妻、子女,同居一室的室友、同學、老人院等人是高危常發人群,往往會多人同時發病。
(1)症狀上表現瘙癢劇烈,以夜間為重,因為疥蟎在晚間活動力較強;(2)疥蟎好侵犯皮膚薄嫩處,好發於手指縫、掌蹠、手腕屈側、肘窩、腋窩、臍周、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溝及大腿內側以及女性乳房等褶皺部位,成人頭面部一般不受侵犯。
因為疥瘡最初的症狀跟溼疹一樣,也是體表長疹子,瘙癢難耐,加上患者經常洗澡,不正規治療,皮損可失去典型性,增加診斷的困難。
對有感覺神經病變或嚴重體殘的患者,因對瘙癢不能引起反應或搔抓,容易發生結痂性(挪威)疥瘡,此時患者身上有數百萬個疥蟎,傳染性極強。
此時查體光憑肉眼看,與溼疹、特應性皮炎等十分相似,此時要確診,必須結合病人的病史並在患者的皮疹處找到疥蟲。有些患者長時間得不到確診,都已發展成紅皮病,找不到具體病因,最後因為家屬中有人診斷「瘡疥」,才得以得到確診,非常可憐。
引起疥瘡病的元兇就是疥蟎,疥蟎是一種永久性寄生蟎,體型微小,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元兇照片
蟲體直徑小於半毫米,肉眼看不清,但顯微鏡下可一目了然。在就診的時候,可做一個疥蟲鏡檢,醫生會認真、仔細地從患者的指縫、腰部、腋窩、腹股溝、臀部、生殖器等部位取材,放到顯微鏡下找蟲體或蟲卵。
疥瘡治療不難,以外用藥為主,治療過程非常講究。患病後,無論有無皮疹,成人一般塗10%硫黃膏(小兒用5%),每日除頭面外,頸部以下要塗藥兩次,必須全身搽遍,特別要注意皮膚比較薄嫩而且疥蟲最喜歡的部位,比如指(趾)縫間、兩腋、乳房下及外生殖部位,這樣連搽三天,第四天洗澡更換乾淨衣服。
對於瘙癢,可輔以鎮靜止癢藥物,合併感染者局部或系統用抗感染藥物。
我科還採用中醫外治法:中藥浴、中藥塗擦等治療。
疥瘡防控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隔離治療。
發現患者及時治療,患者用過的衣服、被單等應高溫燙洗、暴曬,做消毒處理。
與患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皮膚檢查(注意此病有大約10天的潛伏期),確診後及時治療。
對疥蟎可能汙染的區域進行徹底的消毒、殺蟲處理,可選用擬除蟲菊酯、氨基甲酸酯或有機磷類殺蟲劑(超市有售滅蚊蠅的槍手、全無敵等藥物可供選擇),採取噴霧方法進行殺蟲。
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曬衣、勤曬被褥來預防。
對於集體住宿的單位來說,有效的衛生制度是預防疥瘡等傳染病的重要保障,要對集體宿舍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對蟎、蝨、蚤、等與人關係密切的病媒生物的認識,提高「群發必防」的敏銳性,早發現早報告,重複使用的被服一人一換,嚴格執行洗消程序,同時對可能汙染的環境及時進行消殺處理。
關注下方公眾號,了解我們!
我院皮膚科是湖北省中醫重點專科,集皮膚病治療、醫療美容、治未病為一體,擁有先進的雷射光療設備,以中醫為特色,注重全身調理,祛除病因,取得長期鞏固的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