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節佛風與寶瓶氣的修煉

2021-02-08 易海蓮花開


九節佛風

 

九節佛風源自峨嵋功法。

 

  坐定(雙盤坐或單盤坐式均可),手結定印,即兩手相合,手心向上,左手置於右手上,兩拇指相接(溝通左、右脈之氣)置於小腹前(臍輪與生殖輪之間〕。先觀想自已全身透明如水晶琉璃般光亮,身中有二條直立平行的脈,就是中脈、左脈、右脈,如三根管子一樣;中脈在脊柱內,左脈貼近中脈左邊,右脈帖近在中脈右邊。中脈發自「海底輪」(肛門前二指,相當於會陰穴〕,直上抵頂輪(在頭頂心〕會合,折而達於鼻腔,三脈在海底輪處交會。
  
  調整好姿勢後,然後觀想你的對面有一大光明(白光)或是觀想」本尊」之面孔(即某尊佛像,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因密宗的最重要是「我即是佛」〕與修習者面對面,白光從本尊佛的鼻孔流出。

  
 
 第一節以左手無名指按左鼻孔,觀想白光隨吸氣進人你的右鼻孔,一入右脈就化為紅光,順右脈而下,繞到海底輪交匯處;再順左脈向上,隨即放下無名指,從左鼻孔呼出去,同時想像體內一切業障、疾苦、病氣皆化為黑氣而去。
  第二節以右手無名指按右鼻孔,觀想白光隨吸氣由左鼻孔進入。一人左脈就化為紅光,順著左脈而下,繞到海底輪交匯處,再順著右脈向上,隨即放下右手無名指,從右鼻孔呼出去,想像體內一切業障、疾苦、病氣皆隨黑氣排出。
  第三節觀想白光隨吸氣由左、右鼻孔同時進入,一入左、右脈就化為紅光,分別顧左、右脈而下,至海底輪交匯處進入中脈,向上衝頂,如衝不上去,再折回海底輪,再順著左、右脈上行,由左、右鼻孔呼出去。想像體內一切業障、疾苦、病病皆化成黑氣排出。隨著功力的加深,沿中脈上衝的紅光力量越來越大。
  第四節白光從左鼻孔進,紅光從右鼻孔出(即重複第二節〕。
  第五節白光從右鼻孔進,紅光黑氣從左鼻孔出(即重複第一節)。
  第六節從兩鼻孔進,從兩鼻孔出(重複第三節)。
  第七節從兩鼻孔進,從兩鼻孔出(再重複練第三節〕。
  第八節從右鼻孔進,從左鼻孔出(重複練第一節)。
  第九節從左鼻孔進,從右鼻孔出(重複練第二節)。
  「九節佛風」實際上只有三節,其他六節是將次序顛倒、重複練,在於訓練學功者的意力和念力。本法通過九節的變換,使修習者專注於呼吸吐納,以阻止雜念的產生,把精神完全集中在九節佛風變化的「一念」之中,就是以一念破萬念。在修煉半年至一年後,只要「九節佛風」做完,就能進入「靜定之境」。
  觀想中的白光是「淨光」,變成紅光是在清潔、淨化體內的一切穢氣,然後化成黑氣呼出體外。這樣不斷地「納白吐黑」,久久修習,就能使自身化為清淨化,與宇宙的「大光明」融合,有益於身體健康,祛病延年,並為以後的修煉打下基礎。
  練」九節佛風」,最好能用意念控制左、右鼻孔的氣息出入,初學者做不到,才用無名指按鼻孔之法,因為手的動作大多,會影響入靜效果,用意念控制鼻孔出入息,開始不易做到,但久練就會變為容易。若能不用手按壓鼻孔,則打坐開始兩手便應結成「定印」,置於腹前,直到行功完畢。
  

「九節佛風」的要領是:吸氣要慢、細、長呼氣要快、短、急。

  慢一因為慢才能定心,才能自在,才能聚氣。
  細一細才能精細,才能輕逸,能動靜隨意;
  長一長才能入靜,才能清靜,」定能生靜、靜能生慧」。
  
  


寶瓶氣修煉法
  藏密修氣脈是透過修寶瓶氣、金剛誦而引發拙火,進而入定。這種定,稱為拙火定,是修氣脈最主要的瑜伽,也是密宗六種成就法的基本修法。拙火,又譯忿怒母、丹田火、靈熱。寶瓶氣是一種猛烈的修息法,又譯瓶息、瓶風、壺形氣功等。其修息以閉氣為要,分為吸、滿、消、射四步驟。《明行道六成就法》靈熱成就法中,謂之為引息吸氣、滿息閉氣、均息散氣與射息衝氣。  

修法:

一、兩腿金剛坐,兩手結金剛亥母手印,手心向下,於胯部挺身雙臂,肩胛自然高,呈山字形。收下頜,縮小腹。

二、以鼻孔自然吸氣,不用手指按鼻孔,以細,慢,長的原則吸氣令滿。然後閉氣,待無法忍耐時始將氣呼出,視閉氣時間長短而分三瓶成就。

1、下瓶成就:閉氣時間長達三十六次,以右手拍右腿,左腿,前額,及彈指一下為一次。

2、中瓶成就:閉氣時間長達七十二次。

3、上瓶成就:閉氣時間長達一百零八次。

要領:

左鼻通方作寶瓶氣,若右鼻通,左鼻不通,則不可做寶瓶氣。

修寶瓶氣為的是強制打通脈輪。道家叫做閉氣功夫,很多宗派都極重視此項功夫,屏氣就時,水不能溺,火不能燒,感冒時做寶瓶氣其應如效。

人將死時,三脈會告訴你何時死亡,若能七晝夜不食,封氣脈,可逃小死,其效遠在太極拳之上。

寶瓶氣自身本具,以指按鼻而氣不外溢為上。午前指子時至已時,用左鼻孔呼吸,午後指午時至亥時,用右鼻孔呼吸。

對寶瓶氣練習有注意,打通三脈後修寶瓶氣,其效尤奇,與精神意志合而為一,宇宙五色光自然進入脈輪。密宗之三脈四輪與道家之奇經八脈相當,至初、二禪境界,左右兩脈發動,方能覺受。寶瓶氣加觀想,五色光充滿毛孔,時自感熱能向外伸展,圓光如循。

上坐以後,先修風,手結亥母手印(密宗稱謂),也就是京戲的蘭花手。鍊氣時肩膀要端起來,讓手臂伸直,手放在胯骨上(手過長、過短例外),手臂一伸直,肩膀自然端起,裡面的五臟也自然都張開了,氣就貫通,所以,非用這個姿勢不可。

下一步,鼻子吸氣時,小腹自然向內縮,氣吸滿了,不能吸了,就吐氣。吸時細、長、慢。放出時粗、短、急。往復這樣做,到了氣滿時,自己會不想做了,此時就不大起妄念了,然後由氣轉成息,心境自然寧靜下來,感覺到鼻子細微的呼吸,意念與息不要分開,吸入知道吸入,呼出知道呼出,吸入暖知道暖,吸入冷知道冷,意念與氣息始終相合,不能離開,如果有一念沒有感覺到息時,就是已經在打妄念了。慢慢慢慢如此練習,真到了一念之間,心息真的合一了,密宗的修法叫心風合一,「心風合一者,即得神通自在」,至於祛病延年,返老還童,更是不在話下。

覺得心息相依時,慢慢地,到了後來,好像呼吸停止了,念頭也空了,縱然有一點遊絲雜念,也不相干。此法最容易得定,最容易證果,除此以外,沒有第二條路,做有為功夫的話,就是有這樣嚴重。

寶瓶氣是內法的基礎,要在外法本尊相應了才修。
  
  修寶瓶氣之前,要做「九節佛風」。

  
  以前講九節佛風都是先由右鼻孔吸氣,然後再左鼻孔出;
再左鼻孔吸,右鼻孔出;再兩鼻孔吸,兩鼻孔出氣的方法。剛開始做時,控制不了那個鼻孔吸,故用手指來幫忙,也就是右鼻孔吸氣時,可用手指頭堵住左鼻孔,然後吸進來作旋轉,吐氣時再移轉。這樣練習一直到能用意念控制左右鼻孔時,就可以不用手指了。
  
  吸氣時,觀想白光進來,白光代表一切宇宙清淨的風,可觀想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清淨的風,然後吸進來,在你的身上臍下丹田部位作旋轉,然後呼出黑氣業障,這是風息的練習。
做完九節佛風一遍、二遍、三遍,最後才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清淨風全部吸入你的身體之中,然後閉住氣不要呼出來,不呼出來就變成了寶瓶氣。不呼出來時,就等於所有的風在身體裡面做一個運轉。這時五輪都要轉,也就是眉心輪、喉輪、心輪、臍輪和密輪全部都要轉,跟著風息在旋轉,這是寶瓶氣的基礎。
  
  當你吸進來的風由上到臍輪時,要吞一口口水 ( 津液 ) ,為什麼呢 ?
 是因為要滋養五輪和使其氣通過中脈。這是一個重要的口訣。閉氣在身體內運轉的時間,愈久愈好,一般來講經過長久練習,你閉氣的時間就比較長,開始時比較短,以後就愈來愈長,由九節佛風引入寶瓶氣。所以,平時沒有做九節佛風,要想馬上做寶瓶氣,在觀想上就不會很熟悉。如做過九節佛風就知道氣怎麼樣引到臍輪,也知道吸一口氣怎麼循環,怎麼出去。
  
  做九節佛風和寶瓶氣時的呼吸都不能用口,完全要用鼻子。
因為只有用鼻呼吸,才能使氣進到中脈,用口呼吸則不能。以前有人講,吐氣時要和箭一樣,就是氣呼出去很快,叫「箭息」,其實,這是不對的,箭息多了,將來就會折壽短命的。所以九節佛風和寶瓶氣的呼吸,都是要很慢的,都要「細、慢、長」,而且要用意念來引導這股三千大千世界的風息,在身體裡面體作旋轉,轉動身上的五輪。  我們在一呼一吸之間,要做如何觀想呢 ? 每當吸一口長氣時,在意念上總是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功德充滿全身,所以這個力量是很大的。當你呼出一口氣時,觀想把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空性」,變成完全虛空的狀態。這口氣應用得好,就可以即身成佛,假如這口氣和平常人呼吸一樣,那你還是凡夫。所以內法修氣完全是做「氣上的功夫」。
  
  寶瓶氣的閉氣時間最短也要使氣停在身體內二分鐘,甚至半小時到一小時。

  
  修寶瓶氣的手勢有二:
一是雙手按在膝蓋上,大拇指在外,就是能夠引氣到那裡比較容易;另一個是大拇指在內,就比較能守住氣。在密教裡修寶瓶氣要先動五輪,這裡講的都是很秘密的。要決是:雙手先拿住大腳趾,猛動身子,向右三下,向左三下,前後再三下。身子在轉動時,氣都是在身子裡面中呼出來,完全是閉氣,沒有呼吸的。當你吸一口氣做寶瓶氣,然後觀想五輪轉動,氣在身體裡面轉,是由眉心輪向下移動的,直到喉輪、心輪、臍輪、密輪。氣到哪裡,意念就到哪裡,輪就動到哪裡。當你吸一口氣,把意念集中在眉心,氣就在眉心,當意念在喉,氣就在喉,意在心氣就在心,意在臍,氣就在臍,意念在密輪,氣就在密輪,而且氣隨著意念馬上到那個地方凝固。你能夠感覺到氣隨你的意念在遊走五輪,就算你的寶瓶氣有了初步功夫。五輪轉運的方向:只有臍輪是向左轉,其它眉間輪、喉輪、心輪、密輪都是向右轉的。
  
  身子前俯後仰都要 45 度,是起什麼作用呢 ?
 當後仰時就感到身子直起來了,覺得身上的脈都被拉住了,這樣就把中脈拉直了。 ( 中脈本來是不直的 ) 。右轉左轉各三下,都要轉到 90 度,又是起什麼作用呢 ? 是帶動五輪全部轉動,這一轉就把氣逼入中脈了。
  
  在做這些動作時,都是要「閉氣」的,這九個動作一直做完,都是不呼不吸的。
只有閉氣才能把氣逼進中脈,這是一種「氣」的功夫。寶瓶氣講開了很簡單,重在實修,因為閉氣功夫,閉得愈久愈好,至少兩分鐘或半小時至一小時,這是要靠久練而得的。
  
  開中脈要靠寶瓶氣和拙火升起,運入中脈才能開中脈的。
中脈開了自己會知道,它有十相:如看到煙、看到火焰、看到光明、日輪、月輪、看到陽焰、看到無雲晴空、看到明體……外法相應了,內法修成了,中脈能夠通了,五輪全部開了,就能看見「明體」、「光明」佛菩薩本尊都在裡面。到時運用「提」法,將明點運送到本尊心中。
  
  為什麼要本尊法相應了,才開始修寶瓶氣呢 ?
 這裡就很明白了。如果本尊沒有相應,本尊不明顯、不堅固,明點往那裡送呢 ? 明點通過中脈送不到本尊心中,又怎麼成佛呢 ? 如果明點離體找不到本尊而不能回來的時候,人就死了,這是很危險的。
  
  寶瓶氣原來是不公開的,現慈悲眾生,全部講完。
本尊法相應了,就可以開始修寶瓶氣,以後求內法灌頂。



最簡單的寶瓶氣練法是:吸一次氣,然後收腹收下巴,頭部保持正直,使空氣閉於肺部,時間越久越好,真的受不了了就由鼻孔慢慢呼出來。功夫最差的人吸一口氣大約只能閉十五秒,功夫較好的人閉六十秒不成問題,平時健康發問如何,可以藉閉氣時間長短來測定,騙不了人。閉幾秒就閉不住,這個人的身體一定不好,抵抗力、耐力一定差,這是可百分之百斷言的。

微講究的寶瓶氣練法是:吸一次氣閉住,等到受不了之後不馬上呼出,接著吸第二次,使肺部更加飽滿,此時可繼續閉氣十秒或二十秒,受不了之後又可接著吸第三次,繼續閉氣,總共吸幾次本無限制,原則是吸到不能再吸,閉到無法再閉,最後才由鼻孔慢慢呼出來。如此分段吸氣、閉氣、只可吸不可呼。一般正常人要這樣閉到六十秒並非困難之事。此法可使肺部之空氣極盡飽滿,無一肺泡不充滿空氣。這時我們也不必擔心吸氣吸得太飽會使肺部爆炸,如果這樣肺部會爆炸,我已經練了二十年,應該老早就炸掉了,現在怎麼活得好好的?

最講究的寶瓶氣練法是:先吸飽一口氣,然後用手指壓住一個鼻孔,用力將肺中空氣從另一個鼻子射出,射盡後立刻再吸滿一口氣,接著再壓住一個鼻孔,再將肺中空氣射盡,如此反覆,共三吸三射之後,肺中空氣盡出,即開始停止呼吸,大約經十秒到二、三十秒之後,全身會覺得非常難過,此時可以輕輕吸一口氣,然後再閉氣,閉氣一段時間之後,全身又難過起來,這時不可呼氣而要接著吸第二口,然後再閉氣。如此只吸不呼,大約分段吸氣三至五次之後,就無法再吸氣再閉,這時只好將空氣呼出,如此算練一下寶瓶氣。最後這一種寶瓶氣練法,也就是我所說最講究的寶瓶氣練法,其閉氣時間比較可以輕易地達到一分鐘以上,而且其優點是,閉氣之先可以將肺中積存之二氧化碳儘量清除乾淨,因此能有明顯的退火作用,對於平常火氣太大的人頗有助益。

西藏密宗修行人練寶瓶氣每次是練一百零八息,也就是我所說的一百零八下。每天可練到六次,一天共計練六百四十八下。也許正因為他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練寶瓶氣,因此他們容易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就。為了適應忙碌的工商業社會,我要求一般慢性病的患者每天只要至少練一次,比較有時間的患者,我也鼓勵他們練兩次。對於成人,我要求每次練十下;對於小孩,我只要求每次練三下。若每下壯志凌雲氣以一分鐘計,加上中間換氣時間,練十下也只花十幾分鐘時間,練三下最多為五分鐘,一個人再怎麼忙,這點時間應該都可以抽得出來。

世界上練功的方法多得不勝枚舉,不可勝數,肯認真練的話,莫不用神奇之功效。然其中功效之快慢是有差別的。寶瓶氣的效果來得特別快,原因在於它能迅速提升肺功能,肺功能一提升,它就能帶動五臟,帶動全身,使全身各部門充滿氧氣,充滿活力。佛教四十二章經說:「人命在呼吸間。」可見呼吸的功能是多麼的重要。一個人不能呼吸了,再多的營養也是活不成。反之,只要能呼吸,幾天不吃飯,仍不致於死亡。一個人雖然能呼吸,但呼吸短促而不順暢,他就會活得不自在,許多事情他就不能勝任愉快,原因是他全身缺了氧,道理就這麼簡單。




相關焦點

  • 九節佛風修煉
    九節佛風修煉峨嵋功法所傳九節佛風。
  • 清淨染垢:九節佛風
    脈上方對頂門,脈下方臍處結口,左右脈粗細如竹管,在頂門虛空左右觀想藏文「啊」字和「嗎」字,然後修煉九節佛風。修煉九節佛風的方法有三: 1. 三脈修九節佛風:右手食指壓右鼻,左鼻吸受忿怒風三次,然後左手食指壓左鼻,右鼻呼忿怒風三次,此稱「食忿怒三風」。
  • 寶瓶氣修煉法
    寶瓶氣是內法的基礎,要在外法本尊相應了才修。修寶瓶氣之前,要做「九節佛風」。以前講九節佛風都是先由右鼻孔吸氣,然後再左鼻孔出;再左鼻孔吸,右鼻孔出;再兩鼻孔吸,兩鼻孔出氣的方法。吸氣時,觀想白光進來,白光代表一切宇宙清淨的風,可觀想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清淨的風,然後吸進來,在你的身上臍下丹田部位作旋轉,然後呼出黑氣業障,這是風息的練習。做完九節佛風一遍、二遍、三遍,最後才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清淨風全部吸入你的身體之中,然後閉住氣不要呼出來,不呼出來就變成了寶瓶氣。不呼出來時,就等於所有的風在身體裡面做一個運轉。
  • 九節佛風
    寫在前面:此篇與煉心術是一個系列
  • 寶瓶氣
    通過控制呼吸,在吸氣或呼氣後暫停,這種方法在密宗裡稱做寶瓶氣。在印度瑜伽裡也有類似的方法,但是使用得更複雜一點。相對地說,還是密宗的寶瓶氣方法更加精髓。這個方法實際上很簡單,但它有一定的危險性。寶瓶氣的修法還有一個主張,有一個倒過來的方法。這和《瑜伽經》的修法還是有一點區別。《瑜伽經》是呼氣以後暫停,寶瓶氣正好相反,它是吸氣以後暫停,它是完全呼氣以後,深深地吸一口氣,一直到你的腹腔鼓起來,然後在這個地方再暫停。這兩種方式都可以,都達到同樣一個效果,就是當你的呼吸完全停止的時候,你很難進行思考。這點你可以嘗試一下。
  • 九節佛風觀修
    九節佛風是藏傳佛教各派共修法之一,屬圓滿次第二灌無上瑜伽內密阿努瑜伽修法,傳統上單授秘傳。    今眾生怙主上師達真堪布、丹真絨布堪布等大德都公開傳了佛風修法【上師達真堪布·三特加行】中有教授,而丹真絨布上師傳的【氣脈修持簡法】更是精心繪製配圖講解細密並涉及到了下一步的修持。大德堪布上師等公開是法乃眾生之殊勝機緣,誠信三世福報當頂禮感恩為念。
  • 養生治病——寶瓶氣
    關於寶瓶氣的得名由來,《大幻化網導引法》說:寶瓶氣者,謂上氣下壓,下氣上提,有若函蓋相扣,氣藏其中,如寶瓶然,故曰寶瓶氣。寶瓶氣的修煉方法,《明行道六成就法》把它歸結為 引息 、滿息、均息、射氣四種方法。由於這是一種較為剛猛的氣功之法,弄得不好,無益有損,所以除四法必須密切配合調劑之外,一般還須在修鍊金剛誦起分純熟之後,再修煉此法。
  • 九節佛風和禪修要訣
    九節佛風和禪修要訣第一部分:九節佛風
  • 寶瓶氣的真正作用:抵禦黑暗的侵蝕!(下)
    也就是說,寶瓶氣實際上是人體自我修煉過程中,無意出現的這麼一個東西。它是屬於一個層次比較高的人發明出來的,也不能說是發明,而是參悟。無意當中,就出現了這麼一個寶瓶氣,然後很多人討論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然後進行研究探索和測試,然後發現寶瓶氣對抗黑暗,效果怪好。然後,有那麼一幫人,就繼續的在那研究,然後定名為了寶瓶氣。非常寶貴的一種氣。
  • 寶瓶氣修法
    「寶瓶氣修法」:密宗深密修氣法之一為寶瓶氣,配合瑜珈亦可稱為茶壺氣或瓶氣,修氣到達呼吸停止,仍有微氣出入;密宗稱為寶瓶氣;身中氣充滿的人
  • 分享:寶瓶氣的練法!
    強化肺功能的方法固然很多,如練深呼吸、慢跑、爬山、遊泳都未嘗不可,但以我的經驗而論,練寶瓶氣效果最直接、最快。練深呼吸雖然也可使肺部大開大闔,但在程度上,深呼吸還是不如寶瓶氣;慢跑、爬山、遊泳雖也可以加強肺功能,但它們都是以四肢的運動來帶動肺部運動,效果比較間接,耗力多而收效少,何況慢跑、爬山、遊泳都牽涉到空間、場地的問題,並非人人可行,天天可行,不像練寶瓶氣,只要打開窗戶使空氣流通便可以做。
  • 寶瓶氣 養生治病第一功
    練深呼吸雖然也可使肺部大開大闔,但在程度上,深呼吸還是不如寶瓶氣;慢跑、爬山、遊泳雖也可以加強肺功能,但它們都是以四肢的運動來帶動肺部運動,效果比較間接,耗力多而收效少,何況慢跑、爬山、遊泳都牽涉到空間、場地的問題,並非人人可行,天天可行,不像練寶瓶氣,只要打開窗戶使空氣流通便可以做。
  • 極簡單寶瓶氣的修法(效果特別快)
    寶瓶氣的強身治病原理和練法,以前我都有大略的說明。為勸服大眾勤練寶瓶氣,本文預備作更詳細的解說。
  • 寶瓶氣功法的練習
    一般而言,瑜珈師可以潛在水中好幾個小時,他不用呼吸,這就是寶瓶氣的作用,我們引用這個道理,來練不呼吸的寶瓶氣法。打坐要能精進,和丹田內氣、蘊氣是有很大關係的。一、丹田納氣後練寶瓶氣1,現在以單盤或雙盤都可以,自然安坐就好,開始的時候,用鼻子吸一口氣,小腹自然微凸,然後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