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紅果園裡草地茵茵、思源碑前荷葉田田。北京交通大學校園內,1100多名教師員工化身「打包員」和「搬運工」,組團直播為8000餘名畢業生打包郵寄行李,開啟別樣的「暖心畢業寄」。針對部分無電梯的宿舍樓,學校啟用輕型升降運貨機和帆布傳送滑道設備等搬運「神器」,助力行李運送,對於讀研或在京工作學生學校還提供「願存盡存」服務。
特殊畢業季之下,北交大高度重視畢業生離校工作,6月中旬即成立畢業生行李打包郵寄工作組,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討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做了紮實的籌備工作。學校要求,把對畢業生的關愛落實到打包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舉全校之力做好今年「畢業寄」工作。
各學院成立專項工作組,多次討論方案,堅持「嚴格保密」「陽光打包」等原則,提前做好試點工作,與學生「一對一」「點對點」溝通,探索最優方案,保障高質量完成打包郵寄。
北交大後勤集團也積極「應戰」,共組織430人與各學院老師組成13個一線工作隊。針對主校區6棟宿舍樓無電梯裝置行李運送困難問題,北交大修繕服務中心、學生公寓管理中心分別設計輕型升降運貨機和帆布傳送滑道設備等搬運「神器」,助力行李運送工作。
多項貼心之舉也傳遞著學校的關愛。北交大制定了貴重物品快遞保價措施,對繼續讀研或在京工作的學生提供「願存盡存」服務;為了避免遺漏,多個學院還在宿舍架好攝像頭,全程錄像或錄屏,如學生發現有遺失,還能「在線查找」;考慮到南方雨季,經管學院準備了超大塑膠袋,將行李裝好後再打包裝箱,避免包裹淋溼;電信學院和建藝學院準備了不同顏色信息籤,分別代表需要郵寄和暫存等行李,分類管理,確保萬無一失。
為了滿足一些特殊需求,老師們還想盡辦法為學生們排憂解難:北交大電氣學院老師蘇粟在打包前和對接宿舍學生溝通時,發現女生宿舍物品較多,為避免混淆,與學生一同商討手繪了宿舍物品分布圖,梳理物品清單;電信學院老師曹源了解到學生無法全程視頻,他克服困難,將學生的每件物品都拍照、錄視頻發給學生一一確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們,主動提出來幫同學保管無法郵寄的物品,相約疫情後親手交到學生手中。
「這幾件易碎物品我幫你單獨打包、單獨郵寄吧。」「同學你看,這些還是你要的物品嗎?」每一位老師像打包自己的物品一樣,認真細緻地核對物件。
親眼目睹老師們千裡連線後的奔波,不少畢業生朋友圈表達感激之情。北交大人用實際行動為學子們寄上最後一份祝福,打包的是行李,送出的是情誼。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