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步車應不應該取締?

2020-12-15 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火

老年代步車,這是一款看上去方便萬千老人出行的代步工具,它不僅簡單易學,同時也給很多老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比如出門買菜,走親串友等等,但是這類兒女用來孝敬父母的代步車,卻在社會上一直存在極大的爭議,而且很多地方目前都在整頓老年車的出行。

面對有關部門嚴格的整肅,甚至是取締,必然會掀起很多擁有或者想要擁有老年車的人內心的不滿,那麼老年車應該被取締嗎?

在沒有更加出臺更加完善的法制,對於那些不按交通法規合法駕駛上路,以及不按照國家行業標準生產的老年車,理應被取締!

提出這個觀點,能想到會有很多人出來噴,雖然理解這些人的孝敬之心,以及他們擁有渴望出行便利需求等等,但社會秩序不能因為要滿足小部分人群的要求而受到破壞。

為什麼說老年車會破壞社會秩序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關於老年車的生產與製造標準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覺得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純電動汽車可以出售和上路,而老年代步車不就是縮小版的電動車嗎?

大家都是電動汽車,憑什麼不能讓老年車開上馬路?

其實老年車雖然在現在被賦予了「代步上路」的功能,但要追溯根源的話,老年車主要是以蓄電池或者燃油為驅動力來源,通過組裝或拼裝而成的三輪或四輪車輛,按照分類老年車是屬於醫療器材,而這類行駛工具的製造標準是時速要求是有嚴格控制的,比如時速需在5-10公裡範圍,想辦理上路的手續也是有嚴格要求的。

不過根據我們中消協的解釋,現在市面上存在的大量老年車,其內部剎車、油門、檔位等,儼然就是機動車的配置,而且它們的時速也遠超醫療器材標準範圍規定的5-10公裡時速要求,所以很多人就誤將老年車視為了機動車的種類。

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老年車只是為了滿足老年人需求,將其從醫療器材的範圍內延伸到了上路代步的功能。

目前我國國內老年電動代步車的年銷售量已超過20萬輛,長久以來,老年車的生產與上路一直處於無相關行業標準,無相關規章制度,無照無牌的「三無」境地,再加上很多老人覺得自己歲數大,誰都碰不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老年車長期處於失控與混亂的管理狀態,這也給社會秩序帶來了很多麻煩與混亂。

正是因為存在很多現實的秩序問題,這也讓很多地方加強了對老年代步車的整肅工作。但老年人的出行需求依舊是存在的,老年代步車的市場依舊是存在的,所以有關部門在近兩年也在加大力度對老年代步車的生產製造進行了詳細的行業規定,比如:

1、老年代步車的尺寸要合格,車身長不能超過3.5米,寬不能超過1.5米,高不能超過1.7米。

2、老年代步車的速度不能超過70KM/小時,車輛速度低於20KM/小時的時候必須要有提示聲音。

3、車身重不能超過750KG。

4、蓄電池不能超過車身重量的30%。

5、主駕駛需配備安全氣囊,安全帶等。

這在某種程度上進一步規範了老年車的行業標準,避免造成因行業質量參差不齊、行業管理混亂所帶來的市場問題,並對老年電動代步車和電動汽車之間的區別,進行了明確的劃分。

那麼生產標準規定好了,消費者就可以購買老年車上路了嗎?

NO,NO,NO!!!!

正所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如何生產老年車並取得生產許可,那是工商部的事,而生產出來後的老年車能否正常上路,那是交通部的事,所以就算購買了符合新規要求的老年車,你也需要滿足交通部的規定才可以正常上路。

那麼交通部的要求又是什麼呢?

根據2020年交通部出臺的新規規定:

1、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準駕車型的,在18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

2、申請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普通三輪摩託車、普通二輪摩託車或者輪式自行機械車準駕車型的,在18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

3、申請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無軌電車或者有軌電車準駕車型的,在21周歲以上,50周歲以下;

4、申請牽引車準駕車型的,在24周歲以上,50周歲以下;

5、申請大型客車準駕車型的,在26周歲以上,50周歲以下。

也就是持有以上駕照的老年人,在正常完成上牌程序後,便可以駕駛符合規定的老年車正常上路。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政策並非針對全部的四輪代步車,而是針對時速超過20公裡,自重超過50公斤的電動摩託車,所以消費者在照牌齊全後是否能夠安全上路,具體還是需要看當地交通部門的執法力度,畢竟新規並沒有徹底打開對老年車上路的閘門。

相關焦點

  • 老年代步車下鄉:禁上路還是給出路
    半月談記者在西部一些鄉鎮看到,街上經銷老年代步車的門店不少,一些以前賣摩託車、電動自行車的也加入此行列,款式五花八門,價格從幾千元到四五萬元不等。 一名商家表示,他們的一款皮卡樣式代步車不僅能乘坐2個人,還能拉1000多斤貨物,出行、下田樣樣行。因時速在70公裡以下,老年代步車不屬於機動車,不用上牌也無需駕照。
  • 違規售賣「老年代步車」被判退款
    違規售賣「老年代步車」被判退款違規電動車被當作「老年代步車」存隱患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完善追責機制◎文/石甜 新法制報記者黃志良 周潯核心提示老年代步車原本指的是一種特殊的醫療器械,其速度在每小時5至10公裡以內。
  • 交警查老年代步車,老人:花錢買的不讓開,為什麼商家還能賣?
    這些年來大家的生活質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即便是老年人沒有駕照也會為自己購買一個不用遭受風吹雨淋的工具,老年代步車一下子成為了道路的潮流,也成為了子女孝心的彰顯。但是在這樣的車輛越來越多以後交警卻發現了道路上的安全隱患,針對老年代步車展開了嚴格的排查。
  • 老年代步車都合法了?外觀特別亮眼,價格卻很便宜!
    EV導購 專注於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近幾年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市場對於老年代步車的容忍度越來越低,「限制」「取締」的呼聲不斷升溫。
  • 老年代步車,何時不再步步驚心?
    試想,倘若他有一輛代步車,豈不省去了許多麻煩?且慢,這一想法看上去很美,實則只要把車開上路,難免會成為「麻煩製造者」。老年代步車,讓人又愛又怕。愛,是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出行需求,受歡迎;怕,是因為車子缺乏技術保障,安全隱患大,害人害己。同時,多數老年代步車又是「三無產品」,無牌不懼違章罰款,無證不設駕駛門檻,無保險則缺乏事故後的保障。
  • 「老年代步車」新問題何解
    原標題:「老年代步車」新問題何解近年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能看到老年代步車的「車影」。對老年人而言,買菜遛彎、接送孩子,開上一輛老年代步車顯然方便很多。而價格便宜、沒有上路門檻、方便實用的特點也讓它愈發受到歡迎,甚至開始受到中青年的青睞。
  • 遊走於監管之外的老年代步車
    截至目前,老年代步車應當歸於哪一類,其生產銷售應當按照哪一套法律法規,相關部門仍未達成共識,因此,對於老年代步車的監管也一直較為薄弱不用駕照、不用上牌、不用年檢,不限購也不限行……近年來,四輪低速電動車(即老年代步車)在城市中迅速增加,成了交通治理的一大難點。
  • 駕駛沒有牌照的老年代步車,不合法?有何依據?
    現在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老年代步車,尤其是在中小學放學的時間,老年代步車能把路堵一半,有人說應禁止讓老年代步車上路,還有的人卻認為應體諒老人的不容易,應贊成老年代步車上路。很多老人一般都幫自己的兒女看孩子,孩子上學後又每天幫著接送孩子上學和放學,而老年代步車為此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因為老年代步車的優點是好學、易開、不需要考駕照、充電方便、幾乎不需要維護保養,還能遮風擋雨,所以成了很多老年人出行的首選。
  • 請別再說「老年代步車「不好了,你老了以後怎麼辦,相煎何太急
    #車管所#老年代步車一直是大家熱門的話題,自從前幾天寫了關於,老年代步車如何更好地上道路行駛,帖子點擊量超過20W, 很多網友私聊我給了老年代步車很多建議,我覺得大家說的都挺好的,我整理了一下,希望大家也可以看看,而且我也希望收到更多的建議,讓有關部看到。網友問題總結答疑!1,大家不要說三道四,應該理解老年人。
  • 電動車又出新規,涉及電動車、電三輪、老年代步車!家有的速看!
    電動車應該是現在我國數量最多的一種車了,走進任何一個城市或者農村,都能見到電動車的身影。特別是在農村,由於農村缺乏公共運輸,多數農民出行只能靠自己,而小汽車雖然在農村越來越多,但由於價格較高,平日開車費用也不低,還需要駕照,遠遠沒有普及開。
  • 雲南會澤8日起集中整治老年代步車
    雲南網訊(記者 趙黎浩 實習記者 張瑪睿)6月5日,會澤縣人民政府發布《會澤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老年代步車及類似車輛專項整治行動工作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自6月8日開始,會澤縣將針對老年代步車,開展為期3個月集中整治。
  • 老年代步車亂象該如何治理?
    光明時評【老年代步車亂象該如何治理?】從現實使用情況看,很多車主根本不是老人,用途也不僅是代步,而是當作小汽車的替代工具。速度接近汽車,但是安全防護措施卻很原始,有的連安全帶都沒有,這顯然是拿生命開玩笑。所以,即便承認老年代步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多數老年代步車也已經遠遠超出這個需求,應該從源頭上進行糾偏。
  • 老年代步車「步步驚心」,治理市場刻不容緩
    當下,老年代步車越來越受到老年消費者的歡迎。由於成本低,且成功捕捉了老年群體及農村下沉市場的需求,老年代步車在現實中快速普及。然而,一些銷售火爆的老年代步車越來越像機動車,但在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卻游離於機動車監管之外,導致老年代步車頻頻發生佔道行駛、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給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甚至造成嚴重事故。
  • 老年代步車該如何管理?不能「合法上路」的老年代步車該如何處理
    我家樓下就停著輛老年代步車,說是兩萬多買的,還是插電式混動,能純電跑,說能跑60多公裡,電沒了也能用油,真讓人眼前一亮。雖然配置比較低吧,不過跑到四五十還是沒問題的。老年人開著,上下班也好,接孫子放學也好,感覺挺方便的。
  • 老年代步車想說愛你不容易
    老年代步車,一個神奇的物件,讓人愛不得,恨不得。因為,坐在上面的是咱的爸媽,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安全便捷的出行。而恨的,則是法規的空白,源頭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現象。說到它的優勢,無非是價格便宜。
  • 老年代步車「灰色地帶」該管管了
    顯而易見,老年代步車屬於機動車範疇。那麼,問題來了!老年代步車雖被駕駛者當作機動車上路,但卻不受機動車相關法律法規的管理,也不需要駕駛證、上牌、年檢、限號。有些代步車的蓄電池電壓72伏,最高時速達60公裡,已高度貼近大城市內小轎車的時速,相比電動自行車的「國標」(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伏、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公裡)都高出不少。
  • 開四輪老年代步車要駕照嗎
    【太平洋汽車網】不需要。交管部門表示,因為這些老年代步車並不是新能源車,也沒有達到國家相應技術標準,無法進行機動車登記註冊、無法上牌、不能購買保險,所以代步四輪電動車不要駕照。老年代步車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可以將其歸到機動車的範疇,雖然屬於機動車,卻不在國家車輛生產目錄之上,約等於不合格的機動車,國家無法對其進行登記、發號碼牌。
  • 老年代步車隨處可見,買來代步可行嗎?
    就現階段而言,駕駛老年代步車上路仍是非法行為,不可取。根本原因在於,老年代步車的生產廠商大多沒有汽車生產資質,借著觀光車、場地車的名義進行生產,但其所生產的產品無法滿足相關標準,既不屬於機動車,也不屬於非機動車,實際是不合規的產品,沒有路權,不能上路行駛。
  • 「老年代步車」該何去何從?專家代表:制定統一管理規範
    經久不衰的市場與長期缺位的監管形成強烈反差,不安全、沒名分、無身份、非新能源車輛……「老年代步車」自出現以來,就因「身份不明確」而飽受質疑(本報2017年12月6日一版《無牌無照「老年代步車」還要亂行到幾時》曾對此作報導)。那麼,這種低速電動車為何能在質疑聲中一路發展至今?又該何去何從?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日前進行了調研和採訪。
  • 老年代步車亂象叢生呼籲規範治理
    經久不衰的市場與長期缺位的監管形成強烈反差,不安全、沒名分、無身份、非新能源車輛……「老年代步車」自出現以來,就因「身份不明確」而飽受質疑。那麼,這種低速電動車為何能在質疑聲中一路發展至今?又該何去何從?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日前進行了調研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