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最耐吃的60道硬菜,一道比一道硬可!

2021-02-16 天津生活通

在「衛嘴子」心中

萬物皆可盤!萬物皆可吃!

給他們一口鍋

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

分分鐘就能給你創造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吃法

個個堪稱「民間貝爺

圖片:@天津土著

愛吃也會吃」是天津人的特有標籤

但要說到天津人最偏愛的菜品

那絕對非各種地道的津菜 莫屬

小編盤點了一份津味兒十足的美食目錄

趕緊看看有你想吃的嗎?

所謂硬菜

就是吃飯時解饞的、扛餓的、美味的

用大塊的肉類炒的菜

那吃著是相當的過癮

天津最厲害的一種做魚方法,魚帶鱗炸酥,骨焦肉嫩,又酸又甜,愛吃魚的不能錯過!


菜品色澤棗紅亮麗,味香飄逸,鮮嫩微甜,油潤適口,有什麼理由不嘗嘗?

天津老話說的好:「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要說天津建在了一個好地方,一面靠著海,一面守著河。所以皮皮蝦更是天津人最中意的海貨之一。

在天津屬於四大家常菜之一,下飯下酒都非常適宜,特點是色澤紅亮,口味鹹鮮,蒜香味濃。

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酥爛香醇。不上這道菜,不成一桌席!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天津名菜。豆腐入口即化,八珍鮮美可口。每個天津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盤八珍豆腐!

大多數人都知道天津麻花,但是誰知道「麻花魚」也是天津十大經典名菜之一?

一道天津本土的特色菜,很難在其他的地方一覓芳蹤。菜品肉質鮮嫩、味甜微辣,吃了就停不下來。

天津的特色佳餚,但是人們很少知道它的別名「佛手糕千眼魚」。傳說是乾隆帝乘船遊歷南運河邊,看一小茶飯攤鐵鍋柴火熬魚,鍋邊貼有金黃的玉米餅子,香氣四溢,食後大悅,故此賜名。

天津罈子肉因使用陶瓷壇燒而得名。肉晶瑩透明,油潤爛滑,香濃味美,肥而不膩。為冬季時令菜,已有200餘年的歷史。

前身源於清代御膳房「萬字扣肉」,後經赤土村人融合了天津飲食習慣,使之肥而不膩,味醇肉爛,入口即化,人們食之讚不絕口,同時是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一色的大海碗,在天津人席面上曾流行多年。

四大扒是天津市民間宴席的一種形式。包括扒整雞、扒整鴨、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參、扒麵筋、扒魚等。

天津漢族特色小吃,以裡脊、雞蛋、蔥薑末、料酒、鹽、麵粉等為原料,製作而成,色黃鮮豔,清口鮮嫩,鹹香適口。

屬津門「細八大碗」菜品,也是紅旗飯莊獲津菜比賽金獎品種。主料天津河產青蝦,色呈青白,肉質緊密細嫩,以深秋初冬時節上網的最為肥碩。

鳥貝是本地特有的一種海產品,在天津做上一道溫拌蔥油鳥貝,肉質鮮嫩,肥美多汁,要多滋潤就多滋潤。

也稱篤麵筋。一個「獨」字,在外人看來這道菜裡面就只有麵筋一種食材。其實天津除了素獨,還有蝦仁獨麵筋、肉片獨麵筋,高檔一點的還有蝦子獨麵筋。

炸馬口魚最關鍵就是火候,油溫高一分會變焦,低一分則不夠酥。炸後的魚肉不但味道鮮美純粹,吃起來也絕對健康。

天津傳統名菜。主料是渤海比目魚,就是俗稱的「鰨目」,成菜金黃,白、綠、棕三色點綴其間,色澤明快、口感酥脆、肉質紉嫩、汁包主料,鹹甜略酸。

此菜主料選用被稱為津沽「冬令四珍」中的銀魚、紫蟹,經煸炒,再熬製成鮮美的湯饌。被評為天津十大經典名菜之一。

暑熱的天氣最容易胃口不佳

那沒胃口時吃啥呢?

涼菜!涼菜!必須是涼菜!

下面這些老天津地道涼菜,有你愛吃的嗎?

天寶樓創建於1921年,是一家有著近百年的「中華老字號」。「醬貨要吃天寶樓」在天津幾乎是家喻戶曉。

絕對是老天津人的最愛,家裡請客時素什錦都可以當道大菜來使。

肉皮凍是天津人喜歡自製的一種食品,物美價廉,製作簡單,回味無窮,美容養顏效果極好。

迎賓牌老火腿,在天津人口中被稱為「二廠老火腿」。二廠說得是始建於1953年的天津食品二廠,就是現在的天津市肉類聯合加工廠。在天津人的眼裡,粉腸就吃二廠的!

京津兩地特有的清真風味小吃,以天津「知味齋」製作最佳。火候要恰到好處,才能保持肚絲的鮮、脆、嫩、爽口。

又稱天津衛青蘿蔔,俗稱"賽鴨梨",色翠綠,味甘甜,脆嫩多汁,並且耐冬貯,素有"沙窩蘿蔔就熱茶,氣的大夫滿街爬"之說,深得老天津人的青睞。

天津"八大家食品"(天芙、天盛、天順、嶽勝齋等)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曹記驢肉載譽津門,老字號只認南市一家店!

據說老一輩天津人特別喜歡吃涼拌苦瓜,很多年輕人因為覺得苦無法接受。其實,苦瓜切細片焯熟後,放進冰箱速凍幾分鐘,拿出後灑點料,就不那麼苦了。

給一碗麻醬,管你什麼菜,天津人能蘸盡整個宇宙!

在天津,以花生味主要食材的涼菜只有「老醋花生」,炸花生米(果仁)是被當做熱菜的。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天津人對吃多講究了吧!

天津小吃的製作多以麵粉為主料

有油炸、煎烙、稀食和粘甜食四大類

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

但是,要說就說點外地人一般不知道

只有老天津人才認識的秘制美食

從小時候就愛吃,老天津人家裡蒸的最地道!

總聽有外地人感嘆「天津的面餡兒饅頭好吃!」說得就是銀絲卷。它以製作精細、面內包以銀絲縷縷而聞名。無論蒸、炸、烤,都是津門美味!

市場買來的小蝦攤成餅,吃起來不但味道好,做起來還特別方便,早點就饅頭百搭啊!

津味鍋巴菜(俗稱嘎巴菜)是天津獨有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由山東煎餅演變而來。嘎巴菜形美觀,多味混合,清香撲鼻、素淡爽口。"嘎巴"香嫩有咬勁,滷子透亮而覺鮮。

天津麵茶味道鹹香,和天津的煎餅果子、鍋巴菜都是天津的知名小吃。

鹹食是天津一道佐酒下飯的小菜,口味微鹹,主要食材有雞蛋、小麥粉、蔥姜、旱蘿蔔等。

以前棒子麵是每天主要的吃食,而菜糰子就是老天津人常做的麵食,滿滿都是家的味道!

選料必須是死面餑餑。現在買回來兩個餑餑炒著吃,那個味道還真炒不出來。

嘎嘎湯≠疙瘩湯。嘎嘎湯就是把玉米面做成小方塊,再用小蝦米熗鍋,加水等材料,看湯汁濃稠,嘎嘎也熟了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糖皮兒是天津餜子中的一款。糖皮兒與果頭的區別在於多了一層糖麵皮,在天津口語稱為「糖皮兒」。

天津的隱藏美食之一。對於只知道狗不理包子、煎餅果子的人來說,比沒吃過的麵茶還要神秘。卷圈外脆裡嫩,天津人一般都是夾餅吃。

天津地區特色傳統名點。皮薄色白,松酥香甜,餡種繁多。吃一口就忘不掉的美味!

天津老話說:大餅可以夾天上飛的,和地上會跑的,河裡會遊的。雖然是玩笑話,不過大餅夾一切,所用的食材非常的足,津門必備早點之一!

獨具天津特色的一種民間小吃。熟梨糕其實與梨無關,它裡面的「梨」字應該與「哩」字相通,意思是「熟哩兒」,一直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零食。

提起天津傳統糕點,就不得不說距今有200多年歷史的「津八件」。打開糕點盒,撲面而來的香油味兒,讓人想起了兒時的味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來說,現在賣10元一份的東西,是童年五毛錢的期待。

京糕條夾成餡兒,酸甜滋味別提多美了。欣樂和桂順齋老字號最傳統的點心之一。


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口感鮮糯怡人,喜歡豆沙餡的天津人必須吃一次。

芝蘭齋糕乾是津門著名的特色傳統糕點,用小站稻米、糯米磨粉夾入多種餡料蒸製而成,是具有6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

天津市地方民間糕點,始創於明朝永樂年間,是典型的運河文化的產物。2007年,楊村糕乾製作工藝入選天津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除了主食糕點

就要說說天津才能吃到的零食小吃

天津說糖,幾乎沒有不知道熬糖馬家的,香韌的豆根糖、五彩的水果硬糖、酸酸的話梅糖、晶瑩的蘿蔔糖、奇妙的藥糖以及麻醬、慄子、夾心、果仁等酥糖,總有一款吃著上癮!

同樣來源於天津熬糖馬家,後經改良,後逐漸馳名開來,成就一方的名小吃。

堅果到底能玩出多少花樣?來津門果仁張就對了。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淨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不挑花眼都不行!

糊皮正香崩豆、去皮夾心崩豆、桂花酥崩豆、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兒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在崩豆張,其貌不揚的蠶豆也能變成美味的小零食。

圖片:@搜狐號天涯色影人

軟糖粘牙,硬糖又硌得慌?天津皮糖張的皮糖,低糖低甜不齁嗓子、耐咀嚼、不粘牙,愛吃甜食的必須嘗嘗。

武清狗屁果仁,雖然名字不好聽,名氣可是相當大。色澤金黃,入口酥脆,香鹹適口,下酒最合適。

又稱甘慄,產於薊州區。糖炒慄子是秋冬季時令風味食品,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天氣冷了抱著一包糖炒慄子吃,暖和極了!

上世紀50年代,康樂小豆冰棍就已風靡津門,可以說,很多天津人都是吃「康樂小豆」長大的。60年代初的康樂小豆,還有半截真材實料的紅小豆,幾乎可以當飯吃。

天津人常做的是煎燜子,外地多是炒燜子,天津煎燜子得用平底鍋,慢火煎到雙面微現焦黃,最好能煎出嘎兒來,這一口咬下去那個爽啊!

天津小棗表面深紅色,皮薄肉厚核小,含糖分高,棗肉可拉出金色糖絲,以靜海、北大港、薊州等地栽培最多

今天為您盤點了以上60種地道津味美食

身為資深吃貨的各位都吃過嗎?

當然,天津的美食遠不止這些

完整說一遍說不定真趕得上滿漢全席

你最喜歡的津門美食是哪些?

歡迎「衛嘴子」們踴躍補充哦

相關焦點

  • 年夜飯,最受歡迎的五道「壓軸菜」看一下,你最喜歡吃哪一道菜?
    年夜飯,最受歡迎的五道「壓軸菜」看一下,你最喜歡吃哪一道菜?過年是咱們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吃年夜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吃上一頓團圓飯,是一年當中最為幸福的事。
  • 天津人飯館必點的幾道硬殼菜
    這些標誌性的天津菜,您都吃過多少遍?要說什麼菜是天津館子裡必點菜餚,那必然是八珍豆腐。一般的菜館可吃不著,想吃這口,必須要去正宗的魯菜飯店。天津人到底有多愛點八珍豆腐?您打開大眾點評,竟然在裡有能找到天津【八珍豆腐】排行榜。
  • 你見過炒石頭吃的嗎?這是我見過最硬的菜,比磚頭還硬的硬菜
    在我們印象裡「硬菜」都是指一些實惠的美味,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硬菜」,這道菜不僅實惠美味還特別的硬。是名副其實的「硬菜」。在湖北的恩施、秭歸等地有這麼一道用鵝卵石做食材的美味,名叫:嗦丟兒。很多小夥伴一定很好奇,炒石頭怎麼吃呢?其實嗦丟兒的吃法,從名菜來看就能略知一二,「嗦」就是「吸食」的意思,將鵝卵石放入嘴裡吸食,吸食後丟棄,故名嗦丟兒。這嗦丟兒其實就和咱們吃田螺相識,只不過田螺裡頭不光有鮮美湯汁還有鮮嫩的螺肉。至於為何會發明炒鵝卵石這種吃法,就得和當時環境聯繫起來了。
  • 你吃過Spaghetti alla bolognese嗎?可義大利美食界可不認這是一道意式佳餚!
    不過,要是說意面裡最出名,最大眾化的,小編覺得大概就是一種叫做spaghetti的意面了吧,而它最經典的吃法便是搭配上番茄肉醬,也被稱為ragù,尤以博洛尼亞風味的肉醬出名。直到後來番茄的引入,人們才開始在肉醬裡加番茄,並且跟一種由雞蛋和麵粉做成的扁狀面(tagliatelle)拌著吃,叫做tagliatelle alla bolognese。而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義大利肉醬面則是美國人發明的(左宗棠雞:咦?我有伴兒了)。 那麼問個問題,義大利人最愛的傳統意式菜餚有哪些呢?
  • 老天津人夏天最耐的40種吃食!太舒坦了!
    今天小編給您盤盤40種天津人的夏末必備吃食這個夏天結束之前,還沒吃過的趕緊安排上!酸甜爽口,消食開胃,色澤紅中透亮,味道酸中帶甜,家裡的老人孩子肯定都喜歡吃。天津人很喜歡用麻醬拌菜吃,加入蒜泥後味道更棒!
  • 上一道過年家宴硬菜:紅燜牛蹄筋,強筋壯骨補充膠原蛋白
    我家平時人少,做菜以清淡的海鮮蔬菜為主,但是今年過年我們不出門,請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來我家裡吃飯,那就要準備幾道大菜。周末去菜場 ,買了牛肉、羊肉、排骨、海鮮放滿了一冰箱準備好好招待老人。但是說實話,年紀大的人也只圖個熱鬧開心,真的大魚大肉也吃不了多少,今天這道紅燜牛蹄筋就是我精心為老人們準備的,這是過年前試做一次,冰箱裡還囤了好幾根牛筋,就等著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慢慢焐軟了,家宴上大家分享。牛蹄筋是附在牛蹄骨上的韌帶,向來是一種上等的食材,以前牛蹄筋專門用來上高等的筵席,如燒蹄筋、燴蹄筋、蹄筋燒海參等高級名菜都是以牛蹄筋作為主要材料。
  • 春節將至,教你一道年夜飯「硬菜」,寓意吉祥,端上桌濃濃的年味
    春節還有幾天臨近,很多人都為年夜飯忙碌,講究有葷有素,營養搭配,隨著生活條件提高了,人們對年夜飯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門,飯菜要代表吉祥,象徵新年新氣象,新的一年要萬事如意,端上桌要色香味俱全,今天推薦一道吉祥的菜譜,俗稱「花開富貴」,年夜飯吃法新選擇。
  • 烹飪篇:上一道硬菜——紅燒肉
    硬菜,不是燒得很硬的菜。我們把俏了素菜炒的肉片肉絲稱為軟葷,硬菜就是那些相對軟葷而說的,實實在在大油大肉的菜,比如:紅燒肉。
  • 老長沙人喜歡的湘菜是年夜飯的一道硬菜,女人常吃美女和美女
    眾所周知,很多食物都有護膚護膚的功效,而且,食物的護膚效果比護膚品更出色,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份美味的食物,可以幫助你美容護膚,這是一道經典的湘菜,特別是美味好吃!老長沙人最喜歡的湘菜是年夜飯的一道硬菜,女人常吃美女和美女!什麼是「它」?
  • 除夕,我家年夜飯的一道硬菜,不輕易外傳的秘制醬肘子 !
    除夕,我家年夜飯的一道硬菜,不輕易外傳的秘制醬肘子!
  • 腐乳肉的家常做法,色澤紅亮,香而不膩,年夜飯必吃的一道硬菜
    這裡小季就獻醜給大家推薦一道河南的特色菜——腐乳肉。說到這個腐乳肉,在河南地區那叫一個出名,基本上逢年過節,重大席面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廚子喜歡做,大家也樂意吃,做好的腐乳肉,色澤紅亮,雖說使用五花肉製作的,但是吃起來香而不膩,被大家稱為「大肉皮」,是年夜飯必吃的一道硬菜!咱們一起來看看腐乳肉的家庭版做法吧。
  • 來道紅燒硬菜解解饞!
    今天小西給大家做一道飽足感極強的紅燒硬菜 —— 紅燒牛筋板慄!慄子入味,肉香撲鼻。在牛筋和慄子之間,先挑慄子,軟糯香甜,入口即化,絕對比肉還好吃!牛筋燉得酥爛入味,肉質彈嫩有嚼勁。湯汁澆到白米飯上,美味到舌頭都戀愛了。
  • 24道「警味」,你PICK哪一道?
    白鶴派出所所長徐巍峰曾在「西域取經」,一年前,他拜訪60歲的新疆老師傅學會了一道拿手好菜——大盤雞。咱就是說別的也就算了,但是『剁椒魚頭』可不是一道隨隨便便就能做出來的菜,而是一道非常『硬』的硬菜,那魚頭至少有五斤重,劈成兩面平放在盤子裡,魚頭上鋪滿厚厚的據說有二斤的湖南剁辣椒,魚頭周圍放著幾根新鮮的香菜。紅彤彤的剁椒和魚湯,雪白的魚肉,鮮、香、辣。一經上桌,讓民警、輔警們吃起來停不住、吃的忘我,吃的酣暢。
  • 芋頭蒸排骨,簡單美味的一道家常美食,看著都想吃
    但是今年卻是很少吃得上排骨這種硬菜了,畢竟價格有點讓人望而卻步。但是少吃不代表不吃呀,我家裡每個月還是會買上一次排骨的。排骨的做法是比較多的,除了燉湯之外,還有很多簡單好吃的清蒸做法。很多人一看見清蒸排骨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清蒸排骨也分為很多種的,每一種蒸排骨的用料不同,決定了它的味道也會不同。
  • 吃過這100種老味兒小吃,才算正宗的天津人!
    外地人看熱鬧,咱天津人看門道。香甜可口,回味無窮。最喜歡上面的青絲玫瑰、葡萄乾.但現在不一定能喝到正宗的茶湯。似乎形式重於內容了!在每個天津人心裡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地位,自己不一定買了吃。但親朋好友來天津,一定買幾盒讓帶回去。這是咱天津的味道!這次雙節假期你買津八件了嗎?
  • 這家反人類餐廳有一道硬菜,至今沒有一個人能挑戰吃完 探店
    是你?不。是德國人。德國九千萬人口中僅有3%是素食主義者。這家德國餐廳賣的是絕對的硬菜!北京人常管肉食菜叫「硬菜」,意思就是非常頂飽的大菜。德國菜就像歐版的東北菜,分量大的驚人!有一句話叫「放眼望去都是肉」說的就是這個場景▼
  • 大廚推薦16道下飯菜,麻辣鮮香味道足,看看你喜歡哪一道?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比較受歡迎的16道下飯菜,你到底喜歡哪一道?全部吃過的就是美食家了,一起來看看吧。松鼠魚這道菜造型別致,因其形似松鼠而得名。外表鮮豔亮麗,味道酸甜可口,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一道名菜。梅菜扣肉梅菜扣肉,是民間筵席中不可或缺的硬菜。吃起來肥而不膩,軟糯可口,梅乾菜經過蒸製會吸收肉汁,而五花肉中融入了梅乾菜的清香,整體的味道滿分。
  • 三頭六臂讓法蘭克福展多了一道主菜
    要問今年上海法蘭克福展的整體觀感,一是受疫情影響失色不少,再有就是7.2展館扛起大旗,成為人氣最旺的區域。 而在其中佔據C位的,無疑是獻上一道又一道硬菜的三頭六臂。
  • 小時候招待親戚的8道「硬菜」,至今記憶猶新,熟悉的已近中年
    本期導讀:小時候招待親戚的8道「硬菜」,至今記憶猶新,熟悉的已近中年今天跟老父親通電話,聊起來家鄉的事,說給我寄來了粘豆包和土特產,感動之餘,瞬間覺得小時候的事情在腦海裡一幕幕浮現,揮之不去。尤其小時候吃過的食物,簡單卻又耐人尋味,質樸自然而又純真。
  • 家常醬爆雙丁,色澤紅潤、醬香濃鬱,一道適合家庭製作的硬菜
    大家好,今天與你分享的是一道家常醬爆雙丁。這是一道適合家庭製作的硬菜,成品菜色澤紅潤、醬香濃鬱。這道菜的主要食材選用了雞腿肉、蝦仁,配以甜麵醬製作而成,操作相對簡單,容易上手。下面,就把這道菜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各位朋友,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