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攝影/楊曉龍
1933年英國作者詹姆斯·希爾頓所著的《消失的地平線》,描述的藏區秘境就在這裡;2006年著名風光攝影家呂玲瓏曾多次深入香巴拉七湖攝影,呂玲瓏曾評價:除了神秘的七湖,這裡還有美麗的田園風景,鄉城才是真正的旅行者的天堂。
2016年,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美麗的田園、漂亮的白藏房都取景於此,跟隨著鄧超和張天愛他們的拍攝足跡讓我們發現了這世外桃源!
給自己找個理由,來一次稻城亞丁,現在回想起我這趟稻城亞丁之旅,我睜眼閉眼都難忘那一灣如聖託裡尼般炫目的藍,或許,稻城亞丁一生來一次足矣,我說了以後絕對不會再來稻城亞丁了,這不我總結整理一下這些天稻城亞丁旅行故事。
我很難用一個或幾個詞彙去精準的描述我的感受。如果摒棄所有細枝末節的心理變化,那主觀的所有感受只有--壯闊。
面對稻城亞丁牛奶海一景時,在心裡醞釀了數年的期待終於化作溫熱的眼淚,雖然被自己一壓再壓,終於沒有奪眶而出,但心裡的感受猶如被驚濤駭浪拍打過,久久不能平靜。
在微博的照片下,有陌生的朋友告訴我,他在看見牛奶海的一瞬間是哭了出來,無法描述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的確是留下了感動混雜著複雜情緒的眼淚。
這樣一片讓人難忘的地方,它就像情人的一滴藍色眼淚,狠狠砸在了我的心上,從此以後只能相思相望不相親。
您好,稻城亞丁我來了!
一個小時的觀光車之後,始終盤旋在高山之上。從窗往外看出去,只能看到彎過後即將行進的路,除此之外,白雲不高,腳下萬丈,村莊散落。
下車後,空氣清新的令人情不自禁的大口呼吸。所有的古樹張開的手臂上掛著碧綠的松蘿,迎著風輕輕搖晃著柔軟的身軀。海拔4300米的地方,再歡喜也得耐住性子,一程程慢慢走,一裡裡認真看。
左右分路,一邊去向衝古寺、珍珠海,一邊是大部分人的終極目標牛奶海和三大聖山。
我為牛奶海而來,毫不猶豫的向左邊走去。可等著我的是一場對體力和意志力的考驗,它考驗你是否真的虔誠嚮往著那最後的海子,它考驗著你是否能排出一切困難堅定地走下去、走下去,直到去到你心裡的終點。
從衝古寺處有7公裡路程到達洛絨牛場。洛絨牛場,才是真正攀爬的開始。
此時的洛絨牛場草青花繁,貢嘎河仿佛從天而來,帶著天幕的淺淺藍色,淌過谷底灌溉出簇簇叢叢的高原之花。我從未見過如此之多不知名的花朵,它們有著潔白的衣和碧色的裙,雅致清馨;有的一身妖冶的藍卻不讓人覺得豔俗;嬌俏的黃、高貴的紫,一路花開、一路綻放。
它們就像指引一樣,你一直前行一直都能找尋到它們。
1739年,格雷《信札》中寫到,「有些景象能讓無神論者心生敬畏,相信上帝的存在,這根本無需任何論證」。
當面對稻城亞丁時,我真的相信這裡有神明。因為他的庇佑,稻城亞丁景區裡的一草一花一木,都以一種生命的姿態幻化成與人相同的存在。你能感知到它們活過了千百萬年,在這孤絕的地方一起熱鬧著。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藏族同胞如此敬畏著雪山與湖泊。
城市裡的人習慣了今日挖開的地基,數月後挺立起的鋼筋混泥土高樓,它們是人為下的產物,通過科技的運作而被修建成任何想要的樣子。而大山不同,這裡的樹也不會按照任何人的意志去生長。你對它們呼喊大叫,它們也永遠聽不懂人的語言。
它們能聽到的是來自山谷的朔風、從另一邊飄來落下的冰雨,還有星星的霜寒在夜裡降落到枝葉上的聲音。
它們的站立是辛苦的,呈現出一種深沉的生命力。就像背靠的三怙雪山一樣,帶著天然的威嚴和壯闊。
保持著敬畏之情去攀爬稻城亞丁央邁勇雪山的埡口,能把一切身體上的不適看成是為了接近神明應該接受的考驗。從洛絨牛場海拔4100米爬升到五色海4600米的高度,看上去僅僅五百米的落差,在高原之地可以讓人三步一歇,甚至不少人中途便放棄折返,被神山嚇退。
這一路上無論是森林、溪流、瀑布、草甸之美景,都無法減輕承受的辛苦。海拔越高,身體不適感越來越強,走一步都會覺得喘。現在想想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力量讓我一直往上,只是那個時候一直在心裡不斷對自己說著「堅持住,再堅持一下就好」這樣鼓勵的言語。
如果不是這樣一直堅持著,又怎麼能在身體和意志力雙重崩潰的情況下終於抵達那薄荷藍的湖邊呢。
我想稻城亞丁就是這樣強大且尊貴的存在,它用沉默不語的威嚴屹立於天地之間,用廣袤的身軀孕育了生靈,它包容一切生命的存在,它等待著每一個旅人虔誠堅實的腳步踏臨。
稻城亞丁讓人知道自己的渺小,接受比自己偉大的事物,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也接受自己不了解的道理。它用山川樹林、冰川湖泊提醒著我們去認知自己的脆弱,也通過這些認知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他看到的只是高原裡的一些草甸、森林、湖泊和雪山,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溫柔而又堅定地幫助我去理解來到這裡之前我所擁有的一些無法理解而又痛苦的事,並教我明白生命不過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羽鴻毛,永恆地存在於此刻的瞬間,卻終將歸於塵土。
當我拖著雙腿下山,回首凝望潔白的雪山,她仍那樣靜謐地屹立著,我突然有了一種無悔之感,既然我們曾經相濡以沫,那就從此相忘於江湖吧。這一別,會永遠銘刻在我心裡,無論時間的指針走多少圈,稻城亞丁永遠都是我第一眼看見的樣子,顏色也不會褪去半分。
那麼一起和我認識一下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香格裡拉鎮亞丁村境內,主要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它的景致保持著在地球上近乎絕跡的純粹,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被譽為「中國香格裡拉之魂」,被國際友人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稻城亞丁風景區不僅有壯麗神聖的雪山,還有遼闊的草甸、五彩斑斕的森林和碧藍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幾乎都匯聚於此,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流連忘返。如當地虔誠的藏民一樣,徒步轉山是感受稻城亞丁風光的最好方式。不過由於稻城亞丁保護區海拔較高,全程徒步還是需要相當的體力。
稻城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保護區內的三座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南北向分布,呈品字形排列,統稱「念青貢嘎日松貢布」,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聖地。藏傳佛教中稱其為「三怙主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聖之地。
1928年,美國植物學家、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到達此地,回國後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撰文並刊登所拍攝照片,將稻城亞丁介紹給了全世界。
稻城亞丁有三大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她們被視為守護稻城亞丁藏民的守護神山。雪山被五彩的森林映襯著,山谷的湖泊倒影。這樣的美景在稻城亞丁倒是隨處可見,這便是傳說中的香格裡拉,這便是讓你猶如走進一幅油畫一般的仙境。稻城亞丁還有三個著名的海子,牛奶海、五色海、珍珠海,雪水匯成的湖泊,總是美得讓人心醉。
關於住宿:在亞丁,我只住紮西空墅酒店
在稻城亞丁有數百家住宿,經過朋友推薦,我選擇了扎西空墅酒店,因為作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在那裡環境優雅,可以看著雪山,喝著酥油茶,寫著稿子,是最幸福的,哦對了,她們家還有免費的青稞餅。
坐在房間裡,看藍藍的天白雲浮動,屋外的樹木冒著新綠,陽光是金色的,落了一身,心情被曬得服服帖帖。在房間露臺,與神山交相呼應。
遠山,亙古的姿態站成一抹淡淡的剪影;雪山,有一種遼闊而幽深的寧靜,看夕陽的餘暉落在山頂上……內心中有著對大自然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整個藏式建築與原始的鄉村自然融合,一樓是大廳也是比較獨特的餐吧,整個房子是老闆精心策劃重新設計而成,地理位置很好,在整個稻城亞丁也非常的出名,在旅行中最重要的就是住宿的舒適度,扎西空墅酒店可以滿足您的一切。
整個一樓大廳公區功能也極為齊全,包括接待區、休息區、餐廳、客廳外面還有戶外的的觀景臺與休息區,在和朋友相聚時還可領略遠山的風貌。
房間內溫暖的棉麻、手工的家具、手工牛皮掛件,再配幾支山上採擷的樹枝野花,還有從藏民家淘來的手工藏床,原住民廢棄的老木頭……生活美學並不再是清冷而是充滿時光的溫度。
在這裡還有讓人心生愉悅的美食,根據不用的需求,有川菜、藏餐,還有下午茶和晚安甜點,還有山東小哥給你做的山東大包子和陝西老闆娘可以給你做各種麵食。
有客人說:「扎西空墅酒店,根本不用自己做攻略,即便來過了還是有意外之喜。」哪怕就是在村裡走走或是在陽臺上小憩一會兒,都是非常愜意的。
扎西空墅酒店創始人劉總說:「我們之所以做這個酒店,一方面是讓遊客感受到家的溫暖,還有讓遊客到這裡旅行,感受到心靈的安放地,帶人們回歸生活的本真,感受在稻城亞丁特別之旅。」
如果您也到稻城亞丁旅行,那麼我告訴一些您有用的信息:
1、稻城亞丁月平均氣溫九月6.8℃、十月2℃、十一月-1℃、十二月-4℃。稻城亞丁屬亞丁風景區高原季風氣候,一年中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2、一年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就是有雨雪,也多在夜間降落。高原地帶,最冷月平均氣溫-5℃以下,最熱月平均氣溫10℃至12.1℃,全年最低氣溫是一月份,可達-27℃。6-8月為雨季,11-次年3月為冬季。因此去稻城旅遊的最佳季節是:4、5月或9、10月。
3、建議備上抗高原反應的藥品,如果已經身處高原有不舒服感覺,可以去藥房買肌酐、心腦舒緩、葡萄糖等藥物。如果實在不適,切莫強行上山!
4、防曬霜、雨傘、帽子、墨鏡都可以帶上。紫外線強,容易曬傷。
5、少許能夠補充能量的食品,如士力架、巧克力、餅乾、自熱米飯。離開洛絨牛場到牛奶海的路途上沒有任何小賣部或賣食物的地方,當然也沒有廁所。
6、穿運動鞋,切記切記。上山道路陡峭且險,好走的鞋子保證安全和你的身體。
7、如果您選擇住宿,可以住在亞丁村扎西空墅酒店,從網上就可以預訂,除了住宿她們家還有豐富多彩的美食。
8、稻城屬於川西北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應帶好雨具和常用藥品,晝夜溫差大,需備禦寒衣物。
9、請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和信仰,避免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
10、不要隨意採食野果和菌類,以防誤食中毒。
這次旅行小故事 寫在最後
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
更多取決於我們的旅行時的心情
而不會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所以
帶上一份好心情上路
一顆包容的心去包容這個世界
你會收穫更多的美不勝收
作者介紹:楊曉龍,自由撰稿人攝影師,旅遊雜誌社特約撰稿人,網絡公益人,西藏支教老師,網絡愛心公益網編輯,知名旅遊博主,心理諮詢師,上海杉樹公益基金會網絡志願者。
撰稿攝影/楊曉龍
來源:曉龍帶你看世界
文字整理/楊進友
審稿主任/ERIC
來 源/曉龍帶你看世界編輯部
責任編輯/薄瑞瓊
夜班主任/海瑞
酒店供圖/村扎西空墅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