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裡,我們都是一張白紙,渴望吸收所有顏色的光,而這些光最終造就了色彩斑斕的一個個我。浙江師範大學保送浙大研究生,2013年代表浙大出戰ACM世界總決賽,今年工作季順利拿到幾乎所有國內外頂尖網際網路公司的offer,明年10月將赴矽谷Facebook總部就職,這些經歷都是一個叫陳聰的大男孩一步步走出來的。夢想沒有平白無故的實現,正是吸收了那麼多他人的經驗和教誨,才有了今天堅定篤實的陳聰。
學東西的路上要學會做個厚臉皮的「乞丐」外界有人戲稱浙大是「丐幫」,作為武林第一大幫中的一份子,陳聰覺得自己比周圍的人更像是一個「乞丐」。因為他知道自己缺什麼要補什麼,比周遭許多人更善於提問和尋求幫助。這份好學肯學的心讓他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走得更遠。
大一初入浙師大的陳聰憑著興趣選擇了計算機專業,那時候的他對畢業後的計劃還是成為一名計算機老師,直到現在他還有教師資格證。為了提前體驗教師生活,大一的實踐課上他選擇回到高中母校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這段短暫的教師生涯讓他深刻認識到了自身實力的不足。「當時我還是一個剛剛接觸C語言這些課程的初學者,但是我排到的任務是教他們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的課程,一下子就懵了。」
為了補上自己的這塊短板,陳聰自費參加了北大的程序設計競賽訓練營,在那裡,他認識了對他的人生轉變影響巨大的摯友。講起這段匆匆啟程的經歷,陳聰依舊感慨不斷:「要不是碰到他,我可能現在已經是一個老師了吧。」雖然去之前就做好了充足的被虐準備,但是真正到了北京,周遭的一切都在侵蝕著他熱血沸騰的心。因為主辦方不提供住宿,大一的陳聰當時也沒什麼生存經驗就自己找了一間很舊的房子住,晚上沒有空調還常常會被北京的熱氣逼醒。
在訓練營裡有實力的人多如牛毛,其中不乏在奧林匹克競賽中拿過名次的「大神」。出於初學者的心態,陳聰很快瞄準了一個訓練營裡實力強勁的同學,並且偷偷記下了他的聯繫方式。之後他便「纏」著這個同學問他許多自己不懂的問題和算法,幸運的是,那位同學雖然當時實力比陳聰強許多,但還是很耐心地幫他解決問題,儘管這些問題現在回想起來都顯得很幼稚。從北京回到各自學校後,陳聰依然會經常找他一起聊天,一起寫代碼,開始真正地一條腿邁入計算機競賽的大門,同時也堅定了自己日後的發展方向。一年後,他拿下了人生中第一個ACM競賽的大獎。
從浙大到Facebook:幸運的1/20由於本科時亮眼的競賽成績和學業成績,陳聰被破格保送浙大研究生。當其他同學還在為畢業季的去向四處求職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加入更高級別的戰隊。在學長的引薦下他加入了浙大ACM競賽集訓隊,經過層層篩選最終代表浙大出戰2013年的ACM世界總決賽。這一筆無疑給他的矽谷之路添了濃厚的動力。
今年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在清華演講中提到在中國招聘了20個新晉員工,陳聰就是其中的1/20。Facebook在矽谷是出了名的招聘要求高,而且待遇也是矽谷裡最高的,這個年輕團隊所秉承的創造思想和精簡高效的團隊模式是許多像陳聰一樣的年輕一代工程師所嚮往和期待的。為了應付Facebook的四場全英文面試,他提早一年就在網上找英語口語教練,通過在線聊天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
在準備Facebook面試的過程中,陳聰認識到自己需要一個環境去鞏固自己的技術,而當時阿里巴巴恰好在2013年的雙十一大戰中完美收官。為了搞清楚巨大網絡流量背後的技術支撐,他主動聯繫在阿里的學長,幾番折騰下來找到了相關的主管,在和他的交流中,陳聰得到了許多技術啟發以及一手的Facebook相關資料。
「計算機界的開源和共享精神讓我能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新的創造,就像我在阿里巴巴得到的Facebook資料基礎上開發了新的系統,也讓我和Facebook結下了機緣,那時候我學的技術就是他們的技術。」
隨後的五個月裡,他看完了手上所有的資料,並且在此基礎上自主開發了一個和阿里巴巴現有系統可以相結合的新系統,光是這個系統的運行就幫阿里提高了3.6%的業務效率,一年光流量費用就能省下720萬左右。事實證明,雖然是無償提供但這個過程中收穫的經驗是無法衡量的。
去矽谷工作的這幾年會是陳聰在成為一個優秀計算機工程師道路上的一個契機和跳躍點。就像他自己說的,「只有把自己的技術做到極致才能回來在更大的平臺上創造更多的價值。」很多人把矽谷看做是「養老院」,福利好工作壓力小,但是處於快速成長期的陳聰遇到的是矽谷同樣快速成長並且最有活力的Facebook,相信他們能產生共振,共同成長。
三尺講臺和矽谷的無限可能,機會和選擇有時候就是一念之間,站在林子前的你是選擇一條敞亮的大路,還是要去闖另一條蜿蜒的夜路,各有結果,各有不同。19歲的陳聰一定沒有想到現在的自己會選擇走工程師這條路,而且工作的地方是無數人眼中高科技智能的狂熱地——矽谷。
交談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陳聰身上的能量和極強的專注力,你和他說一個話題,他就專注在那個話題裡挖掘反思,不會扯很多其他的東西,但足夠有深度。即將離開校園的他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學弟學妹能夠和他一樣為了自己的目標投入百分之一百的專注力,相信遇強則強的陳聰在矽谷也會是其中的佼佼者。
趁青春綿長,寫一首獨屬的詩吧。陳聰的詩已開篇,你的呢,開始了嗎?
採訪/鄭金佩、範婷賢
文/鄭金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