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美麗鄉村健康遊啟動儀式暨周至縣玉蘭旅遊文化節啟動
中國農科新聞網訊:2020年3月20日,全國各地抗擊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下,「西安市美麗鄉村健康遊啟動儀式暨周至縣玉蘭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黑河國家森林公園玉蘭花谷景區八鬥河岸隆重啟動。本次活動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為繁榮群眾文化旅遊開啟新的篇章。
參加本次活動的領導有:西安市文旅局副局長苟立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趙定安,省林業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調研員劉建軍,市文旅局鄉村旅遊發展中心主任王宏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改革處處長畢小平,中共周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方博,周至縣文化和旅遊體育局局長舒建軍,厚畛子鎮黨委書記鄭新紅,周至縣文化和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郭鯤鵬,著名文化學者、文化名人王安泉,及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文旅局的相關領導及新聞界、文化界二百多人參加了活動。
周至縣秦嶺保護局局長曹勤道主持開幕儀式
周至縣文化和旅遊體育局局長舒建軍介紹周至玉蘭文化旅遊節活動內容
周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方博致歡迎辭
著名學者、文化名人王安泉先生介紹千年玉蘭王的歷史文化
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趙定安講話
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苟立武宣布「西安市2020美麗鄉村健康遊暨周至玉蘭旅遊文化節」系列活動啟動。
啟動儀式結束,現場還進行了玉蘭樹植樹、太極拳表演、古琴表演、禮拜玉蘭、模特走秀、秦腔表演、2019「醉美黑河·詩意紅葉」攝影大賽頒獎儀式等活動。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千年玉蘭王,位於玉蘭花谷景區,樹齡在1200年以上,樹高27米,胸圍5.3米,3人不能合抱,樹冠約1100平方米,堪稱玉蘭王。陽春三月,綠葉未綻,千萬朵玉蘭花怒放枝頭,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極為壯觀美麗,這株千年玉蘭王是迄今發現的國內樹齡最老、樹幹最粗、樹冠最大、花色最美的一株玉蘭古樹,也是周至生態旅遊的一張美麗名片。吸引著八方來客紛紛前來觀賞。
當天舉辦的「西安市2020美麗鄉村健康遊暨周至玉蘭旅遊文化節」啟動儀式也是周至縣2020年文旅融合大幕開啟儀式,隨後將陸續開展一系列活動:一是邀請新聞記者、網絡達人、攝影愛好者、無人機愛好者拍攝玉蘭,宣傳玉蘭;邀請書畫愛好者書寫玉蘭,繪畫玉蘭;邀請文化學者撰寫玉蘭、誦讀玉蘭;宣傳環保、敬畏自然,邀請本地鄉賢禮拜玉蘭。二是開展太極拳、古箏、茶藝等文藝表演活動。三是舉辦2019「醉美黑河·詩意紅葉」攝影大賽攝影作品展;開展認領玉蘭樹贈門票、綠色出行健步走、玉蘭花谷賞花踏青康養徵文、世界自然基金會秦嶺自然學校遊客免費參觀、森林體驗館遊客免費森林體驗等遊客參與性活動。
近年來,周至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目前已形成「平原逛沙河,沿山拜財神、訪老子,深山看厚畛子古鎮、老縣城」的旅遊格局!厚畛子822平方公裡的神奇土地,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大秦嶺腹地!萬年太白山,千年厚畛子,百年老縣城,玉蘭神樹、鐵甲神樹,山茱萸古樹群,儻駱古道,黑河碧水…,87個人文歷史自然景點星羅棋布,步步皆景,生態優美。厚畛子距離大西安最遠、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唯一兼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生物種類最多、擁有國字號保護區最多,是「北方的香格裡拉」、「秦嶺翡翠」、「中國山茱萸之鄉」、「中國最美人文風情小鎮」。
周至自然生態良好,是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全國首批最具魅力生態旅遊縣。是西安市的主要水源地。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6%。這裡文化底蘊深厚,道文化、佛文化、關學文化、絲路文化在金周大地歷久彌新,還有以秦腔、古樂、廟會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異彩紛呈。這裡旅遊資源豐富,有關中民俗遊熱點沙河水街、道教祖庭樓觀臺、《長恨歌》的誕生地仙遊寺等,還有國家4A級景區——黑河國家森林公園。
這次玉蘭旅遊文化節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必將進一步促進周至旅遊文化的宣傳推廣和轉型升級,為周至經濟、文化、旅遊發展帶來新的提升和進步,助推黑河國家森林公園打造世界生態旅遊「金字」招牌。
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山川壯麗,風光秀美;莽莽林海,涵養水源;秦嶺「四寶」,生息繁衍;歷史文化,積蘊厚重;風土民情,自然淳樸。被譽為北方的香格裡拉、「亞洲天然植物園」、「中國天然動物園」,是美麗西安的後花園和最重要的水源地。
公園有黑河、大蟒河、厚畛子、大樹溝四大景區,有櫻花林豔、玉蘭花谷、茱萸飄香、紫荊花海、竹林飛瀑五大主題景區,黑龍潭、一線天、玉蘭王、龍骨峽、狐狸溝、大樹溝瀑布等100多個景點,先後建成水苑山莊、鐵甲山莊和熊貓山莊等服務接待設施,先後建成熊貓山舍、磐石塢等精品民宿,先後建成秦嶺自然學校、森林體驗館、科普信息站、康養步道和森林康養基地等森林體驗、森林研學、自然教育和森林康養等服務場所,大集中、小分散、小規模,與自然融合,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熊貓山舍被評為「西安市十大精品民宿」。公園為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世界自然基金會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任藝 記者 周俊鵬)
編輯:清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