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時,挪威GDP超上海1135億美元,上海追上來沒?

2020-12-23 百夫長吖

多年前伍佰一首《挪威的森林》拉近了挪威與我們的距離,但是歌詞對挪威沒有一星半點的描述,讓我們再一次對挪威感到了陌生。出於好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下挪威。

是的,挪威王國簡稱挪威,北歐五國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保持中立,二戰時期被德國佔領,國王哈康無奈流亡英國。

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國民福利待遇極高,2018年挪威在全球幸福指數上排名世界第二,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第一名。

2018年挪威的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高達81695美元,排名世界第四。但這還不是挪威的最高水平,2013年的挪威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放在中國的話,這樣高的人均GDP只有澳門能夠和挪威相抗衡,2018年澳門人均GDP82388美元,世界排名第三。

2000年挪威GDP約為1712億美元,2000年上海GDP為4771億人民幣,如果按照那個時候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平均匯率換算下來約為577億美元。

不把挪威和上海聯繫起來還好,一對比發現挪威和上海有很大的差距,挪威的GDP超上海1135億美元,挪威幾乎是上海GDP的三倍。這簡直非常令人震驚,像迷一樣,不禁有個想法,今後上海的經濟狀況能追趕上挪威嗎?

首先我們來看下挪威的基本狀況

萬島之國

挪威國土面積38.5萬平方公裡,和我國雲南38.3萬平方公裡最為接近。挪威人口533萬,和我國的金華、宿州、安慶等較為接近。

挪威地處斯堪迪納維亞半島西部,東臨瑞典,南與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東北方向與芬蘭、俄羅斯接壤。

挪威海岸線非常漫長,約2.1萬千米,有很多天然的良港。由於斯堪迪納維山脈貫穿全境,冰川、高地,高原佔國土面積的66%。挪威近海約有15萬個島嶼,因此被稱為「萬島之國」。

1990年時,挪威的人均GDP約為2.8萬美元,而我國當時的人均GDP約為1663人民幣,那個時候和美元的平均匯率約為4.78,換算下來僅僅是347美元。挪威當時的人均GDP是中國的近80倍!

從上面的一些數據可以看出來,挪威人也不多,面積也不算大。而且挪威的國土面積還有三分之一位於北極圈呢,常年冰天雪地,挪威能產出這麼高的GDP,是什麼原因呢?

歐洲的農村

從曾經的維京海盜時期可以看出,挪威是非常窮的,不窮誰會冒著風險當海盜去搶奪呢。後來隨著歐洲各地漢薩同盟的開展,各地的土特產得以進行貿易,挪威取得了一定的財富。到上世紀初,挪威可以說過的並不富足,一度被稱為「歐洲的農村」。

技術承接

英國爆發的工業革命在百年的時間裡,陸陸續續蔓延到了挪威。挪威承接了很多英國方面的技術,雖然一直從事著英、德等國家不願意幹的苦逼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挪威從造船業開始起步,一步步進入到了工業化。

挪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保持了中立,二戰時候被德國佔領。可以說歐洲大部分國家在這兩次大戰過程中損毀嚴重,比如大英帝國一度從債權國墮落到債務國,德國的城鎮也被反撲的狼狽不堪。

位於北歐的挪威,由於不是主戰場,所以工業能力相對得到了保留。到了戰後,各國都開始重建,需要各種設備和物資,這個時候的挪威可以把工業產品反向輸出英、德、法等國家。挪威背靠歐洲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經濟開始邁步前進了。

優良的漁業資源

前文提過,挪威的海岸線非常的漫長,有很多良港和漁場,漁業資源非常的豐富。漁業的產供銷給挪威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每年產值都很豐盛,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挪威有三寶,石油、水電、和三文魚。南北冷暖洋流交給挪威帶來了極為豐富魚類資源,使挪威成為世界最大海產品出口國。挪威三文魚名譽全球,其變現能力也高於世界其他產地。2015年挪威漁業出口達到頂峰,達到750億克朗(1克朗約合0.12美元),相較於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額4500億克朗。挪威海產不負眾望的成為挪威的一項支柱產業,其增速甩開挪威GDP的增長,因此漁業開始被人戲稱為「新石油行業

老天賞飯

1959年在荷蘭的格羅寧根(Groningen)發現天然氣後,科學家展開了思路,設想挪威附近海域會不會也有石油資源。挪威在與相關各國籤訂了協議之後,在劃定了各自開產區域等問題後,終於在1969年12月13日在北海埃科菲斯克地區獲得了「聖誕珍貴禮品」——石油。

1971年挪威開始試開採,四年後挪威就成為了石油輸出國家。鑑於儲量豐富的石油資源,挪威被稱為歐洲的沙烏地阿拉伯。

巔峰狀態時,挪威一度成為全球第7大石油生產國、第3大石油出口國、第2大天然氣出口國(僅次於俄羅斯)。未來石油資源終會枯竭,挪威刻意減少石油的開採,挪威近些年是世界第8大石油出口國、第3大天然氣出口國。

2016年挪威約50%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挪威全國11%的工作崗位對世界石油需求高度敏感,33萬人從事與石油工業有關的工作。可以說依賴石油的經濟既是挪威的優勢,也是劣勢。

確實,挪威的發達主要靠的就是自然資源和較好的自然條件。靠的就是挪威的三寶,石油、水電、三文魚。值得一提的是挪威的管理制度才是守住江山的秘籍。

三五十年前的挪威還是不值一提的,突然就有了非常高的水準,簡直像迷一樣。

國家石油公司的開拓者阿爾沃約翰森解釋道

挪威的狀況得益於好運和優秀的管理

舉例來說,最初挪威的石油開採設備主要來自美國,後來自主創新走向高科技領域,已經可以給其他進行相關的設計、建造,甚至還能總承包工程。挪威在大力開展知識經濟的同時也在重視中小企業,有很多中小企業的僱員一般不超過20人,但就是這些小企業創造了挪威GDP的40%。

有了石油領域突然一夜暴富之後,挪威也開展了生產消費和勞資協調的機制,保持了經濟的持續,低速、協調的發展。而且挪威的國有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政府人員絕不允許進入公司董事會,都是僱傭的專業人才,任人唯賢。

同時,由於挪威靠近北極圈,挪威人習慣了儲蓄物資,要不到了冬天日子就難過了。這一傳統,在挪威國家層面上也體現出來了,而不像中東一些國家成為暴發戶之後嘚瑟的厲害。

曾有挪威人這樣說:「如果我們挪威人什麼事情也不做,挪威現有的石油資源足夠我們全體挪威人富足地生活150年!」但是挪威人並不滿足於眼前安逸的生活,全國上下有著同樣的擔憂,如果石油資源消失後,挪威該往何處去?

早在1990年,挪威議會就通過了政府的石油基金法案,石油營收將不再直接歸入政府財政,而是轉存入政府石油基金中。1996年便將第一筆3億美元資金轉入政府石油基金。

2006年1月為了更好地用好這一筆不菲的資金,將其改組為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作為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放在挪威境外進行投資。這筆基金已積累至約1萬億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主權財富基金。

就是這樣,在老天給挪威賞飯吃的情況下,政府有效的管理制度確保了挪威可以更好的揚帆起航。挪威有好多的經驗對於我們是值得借鑑的。

2018年時,挪威GDP約為4341億美元,上海的GDP為36011億人民幣,約為5295億美元。上海反超挪威GDP954億。雖然上海的人口數量遠比挪威要高,但是挪威的人均資源也要比上海高的太多,上海能取得這樣的進步是努力的結果。

上海憑藉一城之力,富可敵國。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點讚和評論。

相關焦點

  • 2000年時,倫敦GDP超上海4900億美元,上海趕上來了嗎?
    2000年時,倫敦都會區GDP約為5484億美元,也許大多數不經常關注這一領域的人群對這一數據並不敏感,要知道那時候我國經濟最頂尖的上海GDP也才577億美元,兩者相差4900多億,可謂是令人驚嘆。倫敦有5000多家銀行,數量居世界之首,同時國外資本的470多家銀行擁有多達2000多億英鎊的資產。倫敦也是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每年的外匯成交額多達三萬億英鎊,全球45%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元交易市場,每天石油輸出國的石油交易額有500多億美元。同時倫敦也是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
  • 2007年時,洛杉磯GDP總量超出上海2620億美元,現在怎樣了?
    1913年,隨著福特生產線的推行,美國汽車行業迎來了黃金時代,原先一輛上千美元的汽車降到300美元,使得普通家庭也能買得起汽車。汽車的普及促進了洛杉磯石油產業的發展,到1920年,洛杉磯已成為全美主要的石油生產基地。 同時,汽車、航空、造船和電影工業也日漸勃興,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中心就是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
  • 21年前,上海的GDP要低於日本東京7525億美元,如今相差多少了?
    提起到上海,我們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超級的國際化大都市。但是上海發展到了今天,在它之前的時候,其實上海並不是像現如今這樣一個擁有「魔都」之稱的國際化大城市。在漫長的中國經濟歷史發展過程中,上海也有一段時間是非常不如意的。
  • 中國第二座GDP達3萬億的城市,跟住上海的步伐了,你知道是哪個嗎
    許多省市也在統計去年的部分統計數據,前幾天部分地區的統計結果全部出榜,在官網上公布了自己的成績單,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北京GDP突破3萬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二個「3萬億俱樂部」城市,到目前為止,提起中國經濟最強的城市,人們都會想起上海,雖然球隊的成績不會低於10多年來的數值,但面對同樣是一線城市的北京
  • 1999年時,東京GDP總量超出上海7525億美元,現在差距是多少?
    據統計,當年日本政府為東京奧運會的投資高達30億美元,五六十年前的30億美元放在今天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龐大的經濟實力 東京都佔地2200平方公裡,人口1300多萬,2019年GDP總量高達9880億美元,這還不是東京的最高紀錄。
  • 2006年時,北京的GDP比首爾少了1380億美元,現在的差距呢?
    首爾不但比不上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也相較北京甚遠。下面,通過回顧首爾發展史,以及首爾、北京兩座城市的對比來一窺究竟。漢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末期,李成桂將首都遷移至漢陽,並改名稱為漢城。19世紀晚期,大量日本人移居此地生活,到甲午戰爭爆發時,生活在漢城的日本人已有5000之眾。
  • 全國第一鎮:人均GDP超上海,靠的是什麼?
    也就是說,人口47萬的玉山鎮,GDP按人均來算約為17萬元,折算成美元差不多是2.5萬美元,跟歐盟人均2.56萬美元不相上下。這個數據,直接碾壓身邊的「老大哥」上海,當年上海的人均GDP是13.5萬元。不過,可別以為「千強鎮」只是看GDP數據。
  • 上海GDP接近6000億美元,追趕紐約東京,全球排名第幾?
    毫無疑問,上海在這方面已經走到了全球前列,也將對上海未來的發展帶來諸多益處。 上海能夠在這一領域成為世界第一,正是上海自身實力的最好展現。在國內,上海是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GDP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 1988年紐約的GDP總和,比上海高3620億美金,如今是多少呢?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1988年的時候,美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3800億美元,而中國的上海GDP總量,只有180億美元左右。3800和180之間的差距,可不止一點點。從數據來看,1988年紐約的GDP總和,比上海高3620億美金,如今是多少呢?兩國當年的經濟,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大的差距,與兩國的國情分不開關係。
  • 十幾年前,上海GDP總額比美國洛杉磯低2620億美元,如今差距怎樣
    在十幾年前,上海的GDP總額比美國洛杉磯低了2620億美元,那現如今差距怎樣呢?一、洛杉磯的發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洛杉磯原本是印第安人牧區村落,但是由於在當地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導致洛杉磯這座城市開始崛起。
  • 上海和日本東京的差距在縮小
    上海和日本東京的差距在縮小,上海GDP在世界上已經進入了前八,距離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東京相差5000億美元,離世界第一的紐約也是相差5000億美元。那麼排名第八的上海將來能夠超過紐約和東京嗎?其實日本除了東京,其他城市進不了中國前30。
  • 洛杉磯2000美元,和上海每月收入2000人民幣,誰的生活壓力更大
    洛杉磯2000美元,和上海每月收入2000人民幣,誰的生活壓力更大?單論生活質量,貌似洛杉磯2000刀,肯定比上海2000人民幣的來得要高,主要依據就是,洛杉磯可以住更大的房子,在上海只能夠擠城中村。
  • 14年前,北京的GDP比韓國首爾低1380億美元,如今差距是多少?
    其中,在亞洲地區內,我們國家的發展在早期是稍遜於其他國家的,其中就以在14年前北京的GDP比韓國首爾低了1380億美元。而現在發展到了今天,他們的差距又是多少呢?對於韓國首爾,大多數人可能都只是知道他是韓國的首都城市。但對於它的歷史淵源,其實還是有很多的。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2020上半年上海實到外資102.8億美元同比增5.4%
    市商務委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市實到外資102.8億美元,在去年同期高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4%。上半年上海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6家、研發中心10家,累計分別達到746家和471家。超1億美元大項目增多,支撐作用明顯在昨天的集體籤約中,有15個項目涉及新基建,涵蓋網絡科技、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業,都是上海重點發力的領域。進入中國市場25周年之際,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選擇持續加碼中國市場,並確認未來五年增資計劃達4.51億歐元,投資主要用於動物保健和生物製藥業務生產基地的擴建和臨床研發投入。
  • 1.5億的上海老洋房,真的不算貴
    (P.S.觀看正文請注意攜帶糖果,中和一下不定時的檸檬精分泌) part.1 1.5億上海老洋房,才不是最貴的現實中,《安家》中那套1.5億成交的洋房,位於愚園路的柳林別業,真實的屋主姓王,最初的主人是上海花旗銀行的董事,購買這棟洋房花了300根金條,約等於民國時期的2.8億。
  • 【貝索斯成為全球首位超2000億美元富豪】全球首富傑夫·貝索斯...
    【貝索斯成為全球首位超2000億美元富豪】全球首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周三締造了《福布斯》追蹤資產淨值近40年來從未有過的裡程碑:隨著亞馬遜股價在周三上漲2.85%至創紀錄的3441.85美元,貝索斯的資產淨值增加了逾50億美元,使56歲的貝索斯成為全球首位身家超過2000億美元的富豪。
  • 迪士尼(DIS.US)全球樂園損失將超200億美元,足夠再建4個上海迪士尼
    美股 迪士尼(DIS.US)全球樂園損失將超200億美元,足夠再建4個上海迪士尼 2020年5月12日 09:33:43 智通財經網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環球旅訊」。關閉了三個月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已重新開園,然而,美國迪士尼公司(DIS.US)的煩惱還很多。
  • 有關挪威的10個冷知識,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挪威!
    在14-18世紀期間,挪威先後受控於丹麥和瑞典,直到1905年才獲得獨立。根據憲法規定,挪威為議會君主立憲制國家,君王不掌握實權。挪威在獨立之初曾請求瑞典選派國王,遭到拒絕後,便轉頭迎請了丹麥王子卡爾繼位,俗稱哈康七世。考慮到兩國幾乎同根同源,丹麥人來當挪威的國王,也並非不可接受。
  • 上海廣播電視臺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 電視節目表
    -山西 55' 09:55健身時代精選(2020-)周二(0635-1135) 10:00弈棋耍大牌-上海三打一
  • 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54個外資項目今天在上海...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外資企業看好中國、投資上海的熱情不減。今天下午,54個外資項目在滬集中簽約,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市商務委表示,今年1-6月,全市實到外資102.8億美元,在去年同期高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