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的內容是一個小好奇引出的一串相關產品。
之前的文章寫過一些跟果酸煥膚相關的內容(果酸能抗老?你可別騙我),在回顧「刷酸」歷史的過程中,我發現果酸、水楊酸,甚至維 A 酸,現在在市面上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些被人熟知的產品了,而「Jessner 溶液」這個遙遠的名字,基本上很少在市場中/醫療機構中出現。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Jessner 溶液是間苯二酚、水楊酸和乳酸以一定比例溶於酒精的溶液,出於好奇,我去翻了翻 Jessner 溶液相關的信息,於是發現 PCA skin 這個擁有 30 年刷酸煥膚歷史的功效型護膚品牌。
PCA skin 和 EltaMD、菲洛嘉同屬高露潔集團,是以專業醫生意見為主導的品牌,它從 1990 年開始改良 Jessner 化學煥膚產品,上圖就是專業線的 Jessner 產品,分別是不含氫醌、含氫醌、含氫醌和間二苯酚的三種產品,剝脫皮膚能力從弱到強。
繼續查下去發現它幾乎擁有「全覆蓋式」產品線,有適合各種類型皮膚的專業線(醫用)和日用型產品,並且是美國專業線市場佔有率 Top 5 的品牌,是需要醫生開具處方使用的產品。
產品中不僅僅用到甘醇酸、水楊酸,還有乳酸、檸檬酸、葡萄糖酸內酯、三氯乙酸,還有維 A 醇產品(們),還有酶(一般是些蛋白水解酶,也有促角質脫落作用)。
產品和成分基本上都是直奔主題,整體看下來,是個會用酸的狠角色。
「刷酸」這個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了之前在醫院進行化學煥膚術的應用,大眾媒體、平臺上,大家私下交流中,但凡跟「酸」沾了一點邊兒,都被叫成「刷酸」,所以也難怪最近新加入微信群的小夥伴(後臺回復#深夜美膚堂#進群),經常問到這個問題——啥是刷酸、我能不能刷?
我非常能理解這種困擾,當「刷酸」信息反覆轟炸過來的時候,總讓大家萌生「我也想試試」的衝動,但是看著五花八門的「酸品」不知道從何下手。
圖片來源:giphy
首先,各種類型的皮膚都可以刷酸,但你要注意皮膚屏障的完整性,皮膚屏障不太完整(表皮菲薄、經常乾燥脫屑、使用護膚品時有顯著刺痛且要洗去才能好轉等,都提示屏障問題)的情況下,不要貿然刷酸。
第二,明確需求,雖然屏障受損不建議「貿然」行動,但也不意味著絕對不能用,可以用、但要用對。
比如葡萄糖酸內酯和乳糖酸有修復屏障作用,乳糖酸含有多個羥基,有非常好的吸水性,是個表現優異的保溼劑。反之,如果用了甘醇酸,就可能發生可以預見的杯具,表皮進一步剝脫、泛紅、刺痛。
痘痘的發生與皮脂腺分泌油脂 + 皮脂腺開口處角質代謝異常(通常是堆積)有關,果酸(甘醇酸、乳酸、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杏仁酸等)、水楊酸都可以松解角質細胞之間粘附力,讓堆疊的角質更快脫落,毛孔不堵,粉刺進而減少;同時它們可以抑制丙酸痤瘡桿菌的生長,改善炎症症狀,而水楊酸由於是「脂溶性」的,還可以溶解部分粉刺,收細毛孔。
能夠改善角質代謝就同時意味著,它們可以加速表皮色素的脫落,對於一些炎症後色沉來說,上述成分和維 A 酸類藥物,也都可以同時改善色素沉著,但注意區分一些炎症在色沉後可能繼而出現色素痣或其他皮膚表現,這部分可不歸這類產品管。
它們可以促進皮膚中膠原蛋白、透明質酸合成增加,部分成分還可以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MMP),減少膠原的降解,在增加合成的同時,減少損失。
基本上以上三五條都清楚了,就可以考慮使用這類產品。
而相應的,PCA skin 精準直接地根據上述需求設計了相關產品,雖然說這種不繞彎的腦迴路在功效性護膚品中也很常見了,但還是能看出它的小心思。
畢竟佔了美國專業線市場 Top 5,得效率者得天下。
目前市場知名度最高的就是這個 PCA 南瓜水,雖然爽膚水/精華水/保溼水,我的態度都是可用可不用,不過這款裡面因為添加了 1.65% 乳酸、1.1% 檸檬酸 & 葡萄糖酸內酯、南瓜發酵產物(估摸是酶以及一些胺基酸、維生素等),是可以溫和調理角質,而且不需要特別誇張的 pH 值,沒有那麼刺激,同時有一些小分子保溼劑,出油、粗糙、偶爾冒痘的皮膚可以嘗試。
味道像酸梅,喜歡的人會很喜歡,我第一次用的時候有被氣味驚訝到。
水楊酸抗痘精華,目標非常明確,添加了 2% 水楊酸和未知濃度的壬二酸,水楊酸抑菌抗炎、松解角質、溶解粉刺;壬二酸是個多面手,既能抑制皮膚表面的厭氧菌和需氧菌,又可以降低游離脂肪酸和脂質、減少毛囊角化過度,在抑制黑色素細胞活性上也是一把好手,可以減少色素生成、淡化炎症後色素沉著,高濃度的壬二酸會歸於藥品管理。
使用起來會有輕微的刺痛感,幾分鐘後可以緩解,體驗感會比寶拉的 2% 水楊酸精華舒服,不過這種感覺因人而異,適合痤瘡初期或者日常維穩、改善 T 區黑頭,需要注意使用頻率,以皮膚沒有刺痛、脫屑、瘙癢、泛紅為宜。
PCA 擁有全系列的 A 醇產品,這款 A 醇抗皺美白精華的維 A 醇濃度是 0.5%,但並不會覺得「猛」,主要是有 OmniSome™ 技術,靠脂質體包裹和運輸有效成分,並且在 10 小時內緩慢釋放這些成分,意味著起效溫和,且持久。
除了維 A 醇以外,還添加了 4.4% 煙醯胺,可以抑制色素轉運、改善膚色,以及 1.1% 己基間苯二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色素形成,同時改善皺紋 + 提亮膚色。
它適合耐受皮膚(合併暗沉、粗糙問題、毛孔問題亦可)作為中等濃度甚至入門產品來使用,已經耐受入門級 A 醇產品還想繼續使用中等濃度產品但遭遇輕度敏感問題的皮膚,用它也相對安全。
換句話說,如果 A 醇類產品解決了刺激問題,很容易脫穎而出。同系列還有專門為敏感狀態皮膚設計的產品,濃度為 0.1%。
含煙醯胺、透明質酸鈉、泛醇、紅沒藥醇,兼顧保溼、修復、抗炎,穩中求穩,可以和上述 3 款產品搭配使用。是乳霜質地,沒什麼特別味道,屬於「猛藥」後的兜底,戰鬥中的後勤。如果搭配南瓜水,基本上感覺不到任何「刷酸感」,也適用於醫美術後的保溼和維護。像 PCA 這樣的專業線產品,是國外醫生們推薦的品牌,大家購買之前可以諮詢專業人士給出意見,家用線的產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肌膚問題在天貓旗艦店入手。
以目前「刷酸」產品的技術狀況,追求高效,可能就意味著犧牲舒適性,皮膚狀況能否上「猛藥」,還是建議大家尋求專業建議,根據實際情況與醫生共同做出決策。
最終決策需要納入考量的信息,應該包括 2 方面,皮膚本身狀態和護膚需求,如果能把日常護膚習慣(是否經常忘塗防曬、是否同時在用藥物、是否最近剛用/正用同類產品等)放入考慮中就更好了。
懂皮膚也懂你,我是禹汐,下次見。
@北沚:鐺鐺鐺~福利時間到!
福利時間
原價:448 元(南瓜水)
到手 1 瓶 288 元
額外加贈 ReBalance 面霜旅行裝*1
原價:1178 元(南瓜水+面霜)
到手 668 元
額外加贈防曬旅行裝*2
¥30COc0DwfI6¥
複製以上淘口令,打開桃寶
即可領取 @禹汐 粉絲專屬優惠券喲~
參考來源:
1.Tosti. Color Atlas ofChemical Peels[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6.
2.Olivia K . Treatment of multiple skin concerns with analpha hydroxy acid superficial skin peel[J]. Journal of Aesthetic Nursing,2018, 7(5):260-265.
你還有哪些關於「刷酸」的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
關於護膚醫美,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禹汐 的知乎課程《勇敢變美:科學醫美全攻略》歡迎來聽,掃描下方二維碼就可以進入課程咯~
最後,記得點讚點「在看」、轉發、收藏,把「刷酸」產品的知識點分享給大家吧!