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節佛風

2021-02-08 道教玄宗 窺探天機

寫在前面:此篇與煉心術是一個系列,屬密宗的一個小法門,也不錯。

坐定(雙盤坐或單盤坐式均可),手結定印,即兩手相合,手心向上,左手置於 

右手上,兩拇指相接(溝通左、右脈之氣)置於小腹前(臍輪與生殖輪之間〕。 

先觀想自已全身透明如水晶琉璃般光亮,身中有二條直立平行的脈,就是中脈、 

左脈、右脈,如三根管子一樣;中脈在脊柱內,左脈貼近中脈左邊,右脈帖近在 

中脈右邊。中脈發自 「海底輪」 (肛門前二指,相當於會陰穴〕,直上抵頂輪 

(在頭頂心〕會合,折而達於鼻腔,三脈在海底輪處交會。 

  調整好姿勢後,然後觀想你的對面有一大光明(白光)或是觀恕 」本尊」 之

面孔(即某尊佛像,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因密宗的最重要是 「我即是

佛」〕與修習者面對面,白光從本尊佛的鼻孔流出。 

  第一節:以左手無名指按左鼻孔,觀想白光隨吸氣進人你的右鼻孔,一入右 

脈就化為紅光,順右脈而下,繞到海底輪交匯處;再順左脈向上,隨即放下無名 

指,從左鼻孔呼出去,同時想像體內一切業障、疾苦、病氣皆化為黑氣而去。 

  第二節:以右手無名指按右鼻孔,觀想白光隨吸氣由左鼻孔進入。一人左脈 

就化為紅光,順著左脈而下,繞到海底輪交匯處,再順著右脈向上,隨即放下右 

手無名指,從右鼻孔呼出去,想像體內一切業障、疾苦、病氣皆隨黑氣排出。 

  第三節:觀想白光隨吸氣由左、右鼻孔同時進入,一入左、右脈就化為紅 

光,分別顧左、右脈而下,至海底輪交匯處進入中脈,向上衝頂,如衝不上去, 

再折回海底輪,再順著左、右脈上行,由左、右鼻孔呼出去。想像體內一切業 

障、疾苦、病病皆化成黑氣排出。隨著功力的加深,沿中脈上衝的紅光力量越來 

越大。 

  第四節:白光從左鼻孔進,紅光從右鼻孔出(即重複第二節〕。 

  第五節:白光從右鼻孔進,紅光黑氣從左鼻孔出(即重複第一節)。 

  第六節:從兩鼻孔進,從兩鼻孔出(重複第三節)。 

  第七節:從兩鼻孔進,從兩鼻孔出(再重複練第三節〕。 

  第八節:從右鼻孔進,從左鼻孔出(重複練第一節)。 

  第九節:從左鼻孔進,從右鼻孔出(重複練第二節)。 

  「九節佛風 」實際上只有三節,其他六節是將次序顛倒、重複練,在於訓練 

學功者的意力和念力。 

本法通過九節的變換,使修習者專注於呼吸吐納,以阻止雜念的產生,把精神完 

全集中在九節佛風變化的 「一念」 之中,就是以一念破萬念。在修煉半年至一年 

後,只要 「九節佛風」 做完,就能進入 「靜定之境」 。

  觀想中的白光是 「淨光」 ,變成紅光是在清潔、淨化體內的一切穢氣,然後 

化成黑氣呼出體外。這樣不斷地 「納白吐黑」 ,久久修習,就能使自身化為清淨 

化,與宇宙的 「大光明」 融合,有益於身體健康,祛病延年,並為以後的修煉打 

下基礎。 

  練 」九節佛風」 ,最好能用意念控制左、右鼻孔的氣息出入,初學者做不 

到,才用無名指按鼻孔之法,因為手的動作大多,會影響入靜效果,用意念控制 

鼻孔出入息,開始不易做到,但久練就會變為容易。若能不用手按壓鼻孔,則打 

坐開始兩手便應結成 「定印」 ,置於腹前,直到行功完畢。 

  「九節佛風 」的要領是,呼吸要慢、細、長。 

  慢一慢因為慢才能定心,才能自在,才能聚氣。 

  細一細才能精細,才能輕逸,能動靜隨意; 

  長一長才能入靜,才能清靜, 」定能生靜、靜能生慧」。

分享是美德,如果大家覺得此文有意義就煩請幫忙分享到朋友圈吧,你們的支持也是我連載下去的動力,同時歡迎更多的朋友關注本公眾帳號@道教密宗,窺探天機,也可以搜微信號@daojiao1

相關焦點

  • 清淨染垢:九節佛風
    清淨染垢:九節佛風 作者:生根活佛      若要通過修持氣來增強智慧,就要設法提高內氣的力度。怎麼提高呢?脈上方對頂門,脈下方臍處結口,左右脈粗細如竹管,在頂門虛空左右觀想藏文「啊」字和「嗎」字,然後修煉九節佛風。修煉九節佛風的方法有三: 1. 三脈修九節佛風:右手食指壓右鼻,左鼻吸受忿怒風三次,然後左手食指壓左鼻,右鼻呼忿怒風三次,此稱「食忿怒三風」。
  • 九節佛風修煉
    九節佛風修煉峨嵋功法所傳九節佛風。
  • 九節佛風與寶瓶氣的修煉
    九節佛風
  • 九節佛風觀修
    九節佛風是藏傳佛教各派共修法之一,屬圓滿次第二灌無上瑜伽內密阿努瑜伽修法,傳統上單授秘傳。    今眾生怙主上師達真堪布、丹真絨布堪布等大德都公開傳了佛風修法【上師達真堪布·三特加行】中有教授,而丹真絨布上師傳的【氣脈修持簡法】更是精心繪製配圖講解細密並涉及到了下一步的修持。大德堪布上師等公開是法乃眾生之殊勝機緣,誠信三世福報當頂禮感恩為念。
  • 九節佛風和禪修要訣
    九節佛風和禪修要訣第一部分:九節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