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人類是一系列進化的奇蹟,其他星球極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2020-12-13 騰訊網

在可觀測的宇宙裡,僅銀河系就有4000億個類似太陽的恆星。而這些和太陽類似的恆星有多少類似地球的行星,有多少處在宜居帶並且具有生命所需的必備條件,科學界沒有定論但肯定存在不少。從概率上講,人類在宇宙中應該不是孤獨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偵測不到智慧生命的信號?

很多科學家對智慧生命的存在是普遍樂觀的,但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FHI)的安德斯·桑德伯格(Anders Sandberg)博士發表論文指出,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是異常稀少的,其他星球上極不可能存在類似於人類的文明。生命若要以相同的方式在宇宙中其他地方進化,將需要比整個地球預期壽命更長的時間。因為從大爆炸到現在,地球上的進化涉及了一系列所謂的「進化過渡(evolutionary transitions)」,這些變化是偶然的。換句話來說,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個奇蹟。

科學家從地質記錄中發現,只要我們的星球環境足夠穩定以支持生命,生命就會相對較快發展。同時也算出了,最終產生當今人類技術文明的第一個多細胞生物進化所需的時間,大約需要40億年。包括了在35億至41億年前的非生命物質中出現了原始生命、大約18億年前真核細胞(那些帶有封閉核的細胞)的出現、有性生殖的演變、多細胞性和智力本身的進化等等。如果其他星球上確實存在智慧生命,按道理它也需要經歷一系列類似的進化過渡。

團隊借鑑了費米悖論,認為缺乏地球外文明的證據與對其可能性的各種高估之間的存在明顯矛盾。

FHI的研究人員表示:「一系列進化過渡花費了大約45億年,才使智慧生命得以在地球上出現。而再過10億年,太陽老化亮度增加,以至地球溫室效應失控、海洋沸騰,將給地球生命帶來滅頂之災。加上關鍵的進化過渡時間和合理的先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預期的過渡時間超過地球的壽命,甚至超過多個數量級。反過來,這表明智慧生命非常罕見。」

同時團隊還使用了一種稱為「貝葉斯分析(Bayesian analysis)」的古老統計方法來確定地球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出現在其他星球的可能性。

  貝葉斯分析基於貝葉斯定理,由18世紀英國數學家託馬斯·貝葉斯(Thomas Bayes)提出。貝葉斯分析與其他統計學方法不同,它是基於主觀判斷的基礎上,你可以先估計一個值,也就是聲稱的「先驗概率」,然後根據客觀事實不斷修正。原理很簡單,當你看到一個人總是做好事,那這個人多半是個好人。

假設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是其他星球上發生的事情的典型特徵,不以時間來判定,那生命需要依次經歷一些棘手的演化才能產生智慧,這在其他星球上不太可能的。

比如真核生物需要十億多年前才能從無核的原核生物的前身中脫穎而出。與多細胞生命的發展相比,那就更複雜了。多細胞生命的誕生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一個超級重大的裡程碑,多細胞的演化不同其他階段,它在不同的分支上獨立演化了40多次。而且很多單細胞生命的分支上,性狀一度演化出來,但後續演化中很快丟失。另外在地球的歷史中,某些轉變僅發生一次的事實說明了那是一個非凡的幸運之舉,才使得智慧生命出現在地球上。

團隊還引用了美國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的話:如果地球的生命重新演化,出現人類這樣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將會大大減小。

桑德伯格表示:「我們添加的是一種統計方法,使我們能夠估算出這些步驟的可能性。我們輸入有關地球什麼時候發生的數據以及對有多少步的猜測,然後我們獲得最可能的難度級別。結果表明,我們的地球極其幸運。」

相反,要論證宇宙中的生命一點也不稀少,則需要更早的過渡證據來證明比地球上發生的過渡要早,或者需要多個過渡實例。這一論點的經典版本來自澳大利亞天文物理學家布蘭登·卡特(Brandon Carter)的著作,他試圖用「人擇原理」解釋為什麼智慧生命在地球歷史中出現得如此之晚。

  無獨有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戴維·基平(David Kipping)也曾通過貝葉斯統計方法來推斷地外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在他的設定中,將生命的可能性分為4類:生命常見,智慧常見(A);生命常見,智慧罕見(B);生命罕見,智慧常見(C);生命罕見,智慧罕見(D)。結果發現,B類的概率是A類的9倍,由此推測地外生命應該是存在的,潛臺詞就是生命的出現不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當然,這個結論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質疑,因為科學家只大致算出生命最初何時出現在地球上,但仍不知道生命的發生方式。

總的來說,牛津大學的結論很被悲觀,不過不代表外星人絕對不存在。雖然人類可能真的是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唯一的智慧生命,但實際上,地球生命一步步進化的好運與在宜居星球上出現生命的可能性無關。

相關焦點

  • 人類和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無數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生命本身就是意義所在,我們為了對抗多變的自然環境不斷進化,繁衍生息。答案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隨著科學家的研究深入,提出了一些顛覆認知的觀點,例如「人存原理」和「熵增定律」在這些理論中,都對人類的存在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或許生命的誕生是宇宙中最美麗的巧合,而生命存在的意義並非只是「繁衍」和「進化」這麼簡單。
  •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
    在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科學家在一顆隕石中有新發現!在宇宙當中的星球裡面,地球是比較特殊的一顆,因為地球奇蹟般的誕生出了生命,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而來的?目前在科學界有兩種主流學說,其中一種認為,只有在地球這樣的星球上才有誕生生命的可能性,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不斷進化一點一點的演化而來的。而另外一種觀點就比較簡單了,這些生命並非是地球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外太空,他們通過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地球的方式被帶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生根發芽,持續不斷的進化,形成了今天地球上生命繁榮的局面。
  • 外媒:人類探測器發現多顆星球存在「生命足跡」,意味著什麼?
    如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發射了自己的探測衛星,對宇宙進行觀測和研究,在此期間,人類的探測器在多顆星球上都發現了「生命足跡」,之前在金星上發現大量的「磷化氫」,因為這種物質只能由生命體產生,所以也讓大家浮想聯翩,不過在金星之前,科學家們在太陽系的一個矮行星上發現了海洋,這意味著什麼?
  •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環境相似星球或存在水和生命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環境相似星球或存在水和生命  中國網4月19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7日報導,自數百年以來,人類一直直覺地認為在銀河系眾多的行星中,肯定能找到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行星。現在,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已經能夠利用最新設備來觀測太陽系以外的世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周四(4月17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發現證實了人類這一直覺是正確的。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800顆左右系外行星的存在,其中大概有二十多顆行星處於所謂的可居住區域。這意味著這些系外行星在特定的軌道上運行,並且和它們的恆星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40億年在海洋中誕生了最原始的簡單生命。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複雜。5億多年前,海洋中的一部分生物為了生存向了陸地,開始了海洋生物向陸地生物的進化演化。人類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遠遠無法跟6500萬年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相比。可由於人類是智慧生命,我們會思考,會覺悟,通過思考覺悟不斷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秘。雖然人類對這個世界的真正了解是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但是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思考卻已經有數萬年的歲月。
  •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嗎?科學家:曾經的高級文明已被磨滅!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嗎?科學家:曾經的高級文明已被磨滅!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人類卻與猿猴有很大的不同。人類是存在意識的,並且它是地球上公認的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有思想有智慧,沒有像大象那樣強壯的身體,沒有像老虎那樣兇猛的利器,沒有像老鷹的展翅翱翔的能力。
  • 為何科學家們認為,除碳基生命外,宇宙不可能存在其他基礎生命?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在地球誕生的46億年中,它以種種不可思議的巧合孕育了生命,經過幾十億的生物轉化,地球的土壤中出現了大量的有機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有機礦物,這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可以借用這些資源來發展壯大,在很多時候很多人類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存在,生命又是如何誕生的
  • 磷化氫的存在說明星球擁有生命?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不過,雖然兩顆星球的成長環境相似,但兩顆星球的特徵卻是完全不同的。了解金星的朋友都知道,金星環境惡劣而地球環境溫潤,若將地球比喻成生命的搖籃,那麼金星則好比是生命的墳墓。對於這顆惡魔星球,多數人都認為它不可能孕育生命。
  • 可能存有生命的星球,距離地球6億公裡,就存在於太陽系中!
    星球表面覆蓋海洋,科學家猜測有生命誕生,人類是否能夠移居?早在20世紀,人類就提出移民外星球的想法。主要原因是因為地球目前出現了一些狀況,可能日後不再適合人類發展。人類發展過於迅速,科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為其提供基礎。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水是宇宙中生命的基礎,因此適於居住的星球中必須有可以維持生命的液態水。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條件需要滿足。該星球必須處於恆星適居帶中,以至於適居帶中星球表面的溫度和大氣壓力,將適合簡單生命形式的進化。距離離恆星稍近一點,水將蒸發掉,海洋將無法形成,金星便是這樣。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宇宙中或許遍布外星生命?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適宜生命延續
    在很久以前,人類對地球都尚未探索完全,根本就不會想到會有什麼外星文明,而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曾經巨大的地球已經變成了「地球村」,我們的科學家們終於開始探索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猜想這個宇宙中是否存在與我們人類相似的智慧文明。
  • 宇宙中的一顆星球,要孕育出高級智慧生命有多難?
    目前人類在廣袤的宇宙中是非常孤獨的,絲毫沒有其他高級生命存在的跡象;而天文觀測表明,類地行星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但是根據人類的進化歷史來看,一顆星球要孕育出智慧生命實在太難了。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有重大發現,知道後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40億年前,地球形成完善的生態系統之後,在海洋中誕生了早期的生命。早期的簡單生命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演化,終於在數百萬年前誕生了智慧生命,而人類又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和發展,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
  • 發現其與地球環境相似,其含水量遠高於地球,並可能有生命存在
    眾所周知,水是萬物之源,從地球生命的進化過程來看,水是生物進化的基礎,孕育了無數生命。木衛二與地球環境非常相似,他也有水資源,自然有繁殖生命的可能,所以木衛二也變成了「香餑餑」,並受到了科學家的廣泛關注,那麼木衛二中有沒有生命?木衛二還活著嗎?不久前,英國利物浦希望大學校長莫妮卡-格雷迪指出有可能存在於木衛二。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為了解釋費米悖論,科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說理論。誇張點的認為,人類當前處於外星文明設置的自然保護區內。貼近現實的則認為,人類當前所使用的通訊方式可能過於落後,就像在21世紀使用狼煙一樣。
  • 人類或不孤獨?這一意料之外的星球或早已發現疑似生命的跡象
    雖然在外星球上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宇宙深處應該存在生命。在這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在我們太陽系內一顆意料之外的星球上存在一些疑似生命的證據。這一顆意料之外的星球就是金星。
  • 達爾文進化論隱藏一個驚天騙局?人類起源,進化論和女媧造人都指向了外太空
    科學家們一直研究生物進化論,他們認為人類是由某種同類靈長類生物進化而來,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生物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單細胞生物進化成兩棲生物都用了上億年的時間,如果人類真的是由猿猴進化來的,而且進化出了智慧,怎麼也需要十幾億年的時間吧,但是人類卻在幾萬年的時間內直立行走,並學會了使用工具,然後開始創造工具,產生文明,這個過程是不是太快了點?
  • 在人類的認知範圍內,地球也許是這個宇宙中最「神奇」的星球了!
    就是把太陽系中其他所有行星的質量加在一起,還不到木星的一半,若與地球相比,確實是個龐然大物。恰恰就是這個木星,像一個天然的屏障一樣,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吸走了許多本來應該撞到地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天體。計算結果表明,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地球遭受外來天體撞擊的次數,要比現在高出100~10000倍之多!在那種情況下,人類是不可能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