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酷的沉浸式裝置藝術 超乎想像的震撼

2020-12-15 歐洲時報官方

【歐洲時報網】近日,大型蝴蝶光影藝術裝置「希望之蝶」亮相中國香港。這是全球首個大型AI(人工智慧)蝴蝶光影藝術裝置。每隻蝴蝶均設有獨立LED燈,連接到中央控制系統,AI系統會因應時間、天氣、溫度、溼度而改變,從而產生無數的光影效果。入夜後,配合聖誕節氣氛的背景音樂,數百隻蝴蝶隨著音樂變幻光影,令人流連忘返。

其實這就是一種沉浸式藝術,「沉浸式藝術裝置」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可以通過燈光、置景、全息多媒體等各種渲染手法,可為遊客打造多角度的場景化環境,產生令人震驚的視覺衝擊,讓遊客在旅遊體驗過程中,更具有多維度的沉浸式體驗感。

大型蝴蝶光影藝術裝置「希望之蝶」近日亮相中國香港。超過350隻幻彩玻璃「蝴蝶」在街道上空「飛舞」,日間在陽光照射下散發出絢麗的彩色光影。「希望之蝶」寓意蝴蝶破繭而出,走出陰霾,重拾愛與希望。(圖片來源:中新社)

這種創意與科技並存的沉浸式方式,最近在中國以及歐洲很多國家的博物館體驗中屢見不鮮,它讓遊客參與到獨具匠心的光影藝術中,也讓靜止的藝術作品更靈活地走進人們的生活,那麼就讓我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從莫奈、雷諾瓦到夏加爾:地中海之旅》光影藝術沉浸展將於2020年2月28日至2021年1月3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展覽利用數碼投影技術為觀眾展示包括莫奈、雷諾瓦、夏加爾等在內的20位藝術大師關於地中海題材的代表作,讓觀眾沉浸在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畫作的視聽享受中。(圖片來源:新華社)

2月27日,在法國巴黎,人們在《從莫奈、雷諾瓦到夏加爾:地中海之旅》光影藝術沉浸展的媒體預展上參觀。(圖片來源:新華社)

人們在光影藝術沉浸展的媒體預展上參觀。(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中法兩國建交55周年之際,作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江山如此多嬌——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光影藝術展」在法國巴黎羅斯柴爾德公館展出,這是「三山五園」文化巡展首次亮相海外。(圖片來源:新華社)

布魯塞爾舉辦的「沉浸式莫奈藝術展」運用聲光電等方式展現法國畫家莫奈的作品,讓人們「身臨其境」感受這位印象派大師的畫作。展覽因疫情關閉近兩個月後於5月18日重新開放。圖為6月10日,人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參觀「沉浸式莫奈藝術展」。(圖片來源:新華社)

布魯塞爾舉辦的「遇見大師沉浸藝術展」於8月27日開展。展覽運用聲、光、電等方式全景展現揚·凡·艾克、老彼得·勃魯蓋爾和彼得·保羅·魯本斯的經典作品,讓人們「身臨其境」感受大師們的畫作。(圖片來源:新華社)

作為極具互動性和多重感官體驗的巡迴展覽,沉浸式展覽《遇見梵谷之旅》於2月7日至5月21日在英國倫敦展出。荷蘭梵谷博物館通過虛擬實境技術重現他作品中的場景,讓來訪者「走進」梵谷畫中的世界。(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中國浙江「心靈的暢想——梵谷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以360度全息全景視頻影像技術等,還原梵谷200餘幅畫作,吸引市民參觀。(圖片來源:中新社)

1月10日,《三體》時空沉浸展空降中國上海,以沉浸展的方式為讀者突破書本的次元壁,打造了一個多維而浩渺的科幻空間。(圖片來源:中新社)

相關焦點

  • DHD東暉·乾貨|酷炫的沉浸式售樓部必備的藝術裝置
    在當下電商場景式體驗衝擊下,開發商們迅速學到了其中精髓。 但是想要做好沉浸式場景,臨場感和畫面感一定要強,尤其是在如今售樓部千篇一律,展現方式大同小異的情況下,更需要求同存異,才能讓人完全投入其中,為之震撼。
  • 魔都限時版「諾亞方舟」,梵克雅寶沉浸式藝術裝置來了!
    本次的沉浸式藝術裝置亮相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內,告別泛濫成災的「網紅裝置」,還大家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師級沉浸式藝術體驗。Robert Wilson「當諾亞方舟遇到梵克雅寶」沉浸式藝術裝置出落的如此簡約又夢幻,離不開全球著名劇場和視覺藝術家Robert Wilson。
  • 夜賞「櫻花雨」 玉淵潭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開幕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池夢蕊)8月20日晚,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在玉淵潭公園開幕,1.8萬平方米的櫻落花谷景區變身光影世界,讓市民遊客體驗別樣「櫻花季」風景。
  • 法國巴黎光之工坊,領略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沉浸式之旅
    這座極具話題和人氣的光之工坊先後舉辦了多場沉浸式展覽,許多著名藝術家的畫作在這裡以新媒體藝術的形式綻放出新的生命力! 03 新媒體藝術團隊 Danny Rose Studio Danny Rose Studio是一個集合藝術和設計的多學科團隊,創作和實現大規模的數字藝術作品:沉浸式體驗,互動裝置,建築藝術映射等。
  • 人工智慧+生態藝術+沉浸式空間 多種震撼交互體驗都在濟南這個大展!
    據了解,相較於以往的傳統美術展覽,本屆雙年展將展出大量裝置和影像類作品,人工智慧、虛擬與現實技術、生態藝術、沉浸式空間等新技術和新手段在作品展示中的運用,為觀眾帶來震撼的交互體驗。此外,為了適應疫情防控的需要和當下觀眾新觀展方式的潮流需求,本屆雙年展將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呈現方式,多渠道、多層次展示展覽內容。
  • 梵谷作品沉浸式展覽,數字藝術帶來的感觀震撼!
    大文豪海明威曾於著作中將巴黎這座城市比喻為「一席流動的盛宴」,多年後,或許這股詩意可以在巴黎首座數位藝術博物館「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ères)中得到印證。
  •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也許是成本最低的沉浸式空間
    草間彌生後期的無限鏡作品減少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自我毀滅的元素,並提供了更多讓人沉思的空間,讓草間彌生都沒有想像到的是,在她創作的作品中,每個人-不管是藝術愛好者或任何熱愛美的人,都可以享受這些作品。3個經典的無限鏡作品2009年,她創作了Aftermath of Obliteration of Eternity (滅絕永恆的後果)。
  • 從SKP-S看沉浸式商業空間的價值與未來
    1F「未來農場」SKP-S 一樓由聚焦機械藝術裝置的射燈與特殊黑色飾料所裝飾,塑造出一種神秘、戲劇化、潮流高端但又不缺乏溫情、溫度的空間氛圍,設計感十足。以科技賦能的藝術裝置來呈現空間是本次 SKP-S 的一大看點主要。不得不提的一大亮點便是商場入口處的「未來農場」,農場中的機械羊群雖是被批量複製出來的,但能發出真實可感的叫聲,足以以假亂真,為商業空間增添了自然感和室外感,令人一進門便驚嘆不絕。
  • 沉浸式的互動涼亭裝置設計——shelf life
    jesse lecavalier重新利用物流材料實現了一款沉浸式的涼亭裝置設計「shelf life」,這些元素對於我們而言至關重要
  •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沉浸式體驗先驅
    不懼挑戰,不被定義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聞名於世的藝術奇才,在2016年「全球私人美術館佔有率最多的藝術家
  • 裝置丨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抽象:設計藝術的藝術
    而先鋒藝術,往往就是這樣,讓人看不懂,卻可以感受到藝術家的激情和想像。2017年,Netflix推出一部高分高質量的紀錄片:《抽象:設計的藝術》,一集帶你認識一位頂尖的設計大師。時隔兩年,第二季迎來火爆回歸,在豆瓣評分上直衝9.2分。與第一季大不同的是,除了幾大新穎的設計領域,Netflix更是在全新一季中重磅加入「藝術「作為一大亮點。
  • 流暢設計感的沉浸式空間婚禮
    西方藝術中認為的線是面的轉折或交界,東方藝術則視線條為一種力量元素,簡約有力。將線條作為本場婚禮的主要設計元素,是soul,是life,是way into love。運用線條漸變重複營造自由空間感,呈現出空間的層次與雕塑感、延續性和靈動感,在視覺上達到一步一景的效果。
  • 裝置藝術*生活丨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裝置藝術創造的環境,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觀眾除了積極思維和肢體介入外,還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Luftwerk 是一個專注於沉浸式藝術創作的團隊,通過藝術裝置探索光線,色彩的美妙之處。
  • 一場名為「Paisaje風景」的沉浸式在線藝術體驗展覽
    「Paisaje風景」是一場當代錄像藝術的數字展覽,展出了11位具有國際知名的阿根廷藝術家的作品,例如Charly Nijensohn,Teresa Pereda,Gabriela Golder和Jorge Macchi,它提出了一種沉浸式的體驗,直到3月31日,您都可以在科爾多瓦的Casa
  • 這三個藝術裝置,詮釋了光之美學
    它給觀看者帶來多維的藝術感覺和視覺享受,從此燈光裝置藝術成為一種備受矚目的藝術形式。 01 布朗克斯藝術|以新媒體裝置藝術的博物館 NEW MEDIA ART
  • 傾影科技|莫奈沉浸式餐廳,走進莫奈的睡蓮花園~
    莫奈曾用畫筆定格的睡蓮花園這個夏天必勝客奉上全感官沉浸式投影科技把莫奈花園搬進必勝客餐廳影像、音樂、燈光、氣味一場集結視、聽、嗅、觸、品的全感官盛宴莫奈名畫瞬間復活5D黑科技360度全環繞沉浸餐桌體驗再現印象派大師靈感秘境餐廳還有好玩的互動裝置取下三層架頂層的甜品
  • 多感官沉浸式裝置:VR看世界,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景觀
    「WE LIVE IN AN OCEAN OF AIR」是一件多感官沉浸式裝置,它將動植物、人類和自然聯繫到一起,形成一種奇妙的節奏,支撐著地球上的生命。將無線虛擬實境,心率檢測器,呼吸傳感器和追蹤系統組合成獨特的技術,讓遊客完全沉浸在超越人類感知的世界中。它存在於藝術、科學和技術之間的閾限空間中,模糊了裝置、現場表演和虛擬實境的界限。
  • 藝術與數位技術的碰撞:世界頂級數字藝術創意展覽「數碼巴比肯」,給你極致的沉浸式體驗
    但其實,在數字革命爆發以來,科技極大地拓展了藝術的視野和空間,很多藝術家開始運用數位技術創作作品,讓產生了數字與藝術碰撞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火花。這些作品有著科技的炫酷基因,拓展了藝術的門類,形成一個新的藝術分支-數字藝術。數字藝術是如何呈現的呢?如果將這些數字藝術作品進行集中展示,會有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 城市樂趣 | 沉浸式親子童玩新姿勢
    何不去體驗一場室內沉浸式親子互動,新奇的感官體驗可是更能讓小朋友產生興趣哦!和愛麗絲一起跳進兔子洞,「復活」美術館裡的名畫,或是親身體驗一場驚險有趣的尋寶之旅,只需一次,你和自家寶貝便會愛上這種神奇體驗。
  • 《仿佛·未來》− 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覽在上海首站正式開幕
    正是這種極具個人語境的多軌跡創作下,大悲宇宙開始與同樣觸及算法和想像的創意多媒體團隊N.APE頑猴聯合創造線下活動。  ​ ​N.APE頑猴作為集結聲音視覺探索者的多媒體廠牌,圍繞當下青年文化,在時尚和藝術領域展開裝置及影像創作,涉及互動設計、燈光裝置、電子派對和藝術跨界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